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31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建设哥,行不行还得看你,你就不能做,我立马就去拒了。不过阿山理智还在,但你再仔细谋划谋划,咱们冒这一回险?你想想嫂子和大侄子来,安家就得不少钱吧。

魏闻东陷入沉默。

阿山也不打扰他,静静地等着魏闻东做决定,他不是说假的,魏闻东最后说不行,他真的会拒绝。

人算得再多,最后也不如天算,说不准这次运气就好呢?接吧。魏闻东咬牙。

可不是这个理!阿山脸上大喜,好听的话不要钱似地往外冒。

魏闻东依旧是那副看不出深浅的神色,没把阿山的话当回事,但他心里一直在台州这个地方打转。

这一年的蛰伏,没有人比魏闻东对沿海走私的情况更了解。

和闽省这边不同的是,台州那边走私的多为小家电、服装、生活用品这些,不像闽省这边的走私,涉及到了不少黑色地带。

因为当地政府法不责众,台州那一线,因为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万岁爷就是褚岁山,他的货据魏闻东所知,一直是走闽省这边。

现在要拐道去台州,说明褚岁山在那里的货出了点问题,台州?难道褚岁山在那边也有据点。

这个单是哪里来的。魏闻东看向阿山。

他在这里,褚岁山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台州有据点,褚岁山不可能暴露在他面前。

阿山心情极好,笑嘻嘻的,带了些幸灾乐祸,是从阿滨那边接来的,他们这次沉了两条船,吃不下那么多,忍痛让给我的,他抽一成的好处费。

果然。

既然与褚岁山有关,那他肯定要去探探虚实。

第六百九十三章从心

小年前后几天,宋幼湘不是在邮局,就是在去邮局的路上。

这几天从江省邮过来的东西,各师兄嫂子给师母准备的年礼,宋幼湘要往各处寄的年礼,都要通过邮局取寄。

收到宋改凤寄来的邮包的时候,看着夹在包裹里小佳宋的照片,宋幼湘心里有种奇怪的释然。

听宋改凤提过,现在他们夫妻都上班,小佳宋适应不了托儿所,一直养在了宋母那里。

大概是隔代亲吧,宋母对这个小外孙女,倒是没有以前对自己小女儿那样苛刻。

当然也有可能是女儿女婿交的家用足够,以及没有亲孙子争宠的缘故,小佳宋被养得还算不错。

而跟宋改凤关系破冰最大的好处是,这两年宋改凤夫妻很好地拦在中间,替宋幼湘挡掉了几乎所有来自宋家的麻烦。

宋父一般跟子女没什么交流,就算有话要说,也是通过宋母转达。

而宋母要跟宋幼湘联系的话,只能通过写信,而写信基本都是宋改凤代笔代寄,宋有良可没有那个耐心听宋母碎碎念。

至于江媛朝

宋幼湘忽然发现,这位在她上辈子人生留下浓墨重彩悲凉一笔的二姐,现在在她的记忆里极其模糊,她甚至都不太想得起江媛朝的样子。

幼湘,这些东西我放到厨房去?姜沪生把院子扫了一遍进来,就见宋幼湘拆的邮包已经在八仙桌上堆了一堆。

宋幼湘回过神来,指了指放在椅子上的一些,那些放厨房,桌子上这些我分一分,添到给师伯和几位嫂子的东西里头去。

来来往往的东西太多了,宋幼湘也不能免俗地借花献佛,不过怎么添补,她都是认真考虑过的。

姜沪生二话不说,放下扫把,就来回忙活起来。

刚放好东西,打乒乓球输了下台的安宁满头大汗跑进来,一把抱住姜沪生的腿,小舅舅,小舅舅!林川哥欺负我,你去帮我打他!

家里的乒乓球台搭好后,胡同里的小孩一天到家门口探无数回头。

人多玩起来有意思,而作为有场地有球具的主人家,魏林川和安宁两个最爱户外活动的,直接被胡同里的孩子捧上了天。

孩子社交其实也是个小社会缩影,你争我夺,拉帮结派都是有的,但孩子交往都直接,闹崩快和好也快,不会像大人那样,一绕三个弯。

而孩子们处事,又多多少少会有大人的影子在。

一般来讲,安宁是最被放让的,最不爱带小孩子玩的大孩子也都会让着她,输三球下台,那也得先让安宁赢两球再说。

只有魏林川,下手毫不留情。

今天安宁刚上场,对上魏林川又被剃了光头,直接送下场,给她气死啦。

姜沪生哄着安宁,先帮宋幼湘把活干完,才慢条斯理地由安宁拖着往球台那边去。

看到姜沪生来,孩子们都忍不住欢呼。

年龄大些的孩子们欢呼,是因为姜沪生球打得好,跟他打就是输了也过瘾,小朋友们则是因为,等姜小舅舅把大孩子送下台,他们就能轮得上啦。

弱肉强食,年龄小的这一拨,除了安宁,其余基本只能看着,等大孩子被拎回去写作业,他们才能摸到球拍。

魏林川轮了几个人了,连胜不输,正高兴着呢,球拍就到了姜沪生手里,安宁在旁边叉着腰,好不得意地看着他。

输不起就只会搬救兵,羞不羞!魏林川摆开接球架式,还有闲功夫跟安宁打嘴仗。

安宁叉着腰,哼!谁叫你欺负人,小舅舅,削他!

魏林川瞟她一眼,小势利眼儿,以前干什么都找他,哥哥长叔叔短,现在有了小舅舅,就把他丢到了脑后。

宋幼湘整理完东西,闲着没事,听到院子里一阵阵欢呼,也去围观了一局,正好前头的被打下场,她还接过拍子来了两局。

她对上姜沪生,安宁立马改变立场,跑到宋幼湘这边来加油了。

魏林川一言难尽地看着她,安宁冲他做了个鬼脸,带着一帮小的大声替宋幼湘鼓劲。

李教授过来的时候,宋幼湘刚输了球,老老实实地追着小球在捡球。

小宋。李教授和郑向阳进院子的时候,还以为找错了地方,宋幼湘跑出来捡球,才知道没找错。

看到他们热火朝天在打球,停好自行车,挽着袖子就过来了,好久没打过了,我也来活动活动筋骨。

宋幼湘三分下场,正好把球拍让给李教授。

被抓去加班了?宋幼湘被跟来的郑向阳叫去自行车那边。

麦大哥他们托老师给你捎的特产。郑向阳把车龙头绑着的网兜解下来,笑着道,不算加班,就帮着处理了一些工作。

调研组过年虽然有假,但并不是全都放假的,偶尔还是有资料传真过来。

考虑到毕业后的事情,前面也已经走了九十九步,郑向阳不想因为回家过年找不到人,错失机会,过年就没有回老家,而是留在京市,以备有工作的时候能够随叫随到。

寒假工作不多,郑向阳留下了,基本就不需要宋幼湘再过去。

别看李教授是搞学术研究的,但乒乓球意外地打得不错,球风也一反随和个性,把上台就没下过台的姜沪生给打了下去。

不过打完姜沪生后,李教授也跟着下了球台。

好些年没见了。李教授跟姜沪生打招呼,他回来后就听说了姜沪生的事。

以前求学的时候,李教授偶尔会带着厉景明他们学习,跟姜沪生也是认识的,回来了就好。

姜沪生点了点头。

大人们进屋谈事情,魏林川没再上台,而是安排大家轮流上,还特意叮嘱,咱们安静打,别吵啊。

为了能长久地玩,孩子都特别自觉,打出了好球,也只是用表情表达激动,不会像刚才那样大叫欢呼。

李教授今天过来,一是代他的老师来探望师母,二是把宝安那边给宋幼湘捎的特产带过来,再就是打算跟宋幼湘聊一聊她放假前写的那份报告。

经改办的工作,既是工作也是学习。

宋幼湘和郑向阳能去经改办,一是确实缺处理基础工作的人手,再就是许老有意锻炼他们。

这项工作是李教授打报告,许老特批的。

寒假前许老就交代了,宋幼湘和郑向阳都要写总结报告。

郑向阳的报告写得中规中距,宋幼湘的前面也差不多,毕竟都是用数字说话。

但最后的总结,宋幼湘则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