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如琢一脸无所谓道:太快了吗?朕怎么没觉得。第一次你接朕入南谷,是功赏。第二次是你打了胜仗,还是功赏。这次你也算是清查卫所有功,朕又没乱升你的官。他思索片刻,又道,宋青来跟你一起去的,那也升升他的官吧。不过宋家刚出了点事,不能升太多,升半品可以,就做北镇抚司镇抚使吧,原来的镇抚使呃
锦衣卫里北镇抚司是最得势的地方,北镇抚司要换镇抚使是大事,谢如琢这么随口一说就定了要换人,这会自己也发觉好像不太对,原来的镇抚使做得好好的,无功也无过,要把人家往哪儿塞?
谢如琢烦闷地撇撇嘴,道:算了,北镇抚司地位本就很高,千户就已经比寻常的五品官地位高了,不升也罢,赏点金银吧。宋家还在风口浪尖上,太显眼也不好。
沈辞听得想笑,宋青来要是知道自己在短短几句话功夫里,就经历了升官与不升官的反转,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但是朕还是会升你的官。谢如琢不解,本来多简单的事,怎么现在想得他脑壳疼,挥挥手道,管他呢,朕的话就是章程,朕现在给你封爵也是朕说了算。
沈辞也觉得不要再拉无辜的人进入升官与不升官的纠结里,无奈笑笑,躬身行礼:谢陛下恩典。
谢如琢笑嘻嘻道:这次打赢了,回来朕再给你升官。
刚接受了自己升官的事实,又听到这么一句话,沈辞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谢如琢这是以升他的官为乐了吗,赶忙道:别别别,陛下别再升了。
朕就要。谢如琢哼一声,朕高兴,你不要朕就生气了。
沈辞:
行,好,都听陛下的,只要陛下高兴,怎么都好。
谢如琢也是开玩笑的,低头笑了两声,眼睫扑扇着,小声道:沈将军,要记得给我写信。
沈辞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谢如琢说的是出征后要递信回京城,心上像是被柔软的柳絮蹭出了轻痒,道:是,臣遵旨。
必须记得!谢如琢想着沈辞这人一到战场上就什么都忘了,不禁嘱咐道,你每个月都要给我写信。至于回信看我心情吧,你写的信让我高兴了我就回。
沈辞一脸绝望,让他每个月憋出一封信来已经很为难了,还要写得能哄谢如琢高兴,这真的比打仗难多了!
真是要命。
第三次南征是隆兴元年的首次南征,自重建三大营后,谢如琢也算是一直在厉兵秣马,准备随时征战,这次南下在开春后其实就有了些苗头,陆续筹备了两三个月,拨款筹粮,造兵器换盔甲,不再是去年那般突兀又仓促。
故而朝中并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江山残破,旧都还在反贼手上,文官们最重名节,只要未触及根本利益,未像上次那样听起来荒谬异常,他们也不会随意阻挠复国大计。
这次南征各项事务推进得十分顺利,钱粮都到位后,挑了六月初一的黄道吉日,三大营十万兵马自乐州出发,拜岳亭川为主将,吴显英、沈辞为左右副将,沿绥坊东线南下,过池州东南吉渊县,渡青木江,入衡川界内。
朝中有预料,这次南征会是一场艰难的持久之战,衡川东部多平原,许自慎最善利用一马平川的地形作战,少有败绩,三大营这十万兵马又多是缺乏战场经验的新兵,恐怕不会和前两次一样顺利。
作者有话要说:小沈:不要升我的官了!
小谢:朕也觉得不要再升了,直接封为皇后可好?
明庭:这声婶婶我先叫为敬。
得知自己差点被升官的宋青来很后怕,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青来:以后不要再cue我了!我谢谢您嘞!我每天连班都不想上,只想当咸鱼,还要给我升官?!我还有时间谈恋爱吗?!
亲妈:没事,你对象日常都不是那么想理你。感谢在2021050215:56:01~2021050418: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任愿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顾长安、仙女的魔法棒、落隰渊、三个木头、一钰之心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s_phoenix10瓶;折洱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8章衡川鏖战
从六月到七月,一个月的时间里,两军在衡川东北部没有经历大战,两方似乎都打得不温不火,谁都没有冒进,军报一封接一封传回朝中,有获胜也有过伤亡,但在数次夺城、弃城、又夺城后,大军仍是有惊无险地拿下了东北两个州,将战线平稳地推向衡川东部腹地。
随着衡川夏日多雨时节地到来,两军也真正陷入了焦灼的持久战中,在祁州对峙了半月有余,战线进进退退,每日都是一次又一次枯燥的消耗战。
许自慎起初很意外大虞的军队这次一点没疯,明明兵粮充足,却不见了前两次剑走偏锋的冒险,改为稳中求胜。几次交锋后,他意识到了某位看上去天纵奇才的少年也不是真的那么神乎其神,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虞这次带来的军队质量远远不如前两次,就是想冒险也没那个应有的实力。但他亦有感觉,对面人也许是在厚积薄发,一场真正的血战就快来了。
人在祁州城外的沈辞也挺意外许自慎这次竟然会打得这么温吞,实在不太像往常的作战风格,后来经过观察,他反应过来原来是许自慎粮草跟不上,坪都内部局势并不如他们想得那么简单。
许自慎在今年三月打下江南后,于坪都称帝,国号为昭,年号为景和,他们大昭现在的官员一半是当初留在坪都归顺许自慎的,一半是许自慎荣兴之地江北的公卿世家,当初许自慎起兵时,江北几大世族出力不少,可以称上一句开国功臣。
和大虞一样,有派系的地方就有斗争,坪都的朝廷在一开始就不怎么安稳,坪都旧官与江北世家一直势同水火,听说吵得比内阁与谢如琢吵架时凶多了,六部更是被两个派系瓜分,互相给对方使绊子。
因而许自慎这个皇帝当得并不省心,甚至可以说十分糟心。
许自慎算是没落世族出身,十几岁时就投身行伍,惠宗朝各地三不五时冒出的山匪流寇大多数都是许自慎一手剿完的,齐峻茂没去海门时,海门曾有一次城破之危,也是许自慎率军奔出京城千里驰援,大败羌族。所有人都承认许自慎是当世少有的将帅之才,但在许多人心里,他始终是个武人,而非政客。
面对坪都的派系之争,许自慎的解决方式是不听不看不知道,随他们吵,自己撒手不管,在他心里,大概只有征战四方这一件事。
最后他当然不得不承担被朝廷拖后腿的后果,户部拨银子两方要吵半个月,运送粮草又要吵半个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