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教练员还有一个身份是后勤主任,我是他的得意门生。就这一条理由就够了,如果还要再多一条理由,那大概是,咱们的产品口味好,质量过硬,农机局食堂的口味向来偏辣,八百瓶还是往少里订的。

正好推销到了心坎上,可不就顺利拿到订单了。

王臹。

作者有话说:

又是忙碌的一天,晚安~

第一百一十五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宋幼湘的订单拿得轻松,许慧的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她刚到家的时候,家里人还是挺高兴的,围着她慧慧长慧慧短,许慧也见到了这几年家里新添的侄子侄女,别说,一个个都挺可爱,都围着她喊姑姑。

等到了晚上安排住处的时候,就不方便了,许慧两个堂嫂在家里摔摔打打,表示不满和不欢迎。

许家住的房子是厂里分配的,面积很小,但许慧本身上面就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双弟弟妹妹,家里还养了早逝大伯家的两个儿子。

许慧的妹妹早几年嫁出去了,哥哥弟弟、堂兄弟们也都陆续成家,除了许大哥夫妻都是双职工,厂里分的房子住出去,其余几三家人,连着一串孩子,都和许父许母挤在一块儿住。

好在许家住的是一楼,许父把楼梯间下面给包了进来,太尖的那头当杂物房,靠门边这头一点,做了个房间出来,老两口住着。

许慧一看到这间板子订成的,连窗户都没有的,黑洞洞的楼梯间房,眼泪就出来了。

别去吵,反正就是个夜里睡觉的地方,能睡得开人就行。许母见许慧要往屋里冲,忙把人给拉住。

去吵去闹又有什么用,屋里的房子也不大,厅里是架子床,两间小房间也是用木板隔出来的,小得厉害。

许慧眼泪一抹,怎么也抹不干净,那也不能让你和爸住这种地方啊,本来咱们这边梅雨季就潮湿,这屋里又一点光都见不到

许母叹气,没办法啊,厂里分房轮不到他们,只能这么凑和着挤着,别人家也是一样挤,就是因为他们家多养了两家子人,显得格外挤而已。

当初就应该让许国文去下乡的,我反正要嫁出去,家里也不至于像这样住不开!当年下乡,符合年龄的其实是许慧的堂哥许国文。

但因为种种原因,许家安排了年龄小点的许慧去下乡。

听到她说气话,许母忙拉了拉许慧,她也心疼女儿,但家里当家做主的是许父,许父又尤其在意两个侄子。

你轻点,别让你哥和你爸听见了。要听到了,许国文心眼小,肯定要不高兴,还会跟许父告状,许父肯定会训许慧。

这么多年,老伴毫无底线地偏心两个侄子,许母心里的苦水比海水还多,但又能有什么办法?

听见了又怎么样,我说的都是事实!他们就是鸠占鹊巢!许慧气死了,她委屈求全去下乡,是向她爸妥协,也是为了让她妈能少听些抱怨,过几年安生日子。

现在倒好,她妈连家都没了!

家没了就算了,自己的孙子都顾不上,得先替两个堂兄弟看孩子,她弟弟弟媳妇,更是被欺负得在家连声都不敢吭。

屋子的隔音不太好,许国文夫妻躺在床上,也在说着这边的事,你堂妹以前没这么厉害,怎么下乡去几年,性格这么厉害了?

许慧下乡之前,他们夫妻就已经在处对象。

她本来就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以前为着我婶不敢吵而已。许国文撇了撇嘴,他是家里最不喜欢看到许慧回来的人。

许慧一回来,就能映照出他当年的胆小懦弱和无耻,没事,都是我二叔欠我们家的,别管她,睡觉。

要不是他二叔非要他爸开车赶近路,他爸不会出意外就没了,他爸要是还在,他们兄弟也不必挤这破破旧旧的隔板间。

夫妻俩不说话了,安心闭眼睡觉。

许慧晚上跟许母凑和着睡的,许父去了邻居家里借宿,第二天早上起来,许慧二话不说,抱着亲侄女,牵着亲侄子,直接就往自己舅舅家里去了。

这会许慧已经生了逆反心理,就不乐意找她爸,她爸哪里是她爸,她爸是那俩外人的爸。

她爸对她是有一点愧疚,但只要一涉及到那俩兄弟,什么愧疚都不见影子了,无论什么时候,肯定只有她让步的份。

去的路上,许慧拿着自己攒了好几年的钱,咬了咬牙给两孩子买了糖果,并且嘱咐他们,在回家之前一定要吃掉。

没办法,孩子们被亲爷爷耳提面命,一切以堂叔家的孩子为先,这么多年习惯了,根本就不会吃独食。

看着侄子侄女惊喜的眼神,许慧心里酸得厉害,她第一次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她都要拿到这个副厂长的位置。

争取以后能不时有机会出差回回家里,看看自己的侄子侄女,而不是像之前好多年一样,因为不想回来面对这一堆杂事,每次都把探亲假让给别的知青。

好在许慧的舅舅还是心疼她的,听她说明来意,又尝到食品的口味后,立马就带着许慧去见人。

许慧要做的事,当然不是只是见见人就能办到的,她能用她大舅的人情开路,但最终能不能说服厂里的领导,还得靠她自己的嘴皮子。

食品厂开始正式投入生产的时候,大队的秋收也马上要来了,今年食品厂的第一批职工是没有办法参与到秋收中去的,但出人意外的是,今天秋收的效率不比往年低,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大队是比之前多了一台拖拉机,但大队里经验丰富的庄稼把式算过了,拖拉机也不过是省了担谷的人工而已,怎么也抵不过那些能当壮劳力使的职工。

说到底,还是大家对未来有了期望,愿意尽早把稻谷收起来,等着种油菜。

宋队长说了,食品厂要用油的地方太多了,从公社油坊买油太亏了,不如直接大队种油料,到时候只需要出加工费就行,到时候榨出来的油,除了供给食品厂,还能低价匀给社员们。

敞开肚皮吃油,大家都不敢想,就想着菜里要是能多点油水,就美得很。

五星大队这边主要是种植水稻,以往双抢过后,田地就会进入到休养生息的状态中去,等到次年开春,才开始新一年的耕种。

之前宋幼湘还担心种完水稻后,立马种植油菜,会对土地的性质和肥力产生影响,但她去咨询了牛棚那边的农大教授后就知道,轮作模式对土地是有好处的。

不光可以减少田里的病虫害,还能增加田地的亩收入。

第一百一十六章小心眼儿

能减少病虫害可是好事,像平江县这样,不是专门的农业大县的地方,农药和肥料的配给是很少的,病虫害产生一次,产量就要减少几成。

当然宋幼湘最看重的还是种油菜带来的经济收入,要是大队养猪就好了,菜籽收了以后,油菜杆的水分虽然少,粗纤维高,光是供应大队的几头牛是绰绰有余的。

打碎了喂猪正好,注意在猪食里的添加比例就行。

难道还在要大队开个养猪场?其实宋幼湘是很想在五星大队搞生态农业的,但她自己本身对这方面不懂,只后来看报纸或者杂志的时候,看过几篇相关的内容,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过。

像是水稻和油菜的轮种,就是生态养殖的一种,不过宋幼湘不懂,还是得先问过专业的人才敢实施,不然她就得带大队的两个徒弟继续去开荒种油菜了。

养猪场暂时还是算了,养猪也是需要技术的活,不管是养殖还是母猪的管护理,包括配种、生产,这些都是有技术在里头的。

养这些家禽家畜,还得担心一个生病的问题,别说五星大队了,就是整个牛头山公社,都没有很厉害的兽医。

倒是明年的稻田可以试着养养鱼,稻花鱼的难度应该不大,现在她们从湖林公社收毛毛鱼,明年从他们那里弄些鱼苗来应该不难,再把牛棚那边的教授请出来,慢慢实验,应该能行。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