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章 初号机(感谢早睡晚起身体好8的1k本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1章

¥¥

“草民袁绍成,诚惶诚恐叩禀陛下。”

哪怕不需要王清规的明示暗示,袁绍成也琢磨明白了,不该拿大周官员的称谓来拜见李唯。

而且他就算自诩某个官职,说当初在军中的小吏,也比大理寺少卿要来的光荣。

至少这一路走下来后,袁绍成忽然对过去的自己产生了不忍直视的念头。

通过一路上与王清规聊着天时得到的新词‘新都’‘大家’,袁绍成知道皇子在草原称帝了。

理解也不理解,不合理却又觉得哪里不合理。

袁绍成觉得自己怕不是真疯了。

不过半年未见,皇子竟然长得如此高大威猛了。

袁绍成自然记得半年前穿着绯袍站在自己前头的皇子。

那副消瘦、沉默、小心翼翼的模样,虽然也能称得上风流倜傥,不过哪比得了如今?

北方风水竟如此养人?

袁绍成对李唯的身材羡慕不已。

适当健身吸引异性,过度健身吸引同性,男女之间的审美差异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

就说伊泽和劲夫,你选哪个?

“赐座。”

李唯也在打量着袁绍成。

准确说,是见一次,打量一次。

你以为的大唐战神是如张飞般魁梧、关云长般高大?

不是的。

他身量不高,也就一米七五左右,身材消瘦,比自己最开始胖点,胳膊腿都很纤细,甚至有些弱不禁风之意。

就这样平平无奇的人,不知道的还真把他当大理寺少卿当个文官看了。

他脸上没有故事,只有两道剑眉好似在表示着他的英武不凡。

你?五千打十万?

修仙的吧。

但李唯没把自己的怀疑写在脸上,他笑得和煦,

“旅途劳顿,爱卿辛劳矣。”

袁绍成听闻,起身就准备作揖行礼。

李唯抬了抬手,示意袁绍成坐回去,他还没说完,就别问候来问候去的了。

比起客套,他更想观察观察,你小子凭什么拿马槊啊!

物理学不存在了吗?

“久闻卿之勋猷,以五千之众破十万之师,诚天将之威矣。

昔卿处伪周未展骥足,今归唐室,孤当倒屣迎才。

惜乎卿初附唐庭,伪周勋伐见夺,徒居大理寺丞文秩,后擢少卿亦因朋党权术,未足为外人道也。

夫军中素以力服众,莫若休沐三日、蓄锐养精,继而演武旬五日,示三军以骁勇,乃授怀远将军、轻车都尉,如是方孚众望矣。”

(武散官:从三品,怀远将军,武勋:从三品,轻车都尉。

后面会解释。这是明朝武将官职,因为唐朝的府兵制度在高宗时露出问题,在武周时期已经死了,站在穿越者的角度,没有沿用必要)

袁绍成虽然不大清楚这两个官职究竟地位如何,但他听明白了这是一个给了他散官领俸禄,一个给了他勋官地位。

陛下对他赞许有加,更是记得他曾经立下的战功,提及初

请收藏:m.qibaxs10.cc ', '')('来乍到这边人对他没什么了解恐是难以服众,所以初封才压低了些。

可来都来了,袁绍成能瞧不明白陛下、诸位臣子、乃至小民写脑门上的‘打回长安’四个字吗。

也就是说,日后……他……大家立功的机会,太多太多。

若是再往上奋斗,领了职事官有实职做事,再升什么大将军提高俸禄,后根据战功封上护军、国柱……

那是真的光宗耀祖、荫庇家人亲友了。

想到这些,袁绍成吸取了刚才的教训,直接从椅子上滑跪下来,单膝跪地以示效忠,道,

“蒙圣主擢拔之恩,微臣虽结草衔环,未足报万一。”

这个时候袁绍成甚至感谢他这一路走来的颠簸了。

不然,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表示他心中的激动与感恩。

“卿本大唐梁栋之材,孤之简拔,惟俊乂是举耳。

今春秋二十有二,室家未立。

特为卿御择姻好,乃康居达干孙女,实天姻之合。“

康居……?

袁绍成对朔丹小有了解,比如之前出使武周的是大贺毕力格,总是与中原做贸易的便是火罗部的康居氏族。

可草原之女……

说实话,袁绍成这个杀惯了草原人的人,一时间有些适应不来。

但他没有拒绝,因为他也知道,如今朔丹被陛下治理的明明白白,更是把新都建立在这里。

康居达干孙女的身份,已经可以等同于长安城贵女了,反而是他高攀人家了,哪里敢有不满。

李唯一瞧袁绍成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头在放什么狗屁。

《攻心》的择偶逻辑还是太过抽象。

英雄不论出处,以5000杀敌10000的战争英雄,公主都尚得,配什么贵女配不起?

出身不仅不是他的缺憾,反而是他的加分项,是他日后在朝堂在皇帝心里立足最大的政治资本。

没有错综复杂背景,又骁勇善战,诸君!他得多好使啊!

但这种深入人心,自小又没受教化的三观,想要更改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李唯不急,只是以皇帝的身份,输出‘金口玉言’来告诉他,

“卿毋自菲薄,孤言嘉耦者,盖卿骁骑冠三军,异日必为栋梁之器。

故亲擘鸾牒,访察康居氏女,其德合宜室宜家之咏,主中馈之仪,诚袁氏宗祧之砥柱也。

来日多艰,有此泰山之靠,非惟无肘腋之患,更添羽翼之资。

制衡之术,孤当运于庙堂。

周旋之道,尔宜习以成长。

《华严经》有云:初心如砥,终始若一。

卿当勉之。”

一番话在袁绍成听来无异于醍醐灌顶。

这些话,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

小时候的爹娘,想把最好的传授给他,可是他们本就目不识丁,能讲出的道理甚少。

从军中九死一生的回来,袁绍成记得忠义、爱国、血性。

后来入了朝堂,没有人真心教他,他只能自己摸爬滚

请收藏:m.qibaxs10.cc ', '')('打,拿一身血肉去试错、模仿。

他以为梅党是能依靠的,结果上次琅阳郡王案一出,矛头直指海宜平。

他以为女帝是能依靠的,结果事情一出,利益一权衡,女帝直接拿他当替罪羊。

他以为武安康是可靠的,最起码他们之间曾为上下司……

最后竟然还是李老给他指了条明路,来了朔丹新都才发现,大唐才把他和他的家人当人看。

“卿之礼敬既承,大婚之日,孤当以宗亲观礼。

归家宜省,当与兄嫂剖肝膈。

夫人之失途,皆起于芥子之念未通也。”

李唯这番叮嘱,在袁绍成听来是感动。

他满怀感恩之心的谢恩,作揖离去,准备回家就跟哥嫂好好谈谈充满光明与安定的将来。

只有李唯自己知道,这叮嘱不是闲得蛋疼、空穴来风。

原剧情中,白笙是个搅家精。

家长里短的剧情里,

白笙凭一己之力闹得袁贺生、袁绍成兄弟险些生出了隔阂,非让袁贺生在他们一家人被琅阳郡王盯得死死的时候搬出长安到乡下偏僻之地,美其名曰偏安一偶无忧无虑。

剧情有了,内乱有了,危机有了,靶子有了。

最后主角光环发作,袁贺生没死,一家人握手言和,还发出了‘先帝之后乱世至今未平,小民何以为家’的感慨。

精彩。

这事儿摊开说,白笙有一万种解法,她偏生选择了一种最鸡飞狗跳的。

何至于此?

白笙想要的就是安宁远离纷争的日子,因为她怀孕了。

饶是唐朝允许离婚、丧偶改嫁,可白笙与袁贺生青梅竹马,真要留个遗腹子吗?

袁绍成也不是铁了心想要做佞臣、想忘本,他虚与委蛇确实换来了利益,这不刚升的少卿?

亲兄弟、亲大嫂,开麦讲话很难?

太难了。

这个别扭从埋伏笔到彻底爆发,足足有十集之多。

李唯这边叹着气。

袁绍成刚出营帐群,便看到了位面色不佳的老叟。

老叟着唐装,腰带上金銙11枚,雕瑞兽纹,挂银鱼袋,绣银线孔雀。

头戴黑纱罗软巾,四角下垂至肩,脚内衬竹篾。

这套衣服袁绍成熟悉。

就是不知,这位老叟到底是什么官职。

如此作为晚辈、且还没正式获封,也不知道自己封几品的袁绍成,必然是要先打招呼的。

“下官拜见,敢问尊讳?”

老叟冷漠答道,“某姓赫连,职门下侍郎。”

“赫连侍郎万福,下官这厢有礼。”

可谁料这番礼貌的问候,甚至收到了老叟的白眼,

“袁将军足下勤职即可,余者非尔所宜知。”

袁绍成:???

方才两人的对话可以概括为:

袁绍成说,‘你好’。

老叟翻了个白眼,回答,‘我不好,你管好你自己’。

袁绍成没多想,毕竟他在长安也没听到过几句好话,像这样的阴阳怪调反而是温和的了。

怪不得陛下

请收藏:m.qibaxs10.cc ', '')('说,他要在军中跟练十来日,再提给他封官安排事务一事,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才好立足啊。

而赫连孛则心情极其暴躁,他一向城府极深,但看见让自己长安梦碎的罪魁祸首,他实在是冷静不下来。

五千打十万!!

他若是碰不见陛下,恐怕是真得含恨而终、死不瞑目了。

他想不明白!

就这么个瘦弱的家伙,能如天降魔神一般,带着五千不吃不喝数日的残兵,把他们朔丹十万兵马打退了?!

……

于是,几日后的操练场上,瞭望台上不仅有李唯,还有赫连孛。

“臣赫连恭请陛下圣安。”

李唯颔首,反手递给了赫连孛一个望远镜。

他看袁绍成都是模糊的一个人影,赫连孛要是站在这吹一上午啥没看到,估计他的血压就要不好了。

赫连孛还没到死的时候,李唯自然是要关照一二的。

“臣拜谢陛下,蒙赐宝镜……”

李唯抬了抬手,给赫连孛按了暂停。

草原人会说中原话是好事,但坏事是话太多了。

训练开始了,李唯抵达的时候,负重晨跑已经接近尾声。

盾队日常练力量与胆量,而袁绍成被分在了模拟敌军的重骑马槊队伍中去。

然后,李唯和赫连孛看到了什么。

袁绍成那么个小身板,单手,单手,单手!!拿起了军中新配的重马槊。

两人纷纷屏息,看着他骑着马,根据指令,往盾队冲锋而去。

“……”

沉默,是今早的瞭望台。

本来李唯还考虑着,这袁绍成是不是属于轻骑和步兵营的,但现在……

冲啊!

你这种神,不去重骑开道,踏平伪周气焰,你还想去哪?

而赫连孛又看了整整一刻钟,才缓缓的放下了望远镜。

他想,我大抵是输的不冤枉。

袁绍成之威,不过半日便传遍了民兵营。

“你认识那个新来的哥儿吗?”

“怎么了?是不是姓袁的俩兄弟?”

“对,对,就是那个弟弟,没娶媳妇的那个。”

“他怎么了?”

“他!单手拿马槊,冲得咱们盾队一个踉跄。”

“他娘的……这么厉害?!就那麻杆儿一样的,你别蒙我。”

“我蒙你干什么?大家都看着呢!当时陛下都在瞭望台上看见了,我骗你?!”

如今民兵的工作辐射范围很广,且有着良驹的缘故,消息不出七日就已经传遍了整片大唐所统治的草原,甚至……在赫连孛有心安排下,其他小部落竟也探听到了一二的风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昊天之命,继贞观之烈,统御八纮,光被九域。

今朔漠尘清,阴山雪霁,伪王阿史那者,妄窃狼纛,僭称汗位,结乙室白霫之孽党,荼毒毡帐,祸乱苍生。

朕躬擐甲胄,亲征不庭,赖昊天眷佑、将士忠勇,枭逆首于闪电城中,焚乌隼部、白霫部与草原荒野。

枭獍既

请收藏:m.qibaxs10.cc ', '')('戮,魑魅尽扫,瀚海自此复归王化。

惟我大唐,肇基陇右,绍续天可汗之洪业。

昔者太宗皇帝受昊天上帝所钟,抚六夷如赤子,今朕膺符受图,乃承太乙紫微之正朔。

尔草原诸部,或为阿史那胁从,或为白霫所惑,朕悉宥其过。

自今以往,

俟斤、胤胄、酋豪当亲赴新都,具陈牧地人丁,废部族自治,归顺朝廷。

负隅不朝者,王师所向,玉石俱焚。

咨尔漠南漠北之众!

识天时者当效浑邪归汉之诚,知顺天命者昌。

若执迷殊俗,敢抗皇威,则大唐突骑之锋、劲弩之利,必使穹庐尽赤,不复遗类。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天使自大唐新都而来,宣读汉话圣旨以前,特意用蒙语宣读了一遭。

他们听懂了。

而有些对汉话略懂一二的,连听两遍帝王圣旨,实在是恨不得自己晕过去算了。

他们确实忘记了大唐有多么的兵强马壮。

可是他们不瞎。

天使后面站着呢,威风凛凛,浩浩荡荡,兵甲皆在阳光下冒着寒光,可是谁要试一试他们的刀锋利不利?

那个朔丹阿史那、那个狠厉白霫部但都被烧了啊!

他们这些游荡在外的小部族,拿什么跟大唐打?

赌人家不会往这里派兵吗?

可圣旨里头写的明明白白:一个不留,彻底消灭,把他们和阿史那、乙室一样,一起都烧了!

说罢,天使便只给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准备。

他们倒是也想动过歪脑筋,比如给自己留个后,留下些能顶事的贵族啥的。

可偏生天使连这都算到了。

凡今日不走的,以后大唐就不承认他们的贵族身份,一经查实全部族连坐,统统叛为最低等的罪奴,服二十年以上的劳役。

……

大唐大礼堂。

袁绍成也看这篇张贴出来的圣旨。

他觉得这用词极妙,彰显大国之威,太有霸气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