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麟说完就瞧见启元帝点点头,说明他说的不管有几分正确,但是也确实说到了启元帝的心坎上。启元帝需要一位能接过他肩上重担的君王,这个君王不仅要有能力有胆识,还要与他观念一致,治国理念一致,不然朝令夕改乃是大忌。所以,祁麟说话,慎之又慎,要说的话基本都在肚子里,草稿都打了好几遍,翻来覆去发现没有一点不妥,这才敢开口。
孙儿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若有不当之处,还请皇祖父指点。祁麟低着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让启元帝十分受用。
不骄不躁,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也能不耻下问,是个好苗子!
启元帝放下茶杯,指着面前的桂花糕道,这桂花糕好吃吗?
祁麟不明白启元帝为何这样一问,老实地点点头,好吃,孙儿忍不住吃了两块这才住口。
启元帝当即一笑,也不说其他的话,只是又问了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那你以前吃过桂花糕吗?比之宫里的味道如何?明天还想不想吃?
自然吃过,府里的厨子会做,母妃小时候也给我做过,孙儿也曾在街上的小摊贩中买过一两次,味道各不相同,但是若真的论起手艺,自然是宫里的御厨手艺更好,唇齿留香,不甜不糯,很是爽口,尤其是早膳若是吃的重口,吃上一两块桂花糕,十分开胃。至于明天,这得看明天吃什么了,若是像今日这样又是面条,孙儿可能还要吃桂花糕,若是其他清淡一点的,孙儿可能就不会吃了。
祁麟想不明白启元帝这样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好像有一点抓住启元帝的想法,但是模模糊糊,只是那么一闪而过,到叫他有些心中不安。
若是明日吃面条,你会吩咐御膳房做吗?
应该会吧!祁麟开口答道,话一出口,猛然顿住,然后一下就意识到启元帝想要说什么了。
启元帝见他里面想明白其中的关窍,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笑着道,你看从小到大,你也觉得自己算是冷静自持的人物了,还不是在这盘桂花糕的面前做不到自律二字?
你们从小奴仆成群,想要什么动动嘴就有了,有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真正的诱惑面前能不能把持的住!你说的自律也不算错,到底都是一个疑似,但是延伸出的两个方面。就拿这盘子桂花糕来说,若是平常,你想吃多少就多少,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你也不觉得其中有问题。
想吃就吃,养成了习惯,动动嘴伸伸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多么容易啊!反正不过是随口吩咐一句,下面的人都会给你办好。
但是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给你准备好的。就拿这盘子桂花糕来说,你觉得它味道好,很是喜爱,明天还要在吃一道,但是朕规定了,以后不准吃桂花糕或者每天只准吃一块,那你怎么办?
是老老实实真的不吃了或者只吃一块?朕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不敢再给你做桂花糕,你又该怎么办?阳奉阴违找人做偷着吃?还是因为这事惹怒了你,你便迁怒做桂花糕的人?
启元帝眼皮一抬,见祁麟正在沉思自己的话,就知道他是真的将这番话听下去了。
从小到大,你们这群天之骄子很难有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朕不过是在早膳上定了一条规矩,他们就能想方设法地违背、操控甚至迁怒他人。只是早膳,就能原形毕露,那要是治国上面呢?
你喜欢桂花糕,你父王喜欢吃肉,老四爱棋,老五爱钱你看,各有各的爱好,但若是连一盘桂花糕的诱惑都抵抗不了,又怎么指望他能抵抗其他的真金白银、高官厚禄、前程荣华这些诱惑?
往小一点说,他们以后出去就是亲王郡王,下面的官员指望他们提携办事,送钱的,送美人的,送宅子的各种各样,他们忍得住吗?忍不住就要动权力,一动权力必然要和坐在上面的人,还有平民百姓们利益起冲突,一旦起冲突,事情办得好了,他们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事情办不好了,连皇位上的亲爹亲兄弟都会记恨上,这内乱不就起来了吗?
往大一点了的说,这种人要是以后继了位,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怒哀乐、欲望野心,吃苦受罪的都是下层官员和百姓,整个江山都会给败坏了,外祸不就是这样招致的吗?
前朝因何而亡?真的是因为炀帝吗?启元帝讲到这里,神情之中十分严肃,语气也难免加重了几分。
祁麟身子一动,连忙坐好,腰板挺直,他知道这是启元帝又要开始给他讲为君之道了。
说到底,前朝灭亡,真正的衰败是由哪里开始的呢?是从乾明帝开始的!朕知道,现在对于明帝的评价都是以夸赞为主,什么税收超过前面几朝,人口繁盛基本上都是夸赞明帝乃是明君的话。
朕也不否认他这个皇帝做的还不错,但是前朝灭亡,他当真要担上一半的责任。他的税收怎么来的吗?是他祖父圣宗他爹仁宗开明之治,两朝盛世给积攒下来的!国库里面都是祖辈给他留下的遗产,他能不富有吗?国库有了钱,百姓手里也松动了,自然敢生孩子了,人口也就上去了。但是这么好的条件下,他干了什么?
他开始大肆修建宫殿,开始大肆选秀,寻欢作乐!虽然政绩没有多少败坏,但是事实上呢?因为他的个人喜好,国库里的钱慢慢的用完了,新出生的青壮年征壮丁修园子去了。
这就引发了后来南方洪涝,造成无数百姓流连失所,哀鸿一片。若是当初明帝没有寻欢作乐,国库里还有银子剩下,朝廷就有钱赈灾,是不是受灾的百姓就会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就不会引发后面的动乱?若是当初明帝没有将征来的壮丁拿去修园子建宫殿,而是去修建堤坝,加强桥梁河堤,是不是根本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洪涝,引发后面更大的灾害?
如果从一开始他的喜好就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底下的官员会费尽心机想着大选秀女,规划宫殿的事情吗?更甚者他本人能做到在这些诱惑面前,守住了本心,那么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么不可控制的地步?
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尤其是身为君王,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牵扯到整个国家,不能有半分松懈与放纵。
启元帝说完,看着祁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叹了一口气。苗子是个好苗子,就是还是太年轻,将治理一个国家想的太简单了。
祁麟在启元帝说完,确实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像是现实上的紧迫感,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无形的枷锁,将他束缚在一个笼子里。
他第一次这样真实的意识到,一个君王,他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意思。难怪启元帝经常和他说道,做皇帝难,做一个圣明的皇帝更难!
祁麟觉得,今天的这一番话,像是启元帝直接将一副千斤巨担压在了自己的身上,让他一时半会都无法喘气。
你还年轻,好好想想朕刚才说的话,你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朕与你说这么多,不是想要压垮你,而是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做好一个皇帝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年轻是你现在最大的缺点,但同样也是你最大的优势,朕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究竟要怎么做皇帝,但是朕却知道,朕以后一定要当个好皇帝,不让祖宗基业彻底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