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嫡妻为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魏先森-(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家里的女人们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想了不少法子。一人拿了一些回去试试,大部分放在堂屋里,只说谁需要谁拿。

这天一早就乌云压顶,风也是压着人吹。总以为眼看着就要下一场大雨,结果一上午都没下。午后,顾銛也许是前段日子跟镖累狠了,不大舒坦,早早就跟武馆告了假,回了家。

推门进屋,谁知月娥的陪嫁丫鬟兔儿正在顾銛房里。不知怎么的就闹了起来,兔儿只是哭,说她是想给家里的这几个男人们纳鞋底,去找新布。

安韶华冷眼看着,并不说话。先不说纳鞋底用不用新布,就说新布在堂屋,去顾銛房里做什么?可兔儿说的肯定,哭着哭着又开始寻死觅活。月娥心疼不过,也跟着闹。顾銛白着脸抿着嘴一言不发。

家里一团乱,安韶华拂袖离开。懒得管这些有的没的。

晚饭时分,顾銛并没有出来吃饭,景和景秋也没有过来。安韶华心里多少有些记挂,就吩咐萱娘给顾銛父子三人留饭。

饭后,安韶华在小书房想首饰样子,顾銛来了。进门便说到他屋里丢了要命的东西,问除了兔儿还有谁去过他房里。

安韶华看顾銛脸色依然不大好,就上前两步牵过顾銛的手。不出所料,冰凉,还带着薄汗。

什么东西,就算要找,我也得知道找什么吧。说着,还给顾銛搓了搓手。

顾銛竟难得地吞吞吐吐了起来。几次想站起来,都被安韶华拉着手阻挡住了。

安韶华轻轻握着顾銛的手,把十个手指头挨个捋了几遍,顺着手按到了小臂。顾銛早年间跟着顾老公爷在军营里长大,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别人看来是蒙荫,安韶华却知道他身上有多少旧伤。

这伤,顾銛本人不是很在意,只有疼起来的时候才会好好吃药,平时只当自己是个好人儿,饮食行动一点都不注意保养。安韶华却一直记在心里,只要是两个人的场合,都会像这样安静地给他按摩。

你看你,今天是不是又不舒服?不舒服还不好好歇着。明天一早,我去给你告个假。武馆哪儿你先歇上个三五天。镖局那边我也去说说,得有一两个月你不能再跟镖了。

哪就那么金贵了。一大家子人,各个都要吃要喝的。武馆那儿我今天就告了假,明天不去了。你也问问兔儿她们,谁在我房里看到这么大一方印,那可是很重要的东西。顾銛说着,比划了一个寻常随身私印的大小。黑玉的,泛着点墨绿色,是个千仞人爱用的花纹。

好,我一会儿先去看看现场,现在我先细细查看一下你这苦主。安韶华说着,手底下越发不老实。

顾銛也不是扭捏的人,两个人在书房胡闹了一阵,就去了顾銛的房里。

半夜,两人安静躺着,顾銛让安韶华自梁上取下一个小荷包。荷包里是两张纸,顾銛就着月光看了两眼,递给安韶华,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让他仔细收着。安韶华接过来也没再看,刚才顺着顾銛的手看了一眼,隐约白纸黑字写了什么东西。

安韶华笑着闹他,你最近哪来那么多很重要的东西?来,来,来,让我搜搜,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很重要的东西?

嘴上说着浑话,手上更是别提了。终究还是顾念着顾銛的身子,倒没有失了分寸。

第二天下了好大的雨,天就像是被捅漏了一样,瓢泼大雨哗哗地往下泼洒,不一会儿地上就积了一层水,雨打下来直冒泡泡。安韶华一早先去书房,把顾銛给自己的荷包放进自己平时收各类契约的匣子里,小心锁上。还破天荒地背着景和,把景和送去了布庄。

顾銛许是累着了,睡了一天,晌午喝了两口粥,到晚上都恹恹的。

雨过之后,接连几天都是艳阳高照,天蓝的不像话。

景和上次拿回来的布,家里的女人们做成了香包、虎头鞋、虎头帽,还有一些供小孩儿玩的布老虎、绣球一类的小玩意儿,里面放上了香料和药草。萱娘把这些东西放到了铺子里,买首饰搭送一两个,另外也单卖。几天下来,竟然也有三百多文进账。

安韶华让景和去布庄问一问,还有没有,如果有,就多买一些。

顾銛喝了姜汤,发了汗,歇了两天就非要去上工。安韶华唠叨了一阵才放人。晚上顾銛回来,换了衣裳跟大伙儿一起吃饭。

饭后,顾銛使眼色把安韶华叫到一边。

第4章得失

安韶华得了顾銛的暗示,带着顾銛往书房走。

顾銛在左右看了一眼,就急急地开口了:那个印,又回到我屋里了。失而复得,顾銛的脸色不见放松反而有种山雨欲来的紧张。印上面有红泥,我怕是用过。

那印很重要?

我不知道拿走印的人知不知道怎么用。找对了人,那印顾銛抿了抿嘴,看样子是在斟酌措辞。安韶华拉着顾銛进书房坐下,给顾銛倒了杯茶。

你先别急,咱从头开始慢慢来。那印,你都说了,印出来是个千仞人常用的花纹,那你好好想想,谁能知道怎么用?对谁有用?

信!顾銛说着,猛的站了起来。

什么信?

我上次给你的荷包呢?

不用担心,荷包在安全的地方安韶华一边安抚顾銛,一边取出那个放契约的匣子,拿出随身的钥匙,开锁拿荷包,打开一看两个人都傻了,荷包里只有一张白纸,一个字都没有。

好半天,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安韶华也懵了。那天晚上虽然心思不在这上面,可还是看了一眼,白纸黑字好几张。怎么放在匣子里还把字变没了?难不成惹了什么大仙儿?子不语怪力乱神,安韶华办案多年,岂不知这看上去越是人力不可为的,越是有人费尽心机地装神弄鬼,只为了掩饰背后的事。

安韶华抓住顾銛的手,盯着顾銛的眼问荷包里是什么?有什么要紧?跟那方印有什么关系?

顾銛看了安韶华一眼,嗓子发紧,一字一顿地说荷包里是两封信,还有一张房契。房契是邻县一座三进的宅院,房主是顾景和、顾景秋。信是当今太子手书,说有顾家族亲,兄弟二人,去邻县,入士籍,三年后可以参加科举。另一封信是推荐景秋上州府的官学。那印是太子私印,遇官员可抵太子手谕,进兵营可调兵五千。

安韶华听到一半,就激动的不能自已。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两封信的意义。他手抖,浑身冒汗,耳朵里嗡嗡的直响。顾銛后来说了什么,压根没听清。

他想问顾銛哪来的太子手书,话未出口,就拐了弯只有景秋能上官学?景和呢?景和可是个好苗子,打小儿先生就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如今如今他好几年没读书了,怕是有些误了。明儿一早,我亲自教他。景和也别再去布庄了,我给他们兄弟俩做西席。

顾銛笑着说小豆苗就写了这两封。看到安韶华激动的神色,顾銛推了一下他,又说你是不是没留心,景和、景秋改籍是要姓顾的!

顾銛的话过了安韶华的耳,却没入他的心。他依然保持狂喜的状态,眼睛冒火,双手狂舞,满屋子转,嘴里含糊不清地左一句右一句,状似疯癫。过了好一会儿,安韶华才静下来,问你仔细找了吗?丢哪儿了?

接着不待顾銛回答,一把扯着顾銛回到顾銛屋里,依着从前安韶华探案的法子,把书房跟顾銛的屋子都细细勘验过,弄了草灰试着找脚印,两人各自回忆了一天的行程,折腾到天快亮,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次日,安韶华起了个大早,牵着景秋,亲自送顾銛跟景和去上工。带这爷儿仨吃了饱饱的一顿油条豆腐脑。景和这看起来瘦了吧唧的小家伙居然一气儿吃了十二根油条!安韶华才吃了一根半!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