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青让魏棠去画画,自己则是向安宁招手,安宁过来,三舅舅教你下棋。
因为魏棠他们常来,知道魏棠一直在学国画丹青,徐叔青在书房给她准备了上好的文房四宝供她练习,给她点评指导。
安宁偶尔也来,她性格比较跳脱,徐叔青就教她下棋磨性子。
在家里被惯得无法无天,天天只想跟着魏林川满胡同称霸的安宁,在宋幼湘走后,终于遇到一个能震慑住她,让她老实坐下的人。
魏棠心里担心,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暂时先把担心放在心里。
挂断电话后,宋幼湘没有管任志扬和季亚军,有些事面对面都不一定说得清楚,何况是在电话里,让任志扬自己去了解,让魏闻东去解决这件事吧。
宋幼湘去百货大楼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直接回了厂里。
不同于其他忙碌着加紧生产的工厂,器械厂里略有些安静,职工好多放了时间比较长的探亲假,留在厂里的职工,就算去车间上班,每天的生产任务也非常非常少。
倒不是他们磨洋工,是东西生产出来,也没有人要。
让大家继续上班,是不想人心散了。
好在厂里还不至于到完全死气沉沉的地步,大部分职工还坚信自己的铁饭碗不会被打破,政府一定会管他们。
确实会管,政府真正撒开手,还得有几年呢。
拨款肯定会有,财政局那边避着器械厂,最大的可能是拨款杯水车薪,达不到谭厂长他们想翻身的预期,只能这样一点点磨平人的心气。
另外就是厂里的那些传言,再不济,厂子顶多也是并到别的大厂,自有别的领导来为他们负责。
厂里的情况现在摆在这里,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损坏的生产线,高额负债,订单来源,以及职工工资。
还有合作停止,厂方应付的赔偿款。
宋幼湘认为职工工资应该摆在前三解决,但厂领导认为,职工工资是最不着急的问题。
现在是厂里危难的时候,大家应该咬紧牙关,共同患难。
如果要到钱,首先应该做的是投入生产,拉到订单把产品销售出去,等厂子活了,工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宋幼湘没有就这一点进行无谓的争执,先搞到钱再说。
这事有我们去争取,宋厂长还是想想办法,主抓生产,调动一下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吧。谭厂长看着宋幼湘交上来的分析报告,揉了揉额角。
工会主席梁康德则是笑着道,宋厂长可以搞搞技能比武,奖品去后勤找一找就行,厂里的物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
想起什么,谭厂长补充,下周省里有个会议,小宋准备一下,代表厂里去开会吧。
第七百六十二章带来的礼物
宋幼湘分析报告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谭厂长等人看来,都太理想化了。
管银行借钱?宋幼湘怕是不知道厂里欠了银行多少钱,这个缺口太大了,银行哪里还敢再借。
再说了,银行就是敢借,他们也不敢再借。
现在经济这么不好,何年何月才还得起银行的钱。
还有研发新产品,提高旧产品性能,搞研发是最耗钱的,就算能要到钱,当务之急也是应该抓紧搞生产,去跑订单,而不是在这个时候研发什么新产品。
至于其他举措,谭厂长已经不想再看下去了。
宋幼湘到底是学校出来的,还是太过于理想化,不能直击痛点解决问题。
好在他们原本就对宋幼湘的到来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不指望宋幼湘救他们于水火,现在也只求宋幼湘不要给他们找事,能好好为职工服务,当厂里的代表,搞好对外工作就行。
至少,别枉费这好相貌好形象。
宋幼湘被厂里当成了吉祥物,厂里的一应事务,不用她插手,她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完全不会被采取。
谭厂长等人本来还以为宋幼湘会不乐意,结果宋幼湘那边,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安排她生产技能比武,宋幼湘拒绝了,理由是现在这个情况下,没必要搞无意义的活动消耗职工的热情和情绪。
至于去省里开会,去市里参加活动,宋幼湘都完成得很好,没有半点怨言。
这个小宋,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工会主席梁康德对宋幼湘单不搞技术比武,颇有微词。
倒不如全都不听安排做呢,单单不听他的,让人心里怪不得劲的。
谭厂长的表情最近已经定格在愁苦上,他摆了摆手,现在这个时候,别搞这些,再说了小宋说得是有道理的。
别说是消耗职工的热情了,就是他们厂领导,现在也没有心力搞这些。
现在厂里犹如一潭死水,我也是想改变一下。梁主席无奈说道。
办公室里气氛凝滞了几秒。
谭厂长叹了口气,我看关主任那边口风有所松动,明天我带小宋再去一趟。
今年不光是他们这些企业难过,上面的那些单位也不好过。
关主任说财政局没钱,谭厂长相信是真话,但他这也是实在没办法,厂里这么多张嘴能着开支,只能厚着脸皮去讨要。
别的不说,小宋在跟领导打交道要钱这上头,还是有点能力的。说到这里,谭厂长顿了顿。
关主任那边的口风一直很紧,后面两回宋幼湘跟着一起去,就听她跟关主任东扯西扯,感叹财政局今天如何不容易,京市那边的情况什么的。
也不知道怎么着,关主任就暗示他们不要太着急。
谭厂长满怀着期待,但他没有等到财政局的拨款,而是等到了宋幼湘通过钟信公司,借到了一笔资金。
您同意签字,这笔钱就能即时到账。宋幼湘把借款合同递过去。
本省的银行宋幼湘都跑过了,事情没有谭厂长心里想的那么严重,真要借钱,银行还是肯借的。
但能借的不多,对风雨飘摇中的器械厂来讲,不过就是杯水车薪,解不了燃眉之急。
宋幼湘通过徐叔青,联系上了钟信公司。
这就是那个跟外国人借钱的钟信公司?这不行,这钱我们不能借!厂里反对声音一片。
钟信公司因为举债集资的事,在社会上争议非常大。
报纸上前阵子才有人发表了时论,直接批判,说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借钱,这搞的哪门子经济?
矛头直指钟信公司。
谭厂长没有说话,他的立场是站在批判方的,但合同上的数字,会变成实打实的钱,厂里需要这笔钱!
当下,谭厂长没有签这个合同。
宋幼湘也没有逼着谭厂长一定签,给了他考虑的时间,过了心里那道坎就好了。
老谭,你这没几年就要退休了,要三思啊!私底下,梁主席,梅科长几个都劝谭厂长。
厂里不要这笔钱,就算等不到财政拨款,并到别的厂,那也还是姓社,但要是要了这笔钱,最后厂子还是盘不活,这厂姓社还是姓资,就不好说了。
这一个不好,可是要担一世骂名的事。
是啊,厂里走到如今这一步,本来也不是你的责任。梅科长看着老厂长,心里不是滋味。
心里忍不住怨宋幼湘,为什么要把人逼上梁山。
廖秘书看了眼厂长办公室那边,敞着的大门肉眼可见有烟飘出来。
几个领导这都不是在抽烟,是在烧烟。
宋厂长,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廖秘书看向宋幼湘,想了想,廖秘书提醒道,需要把这事让职工们知道吗?
职工们肯定是不会管这借款的来源的,有单位愿意给他们借钱,能解燃眉之急就行。
到时候他们肯定会逼迫厂领导同意签字。
听到这话,宋幼湘表情有些玩味,她放下笔,看向廖文英,廖秘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
现在职工的情绪就是干柴,一点火星就能起,更不用说去煽风点火了。
就廖秘书被宋幼湘的眼神看得有些窘迫,就当时马工他们不同意引进,曾书记就召开了职工大会进行表决。
结果如何,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