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当然,宋幼湘是没收,但他们心里是拿她当师傅的。

就是现在他们想送节礼,都没有名义好送,不过他们早商量好了,平时过节不好送,但过年肯定要准备。

现在既然知道宋幼湘喜欢吃鱼,那自然要孝敬师傅一二。

所以等宋幼湘那心满意足地吃完鱼汤泡饭,去领了分给她的鱼后,回到拖拉机那边才发现,四个队员各分了一堆鱼给她。

今年湖林大队鱼获丰收,分给他们的鱼有大有小,因为宋幼湘这阵子没少帮忙修车,湖林公社直接给宋幼湘分了两条膝盖高的大鱼,再搭上七八条比巴掌大一点的鲫鱼。

你们这是干什么?宋幼湘看了竹筐里的鱼,大的小的都有,数量还不少。

徐向红笑嘻嘻地,队长,我们的一点心意,反正是湖林公社白给的,又没花钱,你要是不收我们以后可没脸跟你学技术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再看他们手里也拎着草绳挂着的鱼,宋幼湘就没再推辞,他们分的鱼都不算大,但数量比较可观。

宋幼湘觉得,她对他们还得再严格一点才行,本来是想省麻烦,教他们能解决寻常会遇到的问题就好,现在得多费点心思才行。

没办法,拿人手短。

这样想着,这鱼也收得心安理得起来,这么多鱼,用盐腌了再熏,应该能吃很久,不一定全部用来熏,做火焙鱼也挺好。

深埋在记忆里熏制的美味涌上来,宋幼湘光是想想就有些犯馋。

她向来喜欢吃熏制类的食物,特别喜欢那一股烟熏的香味,但自从上辈子病重入院后,就再也没有吃过这类食物。

这辈子则是没有那个条件,连鱼都难得吃到,更别说熏鱼了。

当然,新鲜鱼也好吃,中午桌上炖煮的那一锅鱼最合宋幼湘的心意,汤煮得又白又稠,光是鱼汤泡饭,她就还没有吃够呢。

分了鱼宋幼湘也没走,跑去找湖林公社这边的负责对接管理他们这些拖拉机手的负责人,打听能不能买到小鱼回去。

没想到还真有。

分鱼的大院坪后头,还有个抬高水面上的台子,那里坐了不少妇女正在从渔网里拆鱼下来,她们身边不远,就是大量小堆小堆的被称为油条子的小刁子鱼,和用细网捞上来的被称为毛毛鱼的小鱼苗。

你要多少,我让她们给你装一点。这样的小鱼不值钱,统购手册里头没它们,分给社员,社员也不要,不好吃又费油,除非拿回家炖汤。

第一百零二章冲动是魔鬼

小刁子鱼还好一些,多少有点肉,但毛毛鱼没肉不好吃,收拾起来还特别麻烦,社员领回家,也都是拿来喂鸡喂鸭。

但湖林公社主要是养鱼为主,养鸡养鸭的人家特别少,所以鸡鸭也吃不了多少,经常是臭掉倒到河里去。

负责人满眼的嫌弃,但在宋幼湘眼里,这些小鱼却是无上美味,油炸刁子鱼,连骨头都是酥脆的,毛毛鱼可以做火焙小鱼仔,还可以做剁辣椒毛毛鱼,香辣下饭。

剁辣椒毛毛鱼?宋幼湘想到那股香辣,立马口舌生津起来,心里也很快冒出想法来,并且挥之不去。

反正大队现在也一无所有,为什么不试试呢,这些鱼,如果五星大队收,可以收吗?

国家现在是统购统销,生产原料都是统一调配安排的,宋幼湘还不太清楚这些,不知道集体之间能不能卖买。

但集体对集体,问题应该不大。

这下轮到负责人惊讶了,本来宋幼湘是打算自己买点吃的吧,他想着送她都行的,反正最后也是臭掉扔掉。

但大队来购买?

你们买这回去做什么?负责人试探性地问道,这些东西再不值钱,真要有人花钱买,都收的话,也不是一笔小钱,现在大队有钱的不多,宋幼湘能做这个主?

宋幼湘当然不可能跟他说她要做什么,您就说行不行吧。

这时候价格是统一固定的,黑市以外不存在讨价还价这一说,只看能不能买。

负责人犹豫了几秒,比起臭掉扔掉,卖点钱分给社员,没有人会拒绝,你得让你们大队说得上话的人来谈。

能买就行,宋幼湘也懒得跟他说自己是大队的青年队长,表情愉快地点头,那行,我们大队的负责人下午就来,不过您先各给我装五斤,我给钱。

负责人。

宋幼湘如愿以偿买到鱼,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先是把买回来的鱼送到家里,活的放水里养着,半死不活的请不用上工的魏棠帮忙腌制,宋幼湘就跑去找王臹去了。

王臹是在地里被宋幼湘喊上来的,大队发现有两块地的虫害比较严重,请他过去看,这会被宋幼湘喊上来,王臹连脚上的泥都没时间洗干净。

鱼买回来有个问题,油和盐从哪里来?按宋幼湘的说法,那个香辣毛毛鱼,有油有剁辣椒,就可以做出八分味来。

光是听她形容,王臹都觉得香,用油煸炸出来的鱼不香也难。

宋幼湘早就计划好了,先去公社油坊赊油,盐也去供销社赊,臹叔你负责去湖林公社那边谈,我去说服高书记。

事情当然不可能半天之内就全部安排好,但时间还是得要抓紧才行。

王臹。

和着全靠赊,就连买鱼的钱,说是大队的资金,但那些钱是年底要分给社员的,换个方式说,其实就是跟社员借。

但干不干呢?自然是干的,用宋幼湘的话来说,罐头厂也没说一定是做水果罐头,毛毛鱼罐头照样可以做。

而且毛毛鱼比水果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原材料每个周每个月都有,只要去塘里捞就行,不像水果,得等到水果成熟才行,一年也就忙活那一两个月。

至于干不干得成,那得干了才知道。

王臹骑着收归大队所有的自行车就往湖林公社赶,宋幼湘赶是往公社那边去。

你说什么?高书记怀疑自己耳朵不好,出现了幻听,宋幼湘胆子可真大啊,什么都没有,就敢铺这么大的摊子,罐头厂是那么容易就能开起来的?

而且这事完全没有经过大队讨论,也没有跟公社这边通气。

书记,多拖一天,湖林公社的鱼苗就要少几百上千斤。宋幼湘都后悔自己没有早想起来,从她们开始跑运输起,湖林公社每天干塘,得浪费多少毛毛鱼?

高书记皱着眉,这事你有多大的把握?

这要是干不成,油钱盐钱,可都不是小钱,这些钱他可以做主让五星大队赊,但没法做主让他们不还,要知道五星大队的经济情况本来就不好,要是做不成,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重要的是,到时候宋幼湘面对的可不是债务,还有社员的指责。

那样的重压之下,很可能会毁了她。

他前阵子是不是还夸过宋幼湘稳重?高书记想了想,不等宋幼湘回答,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事不能这么鲁莽,得慢慢谋划,反正按你说的,原材料一直都有

书记,您放心,要是亏了,这债我一个人背,我的工资一分不要,用来还债,我才十七岁,这一辈子总有还清的一天。宋幼湘是认真的。

说实话,要是上辈子的宋幼湘,肯定不敢这么干,就是有人这么干了,她也得骂人脑子不清楚,冲动是魔鬼。

但宋幼湘是有过开厂经验的人,虽然开的不是食品厂,但首先,怎么做她是会的,怎么组织人员生产,怎么流水工作提高效率,怎么监督保证质量,甚至包括销售,她都有一定的经验,当然,现在用不上后世那些销售手段,市场生活物资及食品紧缺,只有计划生产够量,根本不愁卖。

而据她所知,这时候各大单位和企业,物资都相当吃紧,甚至不需要她有多少销售技巧,只需要拿着公社给她开的介绍信,证明她这是集体工厂,她就能把产品全部倾销出去。

这事不是儿戏。高书记皱眉。

宋幼湘点头,表情严肃,我没有把它当儿戏,书记,我不是要一次就赊够,我是打算先赊第一批需要的油和盐,等第一批卖出去,或者说等我拿到订单,再赊第二批。我预计,出到第三批货的时候,资金回拢,我们大队就有钱付货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