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章 我?打唐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7章

在沿河畔扎营筑瞭望台的民兵,借用高台与望远镜,早已将伪周军队的动向看的一清二楚。

先锋队上岸,使其向外探五里后,民兵迅速出击将这一支先锋队包围了。

将其缴械后,做哨兵的校尉袁贺生松了口气,他感激似的拍了拍武周士兵的肩膀,道,

“可算是等到你们了。”

一句话,让武周先锋队人一愣。

友,友军?

“这些日子的消息堆积的太多了,包裹你们拿好,一式三份,可别都丢在路上了。”

啊,啊??

“行了,你们谁要回归大唐吗?

不回头的话,便原路返回罢,我们十二日以后再战。

还有。

若你方水军胆敢靠近岸边三百步内意欲登陆,我大唐必叫尔等伪周贼寇尽数葬身滩头,一个活口不留。”

???

这一刻,武周士兵顿觉自己的语言系统受到了挑战。

但是他们手无寸铁,还被拔下了本就没几片的甲,怎么比划比划?

只得拿着手里沉甸甸的文书包裹,原路折返。

这五里地走的格外漫长、云里雾里的。

临岸边只剩下一里的时候,看着岸边荡漾的船只,有些人的脚步猛然停住了。

这个声音就像是一种信号,本就有意观察着彼此的武周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停下。

最终,最先停下脚步的人,支支吾吾却又大声的朝前头喊道,

“我,我,想留下来。”

此话一出,前头怀里抱着包裹的校尉一惊。

(校尉,管200-300人,类似‘营长’,所以校尉一职在文中经常出现。)

这个年轻人是名队正,已经是掌管五十人的小官儿了。

他若是提出离开,造成的影响,校尉都不敢想。

而且他们两人出自同乡,校尉自然不想看队正小子做那没骨头的逃兵、降将。

“你要当叛徒!你老娘还在家等着你呢!”

队正被校尉一说,心里也有些虚,他的念头很混沌,可被征做府兵这么多年,他大小也参与了两趟战争,他如今心里头就是慌得厉害。

他答道,

“我就是怕日后,连个给我老娘上坟的人都没有!

你们要是觉得回去好就回去,爱怎么报怎么报,我,我不管了,我要留下,我要留在大唐。”

说罢,他头也不回的就折返,去方才他们被擒的地方。

队正的离开就像是一个信号。

有默默无闻跟着就走的,也有“我,我觉得王队正说的有道理。”,“校尉,俺也走了,您保重!”……

上岸两百人,下水五十。

校尉看着都没有办法尽数划走的船只,心里仿佛有一面越敲越快的鼓。

负责统领水军,并决定渡河上岸反攻太原的,自然是名大将军。

这名大将军原本只是个地区小都尉,只管两千人的府兵,这一下让他带队两万人……

他恨不得每个决定都写折子问问中央。

武周已

请收藏:m.qibaxs10.cc ', '')('无名将,虽说王孝杰已经听令回京,但……

如今风言风语传得还少吗?

王孝杰通蕃,娄师德通唐。

而没什么问题的李多祚却又不可离神都……

那册《论闪电战》他也看过,军中虽说都不是什么读书人,可凑出来几个‘谋士’不是难事。

古人因为生活环境缘故,无论做什么,第一个磨练的便是一个好的记忆力。

饶是大将军识字不全,却也把自己关心的部分都背了下来。

【《论闪电战》卷三·门阀卷·门阀策第二·敌将图录:

伪周尚有良将乎?

功高震主者诛,忠贞怀唐者戮,雄才忤逆者屠。

……

除武氏宗亲,更有何人敢抗王师?

伪周女帝安敢遣侄武安康统军?

……

三军将士,宁不畏为武氏效死而家破人亡乎?】

都说这册书一派胡言,可单看其对武将的描述,这难道不是句句大实话?

这年里死了多少人,他也怕啊……

眼瞧着先锋队去时两百,回来时熙熙攘攘,大将军眼前一黑,赶忙上前询问情况。

“我军刚登岸就中了唐军埋伏,可那帮唐兵擒住我等后竟未动刀兵,反将我等全须全尾放归传信,此事着实透着邪乎。

更蹊跷的是,半数兄弟听了唐军的蛊惑人心之语选择背信弃义、归顺大唐。”

投唐?

没来得及多想,大将军便从校尉手中接过了信件。

小心拆开包裹对照,确实是一式三份不假。

既然如此,那先看一份……

【文水武氏乃伪周余孽,今已尽诛,大唐皇帝亲率铁骑,破其祖茔,焚其宗庙,夷其茔域。】

“嘶——”

习武这么多年,大将军再一次回忆起手抖是什么滋味,他瞠目结舌、愣在当场,这张信件也在空中打了个转飘落到了水里。

这,这,这……

青天白日下,大将军只觉得脊背发汗。

他把剩下两份信件赶忙整理好,余下的那一份塞进怀里,忙对校尉说,

“你,持此鱼符昼夜兼程赴京,抵明德门即示左监门卫勘合……”

“喏!职下领鱼符,使命必达!”

……

看着校尉匆忙离去的船影顺流而下,大将军陷入了沉思,而恰好此时又有下属问道,

“大将军容禀!咱们这营兄弟现在该做何?”

“中军舟师下碇列钩拒固守,右厢艨艟两艘即刻冲波三里抵滩头,举青幡为号后速建鹿角砦。”

“喏!”

关内道的府兵,在如今哪里经历过正儿八经的战事,为了充数不少都是临时抓上来的壮丁。

临阵扛枪,一头雾水,也就是上头指着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军纪不好也不坏,吊儿郎当不上不下,让人瞧着就不觉得能成气候。

这支水师右侧几支船上汇聚的,便是这样一群散兵。

面儿上持枪站岗,嘴上却也没闲着。

“你说这李唐闲的没事打什么仗、造什么反呢,搞得大

请收藏:m.qibaxs10.cc ', '')('家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唉,可不就是时运不济,关内道都要征兵了,你有什么招,好不容易能太平个几年……”

“就像武大将军说的,以和亲维系两地安危就怎么就不行了、委屈的,要造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