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无情无心、高高在上的帝王。
露出的那单薄指尖,苍白如雪,带着浅浅的粉色,又冷又稳,透着一种杀伐果断的危险。
右相偶然瞥到后,心头一凛,就是这双看似纤细无力的手,毫不犹豫地杀了那么多人,他不敢再看,立时低下了眼睑,再也不敢有丝毫分心。
我竟不知,右相原来如此关心孤,孤只不过是在寝宫抱病修养几天,竟让右相舍得犯夜闯禁宫的大罪也要过来听一听孤的声音。司衍的声音听起来清冽动听,只是这话听在台阶下大臣们的耳朵里就不会是那么令人舒服了,刺耳的像是讽刺,让右相淡定的老脸一红。
王上生病。右相讪讪道,臣等也是担心面对覃青他可以保持镇静淡然,毕竟他身为朝中一品官员百官之首的身份远远凌驾于他,只是在面对冷心冷清,阴晴不定的帝王时,嘴里本来就站不住脚的理由说起来便有些没有底气了。
右相担心什么?司衍冷冷地打断任大人的话,隐藏在华贵面具后的双眼带着深可刺骨的冷意,我朝律法规定,为朝政安定,帝王未经报备私出禁宫为重罪,需写罪己诏昭告天下,还要焚香自省。难道右相半夜率兵前来,不是因为怀疑孤这些日子出了宫,好抓孤的把柄吗?
右相额头微微见汗,看上去苍老无力的身体跪在殿下,垂首不敢再言。
这时,一队穿着华丽锦服的年轻侍卫赶来了,迅速将右相一行人包围,正是只听从帝王命令的金吾卫,他们身手不凡,出手狠辣,毫不留情,每一刀下去,都能带走一条人命,没过几分钟,除了大臣们,跟随着他们夜闯禁宫的其他人已经命丧刀下了。
几百具尸体堆叠在一起,睁着眼死不瞑目,尸体的血流了一地后,慢慢开始凝固,浓重的血腥气息充斥在他们呼吸里,让人遍体生寒。
臣子们全程大气不敢喘地看着金吾卫杀掉他们带来的人,金吾卫的恶名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钟离,同时还有仅提名字就可以让小儿止啼的震慑力。
金吾卫首领卫骷杀的人最多,他浑身血气,带着金吾卫众人齐刷刷跪下请罪,属下来迟了,请王上责罚。
司衍好似没有闻到血腥味般,带着冷意地看了他一眼,所有金吾卫半年内训练加倍,至于你,去典诏狱领五十大棍。
金吾卫离开后,剩下的这些大臣不敢直视司衍眼睛,也不敢看地上堆积的尸体海,两股战战,静等着帝王的责罚,哪怕是活得最久经验最丰富的右相也心里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右相身为百官之长,辅佐孤总理百政。孤本是极相信右相的能力的,只是今日此事让孤只看到了你的愚蠢贪婪,也让孤怀疑,这个右相的职位你还担不担的起。这话就重了,但是也没有说错,右相此人早年靠谄媚先帝被封为丞相,能力平平,平时最恨别人说他没有能力承担不起丞相的职责。
既然如此,右相就自请辞官吧。至于你们,削职为民,家产没收。司衍低沉略带沙哑的声音没有一丝起伏,他的话语透出不近人情的冷漠,轻飘飘地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跪着的大臣腿一软齐齐摊在地上,除了右相还留给了他一点可笑的尊重让他自己走外,其他人就像落魄的野狗一样,毫无尊严可言地被侍卫拖着离开了。
司衍背对着覃青,一半的面容隐在黑夜里,今日谁负责宫中守卫?
回王上,是刘统领。覃青恭敬地回答。
送他去典诏狱吧。帝王声音淡然,轻松地好像只是在说下一顿饭吃什么。
但是由金吾卫执掌的典诏狱,可是要比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还要恐怖啊。
作者有话要说:是真暴君
67、为帝者,辛(5)
距离震惊整个朝野的臣子逼宫之案,过了七曜后,帝王的病痊愈了。
臣子们没想到一向懒怠朝政的帝王,竟会出乎他们意料地选择在病好之后立即上朝,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天不亮的时候就等候在午门外,一直到牟时天破晓的时候,皇帝身边的侍从会来告诉他们帝王今日不上早朝,这位厉炀帝似乎格外喜欢看他们苦苦等待受折磨的模样。
金銮殿的朝堂之上,年轻的帝王穿着玄色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暗色的金丝线勾勒出精美威武的龙形图案,也衬得帝王露在外面的皮肤白的几近透明。
帝王戴着十二道旒冕,厚重的旒冕遮住了帝王的面容,只隐约能看到一截羊脂玉般细腻的下巴,线条极其优美。
但是场下无人敢直视十二道旒冕下的天颜。端坐在龙椅上的人间至尊的帝王,最是俊美凉薄的高贵,好似生来就该睥睨天下,俯视万生!
若是有人能看到旒冕下帝王的容貌,就会发现他的眉目之间的线条冷淡又高贵,一双极美极冷的眼睛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沉寂静默中带着漫不经心的冷漠,无悲无喜,比起君临天下的人间帝王,他好似缺乏了作为人的七情六欲,浑身没有一丝烟火气息,更像神庙里被人供奉的天帝。
但是这种冷清无欲的属性出现在一个独断专治的暴君身上,却有着更加让人胆战心惊的效果,以至于场下一些年轻胆小的臣子嘴唇都开始瑟瑟发抖起来。
司衍自然不会怜惜他们,场下几十位官员,各为其主,真正衷心于帝王的不到五分之一。
他今日上朝并不是为了像个贤明君主一样处理朝政、办理公务,喜怒无常的暴君怎么会勤于朝政呢,他只需要继续独断专职、残暴不仁,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就足够了。
被人设计的暴君,怎么会忍受心里的这股怒火不发出来呢。事发的第二天右相就自请辞官,但是紧接着帝王就下了一道谕旨,丝毫不给这位历经两朝的老臣留面子,大肆责骂了他一通,揭开了右相极力为自己遮掩的遮羞布,
但是这远远不能熄灭帝王的怒火,他为此专门上了早朝,颁布诏书,宣布废除律法中帝王不得私出禁宫的规定,这一行为可谓是极其任性妄为了。
而对于整个朝野来说,这个规定,在钟离的律法和历史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它是开国帝王所亲手所书,意在约束帝王行为,防止帝王沉溺民间繁华,能更为专心处理朝政。此前几位帝王哪怕是有昏君属性的先帝都好好地遵守了这个规定,毕竟孝道在钟离大于天,深信祖宗律法是废不得的。
即使几位不怕死的谏官,顶着帝王威仪的强大气压直言规劝,甚至激烈反对,也没有让帝王收回这个决定。
高高端坐在王座之上的冷面帝王,看着规劝不成,反应激烈的老谏官一头撞死在大殿的柱子上,鲜红的血液蔓延,濒临死亡的老臣嘴唇一直在颤动着想说话,但是很快就没气了,浑浊暗沉的双眼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先帝,老臣无能,对不住您啊。
谏官者,以绳纠天子。他们无能为力改变帝王的想法,还算什么谏官呢。
而冷漠的帝王全程神色未变,起身离开,丢下轻飘飘的一句,安葬了吧。
。。。。。。。
帝王病愈后,名闻朝野的第一美男玉笙公子又被召幸了。
即使在帝王抱病修养期间,玉笙公子也多次被召过来给帝王弹奏乐器或者令他读书讲经,他极通乐理,奏出的音符仿佛一阵灵动的风,给沉寂幽静的宫殿带来了活力。他读书讲经的声音清越舒缓,娓娓道来,带着让人舒心的温度。
玉笙公子受帝王宠爱一事,瞬间传遍了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