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综穿之一路向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规矩礼仪人□□故那些的,就是在日常当中言传身教的教了。

天天跟她奶奶在一起,也能学不少东西。光是在吃喝穿戴的讲究上,能学全了,那气质就差不了。还有,肖老娘的那个审美,那是相当在线的。

还有一点,楚然最想闺女跟好奶奶学到的,就是御夫之道。看看肖老娘,一辈子只在吃喝穿戴上精通,可她嫁给肖老爹之后,最讲究不起的反而就是在这些地方。农家的活儿,就没有她会干的,做饭都因为太会浪费,不咋让她做。日子过得再苦,肖老爹也没嫌弃过她,管天管地管儿子,但是一辈子没管过肖老娘。后来日子好了,住那屋子,那么折腾,八辈子贫农出身的肖老爹能住惯不?想想也知道,但谁都没听过老两口抖过嘴。就是几个儿子,宠亲妈都跟宠闺女似的。这是个啥水平?

就这些套路,小丫头要是能得几分真传,将来结婚以后,日子就过得差不了。那些办法,肖老娘是不会教给儿媳妇的,再喜欢楚然,也没教过一句半句。但楚然相信,她肯定会教给孙女,不光是晗希这个孙女,每个孙女她都会教的。学成什么样儿,那就看各人的悟性了。

带孩子,还挺好玩儿的,两口子都挺乐在其中。上辈子生了七个葫芦娃加一个小公主,他们都没亲自带过,百十个人伺候着,用他们动手的地方不多的。这种全程自己带的感受很新鲜。

第65章七十年代巧媳妇20

开春之后,院子里开始栽树,扒房子,开挖人工湖,再住在这边不方便了。

家里开工的项目很多,但自家还真没留。带着两老住到最早买的城西青年路上的那个七十多平的小房子里了。有车了,这会儿路上又不堵,住哪里都不算远。无所谓的。师父不怎么回厂里上班,就是回去,骑自行车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路。到工地哪里的,也都不远的。

这不是要把整个小区都改成自家住的院子嘛。设计图纸过年的时候,家里人就都看过了。

这一看,两头老人没一个满意的。欧式的嘛,老辈儿的看不惯也合理。对肖老娘来说,欧式的比倭式的强点儿,倭国那是她的世仇,老王爷死的时候抗战还没胜利呢,她的家是纯纯粹粹倭国祸害的,老王爷也是让倭人逼死的。她当然看不上倭国的东西。所以之前的小楼儿,她才不爱住。要不是大儿子结婚,她都不肯搬过来。

图纸上那西式的,她也看不上。老想着小时候在盛京的老王爷时的院子。那你说咋整?楚然就说,在主楼旁边再给修一个中式的吧?四合院儿是不成了,院子里套院子算咋回事儿?但是修个小院子还是可以的。跟当初圆明园四十景似的。就问老太太,给修个中式的绣楼行不行?分开住,彼此都有私人空间,也挺好。老太太说单独行,但不要绣楼,就要上五间明堂的平房就成。

行行行,那就修。

师父多哄人儿的呀。楚然说完给婆婆盖院子。他就问楚妈,喜欢什么样儿的,一块盖出来,以后他们来住着方便。楚妈肯定得客气呀,你肖家的地方,给我们盖什么房子呢,我们来了就是做客,有啥住啥呗。那这话可就不能这么说了,连肖老爹肖老娘都说,这么大的地方呢,盖多少盖不出来?当然得自己满意的了。推来推去的,楚爸楚妈斯斯艾艾的到底说了。人家就喜欢电影《喜盈门》里那种房顶能晒粮食的房子。再把窗房做大点儿,亮亮堂堂的,再好没有的。还有就是,他们睡床累得慌,得给搭炕,炕硬,睡着不累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