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女配只想以身许祖国txt-by京墨(42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留在农村的是一部分,回城无业的是一大部分。

宋幼湘换好衣服鞋子,从房间出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们不能够因为个别心术不正的人,就不去做这一件事。

接过魏闻东递过来的凉白开,宋幼湘继续道,我相信大部分的知青,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十几年的时间,大家失去的太多太多了。

你提醒我了,回城知青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自寻出路,我也可以联系他们,看能不能找人讲讲自己的经历。宋幼湘想到这一点,飞快在笔记本上记上。

多少知青因为工作问题无法落实,转而走上了练摊当个体户的道路,这其中成功的不在少数。

不说让他们带别的人,写写自己的经历,给大家看也是好的。

本来宋幼湘打算直接编故事的,有真人说法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更能鼓舞人心。

回城知青的情况也要好好统计一下,维护知青群体良好的生态,对社会安稳也很重要。

魏闻东看着宋幼湘,无奈地放下手里的资料,他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起身去准备洗漱用的热水。

等魏闻东把毛巾递过来,宋幼湘才抬起头来。

两人对视一眼,面对宋幼湘抱歉的眼神,魏闻东还能说什么,太晚了,赶紧洗漱休息,明天再忙也不迟。

等宋幼湘洗漱,魏闻东就替她把桌上的东西整理收拾好。

难得这个周末不用出任务,本来魏闻东的打算是和宋幼湘在郑市好好转一转,两人在外头走走,哪怕就是简单的晒晒太阳都好。

结果整个上午基本就是在给宋幼湘当司机,然后当秘书,陪她同在郑市的知青见面。

下午咱们去哪里?和知青一起吃过午饭后,两人从对方单位告辞出来,魏闻东问。

宋幼湘看向他,去公园坐坐,然后再去商场。

真当她没看到魏闻东眼里的失落呀。

果然这话一出来,魏闻东眼睛就亮了,不过,你要有正事,可以先办正事,我没关系。

只要和她呆在一起,怎么样都可以。

宋幼湘听到这话,沉默了几秒,才看向魏闻东,闻东,虽然我很高兴你事事以为我先,但你需要我的时候,你可以直接说出来。

任何事都是可以商量的,时间也是可以协调的。

如果她实在有事,她当然会说,但魏闻东这样,一味地迁就她,她心里多少也有些不是滋味。

任何人,都不会一直都没关系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需求不会消失,但它会转移。

宋幼湘承认自己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这份感情里付出的不如魏闻东多,但她并不吝啬付出。

用推卸责任的讲法,宋幼湘有时候都觉得她下意识会忽略魏闻东,除了她自己的原因,还有一部分责任在魏闻东。

他太纵容她了。

在她的所有事情面前,都是一味在退让。

那我们去公园坐坐。魏闻东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顺从一下自己的内心。

宋幼湘笑起来,那就去公园,再去商场给你买裤子。

魏闻东不再掩饰自己的心情,重重地点头,愉快地发车出发。

见他这样,宋幼湘笑起来。

一个人的开心是开心,两个人的开心才是幸福。

第九百七十六章不能心软

可惜幸福是短暂的,魏闻东周一一大早,就得归队。

而且这个周末他要值班,不一定有时间过来,宋幼湘这边,如果她一直推进知青的事情的话,也未必会有时间。

来回跑很辛苦,魏闻东其实也舍不得她独自开车来回。

来的时候还好,想到要见面就高兴,但走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空落落的,舍不得。

而且他值班是要正常上班的,白天没时间陪宋幼湘。

如果没有很重要的事,我尽量过去。宋幼湘想了想,周末下午过去也行。

两人有商有量地把事情定下,魏闻东才离开。

到周三,请假到郑市来的知青也陆续在火车站碰上了头,他们没叫宋幼湘接直接找到了器械厂。

听说你刚刚新婚,新婚快乐。见面招呼,就是热情洋溢的祝福。

宋幼湘笑着应下,跟厂里请了半天假,接待这些同学。

我是带着任务来的,这是咱们隔壁大学代表整理出来的资料,你看看有没有能用得上的地方。

这是我根据信件,列的详细章程,还有能分担杂物的人员名单,大家都能分出部分业余时间处理工作。

咱们需要一个平台,来整合知青力量,我联系了几家报社,他们愿意开辟专门的专栏。

还有咱们组织申报登记的流程,我已经打听清楚,这是具体的要求条件,我建议总部设在京市,咱们的同学在京市的比较多。

群策群力,一群人的力量始终比一个人的要大。

尤其是来的人里还有报社编辑,文字功底可比宋幼湘强多了,互助会成立登报的文章就交给了他来写。

不瞒你们说,信件开头我都是在报纸在找了好久的开头改的,费了不少神。宋幼湘丢开了一个大包袱。

厂里要写类似发言稿,那不有廖秘书么,宋幼湘只要提要求就好,知青的事总不好麻烦她,只能自己想办法。

编辑同志笑道,我就说,后文明显流畅自然一些。

大家闻言都笑起来,宋幼湘这个短板,怕是很难再补齐。

关于互助会储备基金的问题,大家也讨论研究了很久,大部分同志还是认为,需要有流动资金备在那里。

主要是这件事的起因摆在这里,孩子治病,最需要的就是钱。

基金的事,暂时放在一边,这个缺口不能轻易打开。宋幼湘对此持保留意见。

凡事涉及到钱,都会变得敏感。

她暂时还不会把事情复杂化,且现在筹集款项也不太容易,有钱的毕竟是少数。

宋幼湘把现实的问题摆出来,大家纷纷沉默。

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这次会议确定大部分事情后,有具体人员负责,工作便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很快就有知青发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知青信息交流互助会成立的通告。

通告上明确写明,是知青自行组建的民间组织,旨在帮助生活困难,想要寻求改变的知青。

有知青对此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一盘散沙,很快会昙花一现。

也有知青对此持观望态度,能组建起来最后,组建不起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还有很大一部分,对此非常激动。

通告末尾留了组织地址,很快信件便如雪花一般飞往京市。

牛头山公社那边,组织起来写信的知青早就收到了宋幼湘的回信,宋幼湘建议他们去南方看看。

除此之外,回信还附了她从先前回信中汇总的一些,经过考证的工作和学习机会。

现在再看到报纸上的通告,大家就激动得想要落泪。

与此同时,宋幼湘的汇款单也由江兴文亲自送到了医院。

慧茹,我就说跟宋厂长写信是有用的。有知青高兴地拿着报纸到医院来。

你看到没,电器厂有招工,我打算去试一试。知青指着离她们最近的招工单位,有些激动地道。

如果招工不过,那她就去学一门技术。

宋幼湘在回信上说了,学一门过硬的技术,走到哪里都有挣口饭吃。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