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月亮下或长或短的时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是挺久的。我记得你以前没那么高。”

“高中的时候长的,一年就换光了以前所有的旧衣服。你也变了很多。”

“我长高两厘米。十年前的衣服至今可以穿。”

“这个倒是也看得出来。不过,我是说,你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容易笑了。”

谢亦桐微微一怔。

其实十年前还在这所学校做学生的时候,她并不是个爱笑的人。不过,十几岁的女孩子,情绪易变,好奇心又重,碰上好玩的事便轻易地快乐了起来,有时只是听着周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斗嘴,觉得有趣,也轻轻笑了出来。

至于现在——她那张被热心岛友P出来的微笑照片多年来在戏剧学院被传为惊世之作,因为人人知道她这个人是从来不笑的。绝大多数时候都面无表情,即使偶有神色,也只是眉眼稍稍牵动。

她说,“哦。剧院太累了而已。”

“工作很多吗?”

其实并没有。观岛那个地方,两座相隔不到千米的小岛,线路乱七八糟的公交船能晃晃悠悠地荡上半个多小时,生活节奏之慢可见一斑。以剧院实际上派给她的工作量,一周可以只上两天班。

但她答得很快,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就出声了。“多”。一个字,短暂,有力,像是要把他的话截断。

于是他没有问下去。顿了顿,话题微转。“我看过一出你写的戏。去年在欧洲拿奖的那一出。”

“哦。你觉得怎么样?”

“剧情很精彩,结尾处接连上升的三个转折让人印象很深。从第一幕开始,每一句台词都话里有话,张力很足。”

“你喜欢吗?”

“我很喜欢,我看过很多次。不过,我有时候会想,如果能再多一点东西就好了。”

“什么东西?”

“说不清。只是,我每次看都觉得剧里的角色虽然都绝顶聪明,却好像每一个都是独自作战,总是在孤立无援。如果他们不那么孤单就好了。”

挺耳熟的评论,此前千里之外的五姨和表象剧院那位院长也是这么个意思。但措辞上不客气很多。

“谢谢你的建议,”她很客套地搬出了剧院那套官话,“下次写新剧本的时候我会考虑的。”

所谓官话,意思一般就是——说是这么说了,但,也就是这么说了而已。

他笑了笑,没说话。

她摸出手机看时间。“杀虫剂是不是差不多了?”

“嗯。稍等一下,我去看看有没有其他虫子。”

“谢谢。”

不多时,他回来了,手里拎着塑料袋。塑料袋是黑色,很厚实,好心地遮住了里面虫子尸体的模样。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