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那边也可以增加一些熏肉产品,一般社员家里,除了养国家规定的任务猪外,基本家里还养了一头年猪,如果食品厂能出钱收的话,社员肯定很乐意卖掉换钱。
宋幼湘琢磨着,一点也没有觉得手里的竹篮子重。
同志,你去哪里,我帮你拎一程吧。正走着,刚刚在集上遇到了男青年不知道什么时候追上了宋幼湘。
他还是那一身打扮,不过背上却背了行李,应该是回来探亲的。
有人帮忙,宋幼湘也没客气,主要是对方的身份,让她觉得安心和亲近,谢谢你啦,回来探亲的?
男青年有些意外地看了宋幼湘一眼,好像在问你怎么知道。
一看就看出来了,你们从单位出来的人,走路站立的姿势都跟普通人不一样,特别精神。宋幼湘指了指他笔挺的脊背。
男青年笑起来,原来是这样,不用谢,为人民服务。
两人一路走,聊着聊着就发现,两人的目的地是一样的,男青年也是要去五星大队,他是去看望外婆的。
军人,探亲,看望外婆?
你是陈奶奶的孙子?周辞?问归问,其实宋幼湘基本已经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这阵子宋幼湘没空去陈奶奶那里,但之前陈奶奶可没少念叨,说孙子要放假回来看她了。
周辞挑了挑眉,是我,我外婆身体怎么样?
听到宋幼湘提起自己外婆,周辞也很高兴,宋幼湘能直接喊出他的身份,想必跟他外婆也很亲近,果然他这么一问,宋幼湘就直接答了。
老太太身体挺好的,能吃能睡,还能去厂里挑毛毛鱼呢。宋幼湘笑起来。
两人说说笑笑,还在集市上的江媛朝心情却一点也不好,她今天不光受了宋幼湘的气,还丢了一个大脸。
偏偏心里觉得丢脸得不行,目光却总是下意识去追扶她那个男青年的身影。
开始还能见着人,但没一会儿,江媛朝就找不到人了,她也不敢再偷偷观察了,直接满集市地找起来,最后愣是没有找到。
人没找到,江媛朝逛集市的心情都没有了,直接去了供销社,给自己扯了几尺布,准备做件新衣寄回去哄哄她养母。
写了信江媛朝心里还是没有底,想来想去,决定自己剪一件衣服寄回去。
江媛朝会做衣服,手艺还不错,是她养母逼着她学的,明明她都念了高中了,她养母还逼她学这种没有用的东西,说是有一技之长,去哪里都不怕吃不上饭。
她现在到了乡下,会做衣服又怎么样,这一技之长根本就用不上。
江媛朝向来不爱自己动手做衣服,但这不是要哄人么,肯定还是得自己做做才显得有诚意。
扯了布,江媛朝没忍住,给自己也扯了一块,下乡这么久,她一直忙着上工,都没时间好好收拾自己了,今天穿的衣服看上去就旧旧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
作者有话说:
生死时速,晚安~
第一百五十三章修鸡圈
今天遇到的那个男青年,是江媛朝下乡以来,见到的唯一一个长相不比魏闻东差的男青年。
虽然魏闻东脾气不好,个性很差,江媛朝每次看他冷脸,都忍不住在心里骂娘,但还是承认魏闻东是长得极好的。
江媛朝一开始其实也有点儿微微心动的,但示好被冷脸拒绝后,那一点点心动早就变成了羞恼,就算魏闻东现在跟宋幼湘走得近,江媛朝也什么都没有做。
不是不想做,是心里直觉,有些事做了也是徒劳。
最重要的是,魏闻东就是长得帅了一点,跟宋幼湘真正的关系的是许家栋,就连宋母都跟她承认了,宋幼湘和许家栋确实是打小就订了婚事的。
所以江媛朝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了许家栋的身上。
江媛朝没打算在乡下结婚,她之前有考虑过许家栋,一是因为许家栋一心对宋幼湘好,她想把这份好抢过来,再就是许家栋是城里人,他再三跟她讲过,他是一定会回城的。
许家栋的父亲可是厂里的干部,风头上不敢做什么动作,但过一两年把儿子动作回城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江媛朝也是打算过两年就回城,她可不打算在乡下跟宋幼湘死磕一辈子。
一两年后,养父母给她安排的那个相亲对象肯定早成家生子,到时候她再回城也不迟。
江媛朝知道,养父母想她嫁给江援朝的战友,不过是为了报恩而已。
因为那个战友不光在单位一直照顾着江援朝,在江援朝牺牲后,每年探亲假的时候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探望和陪伴他们,说是要替江援朝尽孝。
江媛朝不敢跟养母明着反抗,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开,正好她又知道了宋家也有子女要下乡,就顺势求人改了她下乡的地点,主动到了五星大队来。
没接触到宋幼湘的时候还好,一看到宋幼湘,江媛朝就忍不住嫉妒。
嫉妒宋幼湘能在父母身边长大,嫉妒宋幼湘脸上没有阴霾的笑容,嫉妒宋幼湘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平和
最直观的对比,宋幼湘下乡带的东西都准备得齐全,但她下乡却很匆忙,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还是养父后头把东西寄过来,才慢慢添补上。
这就是亲妈跟养母的区别。
不是亲生的,怎么可能真的当亲生的一样,贴心照顾。
都是骗人的。
宋幼湘还会开车,她呢?她就会动点针线,一点用处也没有,跟旧社会终日关在家里做女红的妇女有什么区别。
可是凭什么!她也是宋家的女儿啊,为什么当初被送走的不是宋幼湘?
江媛朝泄愤一样,扯了好几尺布,把手里有的布票花了个精光,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她再跟养父张嘴要就是了,要不是他们逼她,她才不会到乡下来受这种罪。
从公社离开的时候,江媛朝原本还想去称些肉,集上的肉是社员自己杀的,不要肉票的肉,当时她丢了脸一气之下走了没买,现在想想有些后悔。
结果从供销社过去才发现,集市早就散得差不多了,肉摊子也早就收掉了。
都怪宋幼湘。
宋幼湘和周辞一路聊回大队,在岔路口才分开。
跟宋队长一起的,是陈老太家的周辞吧?陈会计忙完本职工作,也是要下地干活的,他正在整理油菜的苗床呢,一起上工的还有不少村里的社员。
大家闻言往马路上一瞧,可不就是周辞么。
陈老太太收养的女儿孝顺,但婆家早些年也实在是困难,孩子太多照顾不来,周辞打小就是养在他外婆这里的,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更别说这几年,周辞但凡有探亲假,都会来看他外婆,陪陪老人家,大家对他一点也不陌生。
虽然细一算算,周辞都有两年没回来了。
是周辞,哎,周辞是五三年出生的吧,今年二十二还是二十三来着?马上就有大妈想到了关键的问题。
周辞这个年纪,该说亲了啊!
话一出来,一起上工的妇女们瞬间就来了精神,也是巧了,他们这一片上工的,基本都是大队的中年人。
二十二吧,我记得他月份大。马上有人接话,也不知道这孩子处对象了没有,我娘家有个侄女,今年十九岁,长得漂亮又能干,正好相配。
你娘家侄女才十九,急什么,我舅舅家的表妹今年二十,高中毕业在公社当老师,不仅年龄相当,职业也好呢。
一群妇女七嘴八舌地争论了起来,挑起话头的陈会计默默地往旁边挪了挪,跟另几位不吭声的男同志站到了一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