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南又说:“或者您家裏要是有食材,我和杨苏炒两个菜也行。”
陈淑仪沈吟良久,说:“不用麻烦了,给我尝一下你们的预制菜吧。”
周雁南一楞,连忙说了声“好”,又朝杨苏使了个眼色。
杨苏立马给店裏的服务员打了电话,叫他们闪送几份预制菜过来。
杨苏的店离银杏小区不算远,闪送不到半小时就到了。
周雁南和杨苏拆了三包卖得最火爆的菜品,拿铁锅翻炒了一遍,端上了餐桌。
陈淑仪拿起筷子,依次尝了尝。
虽然跟现炒的菜有一点差距,但其实也没差太多,普通的食客估计也尝不大出来。
陈淑仪手上滞了滞,放下筷子,喟然长嘆道:“现在的机器已经这么厉害了吗?看来,我的时代的确是结束了。”
周雁南见她神色黯淡,安慰她说:“陈阿姨,话不能这么说。您看,炒菜不过是一个锅一个铲,但同样一份食材,每个人炒出来的菜就有高下。
凡事都是先有了根,才会有枝叶。咱不说别的餐厅,就说百味居,要是没有您之前的点拨,咱们的预制菜也做不出这个味道来是不是?”
杨苏也附和说:“嬢嬢,就是这么个道理。您还记不记得,七夕节那天晚上,我们店外头有那么多人排队来吃饭,我们的厨师都累得手抽筋了,外面还是有吃不上晚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机器不是取代了您,是让更多的人有这个荣幸来吃到您和您徒弟的菜。”
陈淑仪听了两人一番话,顿时豁然开朗。
她心想:还是这两个女娃讲话好听,比那个短命娃儿强多了。
陈淑仪解开了心结,又开始三天两头往杨苏的店裏跑。
李锦书借着吃中饭的名义过去看望了她一次,她也没再给他脸色看。
一切似乎都变得风平浪静。
然而,只过了没两天,周雁南又接到了杨苏的电话:
“南姐,陈嬢嬢又晕倒了!”
周雁南和李锦书赶去医院时,陈淑仪已经住进了病房。
杨苏坐在床边,神色凝重。陈淑仪躺在床上,倒是一脸平静。
上次老人晕倒被送来病院,自己跟医生说是高血压犯了。医生只给她开了点降压药,也没仔细检查。
今天送过来一检查,这才知道老人已经是癌癥晚期,不剩多少时间了。
周雁南和李锦书进了病房,心情都十分沈重,也不大敢说话:“陈阿姨,您……”
陈淑仪在杨苏的搀扶下坐起身来,淡淡地说:“没事,我早就晓得了。今年春天我回来成都体检,那个时候检查出来的。”
周雁南惊愕道:“那您怎么一直没住院呢?”
陈淑仪说:“当时医生给我讲,这个病手术成功率不高,做完手术也就多活几个月。我就觉得,为了这几个月,掏空一辈子的积蓄,还要受那么些罪,没得必要。所以干脆就不治了,听天由命。”
周雁南心裏有些难受,忽又想到了什么,忙问:“您不会还瞒着儿子吧?”
“跟他们说了也没得啥子用,还影响他们工作。”陈淑仪用随意的口吻说。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跟孩子商量呢?”
李锦书说着,不由分说给老人的两个儿子打了电话。
儿子们得知母亲重病住院的消息,都仿佛晴天霹雳,挂了电话就订了回成都的机票。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