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靠万人迷保命[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这么暗搓搓地互相偷看来偷看去,什么都说不开,倒像从前自己妹妹喜欢看的那种言情电视剧里,不说不说我就不说讨厌讨厌我讨厌你又互相偷看对方,甚至为对方掏.心.挖.肾的矫情男女主角。

阮棠悄悄看着温霁云放下水杯,正走下台阶,只见三名身穿紫色官服的老臣迎面走进前殿来。

几名老臣不约而同地悄悄瞥了温霁云一眼,脸上的神情复杂,各不相同。

温霁云目不斜视,如同看不见旁人一般,从容地走下殿去,默默站回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阮棠低头认真地看着手中的奏章,假装没看见他们进来。直到听见殿上响起参拜之声,方才假意着急地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朕看得太入神了,竟没有注意到。来人,还不快搀三位大人起来。快看座!

几个小太监连忙搬了椅子,请三位老臣坐下。

三位老臣先谢了座,又装模作样地夸了阮棠一番,说一些勤政爱民之类的好话来夸奖小皇帝。

阮棠的目光敏锐地从三人脸上一一扫过。

徐丞相徐元晦,眼神总是忍不住往温霁云身上瞟,又悄悄来打量自己,好像自己和温霁云有什么奸情似的。

卢太尉卢时晏,还是那一副谄媚又狡诈的模样。大概有了上一次金殿被拆台的教训,他不主动发表意见,只等着有人在前面开道,他好见风使舵。

还有一个最老的张太傅,白发苍苍的,自始至终看都不敢看温霁云一眼。阮棠只知道他是张太傅,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名字。

不是阮棠不记得张太傅的名字,是原文作者就没写过他的真名。原文只说了他本是燕国先帝的太傅,却去梁国潜伏了二十年,化名许仁和,当上梁国国师,尽心尽力把温霁云培养成心目中圣主明君的模样。然后,再亲手毁了他。

温霁云把他当做恩师,对他信任得无以复加,把后方粮草的重任都交到他手上。他却在温霁云前线奋战之时,烧毁粮草跑回了燕国。他一把火烧光了粮草,也烧了二十年来深深扎根在温霁云心中那些仁义道德圣主忠臣的信仰。

阮棠一度怀疑这个老头,简直是有某些不知名的心理疾病。

阮棠忍不住去看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温霁云,温霁云还是顺着眼静静地站在角落里,所有情绪都深深掩藏在漆黑的眸中。阮棠不知他此时心中又是一番什么滋味。

三位老臣都已是身经百战的人精,深谙小皇帝傲慢又自以为是的脾气。夸完阮棠的各种好处,自以为已经将小皇帝哄高兴之后,方才委婉地开始提点,阮棠有什么地方还做得不足。

他们说的,当然只有一个点,阮棠也早就已经预料到,就是劝自己赶快对温霁云赶尽杀绝。

张太傅虽然看都不敢看温霁云,却是劝阮棠杀温霁云最积极的人,听起来对温霁云的为人和筹谋都了如指掌:

温霁云归降之前,偷偷转移国库又送走他堂弟福王和宗庙牌位,就是为了谋划东山再起,根本不是真心归顺。他名义上解散残兵败将,其实定是化整为零藏了起来。如此老谋深算,陛下还没看出他的野心吗?

梁国先帝驾崩之时,本该用千人生殉,温霁云最后一道召令,却是废了活人生殉,还将宫中所有奴仆甚至先帝嫔妃都遣散逃生,有多少人对他感激涕零。当时温霁云自己到了如此境地,还在心怀苍生,可见其志。有朝一日若是振臂一呼,必定应者如云。陛下以为这种人可以留得吗?

若说起收买人心,老臣倒是想到了牢里那些个梁国的旧臣。徐元晦看着阮棠,说道,他们都说誓死效忠太子,一个都不肯投降。陛下应该能看得出来,温霁云这个人最是假仁假义,把臣下的心都给攥得死死的,倘若不杀之,日后必定是个祸患。

你们的意思是,温霁云很可怕,朕不杀了他,日后一定会输给他了?呵,真是笑话。阮棠不以为然地冷笑一声,傲慢地说道,他连国家都已经败给朕了,朕还怕他不成?!

一个亡国之君,还想掀起什么风浪?朕非要让他眼睁睁看着朕是怎样一代明君,让他自惭形秽,知道自己和朕做对有多不自量力。

阮棠嘴上爽完,心中暗暗说道,太子爷你可别怪我,我这也是保你的命。

陛下诚然是一代英主,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是陛下一向光明磊落,需知暗箭难防啊。徐元晦说道,就例如前些时日,刺客竟在国都之内,被乱贼当街劫走。这等事就算不是温霁云指使,也是他手下那些反臣作乱,以后必定还会生事。

当然他们不过是困兽犹斗,陛下自然不会怕他们。徐元晦不忘奉承阮棠两句,说道,只是日后难免又损些人力物力,使陛下劳神费事。倒不如现在将温霁云绑上街去当众诛杀以为威慑,那些人还能折腾什么?这实在是一劳永逸之法。

朕怎么不这么认为?阮棠说道,朕把温霁云杀了,他们只会狗急跳墙。不是还有个福王逃了吗?现在朕手里握着他们的太子,他们还不敢造次。要是温霁云没了,他们直接拥戴那个福王,才更会到处作乱骚扰朕的子民。这实在不是朕一个爱民如子的仁君想看到的局面。

陛下爱民之心令臣等感动,这件事倒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徐元晦看了温霁云一眼,有意震慑震慑他,故意提高了嗓音,说道,那个福王和那些乱臣贼子的下落,温霁云不可能不知道。还有劫囚闹事,也定是他手下所为。只需将温霁云严刑审问

朕都给你们一个月了,你们审出什么来了吗?朕的意思,倒不如阮棠转头悄悄地看了温霁云一眼。

温霁云静静地垂眸而立,神情淡然,仿佛这些人正在喊打喊杀的并不是在说他。

阮棠决定开启胡说八道技巧了,不想给温霁云听见,说道:你先下去。

温霁云这才抬起眼眸看了阮棠一眼,又立刻避开阮棠的眼神,连告退都没说,一言不发地转身出了前殿。

朕的意思是,阮棠望着温霁云的背影,故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起来,朕一向求贤若渴,倒不如让温霁云为朕所用。一来你们方才也说了,他又有深谋远虑又能笼络人心,要是能为朕所用,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贤才。朕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若能得他辅佐,一定会如虎添翼。

二来,梁国连太子都为朕效忠了,梁国那些旧臣还还有什么名义来反对朕?还能闹出什么事来?

三来,朕若能收服得了温霁云,天下人谁还能看不到朕的仁慈和英明?朕看不光朕的臣民会真心倾佩,就连那些反叛都得来归顺于朕。

阮棠的话说完这番话,三个老臣都感动得差点掉下眼泪来。

想不到经历一场生死之后,小皇帝虽依旧盛气凌人,却多了几分稳重和成算,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不仅能条分缕析讲大道理,还有了这般见识和气度。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小皇帝那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毛病,好像比以前还严重了。

张太傅说道:陛下的想法固然很好,只是温霁云素怀大志,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国破家亡之时,明明可以自己逃走,为何要答应入燕为奴?可见他爱梁国疆土臣民,还有复国之志。

那梁国血流成河如人间地狱,活着比死痛苦百倍,他为何不寻死?可见忍辱负重野心勃勃。他入燕国以来,受这么多苦楚羞辱皆能不动声色,可见他心性坚忍。

国破家亡父母皆死能不落一滴泪,酷刑加身一个月不能使之动摇,这种人硬来逼迫是不行的,但陛下若要说以仁德感化他陛下,对自己都能这么狠的人,岂会对别人有情?只怕陛下要收服他,他是软硬不吃,陛下收服他是难上加难之事。

阮棠做出满脸不以为然的模样,自以为是踌躇满志地说道:温霁云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收服的,但是朕并非一般人,这世上没有朕做不到的事。越是难,朕越要试试。收服了他,才更能显示出朕的英明。

卢时晏本就是来见风使舵的,见小皇帝自有主张心意坚定,最先让步小皇帝意愿:既然陛下有如此谋略,要留下温霁云,臣也不敢妄言可否。但温霁云毕竟是一只猛虎,陛下要将他留下,就得剪断他的利爪拔了他的獠牙。

要断了温霁云不该有的念头,让他干干净净地专心侍奉君王。不如卢时晏比了一个刀手,做了一个切下去的手势,如此这般,永绝后患。一个男人连根都断了,自然也就不会生出那等妄念了。

卢时晏的主意一出,徐元晦和张太傅,都同时用一种十分欣赏和敬佩的眼光看向卢时晏。

卢太尉这一招实在太漂亮,简直就是以退为进。比起杀了温霁云,断了他的根,何止一劳永逸。不仅能顺着小皇帝的心愿,留着温霁云的命收住他的心,还能彻底碾碎温霁云和整个梁国的尊严。从此害怕他们能掀起什么的风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