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太后一席话说罢,刘嬷嬷蹙眉道:“可如今皇帝此举,却是打破了平衡,陈太师怕是要吃心。”
温太后听罢,又是一声重重的长叹,愈发的愁眉不展。而后吩咐道:“去准备一盅莲子百合羹,入夜后咱们去瞧瞧皇帝。”
刘嬷嬷躬身应下。
而与此同时,一封拜帖,已递入廷尉丞谢非复的府中,署名,许上云。
谢非复尚未从廷尉司回来,许上云也不急,身着玄色常服,在谢府斜对面一家酒楼内喝茶。边饮茶,边看着谢府的动静。
快到酉时时,谢非复官轿回府,许上云又多等了两刻钟,按照拜帖上的时间,方才前去拜会。
谢非复在府中,边更衣,边看着那张拜帖,怪异问道:“许上云?正三品一等侍卫?昌阴长公主府侍卫总领?”
身边书童应下,谢非复换了一身酂白底绣竹叶长衫,伸手接过书童手里的拜帖,边看,边往正厅走去。
翻开拜帖的霎那,谢非复脚步微停,目光在拜帖上停留片刻后,方才继续往前走去。
这写拜帖之人,一手柳体书法骨力遒劲,爽利挺秀。乃此间佼佼者。柳体均衡瘦硬,行笔间足具斩钉截铁之势,傲骨铮铮,能书柳体者,且能书到这个程度,得有骨,有心,有力量。
谢非复走在廊下,酂白的袍脚被风带起,整个人欲显文人风流。他拿着那张拜帖反复看,虽未见人,但已对书写这拜帖的人,存了几分好感。
他到正厅的同时,正见门房的人进来通传:“主君,许大人到。”
谢非复看看天色,果然和拜帖上所写时辰一致,分毫未差。含笑道:“请。”
半晌后,一袭玄色常服的许上云,便被家厮引了进来。他目视前方,不卑不亢。若说他是习武之人,可纵然他手扣剑柄,却给人内敛含蓄的力量。可否真当他内敛好欺负,眉宇间那股不动如山的英气,又莫名叫人敬畏三分。
谢非复看着进来的许上云,一时心间竟生出些叹惋,这样的人物,只在长公主府里做个侍卫,当真可惜了。虽然正三品官不小了,但能施展拳脚的空间却极小,还不如他这个从四品能发挥的空间大。
许上云到了正厅门口,瞥见屋里长身而立的谢非复,他如一段清风般,让头见之则觉心头透亮。许上云脑海中莫名出现杜甫的一句诗——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许上云解下腰间佩剑,在门口递给小厮,谢非复见状迎上前来,率先行礼道:“下官谢非复,拜见许大人。”
许上云伸手拖住谢非复的小臂,免了他行礼,回礼道:“昌阴长公主府侍卫,许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