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我明天就得走了。程杨摆了摆手。
舒服的地方不能呆,呆得久了,人就会变得懒惰,尤其是他这样的情况。
反正身体也不好,这里又安全,不如休息一段时间。
休息了一下,再一看时间,马上要过年了,不如过完年再说。
等过了年,又会有别的理由。
程杨也是个普通人,他心里有热血,身上也有惰性,正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所有才不敢停下来。
劝不动魏林川也没有办法,结果第二天程杨没走成。
小院里宋幼湘送来了新的床铺被褥,添了米油,还给程杨在附近新开的小饭馆定了一日三餐。
你怎么就不急呢?程杨看着宋幼湘,有点暴躁又有点无可奈何。
他这会手上挂着药水瓶坐在煤炉边烤着人,声音沙哑,人看上去的些虚弱。
宋幼湘看他一眼,我倒想问问你,怎么不知道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再拖下去,你就肺炎了你知不知道。
其实医院是建议程杨再住几天院的,但程杨自己给自己办了出院,谁也拿他没办法。
也就是他现在手里没钱,要有钱,这人早走了。
宋幼湘再担心师母,再着急农场那边的情况,也没冷血到迫不急待就把程杨送过去。
所以,你安心再打两天针,差不多了再动身。宋幼湘都懒得看程杨一眼。
也不知道回来这两天,程杨搬着凳子在胡同里陪一帮老头老太太胡侃了什么大山,今天宋幼湘一来,就好几个老人拦住她,跟她打听程杨的个人情况。
听着像是要给程杨介绍对象。
虽然知道程杨这么做肯定是有人打听到他跟前了,但宋幼湘还是要说他,你要想快点养好,白天就别出去吃冷风。
胡同里的老头老太太们没事东家长西家短,遇到心里计较的人会过不去,但宋幼湘根本就不在意。
不相干的人会胡那些胡说八道,但她身边的人不会有人信。
她也不会再生活在这里,他们说个几天,胡同点再出个别的事,瞬间就能把她这事给忘了。
那就随他们说去,真影响不到她。
程杨不说话了,他每天在外头闲聊,当然有替宋幼湘正名的意思,她和魏闻东都是他的朋友,这事还把他扯进去,肯定要讲清楚。
再就是打听一下宋幼湘的师母,傅老师的为人了。
这就不必跟宋幼湘说了,这算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他的习惯。
行,我不往外头跑了。程杨算是体会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是什么滋味了。
手里没钱,他现在寸步难行啊。
宋幼湘衣食住行安排妥当,但愣是一分钱都不让他摸到,他根本没有办法离开。
想到这里,程杨都觉得那些流言有些可笑。
就宋幼湘这样的性格,他是真不行,管得太死了,说一不二的,也就魏闻东能受得了,并甘之如饴。
浑身躁动,觉得哪哪都有刺的程杨还是走了。
他提前从魏棠那里哄出钱来,又趁宋幼湘在学校的时候,去了趟师母家里,找姜沪生拿到了地址,顺道了解了些情况,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不知道他是要走,他说他不舒服,要去医院。魏棠自责得不行,手里捏着程杨写的欠条,眼泪滚滚而出。
魏棠手里有宋幼湘放在她这里的存折,平时生活买菜都从这张存折里出。
宋幼湘摸摸她的头,没事没事,他一个大人,有心要骗你,你哪里能防得住他。
这时候看病真花不了多少钱,魏棠不是不通俗务的大小姐,程杨在她这里只骗到二十块钱。
他这是算准宋幼湘答应借钱,到时候会通过师母把钱给他。
宋幼湘摇了摇头,想到胡同里因为程杨离开而可惜的大爷大妈们,真是替他们庆幸。
好险没叫他们把人带去见,不然光是叫一个姑娘为程杨挂心,都是罪过。
这人心根本就没有定性,他自己也没有想法要定。
第六百八十七章杀鸡儆猴
被信任的人欺骗,虽然不是饱含恶意的那种,魏棠还是伤心了几天,但很快她的注意力,就被敞开猪肉供应的消息吸引。
这是进入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个好年,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
家里自然是不缺肉吃的,但也多以老家邮来的腊肉居多,新鲜肉主要还得看供应,或者偶尔听到哪里杀猪,去乡下买回来。
之前有段时间宋幼湘下乡调研,那一段时间他们家吃新鲜猪肉最多。
全国上下,大人孩子都为敞开供应而高兴,宋幼湘和同学们,则是在讨论这一政策背后的意义。
除了猪肉敞开供应,没隔几天,允许鸡蛋季节性差价的文件下达各地。
这说明国家已经在尝试用价格杠杆来协调市场。比之个别同学们的忧心,宋幼湘则十分确定。
以后的几十年,这样的通知和文件还会不断下发。
作为经济系的学生,宋幼湘他们比普通民众接触到的东西更多,也更了解每一项经济相关政策背后的意义。
上辈子宋幼湘就是个普通人,接受的教育不够多,见识也不广。
虽然抓住机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和大部分不那么关心时事的普通人一样,每一项政策出来,多是随波逐流,默默接受。
不会往深里去多想,也不会像愤青一样,好了夸,坏了骂。
顶多是某些刚发布时顶着骂名,几年后走向好结果的政策被正名,在电视或报纸看到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但现在,宋幼湘知道,国家的所有政策,在当时当下的时刻,都是最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选择。
是为了解决当下矛盾的最优解。
初会矛盾也会让不同阶层的人民,在不同政策出来时,产生焦虑和受伤的悲愤。
物质匮乏时精神充盈,物质充足时精神空虚,随后经济繁华时又贫富悬殊
或许某一天,历史走向下一个节点,这项政策全激发出新的社会矛盾,但并不能武断地说,它发布之时就是错的。
就像现在,国家在工作重心上的改变。
有同学忧心忡忡地看向宋幼湘,也不知道前路如何。
因为要学两门专业,还有别的工作要处理,宋幼湘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她在大家的印象里,是冷静、睿智、且有些严肃的,并不会过多跟大家嬉笑。
但只要你跟宋幼湘有过交流,就会发现,她心态非常地积极乐观,脸上常有笑容,十分亲和。
不管前路多艰险,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独属于我们的光明大道来。宋幼湘的答案果然让大家斗志昂扬。
自信是会传染的。
大家回想从前,再想想现在,从恢复高考的那一天起,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他们开始还担心,可能就恢复那么一届,可今年夏天马上就第四届啦。
等到他们毕业,他们也将去往他们该去的岗位,完全自己的使命。
他们一定会将祖国建设得更好!
宋幼湘看着眼前忧国忧民,又壮志凌云的同学们,心情也跟着激昂起来。
她能理解一些同学深处的忧虑,他们经历过祖国历史上最热血最茫然的时期,心里害怕也是正常的。
但正是因为经历过,感受过,他们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为国分忧,无私奉献,又执着进取的精神,日后他们也将成为社会中的中流砥柱。
程杨出发好些天,宋幼湘这边也没有得到他的消息。
不过程杨做事乖张,从不按规矩做事,宋幼湘虽然担心,但又并不是太过于担心。
十有九,程杨是打算自己先深入查一轮,但查出什么东西,再考虑要不要跟师母他们碰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