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你,那当时有谁帮过姜沪生吗?他那么可怜,你帮过他吗?宋幼湘问,崔冬麦低下头,不敢再直视宋幼湘的眼睛。
她没有。
虽然心情同情,但她什么也不敢做。
后来就成了漠视。
对不起崔冬麦哭着道。
你没有对不起我,算了!你放心回去,你爸要是打你和你妈,你就去妇联,去公安告他就是。宋幼湘和工作人员一起把崔冬麦扶起来。
本来因为她偷偷离开有点生气的工作人员,也跟着一起劝崔冬麦,给她支招。
小姑娘怪可怜的,摊上这样的爸。
没用的,打死都不会有人管的,以前又不是没有过。崔冬麦绝望地道,她哭着说的,声音有些含糊,但宋幼湘听得清清楚楚。
宋幼湘眉头拧起来,想要再问问,但崔冬麦却咬紧了嘴,不肯再多说一句。
最后宋幼湘只道,以前有没有人管我不知道,但这次肯定有人管。
崔冬麦摇了摇头,捂脸痛哭。
她不敢,她也不能,她怎么能去举报她爸呢,那是她爸啊!
没再废话,把崔冬麦交给工作人员,宋幼湘直接回了家,她先跟师母那边通了个电话,把崔冬麦的原话转述了一下。
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希望多少能有点用。
看到宋幼湘一个人回来,姜沪生很是松了一口气,看宋幼湘的目光带了些崇拜。
觉得宋幼湘真的是顶顶厉害的一个人,比他见过的所有人都厉害。
反正换做是他,他是拿崔冬麦没有半点办法的。
郑向阳刚刚又来了一趟,说让你明天上午十点去单位旁边的饭店,去吃饭。姜沪生给宋幼湘传话。
宋幼湘点头,没有多想,只以为是李教授组织的,调研组的人一起聚一聚。
结果第二天到地方,宋幼湘才发现,不是调研组聚会。
饭店八仙桌上坐了三个人,李教授和许老,另一位是个陌生老者。
这位是一力推进改革的乔教授,他看过你的报告,一直想同你见个面。李教授给宋幼湘介绍。
老者气场强大,宋幼湘倒也不虚,态度端正地上前问了好,自觉在另一方坐下。
自古英雄出少年,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目光却很独到。乔教授看向宋幼湘,微微打量着她。
不错。
第六百九十六章天妒英才
宋幼湘表现得落落大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思维非常活跃且注意力集中,已经做好准备,以待乔老提问。
没办法,这也是在长期重重关爱下,虐出来的条件反射了。
还好她放假以来也没有半点松懈,书该看的都看了,经改办的工作虽然都由郑向阳负责,但她每周都去看了汇总。
脑子里有货,宋幼湘底气充足,脸上写满自信。
结果乔老开头夸了她一句后,接下来也就是简单地问了下宋幼湘平时的工作和学习。
尤其对宋幼湘在江省当知青时的经历感兴趣。
我们小时候种田哪有现在条件好。乔老听宋幼湘双抢,脸上带着怀念的笑意,拌禾拌禾,我们以前打稻谷,都是用拌桶纯靠人力打出来的。
许老点头,是啊,以前产量上不去,辛苦一年也吃不饱饭,哪怕是条件好些的人家,也只能地瓜搭着米饭一起吃。
两位老者坐在一起忆苦思甜,李教授随时补充几句,宋幼湘面带微笑地听着就行。
许老和乔老说着,忽然看了宋幼湘一眼,话锋一转,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啊,未来的天地都是他们的。
话虽然是对着乔老说的,但宋幼湘觉得这话更多的是说给她听的。
乔老笑着点了点头,也目含深意地看了宋幼湘一眼,年轻人遇到了挫折不要怕,实现梦想和抱负的机会还有很多。
宋幼湘听出来了,乔老和许老今天是来给她做思想工作的。
这是怕她心里过不去报告被打回来的坎。
从报告后的评语,到今天的饭局,宋幼湘完全没有感受到挫折,只感受到了教授们浓浓护犊子的心意。
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的那种心意。
宋幼湘给出的回应是,汇总查阅自七八年底以来的所有数据资料,重新写了份报告提交上去。
她用更详实的数据,更有力的佐证,去论证她的观点,去回应教授们的爱护和鼓励。
这份报告,宋幼湘做出了一定的修改,数据说话的部分,措词严谨犀利,其余则相对温和许多。
最后的几个部分,她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反思,还有疑问。
年二十八,许老坐在乔老的办公室里。
乔老看完报告,取下眼镜,良久才无奈又欣慰地笑道,老厉收了个好学生,这孩子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一开始,乔老还担心宋幼湘。
有句话叫天妒英才,它的近义词是壮志难酬。
许多惊才绝艳之人,往往因为过于聪明,人生过于顺遂,被追捧惯了,思想直接且执拗。
遇到的挫折太少,一旦遇到就很容易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如果要做的事有违主流,往往更容易受到极大的打压和针对,全面的否定,很容易就摧毁一个人。
宋幼湘前一篇报告直接被退回,乔老怕折损宋幼湘的心气,特意让小李安排了前些天的饭局。
宋幼湘当时就表现落落大方且通达。
事实上,了解到宋幼湘之前的一些经历,乔老就明白宋幼湘为什么切入点和普通学生不一样。
因为她经历过国企中的那些痛点,不是纯靠理论和数据纸上谈兵。
乔老对宋幼湘的未来是很看好的。
没想到,宋幼湘会再次提交新的报告,虽然无奈,但更多的是惊喜。
老许,你说我们,是不是让步得太快了?乔老看向许老,目光里突然生出了些坚持。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就有争议。
尤其在今年试点效应递减之后,国企那些老毛病没改,新毛病层出不穷,争议就更加地大了。
做为参与总规划的乔老和许老、已过逝的厉老等同志,为此殚精竭虑付出了很多,他们的意见和现在主流的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是不同的。
他们要面对的,不是同样研究经济的学者,也不是主持各省各区的首脑,而是各国企负责领导。
这其中的利益冲突,牵连国家命运。
许老无奈苦笑,因为我们哪怕主张,对结果其实也不乐观。
探索阶段,不管哪派意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不知道自己坚持的路,是不是真的就那么正确。
怕这怕那,是搞不好改革的。乔老手按着桌上宋幼湘那份报告,我记得你抽屉里也有一份报告,明天的会议,我们一起交上去。
如果谁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那就各自走各自的路,去验证,到底哪一条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我打算申请成立调查组,年后去各试点企业调查效应递减的原因。乔老继续道。
原因他们能推论出来大半,但结果需要实际调查做为论证,才有说服力。
带队的同志,小宋就很适合。
许老对乔老的决定表示支持,但带队人选问题,还有疑虑,小宋毕竟还只是学生,我担心她到时候不能服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