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唯骑着与众不同的白马,身披黄色龙纹披褂,一步一步踏过废墟,走进雁门关内。
重骑开道,轻骑追击包夹,步兵护持左右,盾队环绕,金銮卫着甲护纛。
早已盼望着大唐皇帝的士兵,见黄龙纛纷纷跪地,高呼,
“万岁!”
望见旌旗,皆呼万岁。
这是自隋朝时期就已经有的老传统了。
如今的大唐发展也好起来了。
早已是无需赵忠带头冲锋的时候了。
他的晋升不靠战功,李唯高,他便高,这就是原始股。
他带着已被划分到进军行列的盾兵,将由袁校尉带来的‘降将’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一遍。
对伪周忠心耿耿、因要讨伐伪帝蛮夷为被特封的节度使,他的尸体已经在雁门关城门的废墟当中有待挖掘。
而今,能够面圣的几位军官,最低也是个都尉。
王富贵也是上过战场的老人了,徒步跟随在金銮卫当中,一身内侍装扮分外显眼。
这是他主动要求,也做了主动的锻炼。
毕竟他一个内侍,想要在体力跟上士兵,是要下些苦功夫的。
不过好在他还年轻,瞧着他一个个徒弟、干儿子的,实际上他今年也才二十七。
他自是懂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抬高李唯的逼格。
于是他出列,拂尘一甩,高呼,
“宣雁门关徐大将军觐见——”
被点名的徐大将军一愣,下意识的摆好腰间因为检查而有些歪的剑履,本能的低下了头、躬身,缓步走到距离视线中白马十步处止。
觐见需行再拜之礼,双手合握,跪地叩首两次,起身后躬身肃立。
身着铠甲,徐大将军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动作一板一眼、干净利索。
而默认随行身后的其他军官,也同样行礼。
徐大将军起身以后,神情明显有些激动,
“陛下神武天纵,亲履戎行,臣等得睹圣颜,死而无憾!”
此话一出,后面美誉偶准备的几名校尉一愣,赶忙拱手跟上一句,
“……俺也一样!”
而有文化些的都尉,则跟上一句,
“陛下威加四海,德被八荒!
臣等本陷贼中,今得重归天日,皆陛下再造之恩!”
“俺也一样!”
“……”
李唯抬手,安抚了一番激动的将士们的情绪。
“诸位将军辛苦了。
也代朕传口谕:驻守此地的士兵,尔等皆辛苦不易矣。”
李唯这番朴素的话,是将士们从未想过的。
李唯朗声讲话,虽身边有重军环绕,但最外侧靠前头、跪拜高呼万岁的士兵也能隐约听得清。
不知怎的,这一下子,鼻子就酸了。
“雁门关苦寒,边军一守便是十年,你们的付出,大唐不会忘记。
今日不同往时。
日后的雁门,将会是个崭新的一雁门,日后驻守此地的士兵,也不必再忍受与亲人妻眷分离的苦痛。
大唐的壮士们,
请收藏:m.qibaxs10.cc ', '')('即日,朕便带你们还于旧都、载誉而归。”
将军与将领一时语塞,不是脑子白了,而是脑子里想说的太多了,鼻子酸了、眼睛花了、嘴巴瓢了。
千言万语,最终与在外的普通士兵们一起,化作了一声,在跪地叩拜后再呼的,
“吾皇万岁!万岁!”
……
雁门关严格来说只是一座军事基地,而非一座完整的城池。
它人尽皆知的,建在险要山口,其中布置了城墙、城门、瞭望台等等防御设施,并驻军把守。
与普通城池不同,这里主要居住的只有士兵,基本没有百姓与商业。
下属村落零星,皆是给驻军种粮的农民,与给来往商队提供补给的驿站人员。
也就是说,征服了雁门关,李唯得到了兵马,得到了先要关口,但却几乎没有需要治理的百姓。
村落零散,人群聚集到一起,不过百户。
这些人与士兵来往密切,早就属于军制的一环,无需格外治理。
不过这些村子,在行政划分上并不隶属于雁门关。
雁门关归属于代州,百姓所在的村落归代州管理,士兵听从中央调派,与地方州县是两条政治线、互不干涉。
雁门关东南方向的忻州,是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
忻代谷仓也在此处。
拿下忻州,便可直去太原府。
太原有唐朝小北都的称呼,是山西地区的政治军事核心地区,雁门关的物资和援军也都从这里调配。
入了太原,便如捏住武周咽喉。
太原一地的门阀不多,大多传统。
仅太原王氏、河东裴氏、太原温氏、祁县王氏、郭氏与薛氏。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热情报,武氏祖籍山西并州文水,也是山西太原一带的名门大士族。
所以,他要留四十日。
从惊蛰起四十日,足够完成对整片西北地区的辐射控制。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平衡之道在于抄底。
且除了平衡权力,李唯在春耕之时留在太原还有其他目的。
太原位于汾河谷地,其地势平坦,以黄土为主同样肥沃,而周边山区,也有畜牧与林业的基础。
唐代的气候相对温暖,降水充沛,有利于在此地种植粟、麦等农作物。
不过李唯最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这里无需开发钻研、温室,就足以种植桑树与养蚕,开始桑麻的制作。
同时,枣、梨、杏等果树,在其种植经济中也占据主要地位,是太原的特产。
瞧瞧这三种传统‘老物件’,哪个跟医学搭不上边?
都是健康、补气血、养身体的好东西。
身体是劳动的本钱。
这句话对李唯这个皇帝也是一样的。
上行,下才效。
李唯希望下面的人都动起来,他自己必然不会天天歌舞升平、乐不思蜀。
“走罢,速去忻州,直下太原。”
从外打到里,原则上来讲李唯是不该这样做的。
攻城略地。
这
请收藏:m.qibaxs10.cc ', '')('个‘略’非‘掠’。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