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败的阳光羸弱苍白,一片茅草屋如废旧垃圾般堆着。
四处静谧到死寂。有夹卷着倒伏草杆的水道凝成脏冰,包裹着老村。
孔度村。
村口有个石碑,半人高,碎的只剩一半。
从尚未剥落的鎏金小字中,能看出昔日的威仪,是叫功德碑,记载修葺山神爷庙时出资出力的人的名单的东西,大部分人姓孔和白。
白岐玉粗略的扫了几眼,便朝村内走去。
一棵枯树下,窝着一个老太太。坐一把小马扎,拄着拐杖。
奇怪的是,这么冷的天,她只穿一身雪纺的老人衫,像在过夏天。裹了小脚,穿那种很割裂时代的缎面绣花鞋。
老太太背后的房屋,都被血红的封条封了,能隐约听到黑洞洞窗户里传出来的嘶吼尖叫声。
白岐玉便搭讪道:您好,我小时候跟着奶奶回来过。您还有印象吗?
老太太眯着眼,打量了他很久。
闻言,她露出了怀念的神情:几年不见,长这么大咯?怎么回来的?
开车。白齐羽含糊的说,我想知道一些事情
老太太突然哈哈的笑了起来。
苍老的笑声回荡在阴霾笼罩的死寂之村中,不过,白起鱼没感到其中的恶意,倒是释然与幸灾乐祸更多一些。
许久,老太太心情很好的举了举拐杖:可惜,村里人快死光咯。你这时候回来,什么都问不到的。
白戚语也随着她笑:不是还有您在呢?
见老太太但笑不语,白其余决定开门见山:您还记得白绮吗?
白绮?
这个村里的人,他补充道,过年的时候偶尔会回来。
老太太沉思了一会儿,点头:我有印象。挺漂亮的小娃娃。可惜,眉目里透着一股傻气,不如你看着机灵!
白气宇失笑:那就是我。我小学后改了名。现在叫白岐玉了。
老太太的脸色变了。
怎得是你!
起风了。
脏水沟里的枯叶混着雪粒子无法无天的吹,像故土鬼魂的恸哭。
细瘦的老太太突然站起了身子,颤颤巍巍的小脚在干枯的泥土路上朝白岐玉前行。
像老牛拖着它相伴一生的犁。
可见,三岁看老此话不真,她面无表情地说,白绮死的时候,谁到没想过会是你回来。
暴风大作。
两人互不退让的对视着,白岐玉背对着雪风与漫天乌鸦般的枯叶,任砂砾充满怨气的宣泄痛楚。
风与雪在掠过他身边时,变得极缓、极慢,如温泉氤氲的热气,细细融化成白烟。
此刻,如果有人仔细看去,会发现无法理解的现象:他的皮肤,竟然像上好的羊脂玉,白的泛光、发腻,似乎能凝出来水。却又反射着无机质的冷光,那种硬度与密度都高的材质独有的光泽,妖冶而诡异。
即使在阴霾的,光明失去权势的这片死村中,白岐玉仍是光亮的。
白皙如玉雕的容貌,细长骨感的手指,每一寸裸\\露在外肌肤,都在熠熠生光。
在这片摄人心魄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圣洁光辉中,白岐玉张开了口。
他说:结果就是,我活着。
老太太踉跄着后退一步,雪风暴怒的卷向白岐玉,却都无功而返。
最后,她的身影竟然有些透明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老太太嗓音沙哑,我在此地驻守多年,阅尽千帆,一代代人死了又去他们这群人死的罪有应得,但这片地是无辜的,你不能如此赶尽杀绝
白岐玉面无表情的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亦不关心。这里的一切也不是我做的,你求我没用。现在,我不是在咨询你,而是在通知你:带我去白绮当年死去的地方。
许久,老太太的神态,一瞬竟苍老了许多。
像终于支撑不住的老树,眸中失去了光亮。
她很缓的背过身子,朝村里走去。
来吧,来吧。
早晚要有这一天,我该料到的。我不想为他们开脱,我也犯不着,但我非常好奇想要满足自己,难道也有错吗?
没人逼他们那么做。
比起精粮,自然是粗糠能更易得到,可谁能料到粗糠会毒死人呢?食物放置于饿狗面前,怎能寄希望于低贱生物的自制力?
白岐玉冷笑:但他们真的有那般饿吗?饿到不吃粗糠就不活下去?饿到不病急乱投医就会死?什么道理!
老太太不说话了。
穿过一扇又一扇黑洞洞的窗户,在此起彼伏的嘶吼与疯狂咆哮中,他们上了山。
老太太把白岐玉带到一片废墟之中,便消失了。
是这里吗
白岐玉几乎认不出来,这里就是记忆中,那个修葺的华美威严的神庙。
如陨石肆虐过的坍塌,如暴风雨席卷过的破败。
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倒伏的墙壁,粉碎的器物,泼洒在泥土中不甚起眼的香灰,还有垃圾般挤在一起的碎裂神像。
那个肿胀头颅,反手拈花的神像,已经碎的看不出本来形态了。
而且碎的方式很有意思,不是玻璃的那种毫无章法的碎,而是动物被肢解了似的,一块一块的断裂。
能清楚的看出这一块是胳膊,那一块是脖子。
堆在一起的形态也让人觉得很可怜,像一坨屠宰场遗弃的下水,横七竖八的乱堆一气,能看出破坏者十足的亵/渎与不屑。
这片场景无疑是震撼人心的,可白岐玉一点都不觉得诡异,心中只有无穷的畅快。
他不懂这东西或者巴摩喇孔度和他是不是真的有仇,他只觉得害死自己父母和堂姐的怪名字的神死了,这很爽。
大仇得报的爽。
白岐玉欣赏了一会儿神像的残骸,便走过去,蹲下身子,在碎片中翻找。
他也不知道他要找什么,就是觉得,这里应该有什么的。
终于,在肿胀头颅怨毒愤恨的眼部碎片下,白岐玉摸到了一块东西。
一个很老旧的木盒,巴掌大。
白岐玉不懂古董,却也能从制式和保存情况中看出来,这绝非本朝代的东西。
至少是民国时期的东西,那种闺阁女子放置脂粉、珠宝,或者心爱之物的小匣子。
匣子底部,是一个小小的刻字,白雨眉。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堂奶奶的姑姑,长寿村最早的香头的名字。
堂奶奶去世时六十来岁,这么算来,确实是民国到建国时期的人。
白岐玉迟疑了很久,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却发现
里面什么都没有。
空的?他下意识觉得不对,觉得里面绝对有什么。翻来覆去地看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子,朝山下望去。
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白岐玉掏出来,发现是一条短信。
来自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