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大老爷的科举人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成松盯着贾赦,那眼神凶狠得叫人半夜回想都能惊出一身冷汗出来。

仿佛要一刀一刀地将他切成片一般。

在许久的死一般的沉默后。

徐成松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一字一字第说道:“对不住。”

贾赦点了下头,不做声。

徐成松拂袖而去,蔡良幸灾乐祸地看了贾赦一眼,紧跟着离开。

花厅内剩下贾代善父子二人。

“你不该这么莽撞的。”贾代善不赞同地说道,徐成松就是一只老虎,眼下他虽然蛰伏起来,但是迟早会出手,这样刺激他、得罪他,对他们没好处。

“老爷,我是在试探他。”贾赦看着徐成松远去的方向说道,“一个朝廷大官,竟然愿意跟仇人低头道歉,徐成松必定是在图谋什么,如果不先出手,他迟早就会对我们出手。”

“你拿定主意了?”贾代善顿了顿,问道。

“嗯。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贾赦握紧手,说道,“徐成松必须死!”

状元楼。

贾赦进雅间的时候,陈荣贵对面坐着一个面容憔悴沧桑的男人,那男人似乎坐立难安,一见到贾赦进来,就慌不忙地站了起来。

“这位便是昭然兄吧?”贾赦亲切地笑着打招呼。

陈阳然受宠若惊地点了下头,“贾、贾兄。”

“你是荣贵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不必客气,唤我恩侯便是了。”贾赦在陈荣贵身旁落座,笑语盈盈的姿态让紧张不已的陈阳然放松了下来。

说句实话,陈阳然今日来,纯粹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

这些年来,他心里藏着这个秘密,背负多年,早已不抱任何希望,这次来,还是陈荣贵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服他,他才来的。

“昭然兄既然来了,不知是抱着怎样的决心?”贾赦才一落座,便直截了当地开口问道。

他不喜欢兜兜转转的绕圈子套话。

“什么怎样的决心?”陈阳然许是一时紧张,竟糊涂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贾赦不恼,笑道:“这决心嘛,有多种,一种是破釜沉舟非得讨回公道不可,一种是半途而废,不敢冒上,只图保命,一种是万事由人出头,不敢露面,还有其他的决心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我这次来,自然是抱着帮昭然兄的心思,但是昭然兄是怎样的心思,我可还未清楚。”

贾赦问得话实在太过直接了。

陈阳然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忐忑不安之余心里头又有些看见曙光的激动。

毕竟,贾赦这样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想要帮他的意思,不然的话,他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也不必如此开门见山。

第66章

陈阳然低下头,咬着下唇。

这些年他背负着这个秘密,忍受着本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被人夺去的痛苦,日日夜夜无法入眠,眼下有个机会能让他沉冤得雪,是进还是退?!

进一步,说不定粉身碎骨,家破人亡。

退一步,却不会给他带来任何麻烦,只是往后余生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仇人和那顶了他的荣誉的恶人飞黄腾达,荫庇子孙后代衣食无忧,而他却只能忍气吞声。

陈阳然内心万分纠结,如同刀割火燎一般。

贾赦也不催促他,他知道这事要下决定不容易,世间事都是如此,哪里有十全的法子。

陈荣贵在一盘看着都替陈阳然着急。

他是个直性子,当下就拍着桌子说道:“昭然兄,这事你还犹豫什么,难得有个机会能让你讨回公道,你不同意,难不成真要一辈子当个缩头乌龟吗?”

陈荣贵这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子把陈阳然所有的犹豫都击碎了。

“好!我豁出去了!”陈阳然抬起头来,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决说道。

贾赦嘴角扬起,露出些许喜色,他伸出手,给陈阳然倒了杯茶,“有昭然兄这话,我便放心了。昭然兄也不必担心,我这次来,内心已经有了盘算。”

他说道这里,眼睛闪过一道幽暗的光芒,好似黑夜里一簇火花一闪而过,不见踪迹。

章府。

休沐时日,章桁难得有闲情逸致,他身着一身月白色竹纹镶边长袍,衣角处金丝暗纹若隐若现,手中狼毫笔一挥,一枝笔挺的竹子昂然冲天而上,不屈不让不避的气节透纸而出,中空外直。

章桁退后一步,欣赏着这灵感骤然而来画成的峭壁青竹,唇角抿了抿,倒是和那人有几分相似之处。

“老爷,荣国府贾公子求见。”书房外,一家仆垂手低头通报。

章桁忽而笑了,这人还真是不禁念叨,才刚想到他,他就来了。

他将狼毫笔搁在笔架上,伸手入铜盘用皂胰清洗干净,接过侍女递过来的帕子擦干手后,往外走去。

“恩侯怎么来了?”章桁在椅子上落座后,笑着看向贾赦。

贾赦莞尔,“自然是想章大人的茶了。”

章桁斜挑起眉看向他,“我的茶价格可不菲。”

“大人放心,学生自是带够了茶钱来的,不知徐家可值得上一杯茶钱?”贾赦缓缓说道。

章桁眉头一动,眼里的轻松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慎重,他看了丫鬟家仆们一眼,一摆手,众人如潮水般退下。

大厅内独剩下章桁和贾赦二人。

“此话可当真?”章桁正色问道。

“一点儿不假。”贾赦对答道。

“若是如此,那可就不止一杯茶钱了。”章桁起身,“此处四处开阔,不宜煮茶,恩侯随我来吧。”

他昂首阔步,身姿似山中松柏,潇潇簌簌,清幽中独见风骨,一双瞳仁黑若深渊,直视不见底。

书房内。

散发着清幽的竹香的水咕噜噜冒着泡,红泥小火炉被炭火烧得越发红艳,章桁揽袖,如玉般修长的双手握着炉柄,娟娟热水自壶嘴倒出,茶叶在水中打转、舒展,最后缓缓地沉到底下。

茶香四溢。

带着淡淡的苦和一丝意犹未尽的甜,贾赦叹道:“好茶。”

“茶已经喝了,那么茶钱也该付了吧。”章桁啜了口茶,轻笑着说道。

“当然。”贾赦道:“学生可不敢抵赖茶钱。”

待贾赦一五一十将此事经过说明白后,章桁眉头缓缓舒展开,他若有所思地盯着正侃侃而言的贾赦,眉梢忽地跳出一点笑意来,他那画看来还不像这人,这人应该是小狐狸才对,看似无害,但实则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惊天动地。

徐家案子是一次,解元自辩是一次,而这次也是一次。

章桁心里有股感觉,徐成松对上他,胜算不大。这念头若是传出去,必然让人笑掉大牙以为他满口胡言,但是章桁却不是在胡说。

“你想我怎么配合你?”章桁不愧是章桁,他在贾赦说完这件事后,就知道贾赦这次登门来的目的,陈阳然的确是扳倒徐家的一把利器,但这把利器尚未开锋,伤到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章大人本事通天,想来必定有办法能找到当年的证据。”贾赦眨了眨眼睛,历年会试的卷子都会被封存到贡院里头,而当年徐成松虽然是主考官,但是他的本事再大,也无法销毁卷子,因此只要找到当年陈阳然的卷子和那个冒顶了他功名利禄的官员的卷子,将二人的卷子与誊抄后的卷子对比,就能真相大白了。

但是,这个过程无疑于大海捞针,而且要进入贡院可不容易。

贾赦没办法做到。

但他相信章桁可以做到。

“你倒是看得起我。”章桁嘴角噙着一抹笑容,却是默许了。

贾赦笑一笑,“章大人的本事,谁人不知。”

他意有所指,章桁抬头,飞快地瞥了他一眼,心知他是猜到了乡试里头的交锋,垂下眼眸,轻吹茶杯上的点点碎末,“恩侯言重了,本官不过有点儿本事罢了。”

然而,有点儿本事的章桁在过了三天后,就将证据交给了贾赦。

贾赦低头看了一眼证据,再抬头看看章桁,有点儿懵。

这么快?!

“章大人。”贾赦彻底服气了,他本来还以为少说得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能找到,没想到这才三天就把证据拿到手了。

章桁嘴角掠过一丝笑意,他压了压笑意,淡淡道:“你们看看吧。”

“是。”贾赦道,他对一旁坐立难安的陈阳然说道:“昭然兄看看吧。”

陈阳然紧张地说了句是,低下头去看那四份卷子,会试规矩,考生的卷子是糊名的,糊名后还要再由着小吏们誊抄一遍,为的是防止有考官认出笔迹,没想到这一本是放着作弊的法子到了徐成松手上却成了他帮助考生作弊的方法。

“这一份是我写的。”陈阳然一眼就认出自己的卷子出来,他又看了一眼,把另外一份卷子也挑了出来。

这另外一份则是小吏们誊抄的。

但是名字却不同,陈阳然写的那份卷子上是他的名字,而另外一份卷子上写得则是白用恩这名字,而白用恩则正是请陈阳然当幕僚的那位官员。

“物证已在了。”贾赦指着卷子说道。

眼下万事俱备,只欠一把火了。

回府后,贾赦回到书房内,他在书房静静地对着书桌沉思了半晌。

忽而,提笔挥挥洒洒在纸上写下一篇文章来。

第一步。

示敌以弱。

“卖报啦,卖报啦,甲子年科举舞弊案新鲜出炉,快来看看吧。”一大早,京城里便有不少小少年怀里揣着一大叠报纸在街头巷尾叫卖。

“嘿,这报纸是何物?”茶馆里,有人喝着茶听到叫卖诧异地问道。

同座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道:“那报纸是近日来京城的稀罕事,你才回京没多久,不知道也正常,干脆买一份来瞧瞧便是,一份报纸也就几十文左右。”

能到茶馆里来消磨时间的多半是手头宽泛的,几十文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一碗茶钱,索性就招手买了一份报纸。

打开一瞧,这报纸中间赫然写着一个震人发聩的故事。

那人看的目不转睛,不到半盏茶时间已经将故事看完。

待看完后,那人气怒地拍了下桌子,“嘿,这事到底是真是假?难道真有大臣该冒天下之大不韪,将那举人的功名转给他人不成?”

后头不知何时围观的人纷纷问道:“兄台,这到底讲了什么,让你恼成这样,快和我们说说。”

那人也不客套,见众人都翘首以盼,索性把说书先生的工作也担了,拿着报纸在茶馆中大声念出,他的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将个故事说的揪心不已。

众人听罢,也纷纷叫骂那大臣不是人!

“不过是一故事而已,何必当真。”掌柜的忙出来打圆场说道。

“可不一定就是故事,你们瞧这写的人是谁,是“满口胡言”,此人前次不也说了大臣诬陷解元郎清白的故事,后来咱们不也都知道,这事是真的!”有人气愤不平地说道。

“是啊,是啊,你们看今日这则故事的大臣和那解元郎故事的大臣简直就是同一个人,我看,指不定真是那位。”有人朝徐府方向努了努嘴。

众人瞬间了然。

再仔细一想,甲子年——算算时间,不正是徐成松当主考官的那年吗?

所有人顿时都明白了,这个“满口胡言”所说的故事恐怕又是真事了。

随着一份份报纸的卖出,京城中风云再起。

各个大臣们拿到报纸后,有人对“满口胡言”的话深信不疑,有人则满腹狐疑,疑心这“满口胡言”这回真是胡言!徐成松这人,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可从未传出过这样的传闻出来,这次的事说不定是有心人诬陷他清白。

所有人都没有出声,都在观望,等着事情的发展。

“大伯,大伯。”蔡良手拿着报纸匆匆跑到徐成松的书房内,待看到徐成松y沉着脸看着报纸后,他的声音立即消失了,屏息凝气地站在一旁等着。

徐成松看着报纸,他一言不发,身上却不断地散发出叫人心惊的冷气。

第67章

“大伯,我们可不能对这事坐视不理,贾恩侯满口胡言,诬陷您的清白,要是我们不澄清,被御史往上一告,那可就百口莫辩了。”蔡良着急地说道。

他这次着急可是发自内心,他巴结徐成松这么久,忍气吞声,为的还不是徐成松手头上的权势,若是徐成松倒了,那他这么久的辛苦岂不是就白费了。

“安静。”徐成松淡淡开口。

蔡良委屈地闭上了嘴巴。

徐成松随手将报纸丢在一旁,蔡良拿眼角的余光去打量他,发现他脸上竟然非但没有怒气,反而还带着一丝笑意。

蔡良愣了。

遇上这种事,徐成松不应该暴怒?不应该想要找贾赦麻烦吗?

怎么会笑得出来?

“大、大伯,你打算怎么办”蔡良小心翼翼地问道。

徐成松似笑非笑地看了蔡良一眼,“你觉得贾恩侯为什么会在报纸上登报说出此事?”

“那当然是为了报复大伯。”蔡良毫不犹豫地想也不想地回答。

徐成松嗤了一声,“蠢货!你不想想,他之所以登报正是因为他没有证据,如果他有证据的话,何必打草惊蛇,只需要把证据交给他老子,到时候我自然逃不了一劫了。”

“哦!”蔡良拉长了尾音,语气兴奋地说道:“我明白了,大伯,贾恩侯登报是做了一件蠢事,他手头上必定没有证据,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控告他污蔑朝廷命官的清白!”

蔡良说到这里,兴奋得手都发抖了。

前些日贾恩侯逼着他道歉赔礼,眼下风水轮流转,贾恩侯犯到他手上,他可不会让他那么好过!

还不算蠢到家了。

徐成松冷冷瞥了他一眼,想道。

“管家,”徐成松收回心神,冷着声音对管家说道:“备轿,我要到殿前去击鼓名冤!”

蔡良愣了下,随后心里充满喜意。

大安朝□□太宗皇帝时候,便有一规矩,若是遇到奇冤,无论朝廷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可击响午门前的鸣冤鼓,届时陛下与文武百官都会替那人讨回公道。

但是若是贼喊捉贼,或者案件小,击打鸣冤鼓的后果则是重打七十大板,发配充军。

故而,鸣冤鼓设立多年,一百多年来却从未敲响过。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一声更比一声响。

御书房内,建明帝正与几位大臣商讨国事,旁边太子侍立,忽而,鼓声传来,一声声擂鼓声响彻云霄,震耳发聩。

众人都愣了愣,一刹那间没明白这鼓声是从哪里传来的。

建明帝皱着眉头,“何人在宫中喧哗?”

太子徒源迟疑地说道:“父皇,这声音像是从午门那里传来的。”

午门?

所有人立即想起了鸣冤鼓,随即脸色大变。

“鸣冤鼓?!”建明帝从龙椅上起身,他脸色肃然,对身旁的冯道看了一眼,“去看看,到底是何人敲响了鸣冤鼓,把他带进来。”

“是。”冯道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御书房内,众人心思各异。

有的在寻思到底是何人敲响了鸣冤鼓,有的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

可当冯道带着徐成松进来的时候。

众人立即如遭雷劈一般,错愕地看着徐成松——怎么会是他?

建明帝也愣住了,他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徐卿家,可是你敲响了鸣冤鼓?”

第15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