首页 朝花夕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朝花夕争作者:彻夜流香

第2节

原夕争出了门,抬手瞧了瞧手中的木簪,长叹了一口气。这根木簪原本便是阿大买给曾楚瑜的,他在都城的金帛店里挑了许久都拿不定注意,是原夕争顺手取了一枝木钗子笑道:“金钗,银钗,都不及木钗来得更适合楚瑜。”

他的原意是玩笑阿大是个木头,但阿大却立即兴致勃勃地将那个木钗子买了下来。

这根木钗的钗头是一枝仰头吐息雕刻生动的蟠龙,与惯常的莲花梅花簪颇有几分不同。曾楚瑜当初见了也碍于这枝钗子太过张扬,有一些不喜,但是她的饰物不多,虽有一枝名贵的镶玉蝶恋花步摇也是母亲搬来原村时大娘的赏物,极其贵重,平日里怕遗失,是万万不敢戴的,因此这根木簪虽然不喜,但却是常年戴着。

原夕争修长的手指转动着那根木钗,良久才道:“阿大你放心,给你的承诺,我会记得。”

昱日,一队马队顺着丛中小径急速奔驰,当头二位华服英俊的年轻人并驾而骑,左边的一位相貌俊美,显得风流倜傥,正是昨日乔装来过的李缵。右边那位却是面润如玉,一块深紫色的玉玦将他的乌发束起,俊俏里透着一份温文尔雅,却是当今的十皇子楚因。

马队原本速度不快,但偏李缵喜欢纵骂急奔。楚因i也是一个有心气的皇子,平时里习武练马,不敢松懈,李缵倘若循规蹈矩,他是南朝皇子,自然不能放肆,但既然李缵要纵马,却正合他的心意。

楚因挑的马都是战马,自然也是好马,两人的马技也不错,一路上两人始终赛成平手,刚过竹林正要往原村的岔道而去时,楚因刚一拨马,却见李缵勒住了马头。

他这一出手,那马匹便生生地阻住了去势。楚因自然跟着勒住马势,却因为勒马过急,马蹄高高扬起,将他立时甩了下来,他的随从一声惊呼,救之不及,但楚因觉得自己下坠的身子突然缓和了一下,落地之后,见李缵冲他微微一笑,方知刚才是他托了自己一把。

“二皇子,您为何停马?”楚因虽然刚才极为狼狈,但站稳之后倒也不失礼仪地开口询问。

“那十皇子又是因何走神?”李缵轻声笑道。

楚因细细一听,便听闻到竹林中有铮铮琴声,他不禁失声啊呀了一声。

那琴音舒和美好,如泉水叮咚,有一种超越世俗的优雅,仿若南山采菊,又若闲渡桃源,但两人只这么停步之间,那琴音便似已经变了:琴音从原先江河秀丽,田园风光的舒缓渐变急骤,只不过寥寥数音,恍然间便似有天地之别,音声激越,瞬间里四面八方似传来了鼓声、鸣金声、剑驽声、战马嘶鸣声,仿若两军对阵,一刹那间杀伐声四起,四面楚歌。

李缵面色大变,他参与过南北大战,深明一将成名万骨枯,那琴音里仿佛能令他眼前看到累累白骨,血染万里。

楚因从未上过战场,却被这琴音激得豪迈万分,一瞬间里便似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两人同听琴音,却因各自际遇不同,感受不同,李缵深吸着气,听那琴音又变,渐渐的又缓和起来,仿佛风沙渐平,鹏程万里。

李缵听了是一种苍凉,而楚因听了却是一种愤慨,突然间,他们身后的战马仰蹄急嘶,李缵才恍若大梦初醒,他仰天大笑,道:“好琴技!不知主人是谁?”

第三章

他的话音一落,便听林中有一清脆的女子音斥道:“林外又是谁?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偷听!”

李缵眉毛一扬,笑道:“大路一边朝天开,琴音入耳,又怎能说我等在此偷听?”

楚因上前长身一躬笑道:“听君一曲,如聆仙音,有打扰主人之处还望见谅!”

那林中的声音又起,道:“倒是这个人还知一些礼数……”

她的话音一落,便听另一个女子的声音轻斥道:“不可无礼……”女子的声音不高,但颇有威严,显然是前一个声音的主人。

李缵略略诧异,听这琴声铿锵,但没想到主人的声音却显得娇柔得很,便笑道:“这主子倒也还知道一些礼数!”他心中大为好奇,笑道,“不知道主人家是否好客,,可愿赐茶水一二?”

楚因虽也想一睹佳人真容,但他幼读诗书,男女礼仪颇为根深蒂固,因此心里虽想,但嘴上却不说,听了李缵出言邀请,却是正中下怀。

那林中先前的声音又起,冷哼道:“自古男女有别,我家小姐乃未嫁云英,恐不便与二位相见,还望勿怪!”

李缵听了,嘴角一撇,颇有一些不屑地道:“刚才听你弹琴,还以为是何等当世的奇女子,原来也不过尔尔。”

楚因虽然心中期盼与这弹琴的女子见面,但那女子倘若随随便便就与陌生男子见面饮茶会晤,心中却又觉得不妥,如今那女子温和谢绝,便小声规劝李缵道:“我朝女子多矜持,若是执意不见,二皇子不如就此算了。”

李缵还未答,那女子的声音却笑道:“那是先生您抬举,其实小女子的琴声不过尔尔,因此才选一清幽之处练琴,为的便不过是免入高人之耳,徒扰人清闲。”这声音温婉甜柔,却是与琴音的风格委实天壤之别。

李缵的性子颇为执拗,这女子越是不肯相见,他便越是要见,哪里去理会楚因的规劝,于是长眉一挑,笑道:“哦,那在下偏要见识一下如此谦逊的主人又是何许人也!”

他说着便大踏步走入密林,楚因连声道:“万万不可!”

两人一前一后踏入了密林,却见一白衣女子蒙纱坐于林中,虽是隆冬季节,但成片的密竹也颇有青葱绿意,林中的光缘不强,似还有晨雾缭绕,白衣女子抚琴于其中,琴声锐利似剑,竹叶飘落,在女子淡淡的眼神中,碾落成尘。那眼神既像是笑对沧海,又像是冷对苍生,不但是楚因,即使是李缵,在那—瞬间,都有—种渺小自卑之感。

白衣女子未有说话,旁边站立的蒙面绿衣女子怒道:“你这小贼,好是无礼。”

李缵却是长笑了一声,道:“还请小姐把面纱去了,我便不枉此生也!”

绿衣女子怒道:“你这个狂生敢羞侮我家小姐?”

李缵淡淡地道:“因为我会令她不枉此生!”

那白衣女子方才冷冷一笑,道:“先前当阁下只是有一些鲁莽,现在看来不但鲁莽,还很狂妄!”她转头道,“我们走!”

这个时候,楚因的随从们都到了,那女子将将踏出几步,李缵便已经身形一晃,拦住了她,笑道:“你不能走!”

楚因大惊,喊道:“李兄,不可造次!”

那女子不提防被他一把捉住手腕,如同剪水—般黑白分明的眼眸丝毫不慌张,反而是浮现讥诮之意,看得李缵惊愕不已。还未等他回过神,只听哗啦一声,整个人被便被倒吊在空中,旁边的绿衣女子拍拍手上的灰尘笑道:“小姐你是对的,还真是要防患于未然,这年头的登徒子真是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那白衣女子走近楚因跟前,福了一下,道:“多谢公子方才出言相助。”

楚因见女子轻盈而来,乌发白衣,只浓密的云发之上插了一枝极为古雅的蟠龙发簪,虽然装束极为简单,可举手投足,却是风华万千,难以描拟,不由呼吸不畅,像是—瞬里就愣在了那里忘了说话,隔了良久,听那绿衣女子一笑,方才回过神来略微结巴地道:“小姐,无需客气,是我等打扰您的清静!”

那女子微微颔首,抱琴而去。

李缵虽然倒吊在半空当中,却在她背后说了一句:“你即便是离我千里万里,我也还是能取下你的面纱,一观真容。”李缵说完这句话,只见那女子微微转身抬头,看向他的眼中流露一丝嘲讽,充满了戏谑之意,然后飘然离去。

楚因方才醒悟过来客人还在树上,连声唤人砍断绳索把李缵放了下来,众人想想李缵在战场上的威风,如今却被小女子搞到如此狼狈,均是忍不住发笑。偏生北齐余威仍在,皇帝再三吩咐不可得罪李缵,因此他们虽然觉得好笑,但各个却不得不强忍笑意。

楚因则面带愧疚地道:“乡野小民,叫二皇子您受惊了!”

李缵一笑,道:“倘若此等女子也称乡野小民,只怕我要乐不思蜀了。”说完,便牵着马出了竹林。

楚因微叹息了一声,道:“此等女子也不是寻常人家可寻得的……”

随从小声道:“王爷,这又有何难,这女子必然家离此不远,这里又离原村不远,我看她刚才走的方向,正是往原村而去,想来只有原家这种商贾豪门才能养得出如此女子吧。”楚因听了大喜,道:“倘若你所言属实,我回去便赏你十两金子。”

奴仆大喜,道:“谢王爷赏。”

此刻的原炟已经领着原家的大小爷们在外面候队等侯梁王楚因,他游目四顾了一下,偏偏少了原夕争,不由转头问道:“子卿上哪里去了?”

一众老小均齐齐摇头,原炟强自压下心中的愤怒,低骂了—声:“真是知好歹!”

原炟转头嗔怪地看了一眼原夕争的老子原缘,深吸一口气,提醒自己冷静。

原缘面露惭色,心中不由暗骂原夕争。其实原室的嫡系都是子女无数,但是他们长年做官经商在外,家里都有正室掌权,因此久了,便养成颇为忌惮正室的习气。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拈花惹草无数,但真正能进原家门的女人却很少。

原夕争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绝顶的美人,原缘也曾颇为心动,加上她为自己怀胎十月,也曾动过若生下儿子便抬举为妾侍的想法,只可惜那晚听过掌灯僧人的所言之后,他瞧着这对双生子便越瞧越不顺眼,将原母迎娶入门之事便就此搁了下来,之后逐渐冷淡。

原夕争九岁那年在村口路上堆土垒堡,恰巧有著名帝师公孙缵路过,笑着劝说道:“小娃娃,你在此垒堡,车马如何行进?”

原夕争昂首道:“自然是绕道而行!”

公孙缵笑道:“你要让车马绕过你的土堆?”

原夕争眉毛一扬,豪气地道:“先生此言差矣,此乃城池,非土堆也!”

公孙续下车在那土堆旁绕了一圈,笑道:“娃,莫非你要以叶障目,指土堆为城?”

原夕争道:“有我在,土堆即是金汤!”

公孙缵竟然不恼,相反改道原家村作客,顺道提出要收原夕争为徒。

这是原缘事隔多年之后再一次注意到这对双生子,没想到原夕争能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倘若原夕争能从师于公孙缵,将来即便不是太子傅,也必定要是哪一位王爷的恩师,此事非同小可,能使整个原家与之荣焉。

哪知原夕争即将远行之时,却是突然在村边水塘里差点溺水而毙,原缘不由又想起了掌灯僧人那句水多金沉预言,眼瞧着大荣华富贵就在眼前,被一心法师的规劝压制于胸多年的杀机终于都冒了出来。

他以送原纳兰去华山为家族兄长祈福为借口,实质却是想借刀杀人,一个小孩子,没了家族的供奉,在荒凉的尼姑庵里,受苛刻的老尼差遗,没吃没穿,没人照应,哪能活命?

只是没想到原纳兰顺利地到了华山,又活了下来,时常有家信回来。

他几次遣人打探,打听到原家确实曾有一个女孩子到过华山,但果然如他所料,刚到就死了,那所尼姑庵原本清贫,收个女弟子本来就是图原家给的几个钱。

女孩子一死,庵内连棺材都舍不得置办,只弄了张草席匆匆掩埋了,来年便来了一个人,说是受女孩子的兄长所托将她尸骨带回,尼姑庵收了钱,便让来人将尸骨给挖走了。

人都死了,哪里有家信回,不用多问,自然是原夕争的手笔,这不由令心中有鬼的原缘是胆战心惊。

岁月匆匆,几年过去之后,回来的原夕争果然出色不凡,但同时也吊儿郎当,完全不思上进,现在居然因为惹了一场风流官司,连棋院一个小小的官职也保不住。这让原缘气馁之余,心中却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怨不得赫赫有名的帝王师公孙缵似也全然没有将他推荐到皇室之意,既庆幸又懊恼,原缘的心情可以说是复杂又讽刺。

他回头招来一名奴仆,没好气地道:“去把原夕争给我找来,记住了,等会过来的时候小心一些,不要惊扰了十皇子的驾乘。”

奴仆应声而去,却未在原母处找到原夕争,只把原母急得团团转。

原夕争正一身女装站于曾楚瑜的面前,曾楚瑜看着眼前的女子面露惊愕之色,后退了半步,迟疑道:“纳兰?”

原夕争摇了摇头,道:“我是子卿。”

曾楚瑜似乎有一些茫然,道:“子卿哥哥,你穿女装做什么?”

原夕争还未说话,绿竹在旁兴奋地笑道:“刚才我们把那个齐国的二殿下李缵,跟梁王楚因耍得够呛,小少爷的口技真好,把你的声音学得真像,还会缩骨之功,缩得跟你一般高矮,你要是在那里肯定要吓一跳,必定要以为是自己在说话做事呢!”

原夕争走近了曾楚瑜,道:“楚瑜,我一直把你当亲妹妹,从心里想要你觉得快乐跟幸福……但这却是我唯一能给你的。”说着,他抽掉了曾楚瑜头上那枝华丽的金簪,然后从自己头上抽出那根木制蟠龙发簪,将它插入了曾楚瑜的发中。

曾楚瑜的嘴唇哆嗦了一下,但最终冷傲地转身离去。

绿竹看着她窈窕的背影,对原夕争道:“楚瑜小姐的脸明明长得比您漂亮,可是倘若跟您站在一起,便仿佛是绿竹一般。”

原夕争莞尔,道:“你快莫要乱说,被楚瑜听见了,只伯要有三四个月不理你!”

绿竹吐了一下舌头,道:“我不敢,倘若她知道了,只怕要有三四年不会搭理我!”

原夕争动作迅速地将自己身上的白衣脱下,换上宽松的淡黄色麻质男袍,将自己的长发用一块帕子简单的一挽,骨骼一阵爆响,便又成了一名高挑俊秀的少年。

原夕争随手将衣物丢给绿竹,道:“将它埋了。”

绿竹接过衣衫,问道:“若是让您来挑,您喜欢那个彬彬有礼的十皇子楚因,还是那个霸道又不讲理的李缵?”

原夕争斜了她一眼,道:“那二人与我何干?”

绿竹兀自道:“要说讨人喜欢呢,自然便是梁王,没想到他贵为皇子,又是皇贵妃所出,却一点架子也没有,温文尔雅,将来必定是个好丈夫。那个北国李缵就未必了,我看他凶神恶煞的,将来说不定会打老婆……”她还说得津津有味,原夕争却在她的脑袋敲了一个响栗,笑道:“你再不走,恐怕等不到今晚自个儿的屁股便要遭殃了。”

绿竹摸着自己的脑袋呼痛,将白衣塞入一个大树洞里,嘴里仍然忍不住地道:“不过李缵这个人的皮相倒是真好,眉毛真黑,鼻子又挺,不都说北国人黑乎乎的嘛,我看他倒是长得挺干净,穿着枣红衫,往那一站,十皇子我当时都没看见,就是脾气忒大了一点。”

原夕争想起李缵被倒吊在树上时,那股不惊反喜的怪模样,不禁嘴边—笑,却不再多话,而是与绿竹匆匆离去。

二人才走不远,便看见原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连声道:“子卿啊,你跟绿竹哪里去了,还不去村口迎候十皇子?”

原夕争笑道:“娘,这十皇子不过是一个闲差皇爷,我还是不用去了,便让些机会给叔伯兄弟们吧!”

原母大怒,道:“胡说,你这不成器的孩子!”她说着一把纠着原夕争的胳膊匆匆而去。

此刻的原炟正看着马队远远而来,当前身着金黄色四爪龙服的自然便是当今的十皇子梁王楚因,而他身边身穿枣红色紧身箭服的俊美男子,想必便是北齐二皇子李缵了。他立即满面虔诚领着一群人迎了上去跪接十皇子楚因。

楚因见他下跪,连忙下马搀扶,道:“原世伯万不可如此,原氏曾出过一名嫔妃娘娘,算来原世伯也算是楚因的长辈,此等俗礼免了吧。”

他说话客气,但原炟知道那原氏的女儿不过做了一个美人,没几个月便失宠了,哪里谈得上娘娘的尊称。但楚因这么一说,无形之中抬高了原家的尊贵程度,虽然原炟不知梁王因何如此抬举原家,但也因此对楚因心存感激,连声请他们进屋。

楚因却笑道:“我等此来,只不过是为了陪同北齐二皇子观光。二皇子喜好民俗,听闻原村已经有五百年历史,便心存向往,因此我们便不在屋里坐了,不如四处走走!”

他说四处走走,原炟哪有不应之理,自然呼啦啦的一大堆人群跟着领着往前走。

李缵一路行来问了许多问题,原炟惊觉这位北国皇子居然对南朝文化异常的精通,真是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位在兵营里长大的皇子。李缵一路前行,见原村虽然陈旧,但是建筑还是可见其精美之处,如浮镂砖雕的墀头,柱础石,即便是门前的栓马柱与抱鼓石(注6)也都是精雕石刻,活灵活现,巧似工艺之品。

李缵站在一座抱鼓石前,细细地观赏它的外观,抚摸它的质地。楚因原炟虽然不解李缵为何喜爱看这些寻常建筑,但也只好在一旁耐心等候。可不巧他们突然听到有人一连串的絮絮叨叨,道:“子卿,你今天无论如何要表现得好一点,不要枉费了你爹爹的一番苦心!你不是跟着公孙先生学着当太子老师的吗?怎么真的机会来了,却又不肯去见皇子,倘若你能辅佐十皇子当上太子,这是多大的功劳……也不枉母亲多年的含辛茹苦。”她说到最后四个字似有一点哽咽。

然后听到一人似无奈地笑道:“娘,这十皇子母贵但势平,恩宠盛却不自帝心,还是当一个闲差王爷对他更好一些,你又何苦要拖人家下水。”那人的声音清朗之极,令人会有一种清脆之感,但语带惫赖,便又很好的消弥了那一瞬间里的稚嫩,只觉得此人的声音令人舒服之极,爽而不硬,柔而不腻。

原炟的脸色都快变绿了,不防那二人一下子冲到一群人的面前。只见原母一只手还拖住原夕争,一张脸却煞白满是惶惑,让人不忍看。

原炟忍下气,沉声道:“还不退下!”

李缵转脸见了原夕争,不由地瞳孔一收缩。楚因也是看向原夕争,只i觉得眼前之人长发白衣,眼波流动,虽不说一字,但却占尽风流,嘴角不禁微微一动。刚才听闻原夕争对他十几个字一针见血的处境考语也不及见原夕争第一面来得震惊之深。

原炟也是老江湖,刚才略略的尴尬情绪很快便被他压下去了,他笑着道:“这是我的子侄原夕争,字子卿,曾经跟过公孙缵先生。”

楚因一笑,道:“原家的子卿天下闻名,本王又岂会不知,一直都很遗憾未有机缘相见。”

楚因这番话其实说得极为含蓄,他曾经三番五次以各种名义相请过原夕争,但叫人惊讶的是身为小小的棋手,原夕争却对他这位王爷的邀请次次推脱,说是没有机缘,不过是原夕争一直不愿意与这位梁王照面罢了。

“不过是有几份虚名,年少轻狂的很。”原炟谦逊了几句,转头唤着原夕争道:“还不快过来拜见梁王。”

原夕争只得走过前来,刚刚双腿一弯,却被楚因扶住,道:“先生请起!以后多有请先生指教之处,先生万毋多礼。”

他这么一扶,原夕争清秀的眉毛终是忍不住微微一蹙,本能地想从他的手里将自己的臂弯抽出,嘴里道:“礼数不可废,还请王爷受小民一礼。”原夕争用力下压,但楚因的手却甚是强硬,未了只听楚因语带哀求地道:“先生……”

原夕争略一抬头,却见楚因眼中含着恳求,不由心中—软,力一松便被楚因顺势扶了起来。

李缵在一边玩味地看着这—幕,嘴角隐隐含笑,却不发一语。

原炟又道:“这位便是北国二殿下,还不过来见过贵客。”

李缵与原夕争的双目对上,原夕争见李缵双眼似笑非笑,抱着双臀像是在等着原夕争的大礼。哪知原夕争微微一笑,只抱了一下拳道:“子卿作为地主,自然是欢迎贵客上门做客。”

原炟脸色一变,道:“不懂礼数,还不跪下给二殿下行礼。”

原夕争淡淡地道:“大伯,此言差矣,敢问二殿下是哪里的皇子?”

原炟见楚因没有发作,反而是微笑不语,只好忍着气道:“刚才我不是说得很清楚了他是北国二皇子,乃是当今圣上的贵宾!”

原夕争一笑,道:“大伯不是明白得很,二殿下既然是他国贵宾,与我便无君臣之谊,我如何能行君臣之礼。他既然是客,我自然恪尽地主之谊,好生招待。”

原炟深明当今圣上唯恐北齐再开战事,对李缵是万般巴结,没想到原夕争却是一连串的顶撞,把他吓得脸都绿了,连忙转身对李缵道:“子卿少不更事,请二殿下万万不要见怪!”李缵一抬手,颇有风度地道:“原夕争,难道你的双膝便只跪君王么?”

原夕争道:“回二殿下,原夕争上跪天地,下跪君亲师。”

“好!”李缵笑道:“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当中你便需要跪一个。”

原夕争抬眼便看见了李缵那满含挑衅的双眼,含笑道:“那便要看有没有人能让我称为师了。”原炟连声道:“狂妄,狂妄,此地皆是你的长辈,还有尊贵的客人,哪一个不能指点你?”

李缵却是眉毛稍扬,不去理会原炟,只笑道:“子卿,这个抱鼓石上的神兽所谓何来?”

原夕争淡淡看了一眼,道:“此乃貔貅,龙生九子,其中一子便是貔貅。”

李缵笑道:“不如我们以貔貅互问互答,说输了的人,便给对方行一礼,权当游戏如何?”

原夕争还未做答,元旦已经笑道:“皇子既然有游戏之心,子卿自然奉陪!”

李缵立刻开口道:“貔貅何为貔何为貅?”

原夕争只好应答,道:“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敢问二皇子可知貔貅有何别称?”

李缵一笑,道:“《汉书》中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因此貔貅又叫辟邪。想问子卿,貔貅长何容貌?”

原夕争道:“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貔貅(注7),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你没说全对!”李缵笑道,“有个体貌特征,才正是它今天蹲于各位门前的重要原因!”

注5:子时与辰时相属水,辰时肖龙。

注6:抱鼓石就是古代人家门的石墩墩,圆形,上面趴着一只四不像的动物。

注7:徐珂其实是清朝人。

第四章

众人皆愣愣地望向李缵,楚因却是面露尴尬之色。

李缵见原夕争不答,便老神在在的含笑道:“它没有屁眼,只进不出,所以财气不泄,被人拜为招财瑞兽,雕于门口抱鼓石上。”他认认真真地道:“这可是貔貅的一大优势啊……”

李缵面带微笑,说得极其斯文,接着语带调笑地道:“没想到博学的帝王师弟子连这点基本的都不知?”他正说着好笑,却见原夕争脸涨得通红,有一种欲语还羞的窘迫,不知为何却令李缵不由心神一荡,平素里坚石一般的心竟似有一瞬恍然。

原夕争心中暗恨,没想到李缵此人的脸皮如此之厚。但认赌服输,他走上前弯腰作揖,道:“子卿受教了。”可是没有等原夕争弯到底,就被人一把扶住,道:“跟你开玩笑的,子卿。”

李缵这么一走近原夕争,面色微微一变,原夕争已经不着痕迹地挣脱了他的手,道:“多谢!”这一礼,原夕争竟然也就顺理成章的算了。

李缵那面色仅仅是一瞬,然后便是老样子目带玩味地看了一眼原夕争。

原炟见烽火总算稍平,连忙道:“皇子不如我们转回大厅,品尝一些当地的酒水佳肴,如何?”楚因便笑道:“正有此意,还请老族长带路!”

原炟领着人浩浩荡荡又回了大厅,这一次总算回到他的安排上来,不由心神一定,面带肃穆地道:“还不下去把准备的东西都端上来。”

来人下去了,隔了一会儿各位面前依然空空如也,原炟的面色未免就有一些不好看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提醒自己冷静。隔了一会儿,有一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来,附在他耳边道:“除了十六小姐,其他小姐都不在?”

“她娘是谁?”原炟皱了一下眉,族里的小姐不下三四十位,他哪里能记得清这是哪一房又是第几小姐。

奴仆道:“顾姨!”

原炟哦了一声,模模糊糊想起了那个终日愁眉不展的女人,道:“其他小姐呢?”

奴仆小声道:“奴才似乎听何伯大清早说过一句,说小姐们不知道为什么都围在村东头那条小河沟边!”

“臭水沟?!”原炟几乎气到要崩溃,他强自镇定地悄声道:“你去跟她们说,快别围着那条臭水沟了,赶快回来。”

奴仆哎了一声连忙下去,楚因微笑道:“老族长可是出了什么事吗?”

原夕争则满面诧异地道:“大伯,各位姐姐们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