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天气里火堆也顶不了什么事,他隔一段时间就得站起来走几步,不然脚会冻得没知觉,双手早就冻裂了,手背和手指上好几道血沟子。
丑时二刻,刀重重砍在冰面上都很难砍出裂缝来,沈辞喝了半壶烧刀子,剩下半壶倒在了两只手上,烈酒浸渍了伤口,被冻住的血顺着酒液滑走,疼痛的刺激让僵冷的脑子也活了过来。
宋青阁询问地看过来,他微微一点头,宋青阁沉声下令:渡江!
沈辞带先锋军先行,两千人马无声踏上冰面,战马四蹄都裹上了厚布,不仅可以防滑,还令马蹄声变得不明晰。
战旗在砭人肌骨的寒风中发出裂帛般的猎猎响声,两千人马如无声的潮水,黑压压向对岸涌来,骑兵们披挂御寒的盔甲,慢慢抽出了长刀。
骏马张开四蹄,飞驰在冰层之上,沈辞取下背后长弓,从鞍边箭囊里拈起一支羽箭。
当对面南岸的岗哨看到白衣铁甲骑白马的人在汹涌黑潮中当先冲出时,裹挟着烈风的箭镞就已撕破了寂静的夜幕,准确无误插入了岗哨的咽喉,那一声敌袭还未喊出口,身体已然倒下。
杀!
汹涌的潮水发出怒吼,长刀出鞘,势不可挡地冲入敌营。
半炷香后,最前方的一排营帐就已火光冲天,鲜血一簇又一簇地喷溅在厚实的帐布上,头颅与断肢滚在地上,再被铁蹄踩得支离破碎。
背后冰层上紧随而来的是更多的骑兵,一批接着一批杀上岸来。
许自慎显然没料到他们这么快就会渡江,白天他才刚刚让人试过走上冰层,一千人行至江心仍然有不甚稳当之处,晚上对岸的人竟让数万人前仆后继地过江。
这根本就是在玩命。
他自认不像宋青阁那般小心谨慎,很多时候他也喜欢冒险搏命,战场的不确定与危机四伏反而是吸引他的所在,因而他自信宋青阁永远不会是他的对手,因为宋青阁从不玩命。
然而三个月内,他遇到两次一个比他还喜欢玩命的人。
玩得又疯又狠,却又偏偏收放自如。
这种天气,这种境况,他们没有想过敌人从正前方夜袭,可谓毫无准备,敌方将宋家最精锐的北疆骑兵作为先锋,冲入营地后便杀红了眼,若摧枯拉朽,最前方的防线顷刻间溃散。
酷寒之下遇劲敌来袭,最易摧毁的是士气。
在两千人马渡江的那一瞬,许自慎就知此战已败。
许自慎传令兵马后撤,弃了青木江北岸的大郓关,他带兵殿后,见敌军无意远追,他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停下,盯着将要转身的白色身影,喊道:你是裴元恺的儿子?
沈辞勒马停驻,面对如今坪都的主人,他眼里的不屑一顾和看任何一个手下败将没什么两样,回道:我姓沈,将军下次可别再记错了。
许自慎笑了一声,他正值盛年,面庞是战场上磨砺出的成熟与锐气,即使败在一个少年郎手上也仪态从容,道:后生可畏。
过了大郓关便是一马平川,原野作战是许自慎的最大优势,沈辞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今夜本就有运气成分,不可再冒然向前,他隔得远远的,许自慎看不清,但感觉他是冷嗤了一下,调转马头策远,消失在了关城之中。
宋青阁领兵入驻大郓关,花了两天时间加固城防,日日严阵以待,然而许自慎没有再回头,仿佛当真就此放弃了大郓关、青木江以及池州的东南角。
他来肯定还是会再来的。沈辞拿着军医塞给他治手上冻裂伤的药,看了又看,觉得拿这玩意儿往手上抹娘们唧唧的,转手就扔一边去了,不过我们只要派重兵守牢,别让许自慎轻易拿下就行了。他也不会真的把心思都花在这里,我们下回往其他地方打,他自然又会被吸过去。
宋青阁颔首:我们至少要把绥坊东南到衡川东北整条防线都建好,才能安心班师回朝,不然此行功亏一篑。
构筑防线得花上两个多月,沈辞问道:开春前能回去吧?
宋青阁淡瞥他一眼:等着回去见陛下?
沈辞:
这么正经的人怎么能问出如此不正经的话?
虽然他此次回去有锦囊之疑要解,但他仍然记着答应谢如琢的事。
沈辞再一次拿出锦囊,翻来覆去地看,心道:谢如琢,你真的也重活了一世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如琢:你猜?
明天要入v啦!会三章合一章更,会给每一个留评的小可爱发红包,全部都有!倒v章从20章~30章,看过的小可爱不要重复购买(p.s.倒v后想回头再看倒v章节就要购买,所以如果有没看的章节抓紧看)。谢谢大家一路支持,请继续支持正版,卑微正剧作者鞠躬1551
剧透:明天v章是甜的!
最后,请收藏一下预收文《此山有龙》和《我在古代当讼师》!!!
第31章思君见君【三合一】
禧宁这个年号终于在失去国都的屈辱中结束,谢如琢于新年第一天昭告天下,改元隆兴。
隆兴元年二月十七,宋青阁领兵还朝。
绥坊东南到衡川东北的防线修筑完毕,牢牢锁住了池州东南一角,两个月下来,他们与许自慎在这一带小打小闹了几次,沈辞像是和他认识了十几年,对他太过了解,次次都能看透他的计划,未让许自慎落得半点好。
第二次南下也已大捷告终,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谢如琢提出犒赏三军,并给几位将官授勋阶,内阁和一帮文官倒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首次南下后,谢如琢就晋封了宋青阁正二品都督佥事的官职,与裴元恺一样,这次顺势授勋正二品上护军,五十年内,只有许自慎得到过此勋阶。
岳亭川、吴显英授勋从三品轻车都尉,分任三大营五军营与三千营总兵官。
这回谢如琢总算能让沈辞的功劳展现在人前,军令状是他立的,最后的大捷也是按他的计策得来的,谢如琢的嘉奖名册紧随其后的便是沈辞,授勋正五品骁骑尉。
次日,谢如琢又下旨调沈辞任五军都督府经历,同样是经历,都指挥使司里是正六品,这里就是从五品,而五军都督府在大虞第二任皇帝太宗之后,就成了没有实权的虚置之地,真正掌管兵将的权力去了兵部与下面各地卫所。此后,五军都督府里的所有官职都成了皇帝给有功的武将升任之用,比如裴元恺与宋青阁就是如此。
因而众臣明白皇帝这是要彻底启用沈辞,事实也确实如此。
又三日,谢如琢再次下旨,任沈辞为三大营五军营坐营官,接替被外调驻守吉渊县的安覃。
重建三大营之事终于在开春后正式步上正轨,谢如琢自从大军还朝便忙得不可开交,沈辞一直没找到机会问锦囊之事,这头圣旨又下来了,他只得先移交了都指挥使司的公务,赴三大营找自己现在的上官岳亭川应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