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强行塑造了个忠君(女帝)的形象,英勇就义的牺牲了,还给了高光时刻。(洗白酷吏?)
我觉得这个角色写不出《罗织经》这种书。(《罗织经》中国文明史上,第一部大成的诡计全书。其实挺有智慧的,细说要被封杀了。)
拿他在剧中的人物性格来写,就当来俊臣·有疾版,看待吧。(毕竟真是这样对标的)
其实他有脑子一点对剧情更好,但原著的那几个配角,我是真不想塑造美化。(替原著洗白吗?)
抱歉,把这些写在前面了,就别因为历俊这个角色骂我了。写在后面来不及,大家的刺刀都太快了。)
历俊出行的速度不快,一位他一路上都忙着跟进李老的死亡进度。
从听说李老赴贝州治理水患的时候,他弃掉郑元昌就开始布局了。
饶是你李老作为李党魁首,威风多年又如何?最后不还是不得好死?
太可惜了,他奉命出使朔丹,没能亲自送李老最后一程,不然非是要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能顺他的心意。
李老死了,李唐在朝堂最后的根基也倒了。
作为女帝的宠臣,历俊饶是不在长安城内也能嗅到风起的味道。
这是一股要让他乘风起的东风啊!
此事办好以后,一个左散骑常侍就稳了,便不必待在刑部这个小小的地方,做个郎中。
(左散骑常侍:中书省主要属官,从三品官员,陪驾皇帝左右和朝内当值,同时负责规谏过失
虽然是规谏皇帝过失的职务,但说话的艺术在于,皇帝没错,错的是朝臣,明谏皇帝,实则谏臣,酷吏常用手段)
于是历俊在和梅党心照不宣的打了配合除掉李老以后,便快马加鞭的加紧了行程。
他计划着在夏末抵达朔丹王庭,入秋前就返程。
一个被女帝关在宫里一辈子的懦弱皇子,能有什么出息?
不过历俊私心还是希望他多少能有些骨气,别见到他携带的圣旨,就哭着跪着磕头认错,还真是少了些乐趣。
毕竟……
女帝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派他来朔丹,就是要废了李唯。
连科举都需要符合‘身、言、书、判’四项标准,更何况是做储君或是皇帝?
仅仅是‘身’不合格,不符合‘体貌丰伟’就足够了。
体有残疾、容貌损毁的皇子,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被推上皇位,更不可能留有子嗣。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他这辈子,能斩得了宗亲,伤残得了皇子,可真是快哉。
只是。
当历俊出了雁门关一路疾驰,还未至阴山便出了变故。
一人持铜符高举唱名道,
“左骁卫翊府校尉王元,奉鱼符请见!”
本就是扎营休息,待明日再渡阴山,守门执戟郎将以窥管远观符面篆文,确认了符形后,才将这名校尉放行。
过辕门后,王元至验符亭解甲,将左鱼符置于石案。
军司马取出对应右鱼符,两者拼接验证。
验证玉符步骤有三:
符身榫卯须严丝合缝、篆文暗记需完全吻合、符背骑缝章与主将印鉴一致。
勘验完毕后,军典展开《军籍录》高声核对,
“左骁卫翊府第三团校尉,王元,年三十七,河间人,右颊有箭痕——”
两名卫兵持烛火近前查验体貌特征。
虽然不是战时,但大唐军中历来规矩森严。
极难有什么名不经传的小小士兵,披甲持剑冲进主将乃至皇帝的营帐中,大喊着‘报——’的禀报些什么的情况。
王元疾行进帐,因女帝授予历俊极高的权柄,所以王元行军参叉手礼后,单膝触地禀报道,
“末将王元,左鱼符第三验讫。戌时半于阴山北五里处,见大唐旌纛屯驻!”
这话说的有些矛盾,王元自己一时间都没转过弯来。
他们是大唐来着吧?
不不,他们的皇帝是女帝,他们的国号是武周,他们是大周人。
李唐是那李家祸害的国号,是乱世的象征。
脑子晕乎乎的,但从军多年,王元还是恪守职责,向主将汇报了消息。
历俊一惊,眉头一皱、眼睛却是一亮,翻身从榻上起身,
“什么?大唐旌旗?竟然有李唐余孽在此谋逆?还不速速汇报来!”
这件事若是和那大唐皇子有关,可就太好了。
王元如实继续禀报,
“左右青幢四,按东宫方位列置。
结方营,垒高六尺,设拒马三重。帐数约二百,故计步骑千人有奇。
同时,末将遣斥候向前窥探,望烟七道。”
营帐的数量,灶火升腾的炊迹,都是判断人数的依据。
毕力格没有隐藏自己这边的人数,反倒是按照跟赵忠请教的大唐军中规矩,一板一眼的安排着,简直生怕别人推算不出来他们的人数一般。
因为他对此有经验,他们的人数才是优势。
瞧着少是吧?
大意轻敌是吧?
欸,这就对了。
敌军三千……
呵呵,这人数可是有闪电城的死人多?
陛下说了,历俊不是个好种,惯爱出阴损招数,所以他谨慎些准没错。
不打最好,打了绝对不能输,也不能损失一兵一卒,都是他大唐同胞、将来国家的栋梁之材,怎么好损耗在这种小事上,太可怜了。
同时为了确保能够将此次的任务完成万无一失,毕力格没有自傲或是贪功,他虚心的请教了赫连孛,完善着他的计划。
赫连孛这个老家伙最是阴险,能让他点头的计谋,指定能给陛下一个完美答卷。
当然,等日后禀报的时候,毕力格绝不贪功,该是赫连孛提的主意,功劳也该分给他。
毕力格的这份意念通达,恰恰是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他没有立人设的概念,也没有甩脏锅给赫连孛的心思,可这样的做法,却是对了李唯的心思。
朝堂上局势,在外人看来总要分出个二极管的排序,我好你坏什么的,这非常重要。
这边听完王元的汇报,还没想好做什么安排的历俊,便听着远远的、前头传来了一阵骚乱。
敌袭?
大唐逆贼还敢率先来攻打我大周?
是赶着去投胎吗!
历俊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他就喜欢战争、喜欢血腥,因为这都是他的功名场。
于是他大声吩咐道,
“擂鼓聚将!”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