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殊玉毕恭毕敬行了一礼,小宛也还了一礼,有些讪讪,但还是开口:宫大人,好巧啊哈哈哈,宫大人吃过饭了吗?
宫殊玉道:臣用过了。
小宛笑了笑:宫大人真是用功啊,嗯,是朝臣之榜样
她吹捧了一番,但是宫殊玉好像并没有什么触动的表情,只道:夫人谬赞。
既然,咳,既然宫大人要用功,或许,宫大人暂时用不上这两把伞?能否暂时借我一用?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做出个无奈的表情,雨有点大,我们都没带伞
宫殊玉问了个奇怪的问题:夫人的辇车不是有顶的?
小宛理所当然地说:可是辇车只能坐三个人,我们有那么多人,坐不下啊。
宫殊玉倒是愣了愣,称了个是,将伞双手交给她,她也小心翼翼双手接过来,转头给觅秀说:叫那个小江公公回去多拿几把伞回来。
觅秀应了就下去了。
雨声潺潺。她可不知宫殊玉进了书架之间瞥到她那个偏僻的位子上摊开一本书,《从零开始当妖妃》。所以等宫殊玉走出来的时候,经过她时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夫人聪颖灵慧,身份尊贵,当自珍自重,迷途知返,为时未晚。否则酿成大错,非但枉送性命,还要祸及家人。
小宛摸不着头脑,只好说,啊对对对。
但小宛觉得这雨中借伞的情分堪比雪中送炭,也就没多想旁的了。
不知她心中想的什么,但姬昼却没有说什么,小宛以为他要赞赏一下宫殊玉的。她偏了偏头,发丝就蹭过姬昼的鼻尖,身上熏的淡淡的香便也浸进他鼻腔。是淡而媚的香气,令人想起三月春夜星光下的海棠花。
他们两个在此旁若无人地说话,底下还跪着个薄懈之,但薄懈之心里却知道,这位长了一张千娇百媚的脸的女子是他们薄家如今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之所以敢进宫来,就是姑母传信说,万无一失。他还是很信任姑母的。
菊花糕初尝绵软甜腻,姬昼轻蹙了一下眉,但不想表面的糖化尽后,内里竟然十分坚韧劲道,铺天盖地的菊的清香并一味若有若无的清苦味充斥着口腔。
这般先甜后苦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菊花糕,不妨叫苦菊糕,他想。
那一味清苦愈发猖獗,到了最后,竟然只剩这苦味,别无其他。
小宛忐忑地看着他,生怕错过一个表情,她这是临危受命,完全不知道太后说的再作筹谋这么快就筹谋好了,她好不容易从藏书阁脱困回到沧海殿时,宁嬷嬷就等在里头了。
她是万分无语。
宁嬷嬷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太后为她精心准备的小试牛刀的机会。她正好可以借此试探一下她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是否可以撼动陛下的心防云云。
为什么薄家的二公子那么位高权重的人需要她来营救啊。她从未接近过权力的中心,也不了解这些政事上的繁杂,太后说薄二公子为了救下冤屈的忠臣陈杨两家,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带人去了菜市口劫法场,还因此和监斩官大打出手,不小心之下砍伤了那位监斩官。
不出一刻,急报就递进宫中,她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薄家二表哥就在御书房里请罪呢。
宁嬷嬷说,只要夫人开口相劝,陛下一定是听夫人的。
小宛觉得宁嬷嬷和太后对她实在太有自信,要是她们的自信能分她一点就好了。
小试牛刀2
这菊花糕虽然味苦,姬昼觉得回味里却有一丝香甘,辗转唇舌,亦不可觅。
他笑问小宛:爱妃这点心是自己琢磨的么?
小宛目光流转,停留在下边的薄懈之的袍脚处,说:是她心底给自己打了打气,声音里就平添了一丝魅惑,她转头,道:陛下喜欢么?
他望进她的眼睛,澄明清澈,毫无打磨的痕迹。
潋滟横波皆敛于双眼。
小宛也望进他的眼睛,只是那双眼似幽海无澜,深不见底,令人总生出面对未知的畏惧感。
他靠近她,幽冽的气息雾一般笼罩了她的所有清明,低语只有他们两个人听得清:爱妃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他是何等明眼,怎么知道她还有旁的话要讲的,小宛垂眸瞧见自己肩上垂下来一绺发丝,紧张之下手指就缠了缠那绺头发,抿嘴一笑,说:这点心内里加了苦瓜汁,外头浇裹上糖水,甘苦交融,苦瓜可解劳乏,菊花祛散风热,陛下近日政务繁忙,肝火上动,大约正需要清心明目的点心。
小宛的手指紧张得绞着头发,偏她自己还浑然未觉,姬昼知道原因,因为她绞的头发是他的。
小宛见他的表情好整以暇,心里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下去:第一次做不知,不知合陛下的口味吗?
姬昼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掠向薄懈之,淡淡又似很头疼地说:爱妃可知,要降肝火,追根溯源才行。
他的指尖刮擦过她的手背,又轻轻地覆上去,目光幽寂。
小宛眼珠子一转,回过头去胳膊抱住他的脖颈,明媚笑道:陛下心里在烦恼什么?这天下,哪里又值得陛下烦恼太多呢?
他看着她笑靥如花,真像,她们笑起来的模样,原都是这样明媚灿烂,似一束阳光从阴翳浓云照破。
他有多久没有见过这般明丽的笑靥了,三年?三年竟然过得像是三百年一样。
世事实在难以预料,他以为的触手可及,竟成了深渊两隔。
不管心绪是怎样翻江倒海,至少此时他的面容上还是原先那般带着淡淡温和笑意又好似生着气的样子。小宛看不出一点动容的情绪,难免就更加忐忑了。
陛下?
他斜斜睨了一眼下方跪着的薄懈之,语声响起:爱妃大约不知,正是你那薄二表哥做了好事。
小宛知道定会有这么一句话,所以早已接好了,语声里带了一抹委屈:陛下怎的这样讲,臣妾如今是姬家的人,那臣妾眼中便没有二表哥,只有散骑常侍薄大人。
姬昼淡淡眼光瞥来,她因为心虚,所以左顾右盼了一番,落在姬昼眼里,他轻轻一笑,又叹了口气:好,既然爱妃看得这么清,孤也不妨将此事说给爱妃听听。
他将监斩官鲁大人呈上的急报对她复述了一遍,并未提及自己的所见所知。
末了,他看着她,似在说你看我怎么办好。小宛来时的路上其实想过很多种,最好的法子就是姬昼因为龙颜大怒直接不见她,她就回去睡大觉。可惜他既然打开了门搭好了台阶,她也就只好硬着头皮登上去。
她明白愈是在这样的情形里,愈要做得像章姑姑说的落落大方,所以她酝酿了一下,说:我想,常侍大人既然这样做,想必有其原因,不知她目光瞧向薄懈之,说:不知常侍大人有没有什么说的?
姬昼冷淡的声音也响起:薄卿,夫人既然问,你便再陈一次罢。
薄懈之道:陛下、夫人明鉴谏议大夫陈光和,侍先王与陛下两朝,尽忠职守,先时为臣家门客,臣父见其才高,荐入朝中为官。陈光和侍君以来,在职常为人所称道,两袖清风,只因其性格孤高,不附权贵,不容于朝,方有小人构陷他犯下贪/污之罪光和清风霁月,家徒四壁,哪里查出那样多的银钱?
他说着说着,字字铿锵,小宛心里唏嘘了一下,这便宜表哥好像读书很多的样子,她仿佛看见了上午她读也读不通的正史人物列传。
姬昼淡淡道:素日清风霁月,背地两袖银赃,才最为虚伪,做作,可恶!岂止贪污,更要加欺君之罪。
小宛一瑟瑟,欺君的事她可干太多了。
小宛撑着脸色,安抚似的摸了摸姬昼的手,就像她给宫里的小猫小狗狗顺毛似的,做来非常顺手,完全没有看到姬昼眼里惊诧,一边不忘问说:那,另一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