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大家北疆四位总兵褒贬如何,凡是见识过北狄人在战场上是怎么打仗的,都还是会对四位总兵心生佩服,能在朝廷无所作为的情况下自力更生,与这样一支当世无双的军队在气候恶劣的边疆打了十年又十年,都未曾让北狄人往大虞境内前进一步,他们确实都是很了不起的将领。
出现在沧州的北狄人基本都是巴图可汗伊勒德的军队,这支北狄人也不例外,伊勒德在北狄语中就是战刀的意思,他比以往的每一任汗王都要善战,听闻登上汗位以来,他的骑兵带着一把刀一把弓,所过之处无论是草原还是戈壁,从无败绩,这么多年最不平之事大概就是没能打败裴元恺和吴显荣这两个汉人。
这次裴元恺退战,想来伊勒德已经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了,觉得自己踏入大虞国境指日可待,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前来攻打黎平县的就有三万人,后面应当还有更多的骑兵在赶来增援。
三大营如今神机营已重建,但这次走得急没来得及带来,火器的补给很麻烦,不适合做急行军轻装简行,三千营的骑兵才是行动最快的一支。这一万人久经沙场,是精锐中的精锐,与北狄人对战也很有经验,并不怕他们灵活的打法,加之城楼上的守军也没有放弃,一直在竭尽全力地配合,到了入夜,虽说打得辛苦了些,但也应付下来了。
北狄人体力虽好,但也是长途跋涉而来,入了夜他们还是先撤了,退到了几十里外,沈辞已经筋疲力尽,铁甲上都是血迹,握刀的手都在抖,其他人也俱是差不多的情况。
他们没有急着进城,在城外清扫了战场,又安排了城外的防守,城楼上的守军也累得不轻,此时帮不上什么忙,就在城楼上边看他们边闲唠嗑。
我没有想到沈将军这么年轻啊。一个年轻的士兵惊叹道,还未及冠吧。
沈澈笑着走过来,回了一句:十九,明年及冠。
旁边一个和他相熟的沧州老兵笑道:这就是你家那个娃?好多年没见过了。顿了顿,他又轻声道,不是我说,他是真的长得像裴将军,小时候还不明显,现在看他眉眼,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沈澈嗤了一声,道:所以裴元恺就后悔去吧,他不要的儿子当然就便宜我了。
年轻的士兵们多多少少也都听说过裴家有个私生子被外人收养,此时都齐刷刷看着沈澈,想说什么又觉得不太好意思说出口。
沈澈有些好笑,语气却难掩骄傲:不用问了,沈辞就是我儿子。
城楼下的沈辞听到了,抬头看了过来,没有说什么,从他浅淡的笑意里可以看出他默认了这句话。
待城里城外的布防都布置好,又安置好了伤兵,城中家家户户已进入了安睡,沈辞想了想,还是放轻脚步去了师父师娘在黎平的老房子,到了门口,果然看见里面还亮着灯火。
有一刹那,他几乎以为暖黄的烛光是不真实的,在门口久久驻足,却不敢往前迈一步,分不清到底眼前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还是很久以前那个满是血色的夜晚才是一场似真似幻的噩梦。
屋里隐隐传出师父师娘的说话声,师娘在问小辞什么时候回来,师父哄她快去睡觉,小辞是将军,很忙的,可能不回来了。
沈辞又在门口站了会,终于轻轻推开了那扇门,沈澈听到他的脚步声往外看了一眼,推了推其实已经又困又累的叶莘湄,后者困倦的双眼霎时亮了起来,站起身笑着唤了一声:小辞!我就说你会回来的嘛,你师父还说你不回来了,你饿不饿啊?要不要煮面给你吃?
回应她的是沈辞突然扑通一声跪下的声响,他说不出话,低着头眼眶微红,隔了很久才哑着嗓子叫了声师父师娘。
沈澈和叶莘湄都吓了一跳,慌忙来扶他,叶莘湄担忧道:怎么了这是?来,跟师娘说说,先起来啊。
沈辞却摇摇头,此时的他其实是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前世差的那一点点终究是在这一世补上了,晚到的那一步也终究在这一世避开了,他的师父师娘好端端地站在他面前,可他庆幸着这一切时,又会忍不住去想,这一世所有的完满都是前世真切历经过惨痛才换来的,那些真实的,还可以时常回想起的日子,又怎能说忘就忘?
我没事沈辞涩声道,我只是开心,师父师娘都没事我来的时候,很担心师父师娘
叶莘湄扶起他,像每一个母亲会在儿子归家时那样细细打量,道:你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别担心我们。唉,我们小辞瘦了,平时都吃些什么呀,有没有好好吃饭?
有的。沈辞正月里答应谢如琢要去看花灯,就在十五前回过一趟南谷,这一个多月又没出去打仗,在京城哪能瘦到哪去,但叶莘湄次次都这么说,已经习惯了,师娘,很晚了,您身体不好,快去睡吧。
沈澈赶忙附和道:对对对,你今天也跟着担惊受怕了一天,脸色都差了,不许再熬着了,马上去睡。
可是叶莘湄觉得还有好多事没做,许多话没说,但沈澈不管三七二十一,揽着她连推带拽地哄走了。
沈辞怕打扰叶莘湄睡觉,也没有和沈澈再说几句话,沈澈塞给他一包叶莘湄嘱咐他要带走的糕点,他无奈接下,告了别回营地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小谢要来啦~
感谢在2021052016:02:12~2021052115:32: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回头不留恋5瓶;任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与君同赴
入睡时已是寅时,躺了一个多时辰城外北狄人又来了,沈辞带着三千营的骑兵出城迎敌,号头官低声道:不知道朝廷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再撑个一天倒是不成问题,但明天就有点难了,我们毕竟人少,打起来很累,何况北狄人的援军可能也快来了。
沈辞当然知道他们的困境,这一万人确实走得很匆忙,他当时什么都来不及多想,点了人就走,粮草补给什么都没有,而朝廷要派援军来,考虑的问题必然很多,但他相信一个人,回道:放心吧,很快就会来的,后日一定到,撑过今明两天就好。
号头官难以苟同,他想说三天后能到都已经很快了,后日到,这不是相当于他们前脚刚走,朝廷后脚就在准备整肃兵马增派援军了,并在一天内把补给、京城防守等所有问题都解决,而后马不停蹄地往这边赶,谁能有这么快速度?他还很想说一句,就算陛下是你爹都没这么快!
但沈辞的神情太过信誓旦旦,倒让他分辨不出这究竟是在假意激励士气还是真有其事,皇帝不能真是你爹吧?
城中昨日在城门守城的那批人也全都来了,沈辞让他们回去都不回去,只能由着他们在城楼上帮忙,城外还是由他们与北狄人正面相对。
今日确实比昨日更为辛苦,午后城中所有存余的箭矢全都用完了,三千营的骑兵有人连手中的刀都卷了刃,北狄人的体力很惊人,好像怎么打都不会乏,而且他们每人都带有足够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