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还比划几下
谢书亦无奈,安静的站在一边
景洛看了会儿,人太多,一时半会也排不上号,只好拉着谢书亦看一边坐着等。
两个人坐在公园的椅子上,旁边就是大妈们在闲聊唠嗑。
每个地方总有一群大妈是她们当地广播大喇叭,谁家有个事落到她们耳朵里第二天就能传的人尽皆知。
不论好事坏事
喜事丧事
比如,现在她们聊的就是老太太之前说的那个小偷。
哎,听说老张家前几天进的那个小偷抓住了啊,还是个女的呢。
哎呦喂,可了不得,还是个女的。
听到这,景洛和谢书亦面面相觑,后背不自觉的爬上一股凉意。
谢书亦:景老板,这算幸运吗?
景洛:还好我平时好事做的多。
谢书亦:?
景洛暼他一眼,默默吐出两个字:积德。
说完,景老板竖起耳朵继续听起了后续。
那小偷也缺心眼,偷还偷上瘾了,一次不行还两次,该!
抓到了总归好啊,我这几天一直想着这个事,睡觉都睡不安顿咧。
谁说不是呢,这几天门都不敢开了咧。
大妈们你一句我一句,纷纷附和道。
谢书亦听着,也附和了一句:我也是。
景洛:?
真好意思说
合着那几天睡成死猪的不是你?
哎哎哎,你们听说了没有,其中一位大妈压着嗓子说,老陈家的儿子领回来一个男朋友!
啥?!男朋友?
老齐这话你可不能乱说!
这话我哪敢乱说,我都看见咧,两人领着手呢,说话那个腻歪劲呦。
大妈群里一阵唏嘘,接着开始议论纷纷。
那老陈知道不?
这都领回家啦,还能不知道嘞?
哎呦,那老陈两口真看的开呦,换我儿子领回来个男的,我非得赶出去不行。
我也是呦,接受不了,我还等着抱孙子嘞。
话听到这儿,谢书亦下意识的转过头去看了看景洛。
景洛正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似乎是察觉到了目光,他也转过头看着谢书亦。
四目相对,两个人眼底都藏着很深的情绪,他们仿佛有许多话想说,但谁都没有开口。
话题还在继续,其中一位大嗓门的大妈说:哎呦,你们这些迂腐想法呦,这都啥年代啦。
要是你儿领回家个男的,你能同意呦。
同意,为啥不同意,我儿开心最重要,管他男的女的。
那你心态真好呦。
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暗了下来,闲聊的大妈们换了一个又一个的话题,下棋的大爷们换了一波又一波。
北风又开始呼啸,穿过空隙吹进衣服里。
景洛紧了紧衣领,说:天要黑了,回家吧谢书亦。
作者有话要说:内容有点多Q_Q
第28章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除夕,除夕这天,按景洛他们这的传统,是要贴对联吃团圆饭的,谢书亦来之前,他只有贴对联这一个环节,团圆饭这个环节不是年年都有。
但今年谢书亦来了,今年这两个环节就全了。
吃过早饭,两人早早把对联贴好。贴对联的时候,景老板一个劲的后悔,原因就是灯笼挂早了,被风刮的都是土。
贴完对联,安顿好来福,两人拿好东西,准备去老太太家。
景洛搬着一箱礼花,刚走到门口,突然想起自己的腊八蒜没带,他冲谢书亦说:先等会儿,我落下个东西。
谢书亦看了看自己手里提的大包小包,再看看地上的一箱烟花,还有几支鞭炮,还有东西啊。
你的蒜。说完,就跑回了屋。
是你的蒜!
不一会儿,景老板就拿着自己的蒜回来了,他冲谢书亦扬了扬手,差不多能吃了。说完,他把它放进了谢书亦随手提的一个袋子里,走吧,你关门。
谢书亦把门锁好,拿起东西,好了,走吧。
因为是除夕,宽敞的马路上格外亮堂,谢书亦注意到这里家家户户都贴了对联,有的还贴了门钱,从远处看去,一片红,显得格外喜庆,也格外庄重。
这算是新年仪式感吗?谢书亦笑着问。
景洛顺着谢书亦的目光看过去,生活不就得有仪式感么。
是啊,仪式感。
可我就没有体会过这种仪式感。
两人一路踏着仪式感到了老太太家。
推开门,没看到人,只听到厨房里的炒菜声,一股香味从厨房门的缝隙里飘出来。
奶奶,我们来啦。谢书亦把东西放下,推开厨房的门。
诶,来啦,别在这站着,快回客厅里坐,这儿油烟大,呛人。
谢书亦这才注意到老太太在炸东西,有丸子、鱼,还有一些他没见过的东西,已经炸了满满一盆。
炸这么多啊。谢书亦两眼发直,他只在店里看到过这么多。
景洛这时也走了进来,长见识了吧,他从一旁的盘子里拿过一个凉透的丸子塞进嘴里,有点咸了,说完,又给谢书亦拿了一个,尝尝。
咸吗?老太太也拿了一个尝,还行啊,不咸。
谢书亦接过尝了一口,和自己在外面吃的有些不一样,虽然味道差不多,但感情却千差万别。
味道怎么样啊小谢?还吃的惯吗?
吃的惯,好吃,奶奶好手艺。谢书亦笑着说。
好吃就行,就怕你吃不惯。老太太说,行了,你俩别站这儿了,出去呆着吧,正好给我把那对联贴了。
对联在哪儿呢?景洛问。
就在那电视机下面的柜子里,敞开就是。
行,景洛拍了拍谢书亦的肩膀,走了,干活去。
谢书亦正一脸感兴趣的看着老太太炸东西,觉得很是有意思,他嘴上应着,身子却没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