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巧珍的阐述,布鲁斯在那里对着他们的人说:“我们当然希望获得来自当地政府最大力的支持,这些支持,不仅仅包含优惠,还有效率上的支持,刚才江城汽车已经阐述了,他们曾经有的成功经验,我认为Teng和Jane这个组合,对整个项目非常重要。十五年前,我们拒绝过江城,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今天我们是否还要拒绝?”
江城汽车的人被带到另外一个会议室,汤姆过来陪同聊天,汤姆说FE已经得知了他们跟TL谈判的大致的一些内容,他们很高兴,江城汽车能把详细的方案留给FE。巧珍看FE今天的态度就知道应该没有问题。
等了一个多小时,听到了布鲁斯宣布了这个消息,FE接受江城汽车提出的方案,协商日期之后布鲁斯将赴江城进行签约。
TL想要让三家互相较劲,所以没有接受海城给的条件,惠城退出,江城跟FE已经达成合作。
海城冷落了TL一阵子之后,重启了跟TL的谈判,这是后话。
第104章
与FE的合作,不仅仅是一次谈判的胜利,而是让很多人开始思考,一昧地给优惠政策是不是有必要?吸引外资不是要求着他们来,外资过来的本质是要赚钱,那么大家该如何一起赚钱?也算是给陈总长了面子,当然也可能让上面的领导认为,成果压一压总是会有的。或者应该大胆一点把可能去掉。
FE江城开工建设,巧珍正式冠上了FE江城副总的名头,FE给了非常大的力度的支持,把他们第一工厂的厂长派了过来成为合资公司的外方总经理。这位老兄跟巧珍认识也算多年。
中方的滕总和林巧珍都是在合资企业很多年的人,林巧珍还有留学的背景,又跟汤姆有很深的接触,通过书籍一起编撰加上翻译,对FE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深入了解了,双方沟通非常顺畅。
九七年四月,米勒在德国CW总部退休,巧珍应邀去德国参加他退休的欢送会。
巧珍趁着林琛小朋友还没有上小学,刚好带着一家人去欧洲走一圈,林伟也有很多欧洲客户需要拜访。
老米勒拿着自己的奖杯,站在那里恍若得了奥斯卡的明星发表着感言,他在CW工作了四十多年,从一个技术工人到今天退休,这是一个汽车人的变化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