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海棠花举起来,想往谢潇南耳朵上别:晏苏此去沂关郡大半年的时间,看起来倒是成长不少。
谢潇南的身子往后一仰,拒绝的意味十分明显:多谢娘的挂怀。
我才没有挂怀你,是你爹总念叨。唐妍还想尝试。
那我便谢谢爹的挂念。谢潇南嘴上应着,就是不让她碰到自己的耳朵。
唐妍失落地叹气:这孩子,小时候可喜欢我在他耳后别花了,这里种了那么多花树,全是他自个要的。
温梨笙心念一动,把头伸过去:夫人别我的耳朵上吧。
唐妍先是怔然一瞬,而后笑出声,将海棠花轻柔地别在温梨笙的耳朵上,海棠的颜色鲜艳美丽,在温梨笙的脸旁衬得她面容白嫩而精致,比金银玉石的装饰要好看得多。
谢潇南眸中晕开宠溺之色,盯着她的笑脸看了一会儿,而后想唐妍询问了些许寻常问题,说过一会儿话便要告辞,称有重要的事与父亲商量。
唐妍正好也觉得面前姑娘极有意思,挥挥手让他去,拉着温梨笙道:丫头,你随我来。
侯夫人的手柔软而温暖,比温梨笙的手稍微大一点,拉起来的时候掌心贴着她的手背,伴着一股花香,温梨笙看着她的侧面,好像一下子想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娘亲。
这些年从温浦长的描述中,她知道娘亲是一个温柔文静的女子,很喜欢读书习字,温梨笙与她的性子天差地别一点都不相像,若是娘亲没有死,应当也是与侯夫人一样,这般端庄大方,温婉美丽吧?
温梨笙被她拉着去往一座很大的藏书阁,一进去就能闻到浓郁的墨香气息,当中摆着一排排巨大的书架,放眼望去全部都是书。
旁边的墙壁上则挂满了画卷,各式各样,目不暇接。
唐妍带着她往里走,在靠近窗边的位置停下,推开窗子指着外面道:你看。
温梨笙站在窗子正前方,往外看去时,就见外面有一处很大的池塘,塘边堆放着雕刻成鱼成龟的假山石堆,河中似乎有鱼不停地游来游去。
这便是谢潇南之前提到的养着几十年老乌龟的池子?
侯夫人让她看这个干什么?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唐妍就指了一下挂在窗边的一副画上:你再看这个。
温梨笙见那画上画的正是窗外边的池塘,只不过角度更高一些,视角是站在池塘边上,池内的游鱼花草几笔就勾勒出形态,当中最显眼的就是池中那只养了几十年十分巨大的乌龟,龟壳上头驮着一个身着红色衣裳的孩子,半边身子埋在水中,一双手挂着老龟的脖子,仰着圆嘟嘟的脸正张着嘴嚎啕大哭的模样颇为滑稽。
这温梨笙惊诧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疑问道:这不会是我吧?
唐妍一边笑一边点头:你可能不记得了,当初你才四岁大的时候,被抱来参加晏苏的生辰宴,结果下人看管不周让你不慎落水,然后扒着龟壳在池中一边游一边哭,当时池边站了一圈人瞧你呢,当中就有个画技十分了得的大师,当场就做了这幅画送给晏苏,说是当做他六岁的生辰礼。
那大师一笔一墨抵千金,所作之画都卖出极高的价钱,我瞧着画得可爱,就一直挂在这里,倒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让你自己来看。
温梨笙发出惊叹的声音,再看向那副画时心中升起微妙的感觉。
从藏书阁出来,唐妍看了眼天色,说道:侯爷说今晚要给晏苏办接风宴,时间尚早,你就在这府中随处转转,我便先去留意一下宴席的准备流程。
温梨笙点头,目送唐妍走远。
景安侯府几乎每一处景色都不一样,初次走可能会因为这地方有些大而迷失方向,但是走过第二回就能靠周围的景色记路,温梨笙在府中转着玩,发现这里的确种了很多种花,不仅仅是只有春天绽放的树种,还有其他三季所开之花。
也就是说不管春夏秋冬,都能在府中看到盛开的花。
谢潇南打小就住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吗?
温梨笙突然有些喜欢谢府,心道温府从来没有这种别致的景色,种的所有树也都是同一种,且由于温浦长常年忙于官署,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打理府中景色。
这一逛就逛到了将近日暮,正往前院走时,就迎面碰上了沈嘉清,他手里拿着个果子啃着。
温梨笙见他从外面进来,就问:你去哪玩了?
前院啊,前院来了好多人,好像还有上回咱们在沂关郡看到的那几个,热闹的很,你不去看看吗?沈嘉清道。
那你回来干什么?
我回来喊郡守大人。
会有下人去喊他的,温梨笙拉着他:走走走,咱们一起去前院看看。
太阳落山之后谢府就点上了灯,一路走过去灯火通明,照着呈现暗色的天空,很快府中就被灯光点缀得极为绚丽。走到前院时果然听到了喧闹之声,放眼望去站着许多人,但并不密集,分散得很开,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的那种。
正堂中也坐着人,都被奉上了茶,显然地位不一般。
沈嘉清带着温梨笙从人群中走过,来到一处凉亭旁,就见亭中灯笼点着,灯下坐了六七个人,当中就有先前在沂关郡看见的谢晴,周秉文还有他身边的那个男人,除此之外还有些生面孔,都是年轻男女。
我们要过去吗?温梨笙低声问沈嘉清。
沈嘉清啃着手中的亭果,反问道:你觉得呢?
温梨笙想着要不还是算了,毕竟不大熟,且身份差距也很大,能跟当朝丞相之子坐一起聊天的人,想必家世也差不到哪去,跟他们也没什么话题可聊。
于是正打算转身的时候,身后传来声音:温梨笙,是你吗?
温梨笙偏头,就见谢晴站在亭子边上,一脸惊喜冲她招手:你真的来了?我还以为
此时亭中的所有人一同看来,温梨笙与沈嘉清就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下被打量。
既然被发现了,温梨笙也想大大方方的去打个招呼,于是笑着走上凉亭:晴姑娘,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谢晴上前来拉她的手,感叹道:是啊,我还以为上次一别,要许久都不能再见到你呢!
她正说着时,旁处插来一句话:这位就是世子殿下从北境带来的?
声音温柔轻缓,温梨笙转眼看去,就见那姑娘一身牙白色银丝衣裙,长发绾着简洁的发髻别着金丝簪花,面容精致笑容浅淡,双眸似乎透着一股子冷漠。
温梨笙看到她脸的时候顿了一下。
脑中立即浮现梦境中在谢潇南那个金碧辉煌的偏殿里,她抱着猫踩着裘毯,这女子跪在她面前,脑袋贴在地上的模样。
继而就听见身旁的谢晴介绍道:这是上官家行七嫡女,上官娴。
第90章
素闻上官家的姑娘个个模样倾城,知书达理,才情双绝,令奚京世家子弟重金求娶而不得。
上官家曾出过两个皇后,是以即便男子在朝中官职不高,甚至是闲官,上官家在这奚京的地位也是极高的。
温梨笙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大梁大都以上官家女孩儿做榜样,教导自己的女儿乖巧懂事,读诗书守礼节。
没想到如今竟然真的见到上官家的姑娘了,还是嫡女。
瞧着她一副清冷高贵的作派,倒不觉得如传闻中说的那般如天女下凡一般,只不过容貌确实比寻常女子出众些。
上官娴应该就是以前温梨笙脑中幻想的那种奚京人,她看着温梨笙的时候,面上虽然是带着笑的,但眼中就是有一种颇为看不起人的样子,那种傲气与谢潇南的不同。
谢潇南是他的性子天生如此,能力出众家世不凡让他养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倨傲,但上官娴的傲气却是针对温梨笙和沈嘉清的,针对他们这些从北境而来的人。
温梨笙勾了下唇角,只看了上官娴一眼就移开视线,对谢晴道:方才在后院听闻侯夫人说要在府中给世子办接风宴,我就觉得你可能也会来,所以就来前院看一看。
谢晴便拉着她要往里走,寻了个位置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