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作者:a
第10节
伍子昂在他身後笑著重复:“一定要全部吃完。”
泼皮。嘴角勾起,秦歌心情极好地出了门,上了马车。待他离开後,伍子昂吹起了口哨,然後一头栽到床上,抱著被子深闻:终於回来了。
……
在外头用了早饭,伍子昂才回了府。和姑奶奶请了安,他回屋换衣裳。帮他更衣的柳双偷瞧了他几眼,犹豫地问:“伍大哥昨夜……和朋友谈得很尽兴吧。”
伍子昂脸上的笑凝滞:“为何这麽问?”
柳双斟酌地说:“妾身觉得,伍大哥今早回来後的心情很好。妾身已经许久没见过伍大哥这麽高兴了。”
“哈哈,”伍子昂笑出声,转身看著柳双道,“双儿的眼神真厉。昨日有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到汴京办差,特地绕道京城来看我。可昨日皇上设宴,我只能晚上去见他。他今日便要去汴京,我与他聊了一个晚上。虽然多年未见了,可见到之後还是原来的那种感觉。”
柳双略显羞涩地解释说:“妾身不是想知道伍大哥的行踪,只是见伍大哥的心情极好,妾身有些好奇。”
“哈,我知道,双儿自然不是那种要对夫君的行踪了如指掌、不懂进退的无知女子。你不必如此小心。”伍子昂看似无心的一句话说得柳双脸上的笑险些挂不住。昨晚夫君一夜未归,虽说夫君派人回府传了话,但她这个做妻子的还是想知道夫君做什麽去了。可是现在夫君的一席话,却让她有点无地自容。
假装没看到柳双的不自在,伍子昂好心情地说:“今日我要进宫面圣,晚上可能要很晚才能回来。你不必等我。”
“啊,好。伍大哥也要注意身子。”仍在尴尬的柳双一时不知说什麽好。
“我走了,迟了又要被皇上罚了。”
“伍大哥慢走。”
目送伍子昂离开,柳双脸上的笑不见了。虽然伍大哥就在她面前,可她却总是觉得自己离伍大哥很远。她很难把刚才的伍大哥与晚上那个热情如火的男人联系在一起。随即,她又马上甩甩头。不能胡思乱想,伍大哥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吗?至於晚上……床事中的男子难免会不同吧。带著些微的失落,柳双拿著绣品去姑奶奶房里陪她聊天。
出府上了轿,伍子昂脸上的假笑变成了不悦。想到今後需时不时地和他的“妻子”解释行踪,他就很是烦躁。希望柳双足够聪明,刚才他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他和秦歌不是偷情,他不需要去找借口和柳双解释晚上不归的他去做了什麽。
“缘分之事,施主不可操之过急”──耳边又响起那位大师的话,伍子昂眉心紧锁,大师所说的缘分可是他与秦歌的?
(09鲜币)沈溺:第四十一章
“草民赵赫(年疏怀、毕江、唐靖、海子坤、岳乐、焦宗莱)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太师,这七人便是赫赫有名的‘梁州七贤’。此次梁王回梁州,为朕求贤,请来了他们七人”
御书房内,秦歌对太师林甲子介绍道。刚刚回宫,他自然要与太师面谈一番。在林甲子进宫後,伍子昂带著梁州七贤进了宫。在秦歌介绍完後,伍子昂马上躬身道:“臣汗颜。皇上英明,求贤纳士。听闻皇上欲召见他们,还不等臣多言,他们便已收拾好了行囊。”
梁州七贤中年纪最长的赵赫开口道:“王爷谦逊了。吾等不过乃乡野匹夫。得王爷举荐,实在惭愧。”
坐著的林甲子起身拱手道:“皇上。‘梁州七贤’的美誉老臣如雷贯耳。老臣曾想举荐他们入朝,为皇上分忧,却羁於俗事,一直未能得愿。王爷能亲身为皇上请来七贤,此举令老臣无地自容。”说著,林甲子便要跪下。
秦歌和伍子昂同时起身去扶:“太师言重了(太师折杀本王了)。”两人的手不可避免的碰在了一起,伍子昂趁机摸了一把,秦歌抽出手冷冷瞥了他一眼。
扶太师坐下,秦歌道:“温桂,赐座。”
“草民谢皇上隆恩。”
梁州七贤也不矫情,在宫人们搬来凳子後坐了下来。伍子昂中规中矩地坐在林甲子下首的位置上。秦歌这才又道:“你七人的诗词文章,朕都有看过。其中不乏令朕有感的文章。朝廷需要一心为百姓、为社稷的官员,但更需要有才干之人。纸上谈兵,弃不足惜。”
“草民明白。”
秦歌看向林甲子,林甲子会意地说:“皇上,老臣四月初十将在府内为弟子学生办一场‘咏春宴’,不知七贤可愿前来。”
七人立刻起身道:“能出席太师的‘咏春宴’,此乃吾等之荣幸。”
秦歌随即道:“有七贤的捧场,今年的‘咏春宴’看起来会热闹不少。不知太师可否愿意朕去凑个热闹?”
“皇上折杀老臣。老臣谢皇上隆恩。”
伍子昂赶紧起身朝林甲子行礼:“不知本王可否也能去长长见识?”
“老臣之荣幸。”
秦歌想了想说:“太师一向喜欢清静,这样一来届时会府上会有很多人。不如把‘咏春宴’定在宫里如何?”
府里压根就没几个仆人的林甲子立刻同意:“若定在宫里,也可邀请朝廷官员出席,君、臣、民同台‘咏春’,以彰显我皇求贤若渴。”
“干脆趁此难得的机会广招天下有识之士一并参加‘咏春宴’如何?”伍子昂心思一转,道,“我朝官吏历来是由朝中重臣推举,势必会有所疏漏。若天下贤士能齐聚京城,那些苦於没有人举荐的寒士也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华为朝廷所知。皇上可借此选拔一批如七贤者般的才能之士,为百姓谋福。”
梁州七贤顿时各个面露欣喜,七人中的年疏怀起身道:“草民逾矩。皇上,天下间比吾等才高只能比比皆是。吾等不是不愿为皇上分忧,为朝廷效力,却是苦於不得门而入。若非梁王举荐,吾等仍在梁州曲水流觞,叹不得志。若皇上能大开求贤之门,天下定会有新风。”
伍子昂接著说:“所谓贤士,也定会参差不齐。不如在此之前先对欲来之人评断一番,邀请真正的贤士参加‘咏春宴’。”
秦歌问:“当如何评断?所来之人必定甚多。”
伍子昂回道:“太师的‘咏春宴’为四月初十,不知能否拖後一个月,定在五月初十。这样可以让较为偏远的士子们不会误了日子。在此之前,京中不如举办几场小型的诗会。有名气的士子可以直接发出‘咏春帖’,可能被埋没的士子也可在这些诗会中脱颖而出,为人所知。也便於皇上您暗中观察。有才无才,口说无凭。此外,大臣们也可推举他们认为的贤士,举贤不避亲,既然是广招天下贤士,那身家背景倒也不必过於在意。这样多管齐下,皇上必能寻到满意之贤才。”
林甲子满是深意地看了几眼伍子昂,对皇上道:“梁王所言有理,老臣也认为可以广招天下贤士齐聚‘咏春宴’。若此法得益,日後也可称为皇上求贤之法。”
“吾等代天下寒士叩谢王爷、叩谢太师。”梁州七贤齐齐跪下,对寒门子弟来说,别说面圣了,就是当个九品的芝麻官都好比蜀道之难。
伍子昂很狗腿地说:“本王只不过是借著太师的意思,你们要谢的是太师。太师心怀天下贤士,不分贵贱,一心为皇上分忧,当为百官效仿。”
梁州七贤正要叩谢,林甲子却正色道:“此事老夫不如梁王考虑周到,但若没有皇上的圣明,老夫和王爷说什麽也是枉然。皇上隆恩浩荡,天下寒士要谢,也该是谢皇上。”
伍子昂在心里苦笑,起身恭恭敬敬给林甲子行了一个大礼,梁州七贤也是心里憋著笑跟著伍子昂一同给林甲子行了一个大礼,然後对皇上高喊:“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吧。”秦歌同样憋著笑,不过他心知太师的为人,有的也多是欣慰。
林甲子原本就是顺水推舟,临时起意的“咏春宴”就这麽定了下来。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咏春宴”逐渐成了举荐贤士的一项非常盛大的诗会,在“咏春宴”上脱颖而出、为朝廷所用的贤士中出了许多名留青史的人物。当然,这是後话。
林甲子虽然在某些方面是个固执的老头,不过他对皇上、对朝廷的忠心怕是连伍子昂都自叹弗如。梁州七贤是伍子昂举荐来的,但林甲子没有这七人是否会成为梁王一党的顾虑,他只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
“咏春宴”定了下来,梁州七贤到底有多少能耐诗会上便可见分晓。面圣可谓是极为顺利,林甲子的态度也让伍子昂稍稍松了口气。随後,梁州伍子昂带著七贤退下,御书房内仅剩下了秦歌和林甲子,两人继续说起正事。
“皇上,您在春祭时送回的急信上说欲减免或减少青化三省的赋税。还命内阁尽快商议出新的税制。不知内阁的大臣们可有奏议?”
“太师对青化三省赋税之事如何看?”
林甲子默然了一会,道:“青化三省的雪灾令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若仍按现行的税制收税,这些受了灾的百姓们连个喘息的时候都没有。百姓们所需不多,仅仅是能吃饱穿暖,有处居所。皇上身为天子,自当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太师教诲的是。”書香門第論壇
林甲子又道:“内阁的大臣们反对,是怕後患。老臣以为,青化三省受灾的百姓可按照其受灾的情况酌情减免或减少赋税。按照家中受灾的田地、死亡的人数等来确定是否减免其人头税或公田税。新的税制中可加入如遇到天灾後,该如何实施税法的律例。今後受灾之地便可按照新的税法来实施。皇上‘春祭’归来,对青化三省赋税的减免也是天意。”
秦歌听明白了:“明日朝议时,朕会下旨。新的税法内阁还在商议中,太师可有良策?”
林甲子谨慎地说:“税法关乎国之根本,老臣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法子。”他看了眼皇上,问:“不知梁王对此可有奏议?”
秦歌答非所问地说:“太师还是不放心梁王吗?朕虽然离京数日,不过京中的事还是略知一二。梁王为人谦逊温雅,对朕也是忠心耿耿。朕希望他日後能像太师一样,成为朕的左膀右臂,为朕分忧。”
林甲子面带忧虑地说:“老臣不是不喜欢梁王,相反,老臣十分欣赏他。梁王还在梁州时,老臣担心他天高皇帝远,拥兵自重,将来会威胁到皇上的江山;但现在梁王自愿回到了京城,老臣也著实松了口气。但人心隔肚皮,皇上对梁王如此看中,不仅让他手握兵权,还让他进了内阁。老臣皇上的恩宠越重,梁王的心会越不定,日後造成祸患呐。”
秦歌岂会不知太师的担忧,年幼时的他身边除了伍子昂,就是太师了。还记得儿时生病时,守在他床边的不是父皇,不是母後,而是太师。不能告诉太师他现在和伍子昂间的关系,秦歌只道:“若日後他对朕存了异心,朕不会手软。”
林甲子起身跪下:“老臣誓死也会保住皇上的江山,不让任何人毁了先皇的心血。”
“太师。”秦歌双手扶起太师,无言。子昂一定会成为权臣,他已经可以想见到那时太师的反应会如何激烈。但即便是辜负了把他当做儿子的太师,他也不会改变心意。
带著歉意地扶老太师坐下,秦歌转了话题:“太师,天御县县令之职,您看谁合适?”
“梁州七贤既然愿意辅佐皇上,可从他七人中挑选一人出任天御县县令。”看出皇上不欲再谈梁王,林甲子压下忧心,回道。他的回答颇让秦歌以外,不过这也正好称了他的心意,他遂问:“那太师您觉得谁合适?”
“老臣虽未与梁州七贤接触过。不过素闻年疏怀稳重自恃。天御县乃皇家祭祀之地,派他去最为合适。不过既然要举办‘咏春宴’,可待诗会结束後再下旨。”
“就按太师所言。”
和太师整整聊了一个上午,在太师离开後,秦歌在御书房内独自沈思。原本他还要召见内阁的大臣们商议新的税制之事,不过在收到一条奏报後,秦歌完全没了心思。
“温桂,去把阎日唤来。”
“是。”
不一会,身著太监服的阎日来了。这是秦歌第二次见他,他的脸色仍然白得慎人。秦歌挥退温桂,下了道密旨:“五月初十的‘咏春宴’,让小鬼们散出消息,是太师和梁王为寒士们请命,朕遂应允。”
阎日磕头,表示明白。
“退下吧。”
阎日退下了,秦歌把玩了一会桌上的玉珠,喊道:“温桂,摆驾。朕要去梁王府。”
在外头守著的温桂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心慌慌地看了孔谡辉一眼:“是!皇上。”孔谡辉从他靠著的墙角走了出来,在走过温桂身旁时拿剑柄拍了下他的肩膀:“还愣著干什麽?还不去命人备车?”
“孔统领,您快想个法子先知会王爷一声啊。”温桂压低声音急道,这边他又赶紧吩咐人去准备。皇上怎麽好好的要去王爷的府上了?难道昨晚皇上和王爷生气了?不应该啊。
孔谡辉却推了温桂一把:“还不去给皇上更衣。”
“啊!”温桂脸色一白,赶紧开门进了御书房。
在温桂进屋後,孔谡辉对著无人的四周低低说了句:“要不要给王爷通信,你自己看著办吧。”
伍子昂这个时候在干嘛呢?温桂一定想不到。他此时正和梁州七贤中的唐靖在京中最好的酒楼里喝酒呢。为何只跟唐靖呢?伍子昂到梁州时结交的第一位朋友就是唐靖,也是唐靖让他认识了另外六人。京中人多眼杂,为了不引人诟病,伍子昂送七人回到客栈後只约了唐靖出来喝酒。其他六人明白他的难处,并未因此而有不满。
闲聊了一会後,唐靖关切地说:“王爷回到京城似乎并不得志。靖虽初入京城,倒也听到了些风声。”
伍子昂苦笑道:“得志不得志也是没法子的事。谁叫我一个姓‘伍’的,偏要成了王爷呢。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来,喝酒。”
唐靖看著伍子昂喝下闷酒,他也一口干了。
伍子昂落寞地说:“此次的‘咏春宴’对你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你们若能为皇上所用,也是百姓之福。唉,我原本以为自愿回京会让那些人放心,可回京後才知道,除非皇上贬我为庶民,不然没有人相信我的忠心。”
唐靖立刻举杯说:“王爷的知遇之恩在下没齿难忘。若靖能入朝,定会对王爷肝脑涂地,绝无二话。”
“呵,肝脑涂地倒不用。憋屈的时候能有放心人听我唠叨几句就成。”伍子昂又和唐靖喝了一杯,一扫之前的落寞。挡下唐靖欲拿酒壶的手,他屈尊地给唐靖和自己斟满酒,笑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我相信‘咏春宴’上,梁州七贤定能技压群芳,惊豔四座。”
“王爷谬赞。”唐靖谦逊地和伍子昂碰杯,心中踌躇满志。
就在两人喝得越来越高兴时,一位面生的小二打扮的人肩搭抹布,手举托盘进入了两人的包间。伍子昂抬眼瞧了他一眼,喝酒的动作微顿。在小二离去後,伍子昂站了起来:“忽感内急,我去去就来。”
唐靖起身恭送。
出了包间,之前送菜的小二不知从哪冒了出来,快速丢了句:“皇上欲往王府,已经出宫。”伍子昂神色大变,转身奔回了包间,见他神色焦虑,唐靖急忙站了起来。
“唐靖,出大事了。我得赶紧回府。”
“王爷,怎麽了?”
唐靖被吓了一跳。
“我先回府,晚点我派人给你送信。”
没有解释,伍子昂匆忙地转身就跑,唐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尾随离开,回去找其他人商量。
一路跑出酒楼,伍子昂上马就往王府赶。秦歌怎麽突然要去王府了?想到府里的一个女人,他的头上就冷汗直冒。完了,完了,这回绝对完了。
(084鲜币)沈溺:第四十二章
“老夫人!王妃娘娘!”管家伍玄疾风火燎地跑进了堂屋,“宫里来人传旨,皇上正在来府的途中,最多一刻锺的功夫就到了!”
“什麽?!皇上要来!”正和柳双说话的范伍氏一听慌了神,柳双也慌了。
家里一个男人都不在,这可如何是好。想到自己身为王妃不能在这个时候给伍大哥和王府抹黑,柳双攥紧手绢,声线不稳地说:“老管家,先命人铺上红毯,摆上花盆恭候皇上大驾;把府里最上等的茶品备好;立刻派人去禀报王爷、二爷和三爷。还有……”紧张的她一时想不起来还要做些什麽。
范伍氏这时也冷静下来了,接著道:“府里的所有人马上去换衣梳洗;红灯笼有多少挂多少。”
“还有香薰!”柳双又急急补充道,“把上回皇上赏赐的香片拿出来。”
范伍氏紧跟著又是一句:“皇上怕冷,屋内的炭火盆全部点起来!”
“老奴这就去吩咐!”伍玄转身就跑。
“让他们都手脚利索点!别出乱子!”范伍氏著急地喊了一声。
柳双这时候道:“姑奶奶,咱们赶紧回屋换衣裳吧。”
“哎!是是!赶紧换衣裳去!春丫,快点!”
“来了!”
在伍子昂快马加鞭地向王府赶的时候,梁王府内乱成了一锅粥。啊不,也不能这麽说。乱是乱,不过到不是一锅粥。也多亏的伍玄是个利落人,府里乱归乱,却没失了规矩。自从梁王回京後,这是皇上第一次驾临王府。哪怕是皇上临时起意,王府也绝不能失了应有的排场和仪态。
秦歌一早便想去梁王府瞧瞧了,不过一直没有抽出空来。今日心下不愉,干脆去梁王府瞧瞧得了。虽说带了几分闲逛遛弯之意,不过他毕竟是皇上,又不是微服出巡或是秘密幽会,他正大光明地从宫里出来了,天子的排场自然少不得。对於极少如此大动干戈出宫的秦歌来说,偶尔动这麽一次也是事出有因,谁叫他现在心里不痛快呢。
内廷侍卫们骑著马先行开路,一路从皇宫排到了梁王府,以保护皇上的安危,避免宵小趁机作乱。紧接著就是阵势浩大的仪仗队。旗幡、华盖、执扇、鸾凤……虽不如秦歌春祭时的排场隆重,但也足够让京城百姓们心颤敬畏了。
没有乘坐御辇,秦歌坐著由二十八人抬著的玉辂缓缓朝梁王府而去。玉辂内,秦歌把玩著伍子昂送给他的那串手珠,眉间带著几分恼怒。故意派人去梁王府送信,秦歌估摸著府里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沿途任何人不得通行,某个并不在府里的人该是赶不回来了吧。要的,就是如此。
戴回手珠,捧过手炉,秦歌闭目养身。没有多久,他就听传令太监高喊:“皇上驾到──”玉辂停了,温桂在外说:“皇上,梁王府到了。”车帘掀开,秦歌搭著温桂的手出来,踩著矮凳下了车。已经等候在门外的王府众人在范伍氏和柳双的带领下,纷纷下跪磕头,高呼万岁。秦歌瞧了低头跪在地上的柳双一眼,淡淡道:“平身。”
“谢皇上。”
众人起。
看了看梁王府的朱雀大门,秦歌迈出步子,由温桂扶著进了王府。红毯一路从门口铺到了正厅“梁宁堂”,豔红的灯笼挂在门口,微醺的清香飘散整个王府。短短的半个时辰就能把王府布置成这般,梁王府内的奴仆们倒也有几分能耐。只是不知道这是范老太太教训得当,还是新入府的王妃娘娘手段高明。秦歌的脸色沈了又沈,直叫不停偷瞄他的温桂额上冒汗,冷汗。
坐下,命人给范老太太赐座,秦歌的一双眼停在站在范老太太身後的柳双身上,说:“梁王入京後,朕一直未能亲临王府,便是梁王大婚,朕也因春祭之事不能前来贺喜。今日恰巧无事,朕便有了念头。老夫人入京後,可还习惯?”
范伍氏急忙起身说:“老身惶恐。老身入京以来常感皇上挂念,受宠若惊。皇上对伍家隆恩浩荡,老身在京中如在故土,眷恋不舍离开。”
示意温桂扶老太太坐下,秦歌这才把视线从柳双身上移开,说:“老夫人不必多礼。梁王自愿削封回京,朕甚感欣慰,此等恩宠也是应该。”说著,他又看向柳双:“王妃乃柳尚书之女,素有京城第一温柔娴淑玉女子之称。说来,朕今日还是第二次见王妃。第一次朕记得是在宫里的‘赏花宴’上。那时候先皇还在世,朕还是太子。也仅是在桃花园里匆匆一瞥。今日得见,果然如人道也,朕都有点羡慕梁王了。”
柳双被皇上盯得心下紧张万分,急忙福身道:“贱妾不过是寻常女子,得幸父辈与先公私交甚笃,才能觅得王爷如此良君。”她心中不宁,皇上为何要那麽看她?
柳双一直低著头,秦歌看不清她的脸。他微微勾起唇角,显得稍稍和颜悦色了一点,道:“赐王妃座。”有小太监立刻抬了凳子过去。温桂朝过厅瞄了一眼,心想王爷怎麽还不回来?
柳双坐下了,秦歌看清了她的脸,和颜立刻没了,又成了威严冷峻的帝王,不过比平日多了几分阴沈,看得范伍氏和柳双头皮发麻,手脚发凉。
王府虽然备上了极品的贡茶,不过皇上出巡岂会喝别人的茶。温桂泡了带来的茶,用银针测过之後端给了皇上。秦歌用茶盖拨了拨茶水,抿了一口,这才明知故问:“梁王不在府里?”
范伍氏回道:“回皇上,子昂一早便出门了,现在还未回府。”
秦歌放下茶盅:“早上议事毕,朕就让他出宫了。人现在还未回府,不知在何处流连。”柳双的双眸顿时黯淡,秦歌看在了眼里。
“皇上,梁王回府了。”就在这时,通报的太监进来道。还不等秦歌开口,一人神色焦急地掀开厚重的棉布门帘,穿过过厅走了进来。一看到上首之人,他急忙上前几步就要下跪。
“免了。”淡淡地说了句,秦歌又拿过茶盅,借此垂眸不看来人。伍子昂又上前两步,恭敬地说:“皇上前来,怎麽不提前派人传个话?臣误了接驾,还请皇上赎罪。”
秦歌眼未抬地说:“你都说是朕没有提前派人传话,朕又怎好怪罪?”话中的冷淡就是聋子都能听出皇上此刻的心情不好。范伍氏和柳双不安地看向伍子昂,伍子昂却看著秦歌。心中苦笑,他放柔语调:“是臣说错了话。即便皇上没有派人传话,臣也该知道提前回府接驾才是。”他是提前回来了,问题是却被人拦在了路上。
秦歌又有话说了:“这麽说来朕身边今後会有梁王的人跟著了。这样朕的一举一动梁王便会提前得知。”書香門第論壇
“皇上息怒!”范伍氏和柳双面色惊惧,噗通一声双双跪在了地上。伍子昂张了张嘴,这里人多他实在不好说些什麽安抚的话。秦歌起身走到范伍氏跟前双手把她扶了起来,这可让范伍氏惶恐不已。
“皇上,伍副将伍大人和伍参事伍大人回府叩拜。”
进来的两人一起跪下:“臣伍子英(伍子华)接驾来迟,请皇上赎罪。”
“都起来吧。”
一个“都”字,让跪著的柳双一并站了起来。看到她婀娜的身姿中透著楚楚的可怜;看到她惊吓万分地朝伍子昂投去一眼;看到伍子昂对她微微笑了笑,秦歌的双目闪过极寒。他今日真是昏了头,为何要来梁王府!
扶老太太坐下,秦歌站著说:“此次前来,是朕唐突了。下回朕会提前告知,好让梁王能早做准备。摆驾……”
“皇上!”
伍子昂一个箭步冲到了秦歌跟前,打断了秦歌本应出口的“回宫”。厅内的气氛陡然紧张,秦歌的脸色很不好,伍子昂也显得异常焦恼。
压下心急,伍子昂又放软声音:“皇上,臣罪该万死,说错话。皇上难得能来臣的家中,臣却无法接驾,心中惶惶,甚是懊恼。请皇上念在臣是急不择言,不要与臣一般见识。”背对著众人,伍子昂眼中是恳求,是急切。
看了他一会,秦歌别过眼:“来人。”
“奴才在。”
“传御医给老夫人看腿。”
“是。”
“皇上,老身无碍。”快被吓死的范伍氏要起身,秦歌伸手按住了她。
“朕前来并不是要为难梁王。老夫人刚才磕著了腿,还是让人瞧瞧的好。”无视刚才那一跪中同样磕了腿的柳双,秦歌还是冷著脸。范伍氏看看伍子昂,伍子昂对她轻点头,她稍稍安了心,乖乖坐著。
安抚了姑奶奶,伍子昂又赶紧安抚另一个:“皇上,中午便在臣的家中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