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0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辽省呆了一周,宋幼湘一行准备回京的时候,徐叔青给宋幼湘打了电话,告诉了她一个很重要的消息。

大不列颠当地一家医疗技术公司有意向华国输出制造技术和设备合同,现在由京轻工局和国药监局牵头,在京市召开座谈会议。

这次定点企业选择,主要集中在京、沪、广、深四地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这是多久综合考虑的结果。

宋幼湘没有什么不甘,但既然知道这个消息,她肯定要竭力争取。

当然,宋幼湘主要是相信徐叔青,如果只是普通的技术输出,徐叔青不会联系她。

宋幼湘和谭厂长一商量,谭厂长带一部分人员回郑市,在大后方听前线安排早做准备,宋幼湘则带团队另一半成员,杀回京市。

徐叔青把宋幼湘叫回来,当然不会叫她毫无准备就冲锋陷阵。

他已经替她开好路,拿到了座谈会的入场券。

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自己加油。徐叔青其实还能做更多,但宋幼湘不需要。

即便宋幼湘更注意实际利益,不在意外在声名,徐叔青也不会过多插手。

因为他在意。

事实上,京市现在还有一部分声音,是说宋幼湘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因为身后有人替她背书。

宋幼湘身后能有什么人呢?

是许老还是厉老,他们专注科研,性格刚直,连子孙后辈照顾都算不得太多,对宋幼湘能有多大的帮助。

至于他徐叔青,不拖累她都是好的。

我不会叫你失望的。宋幼湘目光坚定又明亮。

既然这是一场战役,那当然要心无旁骛,和其它已经有授意的企业不同,宋幼湘横插一脚,是挤进来抢肉吃的。

怎么从选中的企业中抢到饭吃,靠的是真本事。

宋幼湘到京市后,很快搞清楚不列颠国那边的需求,并迅速联系郑市那边,把需要的资料传真过来。

因为时间卡得很紧,座谈会的前一晚,宋幼湘还在和团队成员通宵开会改合同。

这里不得不夸一句这次带出来考察的同志。

因为这趟出差的性质,他们更多是技术人员,并不擅长资料分析整理,谈判准备的前期工作。

但厂里有需要,一个个半句怨言没有就顶上,不会就现学。

做得不好就慢一点做,尽量细心做好不出差错。

还有很多资料来不及整理了。天光大亮时,大家不自觉一起抬头看向窗外。

宋幼湘分配的工作是由重到轻,不紧要的都放在了最后。

但不紧要只是相对来讲,事实上所有准备工作都是必须的。

负责收尾工作的女同事顶着一双熬满红血丝的眼睛,都快要哭了,再给我两个小时,我肯定可以!

说完,宋幼湘正好回房间洗漱换好衣服出来。

她要出发去参加座谈会,大家强烈要求她在出发前去休息了半个小时养精神。

这时候车已经在宾馆楼下等了。

宋幼湘拿起资料看了看,不用了,数据我都记得。

说完,宋幼湘便让和他们同时往京市赶,从郑市赶来的廖秘书把需要的资料放到包里,整装准备出发。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宋幼湘没有说太多。

主要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所有人都不会静下去休息。

虽然早知道定点企业已经内部选定,但座谈会上宋幼湘他们根本轮不上几分钟的介绍机会,也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听到消息赶来的不止是宋幼湘他们一家企业。

这完全没有一争之力啊!有人还没开始,就已经想要放弃。

能被选出来的企业,肯定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是综合考虑后,各方面条件都优越的企业。

宋幼湘认同这些企业的优秀,但她觉得器械厂也有自己的优势。

行不行,总得试过之后才知道。

没有机会,那就自己努力争取机会,五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外方代表对她的发言感兴趣呢?

在一众说国语,通过翻译交流的厂方代表中,宋幼湘站起来后,一口流利的英文,确实引得了全体瞩目。

宋幼湘流利又精准地介绍自己的来历,郑市器械厂的优势,并向外方代表提出与之利益相关的问题。

不愧是咱们初晓的社长!毕业后分配到轻工局的施谦,是座谈会议中的后勤人员。

秦秋雨也在,她跟着主任出席会议,负责记录工作。

她坐在最后一排,忙前手头工作的施谦溜到她旁边,目光闪闪发亮地看着正同外方代表侃侃而谈的宋幼湘。

这时候时间早过去五分钟,原本稳坐钓鱼台的几个内定企业代表这会脸上都有了急色。

别说外方代表了,就是主席台上的领导,目光从最开始的不满,渐渐也带上了欣赏。

尤其是两次宋幼湘发言,外方代表主动鼓掌之后。

宋幼湘的阐述中有许多专业名词,施谦听不太明白,但这不影响他觉得宋幼湘厉害。

想到自己曾经爱慕过这样优秀的人,还跟着她一起在初晓打拼,就觉得那段青春特别有意义,没有辜负。

是啊,不愧是她。秦秋雨也感叹。

她最近在医院和单位之间来回奔波,整个人瘦了许多,眼神也变得更加的成熟锋锐,还有几分藏不住的疲惫。

施谦看了眼秦秋雨,听说老许回京市了,正好社长也在,要不咱们聚聚吧,我把其他人叫来。

他还不知道徐叔青要重新给这两人牵线的事,就是想着好不容易凑一起,给这俩制造一点机会,早点把误会说开

提到许随舟,秦秋雨笔尖一顿。

第九百三十章尽人事听天命

座谈会结束后,参会人员有序退场,宋幼湘不光没走,反而逆着人流走向主席台那边。

身边众代表纷纷向宋幼湘投来震惊的目光。

不是吧!刚刚你已经够出风头了,现在还想当着众人的面做什么?

直接去堵领导吗?!脸皮这么厚的。

众目睽睽之下,宋幼湘表情一点变化没有地走向主席台那边正在说话,还没有从侧台离开的领导。

身后顿时传来窃窃私语,那些积极参会,却没挤进内圈层的企业,多少都有些蠢蠢欲动。

如果宋幼湘能够争取到机会,他们是不是也能沾上一点点光。

他们不求跟着吃肉喝汤,捞点剩饭残渣也是可以的。

不过他们只是抬了个脚,那些注视过宋幼湘目光的人,又齐齐看了过来

压力顿时扑面而来。

不好意思,让一下让一下啊。座席后头挤出来个三十多岁的男同志。

他嘴上说着不好意思,却是自顾自地顺着宋幼湘走过的路,挤出人群,大步走到宋幼湘的身侧。

诶,这人谁啊!

宋厂长,你好,我是春江器械厂的顾同辉。男周志走到宋幼湘身边,不等宋幼湘发问,立马麻溜地介绍。

春江器械厂,宋幼湘眉头一扬,看向对方。

顾同辉无奈一笑,你听说了啊,就是那家濒临倒闭的小器械厂。

郑市器械厂当时陷入困局,是因为领导层决策失误,春江器械厂则是经济改革洪流中,率先走向困局的国企代表。

在宾馆住的这几天,顾同辉没少被同行嘲笑不自量力。

虽然宋幼湘来得最晚,但也在宾馆住了两天,应该有所耳闻才对。

宋幼湘确实听到了一些,不过她对春江有印象,不是因为顾同辉被嘲笑,春江的事在宾馆传开,而是因为春江的一项专利技术。

这项专利技术,在郑市器械的产品规划中,恰好用得上。

如果宋厂长能够帮春江拿到试定点的机会,春江的专利技术你们可以无偿使用,如果用不上,出让专利的盈利可以分一半给郑市器械厂。顾同辉像是生怕宋幼湘拒绝,语速极快。

春江已经资不抵债了,再不找到生路,不是下个月,下下个月也该倒闭了。

这次能如果能够获得转产和引进技术的机会,春江就能在政府争取到资金支持,也能从银行贷到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