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2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说着话,边从包里拿出钱来塞给程杨。

程杨不动声色地接过去放好,出版社同我约了书,最近在整理书稿。

这梯子摆的,不上就是傻。

这也不算说谎,为生活所迫,程杨最近答应了编辑约稿,最近努力整理,准备赚稿费呢,他可不是什么无业游民。

后头的对话谢南襄听在耳里,看一眼身侧抿嘴偷笑的妹妹,只觉得牙根发酸。

他怎么这么看这个程杨不顺眼呢!

这顿饭吃得最开心的是宋幼湘和谢涓涓,两人都很久没有回华大这边,故地重游,心里不少感慨。

她们两个说不完的话,还约着饭后去华大走一走。

另一边谢南襄和程杨则是暗中别着苗头,结账的时候,发现程杨偷摸出来结过,谢南襄非要把钱还给程杨。

你们怎么认识的?宋幼湘好奇得不得了。

虽然是同行,但他们两个是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人,缘分还真是奇妙的东西。

谢涓涓有些不大好意思,我之间跟一个报道后续,去南方暗访,误打误撞认识的他。

去南方暗访,宋幼湘不由想到程杨瘸着腿到郑市的样子。

你就是那个女骗子?宋幼湘问。

谢涓涓俏脸一红,秀眼圆瞪,他这么跟你说我的!

这就是了,宋幼湘忙解释,把当时的情况简单地进行说明,程杨就提过一嘴,她也是今天才知道正主是谢涓涓。

你跟我说说他这个人呗。听完解释,谢涓涓没再揪着不放,只是脸更红了。

宋幼湘一听,就知道这事八字有一撇了。

和程杨认识的经历,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宋幼湘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人太较真,有些孤傲。

但慢慢接触下来,就知道程杨是个极其纯粹的人,他心里有坚持,内心有热爱,胸怀热血,居安思危。

你怎么都在夸他,虽然你们认识得早,但咱们是同学,是好朋友。谢涓涓强调。

宋幼湘笑起来,我没有额外夸他,这些都是事实,他当然也有很多缺点,一腔热血,总想蚍蜉撼树,总是去干那些危险的事。

谢涓涓点头,这也是她一直没有跟程杨确定关系的原因。

太危险了,她敬佩这样的人,但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对象做那么危险的事。

虽然她接到任务后,也是头也不回地扎进去的那种。

但她是被动,程杨是主动。

而且他触动的都是大集团的利益,面对的是常人想象不到的黑暗的那一面。

真正做了记者后,接触到太多事实的真相,心里总免不了产生无望的情绪,但又是因为有程杨这样的人在,才会觉得眼前有光明。

可也正是因为接触了解得多,才会害怕。

谢涓涓害怕会因为自己的胆小,妄图去改变程杨,将原本闪闪发光的他,变得平凡普通。

在华大转了一圈,宋幼湘便要去乔老那边。

我陪你一起过去。程杨见好就收,没敢继续在谢南襄面前碍眼。

走了一段,程杨回头看过去,谢家兄妹已经不在原地。

前天报纸上登了一则你的,关于南方用工现状的研究,具体情况你跟我说说。今天没碰到宋幼湘,程杨也是要主动找她的。

宋幼湘习惯用数据陈述事实,程杨则在数据下,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童工生存现状。

还以为你会先问我涓涓的情况。宋幼湘摇了摇头,把深市的情况同程杨细说了一遍。

有些问题见报,未必会引起重视。

如果有持续性的报道的话,这个问题才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想学法。程杨听完,突然开口。

这个念头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一直盘踞在程杨的心里,现在越来越坚定。

宋幼湘对程杨这个想法并不算太过意外,她十分支持朋友的决定,你手握尖矛,一直缺一张盾。

法律知识就是这张盾,不仅可以武装自己,还可以保护他人。

程杨低头一笑,再抬起头来,目光重又变得坚定。

想到要重新读书,就有些头疼。他玩笑着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老师收我。

提起这事,宋幼湘也头疼,她的论文

一篇论文事小,她就怕这个头开了,还有源源不断的论文在等着她。

第九百六十五章两个选择

宋幼湘提前了二十分钟到乔老办公室,但乔老已经在里头等着她了。

见到宋幼湘,乔老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叫宋幼湘坐。

我和许老都以会你会谈南方企业用工问题,怎么想起谈定向失调的事,这可不是聪明的选择。乔老给宋幼湘倒了杯水。

宋幼湘看了眼乔老,默默吐出两个字,论文。

她也是这段时间被论文磨的,正好赶上回京市,有条件收集数据资料,这个最有把握,也是她觉得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也没再往深了考虑,就直接说了。

用工的问题都已经见报了,原稿也得到了内参批复,上面的态度明确,要求各地严格自查,坚决不允许违法违规招聘未成年人员。

这风一刮起来,整顿势在必行,宋幼湘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

再在会议上谈,意义反倒没有那么大。

再说了,有些事犹犹豫豫,反倒没有勇气去做了,我年轻嘛,说错了还可以改正的余地。

乔老看着宋幼湘,既气她自做主张,又觉得欣慰。

据他所知,郑市的工作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宋幼湘遇到了许多问题,也跟各色的人都打过交道。

但这些都没有磨去宋幼湘的棱角,她还是之前的那个宋幼湘。

难怪老许总念叨着,当初他应该跟着厉老去南方。

你就没想过,你的观念被驳斥后,会影响到你调回京市?乔老心里骄傲,但嘴上一点不说。

宋幼湘没有立马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了一下。

最后她选择诚实一点,没想过,但如果因为我说了真话就按下我的调令,那这京市不回也罢。

听出宋幼湘话里的意思,乔老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

您知道谢南襄读的那篇文章是谁写的吗?宋幼湘也有好奇的地方。

会议上谢南襄略过了作者,直接读的内容。

能在那样有份量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起码是经济相关的学者才行,说不定就是经改办的某个教授专家呢。

就你乖觉!什么都打听。乔老瞪了她一眼。

宋幼湘知道答案了,老实地坐回去一些,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乔老看她一眼,好笑又好气,但这个问题经不起深思。

稍一想,乔老就忍不住叹气,国内现在的学风,确实是令人担忧。

对于调回京市,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乔老抛开之前的问题,说起叫宋幼湘来最重要的事。

虽然心里顾虑的东西多,但宋幼湘也没办法违心说调回来不好。

多少人挤破了头想进京。

如果调我回来,我想踏踏实实做事。宋幼湘道。

要是调回来,因为几派较力,让她坐冷板凳,或者干些无关紧要的事,那她还不如留在郑市。

留在郑市她能做的事还多着呢。

乔老无奈地看了宋幼湘一眼,起身拿了案上的几份资料过来给她看。

最上面的,就是宋幼湘提出的定向失调难以控制的问题。

另外还有现在比较严重的,不经认真审核,随意引进生产线的问题,以及各地委员会变公司的换牌游戏

宋幼湘看完,默默地抬眼看向乔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