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5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三个月后,玉娘病逝了,叶莘湄跟沈辞说,她去得很安静,就像睡着了一样,这辈子太苦了,她只是去了一个好地方重新开始了。

沈辞先学会走路才学会说话,他一直没来得及叫玉娘一声娘亲,她就去世了,永远地听不到了。

之后的十八年,沈辞都在沈家长大,沈家的族谱上挂着他的名字,但沈澈和叶莘湄在他记事起就没有以父母自居,而是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你的父亲是谁,你的母亲又是谁。

叶莘湄同他说,你的母亲是很好很温柔的女子,她是为了你才那么辛苦地活下来,你要记住你永远是她的孩子,我们只是替她抚养你,不必认我们做父母,沈澈是军籍,你以后也要去军中去战场上,他会教你骑马射箭,你就当他是你师父,我是你师娘吧。

于是沈辞一直唤他们师父师娘,默许了他们的坚持,但心中早已将他们视作父母,自己是他们的儿子,与裴家没有半点关系,这辈子也不想有任何关系。

师父师娘对他很好,他说不来漂亮话,只知道他们很好,在他心里比世上任何一对父母都好。

沈澈会一丝不苟地教他习武,让他去军中跟那些军士学骑马,看他摔得七荤八素会笑他,而后帮他拍掉身上的尘土,揉他摔疼的地方,有时看他学得好,还会开玩笑地抱起他说我儿子真厉害。后来发现他不爱读书,字写得乱七八糟,沈澈会恨铁不成钢地打他手心,过了会又不生气了,牵着他上街看花灯。

叶莘湄会喋喋不休地数落他为什么总要和别人打架,你看你看脸上又是伤,边说边又拿出针线为他缝补破掉的衣裤,给他的伤口伤药,还轻轻往伤口上吹一口气,说这样就不疼了,知道他不爱读书不想写字,挥挥手说没关系,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喜欢的干嘛要逼着自己做,我儿子就要过自己随心所欲的日子。

因为叶莘湄每月都要喝药,他们日子过得简朴,从小却没短过他什么,别的孩子有的他都有,看到别家吃什么菜叶莘湄必然也会去买,还要比他们都好,管他多少银子。他懂事得早,要他们不要花这么多钱,叶莘湄笑着揉他的脑袋,同他说,我们小辞如果在裴家也是个少爷呢,可不能输给他们。

但他们又从不溺爱,会一板一眼地告诉他虽然可以不爱读书,但要尊敬师长,要认真完成课业,不能让老师生气,告诉他待人要有礼貌,要懂感恩,别人帮过你要记着恩情,但别人欺负到你头上也别忍着,不能让恶人得寸进尺。有时在路上看到比他小的孩子跌倒了,他们会让他去扶人家起来,告诉他因为那个孩子比他弱小,所以他要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以后还要学会保护他们。

所有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准则,都是沈澈和叶莘湄一言一行教给他的,让他长成了现在的沈辞,可他们却不求什么回报,不求他叫一声爹娘。

前世,这样好这样好的师父师娘死了,被他那个这辈子都不想有任何关系的亲生父亲一手害死的。

这一世,他只希望自己可以走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他想看到师父师娘看到他时高兴地唤一声小辞,就像世上的父母看到归家的儿子。

上天给予他重活的机会,那就乞求上天让他这一世不要再经历如山崩石裂的痛苦,不要让他再晚一次了。

作者有话要说:*标题名来源于《诗经小雅蓼莪》,是一首感念父母恩情的诗。

小沈的童年比小谢幸福多啦w他的不幸都有人替他补上了w所以以后就请他去补上小谢生命里的缺失吧感谢在2021051916:09:18~2021052016:02: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任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千里驰援

纵使一万骑兵轻装简行,昼夜不歇,到了沧州最北端的黎平县还是两日后了,沈辞与这些精锐骑兵都已对战场十分熟悉,似有若无的血腥气与远处不寻常的扬尘告诉他们,前方就是一个交战正烈的战场。

先一步派去探查的士兵已经回来,禀道:北狄人迫近了城门,但城中在坚守,没那么快攻下来。

沈辞心头一块重石霎时落了地,一路都提着的那口气也终于呼了出来,虽然知道这次他们出发得早,但还是庆幸上天对这一世的眷顾。

他们没有耽搁,纵马向黎平县的城门而去,铁蹄在沙地上踏出齐整的响声,半炷香后就出现在了北狄人的视野中。

北狄人的作战经验比他们还多,反应也很迅捷,不愧是当世战场上最令人害怕的一支军队,甫一与他们打了照面,对方就紧紧盯住了他们,如狩猎的狼群在等待他们靠近,等他们到了弓箭的射程范围内,北狄人的箭矢果然就在瞬息之间飞射而来。

这些都是三千营的骑兵,本身就是从北疆调去京城的,和五军营的士兵不同,他们是不可能会后退的,见到北狄人大概还觉得万分亲切,迎着箭雨就冲了上去,反正很多北狄人都不会说中原官话,打招呼他们也听不懂,到了眼前就这么一言不发地提着刀战在了一处。

城楼上的守军兴奋的喊声传来:朝廷的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沈辞连射十几箭,例无虚发地将正在架云梯往城楼上攀的北狄人射下,扫视一眼城楼上的情况,和他想的差不多。

沧州若是边关,黎平县便是边关的边关,城中守军多是裴元恺自己培养的沧州军,是精锐之师,卫所军反而很少,现在裴元恺退战,沧州军显然已悉数撤走,留下的都是战力逊色的卫所军,人数还不多,根本应付不过来。

于是城楼上还有许多根本就不是从军之人的普通百姓,应当是城中青壮男子自发都赶来守城了,还有些年纪不再年轻的,想来是城中已赋闲在家的沧州老兵。

前世就是这些人在城中坚守了三天多的时间,直到最后一刻,没有怨言也没有退缩,战后收敛骸骨,除了有些尸骨面目全非对不上名字,其他的都能对上,没有一个人从城中逃走,全都死在了这里。

沈辞一眼就瞧见了沈澈,纵使很少会哭的他那一瞬也不禁眼眶湿热,师父还没有死,师娘也没有死,他除了能想到太好了三个字,不知还能再有什么词与此时的心绪相称。

但他还没来得及喊一声,北狄人的刀锋就逼近了,他只得调转马头,提刀与三大营的骑兵们一起与北狄人交战。

北狄人作战没有汉人那么讲究阵型与策略,他们的战斗方式往往是最原始也最凶狠的,每一个人单拿出来都能以一当十,也确实无需在意汉人所说的排兵布阵。他们往往不直接与敌人用刀对着砍,用的最娴熟的还是弓箭,且他们的骑术又很好,战马精良,或进或退可以十分迅速地完成。

当时打照面的第一波箭矢没有挡住他们,让他们冲到面前来近战,北狄人就一直在往各个方向与他们拉开距离,方便他们用弓箭,东边打一榔头西边敲一棒子,射完就跑,神出鬼没。而且北狄人长期在草原上与狼群相遇,可以精准地抓住敌方最薄弱的地方,会暗中窥伺,而后突袭冲击,一击不成就又后撤,再从另一面突破。

曾经汉人觉得北狄人在战场上是不可战胜的,想着去造更多更精妙的刀枪、弓.弩来抵挡几乎不可能以人力挡住的敌人,后来太.祖皇帝与北狄人长达五六年的作战里,也是寻求了火铳的帮助,那支拥有火器的军队就是神机营的前身。

大虞开国之初,北疆四镇每年也配有定量的火器,后来国库日渐空虚,支撑不起火器的养护更换以及与日俱增的消耗,神机营都形同虚设,北疆的火器也一年比一年少,加之朝廷对北疆的提防,想着他们为大虞守卫边境,又不想他们过于势大,比如掌握可怕的火器就是不能让朝廷放心的事,于是在熹宗朝时彻底收回了北疆的所有火器供应,北疆四镇与北狄人的作战只能又回到了人力互抗。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