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陪沈辞吃两次饭,谢如琢也就没吃糙米饭,且正好又有点想吃鱼,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侄子也是关心他,不好说什么,最后只能眼巴巴看着那条鱼消失在眼前。
谢明庭发觉殿中忽然安静,不明所以,主动起话头:皇叔,昨天我写的文章被杜师傅夸奖了,说我进益很大呢。
吃不到鱼的谢如琢有点没精打采,漫不经心应道:嗯,很好。
谢明庭睁着亮闪闪的圆眼睛看谢如琢:那皇叔什么时候再教我学骑射啊?不是说我好好读书就会教我吗?
虽然小崽子骑射学得并不怎么样,但大概男孩子在这年纪还是比较好动的,且觉得能学会骑射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因而谢明庭对学骑射有股执念,甚至愿意为此好好读书。
谢如琢想着陪他玩玩也好,便说道:以后每天下午下学后来骑射场学一会,学完吃晚饭。
谢明庭立刻蹦起来:皇叔万岁!后知后觉这是在吃饭,害怕被皇叔训斥不懂礼节的谢明庭又马上端正坐了回去,低头认错,我错了,下次不会了。
谢如琢感叹了一句如此可爱的小崽子前世最后怎么变成那副样子,语声还算温柔地说道:知道错了就好。你是储君,做什么事都该有些储君的样子。在自己家里人面前放肆一下就算了,在外人面前会被笑话的。
嗯,我知道了。谢明庭乖乖点头,谢皇叔教诲。
谢如琢看沈辞又不说话,觉得这样不行,还是得缓和一下沈辞和自己侄子的关系,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
沈将军以后有空也来教太子学一学骑射吧。谢如琢笑道,太子挺喜欢你的,念叨好几次了。
谢明庭顺势一脸期待地看向沈辞,小孩儿总有点慕强的心理,也许不会觉得才高八斗的老师有多厉害,但一定会觉得特别会打仗的人非常厉害。
沈辞被叔侄俩一起殷切地盯着,背上有点发毛,他知道谢如琢的用意,其实他也不是不喜欢谢明庭,只是一想起前世的事多少会有点心里不舒服,但总归不会看谢如琢为数不多的亲人不顺眼。
感受到自己再不答应谢如琢的眼神要变凶神恶煞了,沈辞赶忙点头:是,臣遵旨。
谢如琢满意收回目光,末了还不忘在心里再默念一句家和万事兴。
作者有话要说:小谢:我的鱼算了,家和万事兴。
小沈:家庭不稳定因素制造者
感谢在2021061117:42:34~2021061218:01: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aya、落隰渊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内阁新政
现在大虞的疆土不广,京察也就省去了从前要等山高路远的地方把访单送回来的麻烦,原本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一个多月就可以结束。
端阳过后,京察的被考察官员齐聚吏部过堂,由吏部公示每一位官员的考察结果,并将考语和访单给诸位官员过目,让大家了解旁人的评价是否与自陈有出入,及时纠错。
而京察不仅是考察官员,更是为了升降奖惩,过堂后便是文官的一次大调动。
这次京察孙秉德想动谁谢如琢都心里有数,一一亲自看过后倒没觉得有太大问题,唐和春那派人是差不多都被剪除干净了,连唐和春自己都写了告老的奏本要离京,抽调上来的绥坊地方官也终于能被放回去了,六部新补上来一批翰林官,都是之前开恩科时入朝的,大多都去了不错的地方,当然主要原因是朝廷确实还缺人,不然孙秉德还是会折腾两下子的。
杜若在京察中间出的那点小风波最后也未再被提起,过堂时杜若收到的终评是最优一等,同时让他升任了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
这是从前华扬舲想要但谢如琢没让他如愿的位置,如今被杜若坐了,不知道华扬舲怎么想,反正谢如琢是心情不错。
虽然兵部大半都是孙秉德的人,杜若被夹在中间还是有许多阻碍,但孙秉德愿意徐徐图之,他也有的是耐心。
官员调动之事就此解决,但这只是一个引子,孙秉德费了这么大力气把唐和春一派的人挤走,可不是为了就此相安无事的,自然是为了做他想做的事。
过堂后第二日,下午召内阁议事时,孙秉德便坦然地提出了两件事。
一是唐和春已离京,提督三大营的人选该重议。
二是此次京察查出不少旧年贪腐之事,为遏制贪腐之风,内阁请求推行新政。
重议提督三大营的人选在谢如琢意料之中,至于第二件事,前世也听过了,即使时间上稍有差别,但也没什么新鲜的。
自他登基以来,他这个皇帝动作倒是不少,重建三大营、三次南征、卫所改制,就算他现在结束了皇帝生涯,史书上也有所谓功绩建树可以给他写上三两笔。
朝堂上的君君臣臣若说不想后世给自己著书立传,在史书上写下光彩的一笔,那定然是假的,他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很多时候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彼此倾轧争斗,也是为了后世的评断,为了留名青史。
谢如琢不可免俗地承认,他也会这么想,虽然总体上他看得很开,后世就算骂他是昏君他也听不到,但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能心安,他不喜欢愧对什么人,也不喜欢做逃避责任的人。
不过若是后世能多说上他几句好话,他也会觉得这是件值得身心畅快的事。
他相信孙秉德是如此,杜若也是如此。
人之常情,大家都喜欢被夸,不喜欢被骂。
但孙秉德做上首辅后,其实还没有做过什么能和功绩建树搭边的事,这一年半他都用来平衡势力,扫清障碍,站稳脚跟了,现在收拾好了残局,自然就得想想流芳百世的事了。
毕竟现在的孙秉德每日辛苦忙于各种政务,确实从未懈怠,谢如琢自觉是比他这个皇帝辛苦,史书真要写也会夸一夸勤勉辛劳,一心为国,但还缺少那么一两件增色的事。
因而孙秉德所提的新政是谢如琢登基以来,他第一次提出一件不是为了和自己作对,也不是全然为了争权夺利的大事。
大虞今日国库之空虚除却卫所之弊,阉党之祸时宫中过于奢靡享乐,大兴土木,更大的原因是因六部多年腐败。孙秉德已把要说的话写成了一份长长的奏本,此时简明挑奏本上的重点说,六部为朝廷各项事务的中枢之地,一国大小事皆与之相关,国库的银子除去军费,很大一部分也在六部之间流通来去。如今朝廷正值百废待兴之时,国库空虚还未解决,更要遏制贪腐之风。臣以为,治贪腐当从六部而起,也当以六部为重。
谢如琢快速扫完了这份奏本,和前世的记忆别无二致,不动声色地应和道:元翁所言有理。
见皇帝没有多说的意思,孙秉德继续说道:六部如今贪腐的根源还是在于需要花银子的各项事务收支不明,需要银子就向户部申请,户部拨了银子后就归本部官员处理,趁机中饱私囊者不在少数,六科给事中虽有监察纠举之责,但往往对这些银子的收支不甚明了,也就无从监察。凡是在六部待过几年的官员都知道,朝中流传着对六部一个荒唐的排序,不是大家所知的吏户礼兵刑工,而是吏户工兵礼刑,排序的标准是按官员可以捞多少油水,这也成了为什么那么多官员不愿去刑部的原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