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早上一出门又听到人说于建业带着人去山上挑木材,又听说温江买了温老四家的地,顿时一股火气涌上脑顶,当下就要过来教训温江,正巧碰到温江出门,看到他那张跟老大长得一样的眉眼,怒目圆睁地几步冲上来举起手就朝着对方打过来。
温江这还是醒来之后第一次见到这个原身的亲奶奶,又被对方那怨恨的眼神搞得一愣,所以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老太太的手都朝他扇下来了,旁边谢征眼明手快的一把将他拉到自己身后,便看到那老太太因为用力过猛,一不留神朝前摔了个大马趴。
温江先是微微蹙眉,见到此景心下又有些好笑。眼看旁边有村民围了过来,便一边去扶老太太一边故作惊讶的道:“奶奶?”
他这一声奶奶叫的既疑惑又不解,面上带着些许迷茫,像是许久未见,又好像还有那么点想亲近又不敢的无措。
“你还知道我是你奶奶!”老太太在众人面前那么一摔,愈发恼羞成怒:“你现在有钱了啊,就不认长辈了,你爹娘以前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温江脸色一沉,语气却十分温和可亲:“奶奶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哪里就不认您了。”见旁边有人围过来,便朗声道:“虽然自我记事起,便不常见奶奶,但爹娘以前在时也是时时教导我要孝敬长辈,在我心里,奶奶同外公外婆是一样的。”不待温老太太开口又叹气道:“偶尔见到奶奶带着堂妹在外,也曾忍不住朝爹娘抱怨,想跟在奶奶身侧,得您几分慈爱,后来才知我自幼体弱多病,大概是爹娘怕我妨碍了奶奶,所以也不大相见。爹娘去后,奶奶曾说我命硬,唉,我虽不信此怪力乱神之言,但事关至亲之人,便也不敢兀自亲近,只好远远相望。不想,竟被您误会了,都是我的不是。”
温老太太被他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他这一字一句,看似是在‘请罪’,然而清溪村的人大多知道内情,他字里行间的真意但凡不傻的,哪个听不明白。当初温老太太不喜欢老大一家子,变着法的把人分了出去,对温江更是不闻不问,后来老大和老大媳妇死于非命,更是到处散播温江命硬克亲之说,明里暗里地表示不想把温江接回温家去养着。这些事村里人哪个不晓得,只不过于建业把温江带回去之后,温家避之不及,丛家冷眼旁观,村里渐渐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现在瞧着温江日子过好了,温老太太却憋不住要上来分一杯羹,大家心里明白,不过毕竟是人家家务事,在加上有那么几个眼红的,酸溜溜的便幸灾乐祸的在旁看着他们撕扯。更有煽风点火的:“江小子啊,你奶奶当初也是不得已,现在你既然过的好了,合该孝敬她老人家才是。这人啊,可不能不孝顺。”
温江转头笑的一脸温和:“王三婶,饭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您可是亲眼看到我苛责她老人家还是对她老人家哪里不敬了?”
王三婶自然不能说是自己亲眼看到了,倘若温江又让她说出来看到个什么一二三的,她哪里说得出,当即有些讪讪的退后一步:“呵呵,你这话说的,我哪里有看到什么,只不过是提醒一二而已。”
“多谢王三婶惦记,前日听闻王阿婆在家里不慎摔伤了腿,如今卧病在床,王大叔又在县里做活,现下已经是中午,把王阿婆一个人留在家中,王三婶——”
王三婶顿时面色一变,见旁边人目光都落在她自己身上,忙转身离去,不忘小声辩解道:“我,我就是出来一小会。”
温江这才又将视线放回温老太太身上,依旧笑容满面的问道:“不知奶奶今日找孙儿何事?”
温老太太也很久没有见到温江了,在她印象里的温江,还是那个小小又胆怯懦弱的幼童,被她瞪一眼都会吓得浑身发抖,哪像今天这样,不仅毫无惧意,还敢反驳顶撞自己,心里既觉得惊诧又愈发憎恨。
“你还敢说,我问你,你挣了钱,可曾拿来给我?你爹当年可是一分一厘都上交给我的,你爹不在了,现在他那份就该你来给!难道你想不管我?!”老太太说的理直气壮的,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温江心里冷笑,面上却不显,只淡淡道:“爹娘当初分家时,爷奶不是已经写下分家文书,说是由二叔负责赡养二老吗,所以我爹娘所得家产不过一间茅草屋五亩贫瘠之地而已,但尽管如此,爹娘也每月都将赚的银两分出半数用来孝敬爷奶。后来爹娘去世,奶奶和二叔以我年幼为由要收回我家的房屋和土地,被族中长辈斥责,便说出将来不论如何,我与温家再无任何瓜葛一话,可我心里,却还是有您的。只是——”
“那你的钱呢?!”老太太不依不饶。
“我的钱?”温江忍不住笑出声,摇摇头道:“我当初身体弱,每月要吃好几副药,药钱都是姨夫出的,一分一毫我都记在心里,奶奶若是不信,也可以去问邹大夫。倘若奶奶说姨夫是外人,那就是说孙儿一直都是花着外人的钱啊,既然孙儿是温家人,那这些年的药钱,是不是要先还给姨夫呢?”
温老太太顿时傻眼了,什么?!不给她钱还要让她倒给别人钱,还是给于建业那家伙?!除非她死了!否则谁也别想从她手里拿出一个铜板!!!!
“那是你欠的,关我什么事!你别跟我说那些有的没的,反正你该给我的必须给我!”
温江刚要开口,旁边终于有人瞧不下去了,温姑婆正巧从这里经过,听到温老太太这样说,也怒了:“我说郭珍,你还要不要脸了!”
“你说什么!你敢骂我!”温老太太尖叫一声就要扑过去,被温姑婆的儿媳妇拦在半道:“婶子这是做什么,说话就说话,动手是怎么回事。”
温老太太瞪着对面婆媳二人直喘气。
温姑婆才不怕她,直言不讳:“你先别忙着问别人有没有良心,我看你良心才是被狗吃了。温江那些年身子不好,你这个做奶奶的可曾管过一丝一毫,现在倒来说什么长辈的,有你这么做长辈的嘛。再说了,人家江小子都说了,钱是人于家的,你既然一口一个温家人,一口一个于家是外人,那你这个亲奶奶倒是先把外人的钱还了啊!说那些个废话给谁听!怎么着,你现在还想打人于家的银子的主意不成?!”
“是啊是啊,江小子这几年可都是吃人于建业的,你瞧这气色,现在养好了,说要回去就要回去,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啊。”
“说的是啊,人家的银子就不是银子了?”
“温阿婆,你这可不对了。”
温老太太气的满脸通红,指着温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随着村民们越说越热闹,一个人影突然挤到温老太太身边:“哎哟娘,您怎么跑这里来了。”
正是温二叔。
他转头讨好地看着温江:“阿江啊,你奶奶岁数大了,关心则乱,说话不中听你可别生气啊,她现在啊,是每天都在念叨你,之前她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看在你爹娘的份上,可别怪她。”
“二叔这是说的什么话。”温江板着脸,一本正经道:“她毕竟是我奶奶,我看奶奶似乎有点不太舒服,二叔赶快把奶奶带回去,让邹大夫瞧瞧吧。”
温二叔一听他这话,赶忙顺阶下:“是是是,我这就带她回去,阿江啊,有时间多回来看看你奶奶。”
“我会的。”
温老太太还不愿意走,被温二叔使劲攥住胳膊硬是给拖走了。
人都走了,看热闹的群众也就散了。
温江对着温姑婆二人道谢:“谢谢姑婆替我说话。”
温姑婆摆摆手:“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听旁边儿媳妇咳嗽一声,便想起人家毕竟是亲祖孙俩,也就不再多说,只笑着换了话题:“你之前送来的金银花茶清热又好喝,是个好东西,以后不要再破费了。”
温江忙道:“那算什么,山里就有的东西,姑婆喜欢的话,我多送些便是,若是不嫌麻烦,赶明我带着四叔去山里摘一些,教他如何做便是了。”
“哎哟那怎么好意思,我这岂不是白吃又白拿了,这是个好物,怎能轻易就教给别人,阿江啊,你年纪轻,有些事情,也不要轻易就讲给别人听,要多留个心眼才是。”温姑婆这几句说的真情实意,是真心为温江着想,温江自然听出来了,也笑着拱了拱手:“是,多谢姑婆提醒。”
说罢两人便离开了。
温江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愣了会儿神,听得旁边有人清咳,才猛地想起谢征一直就站在他身侧,顿时面色窘迫。
第二十二章
“谢大哥,你会不会觉得,我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奶奶,是个不孝无德之人?”温江仰着脸问谢征。
谢征摇头:“人生在世,但求问心无愧。”
“说的没错。”温江笑笑:“我只要凭良心做事便可。”挠挠后脑:“刚才那么一打岔,差点忘了,我们午饭还没吃呢,走走走,我们快去,晚了我怕买不到了。”
谢征看着少年眉目如画,笑着跟在他身后。
下午于建业回来,说起明天就开始盖房的事,温江点点头,他这几天除了想着房子的事情,又想出一个新的吃食——松花蛋。
其实这才是他一开始想的致富之路,靠美食发家。不过当时囊中羞涩,才走了一个捷径制茶,现在手里有了富余的钱,就可以好好开发美食了。
他先前曾问过余怀生有关生石灰一事,对方果然饱读诗书,一听他形容,便想到所谓何物,当即道:“那不是北边造房子用的东西吗,小七你要那个作何用?难道你盖房子用吗?”
当时他还拿不准余怀生说的跟他想的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就没说,后来余怀生托人给他从北方带过来看了之后才确认,于是便有了这个想法。
早起于建业和于同带着人开始建房,温江一个人拿出一个大盆坐在屋子里发呆,旁边竹篮子里放着十几个鸭蛋。
谢征也去帮忙建房,只是做到一半总是被于建业用各种借口让他回来休息,话里话外都在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主要是谢征给人的感觉就不像是做粗活的,又因为之前受了伤,虽然邹大夫也说他的伤已经好了,但最后又加了一句还是需要养养,于建业便只记下了这最后一句,见谢征卷着袖子搬砖扛木头,走了那么几个来回就不落忍了,便喊他回来帮忙带水过去。
谢征回来时就看到温江坐在小板凳上呆呆的小模样,不由得多看了一会儿,才走近他旁边微微俯身:“你这是在做什么?”
温江手里还握着两个鸭蛋,突然听到有人跟他讲话,瞪着圆眼睛茫然地望了谢征一会儿才回神:“谢大哥?”
“恩,你这是,又想到什么新的吃食了吗?”在于家住的这阵子,感触最多的就是温家小七那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吃食,他走南闯北这些年,在这小小村子里却见到,吃到不少新鲜东西,恐怕都是外面从未有过的。
“呵呵,先前捡了几个鸭蛋回来,便想起一个新做法,谢大哥到时候可愿意帮我试吃?”
“那我可有口福了。”谢征笑道。
温江不好意思道:“还没做出来呢,万一不好吃,谢大哥可比笑话我。”
“怎么会,你做的东西,我相信肯定好吃。”
“哇哦,想不到谢大哥你居然这么看好啊,我现在觉得压力好大啊。”温江故作担忧地叹道。
谢征忍不住在他头顶揉了揉:“你一定行的,我信你。”
温江面色一红,只管摩挲着手中的鸭蛋皮。谢征看着他低垂着头脸红的模样,微微勾起唇角。
建房半途中,温二叔舔着脸来了趟,假模假样的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被于建业直接给拒绝了,丛家大舅也来了,啥也没说,撸起袖子就上来干活,完事了也没留下吃饭就直接回去了,后来陈氏也来了,一个劲儿的说要帮着做饭,直往于家老房子里钻,被温江笑眯眯的拦下来,阴阳怪气的说了一通,就没再来了,倒是丛家大舅,第二日照旧过来帮忙干活,这一次温江没让他走,留下来一起吃了饭,两人也没说别的,一个只管埋头干活,埋头吃饭,一个只管送水留饭。
温江对丛家大舅并无怨念,但也谈不上喜欢,毕竟当初原主的死跟他的儿子是有关系的,只是对方当时做了坏事就跑了,一直没回来,温江也没想把这罪算在丛家其他人身上,所以暂时没有出手而已。
与丛家大舅,大概也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相处了。
房子建好那一天温江请了村里帮忙的人家来吃饭,主厨的当然是他,因此大家那一顿都吃的满嘴流油,夸赞声一直不断,温家族中的长辈倒是对温江另眼相待,有些交好之意,温江自然也是愿意的,毕竟他们还要在这个村里住下去的。
房子是按照北方四合院的模样建的,现代时温江有次听人说帝都的四合院已经卖到九位数,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当时就一直想,要是自己有那么一片地,一定要修个小四合院来住,前院栽花,后院种菜。
至于那种几进几出的院子,他住在乡下,还是不要太扎眼的好,建一座小巧的四合院,方方正正的恰和他的心意,于建业和于同见了他的草图也觉得很喜欢。
房屋的选材用了牛王山里特有的楠木,当初见到时温江乐坏了,这可是后世想见一见都难得好物啊,如今被他用来建房,做梦都要笑醒。当即大手一指,就用它了。
中间是正厅,一间正房两间厢房,卫生间以及厨房,还有一间仓库。院子中摆放着石桌和石凳,院墙边上种植着南竹和几株西府海棠。
后院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的一小片菜地,温江种了一些山里找到的茄子,四季豆等蔬菜,他以前看书上曾有些,说成都人大概是华夏最早吃茄子的了,之前从山里带回来时,于建业和谢征都有问他这是何物,想来他这个天府之国出身的人依然成了这个时代头一个吃茄子了吧。
四合院建好之后,村里不少跟于建业交好的人都上门来参观过,一个个都赞不绝口,说虽然不如县里有钱人家的大,但却别有特点,比起深宅大院,显得更有家的味道。
谢征也很喜欢这座小小院落,天气好的时候,温江就拉着他坐在院子里品茶闲话,而温江从跟谢征的谈话中也愈发觉得对方身份不一般。
这种感觉直到有天清晨他早起,见到对方在院中打拳之后更加肯定。
温江看不懂拳法,但也觉得谢征那一套拳打得十分好看,别看他外貌俊逸清隽,然后拳风掌影之间端的是虎虎生风,温江披着外衣站在远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子杀气,生生打了个颤。
谢征收了拳,刚一转头,便看到站在一丛青翠竹下的少年。
“起了?”
温江双眼发亮:“谢大哥,你会武功的啊,那你是不是也会那种草上飞水上漂的轻功?还有什么隔空点穴,空手入白刃之类的?”
谢征听他越说越起劲儿,实在忍俊不禁:“你这些,都是从哪听来的?”
“话本上看来的啊。”温江一本正经答道,双眸闪闪发光,恨不得贴到谢征身上:“谢大哥,你看我现在学功夫还来得及么,我也不学那些高深的,唔,只要能够飞来飞去的就好了,怎么样,行吗?”
谢征失笑不已:“学功夫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一般人都是从小就开始练,你现在已经过了最好的时期,不过,强身健体还是可以的。”见他一脸失望不由得安慰道:“再者说,你说那种草上飞水上漂的境界最少要有个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习得,寻常人不过是动作轻快些而已。”
温江叹口气:“唉,要是我能早点遇到你就好了,那样我或许还有一点机会的吧。”
“学功夫很辛苦的,而且,谢大哥觉得,你现在就已经很好了。”谢征看着他,淡淡笑道:“简单,平实,反而是很多身怀绝技的人想要的生活。”
温江眨了眨眼:“谢大哥说的,是你自己么?”
随着谢征身体恢复的愈发完好,温江也感觉到对方在这里的时间恐怕不会太久了,但心里终归是多了一丝不舍。
谢征怔了怔才道:“是啊,这确实是我想要的生活。”
“那你就留下来嘛,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虽然知道不可能,不过温江还是忍不住卖萌装嫩的试图挽留一把。
然而果然——“你的好意,谢大哥心领了,但是,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恐怕——”他的话戛然而止,双眸锐利一扫,对温江说了句:“小七你待在这里别动,谢大哥离开下马上回来。”纵身一跃,已然出了院墙。
温江傻眼,这不是才说要走便真的走了么?
第二十三章
温江有一阵子没来余怀生这里了,结果从门口往里面一探头,得,那家伙还是跟以前一样,泡杯茶往躺椅上一座,悠哉悠哉手拿一本书,看了多少不晓得,反正温江来时,他是阖眼的,
“咳,咳咳!”
温江好笑的看着对方眼睛睁开一条缝,迷迷瞪瞪的举起双手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又拿起杯子往唇边一放,喝一口:“噗——”
凉了!
这才真正的清醒过来,一抬眼就瞧见温江站在对面笑吟吟的望着他,顿时欣喜道:“咦,小七,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啊,结果你你这家伙怎么还是这么懒。”温江走过去,替他重新倒了一杯热茶,余怀生刚要伸手接过去,就见温江反手一转,递到自己嘴边,喝了。“恩,好茶。”
余怀生一脸怨念的瞪着他:“你这是来消遣我的吧。”
“瞧你说的,我来找你可是有正事的。”温江笑着又给他倒了一杯。
余怀生见他一脸正色,赶忙放下茶杯,凑了过去:“诶,快给我说说,你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好主意了?”
温江找了个板凳坐下:“我之前不是让你帮我找点生石灰吗,这事你没忘记吧。”
“当然没有了,前天傻大个来的时候我跟他提了一嘴,他是不是忘记跟你说了。”
“你就跟他说了句我给你说的事情你帮我弄好了,具体是什么事并没有说。还有——”温江好笑地斜睨他一眼:“你干嘛总是喊我哥傻大个,我哥哪里傻了。”
余怀生冷哼一声:“哪里不傻了,那么大个个子,说话都说不利索。”
“那叫老实人,难道你要他每次见到你都跟你针尖对麦芒你才开心啊。”
余怀生顿时一噎,瞪他一眼不回话。
温江仍旧笑眯眯的看着他,半晌余怀生才道:“哼,懒得跟你争论,诺,来拿你的东西。”
说罢起身往角落里走去,摸索好一会儿找到一个大麻袋,提了两下没提起来,温江在后面看到忍不住噗的一声笑出来:“哈哈哈哈哈我来我来。”
余怀生满脸窘迫:“笑什么笑,还不快过来帮忙!”
两个人合力将那一大袋子东西拿出来,温江打开往里看了眼:“没错,就是这个。”
“那是,我说有就有。”余怀生得意道,见温江从袋子里往外掏:“你还没跟我说到底用来干嘛呢。”
温江正低头仔细看着手里的东西,听得他问便道:“恩,我这次来一是来拿这个,二呢,就是跟你说说我要做什么用。”把手里的东西放回袋子里,温江双手在身上拍了拍,回身道:“我想做松花蛋。”
“松花蛋?”余怀生疑惑:“那是啥?”
“一种鸭蛋做的吃的。”
“咸鸭蛋?”
“不是,是另外一种,等我做出来给你尝尝你就知道了。”温江招手:“来,帮把手,帮我把这袋子抬出去,我雇了车来,你帮我抬到车上去。”
“好吧。”
余怀生帮着温江把东西抬上车,温江自己也坐了上去,临走前又对余怀生说道:“怀生,你何时有空去我家里一趟吧。”
“做什么去?”余怀生眨眨眼。
温江笑笑:“咱两结交这么久,你还没吃过我做的饭吧,赶明有空你来,我给你做顿好吃的,我自认吃食上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咯。”
“那敢情好啊。”余怀生果然十分欣喜:“我这人生平没啥爱好,就喜欢吃好吃的,喝好茶嘿嘿。”
“哈哈,那咱两可算是同道中人了,对了,我家里刚盖了新房,你要是有时间,住上个三五天的也没问题。”
“哎呀,那我可得去了,乔迁之喜啊,你这家伙,怎么不早跟我说,等着,明儿我收拾收拾就去,话说你只让我住三五天?”
温江哈哈笑道:“是我小气了,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就算一直住着不走了也没问题。”
余怀生抚掌大笑:“这才是嘛。”
“那我就恭候你大驾光临了。”温江冲他拱了拱手,招呼赶车的走人。
“小七,我收拾很快的。”余怀生在后面大喊。
温江背对着他挥挥手:“我等着。”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今日早起,温江站在屋檐下,双手搓了搓,哈了口气,感觉身上凉飕飕的。
他刚把松花蛋做出来,给于建业他们尝了尝,几个人纷纷大赞味道不错。本来以为于建业会更喜欢,没想到吃的最多的反而是谢征。温江给邹大夫送了一篮子去,邹大夫给了他一坛子自己酿的酒,谢征喝着小酒配着松花蛋,那叫一个惬意。
温江还给松花蛋起了一个名字叫‘墨玉子’这是从古代把鸡蛋又称鸡子中找到的灵感。
于建业带着谢征一起进了山,于同去接余怀生了,温江站在院子里,突然有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
墨玉子他就放在余怀生的店里寄卖,因为卖的并不是很贵,所以特别受欢迎,每天的量都卖光了,有时候还有不少人来预定之后几天的,温江也没有自己一个人干,他把这方法教给里正家的丛飞媳妇,温四家还有他们隔壁的温二婆,鸭蛋和生石灰他负责供应,这几家只负责加工后续,挣的钱扣除成本之后,温江他们分的撕分利,剩余的其他三家均分。
温江去找那几家人说的时候,一开始都不同意,因为这活很简单,温江不管找谁来做都行,他们就是出点力气而已,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占了温江的便宜,不过温江也有他的理由,最重要的就是——信任。
正因为制作方法简单易学,才不敢轻易交给别人来做,若是找来的是利益熏心的小人,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温江坦白地跟对方说了他的顾忌,果然对方一听就懂了,当即表示绝不会把这事告诉第二个人知道,温江虽然是有这方面的顾忌,不过毕竟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掌握在他手里,相信短时间内没人能学会做法,他也只是多留个心眼而已。
跟那几家人协商好了,便开始分工合作。墨玉子上市没多久就被一抢而空,不仅仅是因为口味独特,更主要的是,温江制作出的墨玉子,在皮上还有彩纹装饰,是又好看又好吃,自己买来吃也可以,送人也显得高大上,一举两得,物美价廉。不多时,整个苍桐县城就开始流行起吃墨玉子的,除了散户来购买意外,连各大酒楼也纷纷前来订购,这期间果然有不少人明里暗里的打听墨玉子的做法,也有人私底下偷偷买回去研究,但暂时还没人研究出来具体都用了什么配料。
后来更是传到大江南北,最后甚至连京城都开始争抢起来。
温江每天数着银子简直是做梦都要笑醒。
等到他觉得差不多了,就又跑了一趟里正家里。
“舅公,舅公在吗?”温江敲着里正家的门喊道。
“来了来了。”门里面的人回应着打开了门:“是小七啊。”
温江一看到来人先笑着打招呼:“二表婶。”
开门的是丛飞的媳妇冯桂英,因为跟温江合作墨玉子,他们家也算狠狠赚了一大笔,见到温江,满脸都是笑容:“小七你这一大早就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恩,我来找舅公,他在家里么?”
冯桂英一边把他往里面让一边道:“在的在的,你舅公他正在院子里喝你送的茶呢,自从你给他送了那茶来,现在啊,他老人家在家里就两爱好,一是喝茶,二是就着小酒吃你那个墨玉子呵呵。”
第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