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回古代做糕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穿回古代做糕点作者:秦燃

第3节

“三、三百个钱。”陆诚咽了口口水,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我、我一个月卖饼,也才挣得五百个钱。叶大哥你才半日多的辰光,就能挣得这许多!那、那一个月下来,岂不是发财了!”

“哈哈~今日也有侥幸的成分。大家都是图个新鲜。大集也不是天天有吧,等卖得日子长了,就不会这么好卖了。更何况,大家都不笨啊。说不定过得几天,咱们这三样的仿制品就会满大街都是了。”叶昕仰头看着碧蓝的天空,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一派悠闲淡然。

陆诚捧着钱袋的手微微有些发抖,回想起刚才摊子前的盛况,内心仍是激动不已。

点子是叶大哥出的,那几样他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点心也是叶大哥一个人做出来的。包括原材料,都是叶大哥出钱买的。他自己也就帮忙出了点傻力气,怎么能好意思拿叶大哥那么多钱?

“叶、叶大哥,要不,这钱你拿回去一些吧。这……这分成,给我的、也、也太多了。”

虽然相处时日尚短,但叶昕知道陆诚心性纯良耿直,自己要不和他说实话,估计陆诚以后都没办法安心跟着自己赚钱。

这么一想,叶昕决定和陆诚摊牌:“我昨日出门打水,不小心听到了你和你家里人的谈话。你家现在既然有困难,你又帮了我不少,所以最近赚的你先拿着,等你家把难关度过,我们再商量分成吧。我这儿还有些钱,到了月底前,你盘算一下,看看还差多少钱,我借给你,你先把债还了吧。”

难得找到一户好房东,叶昕可不想才住几日又换地方。

再说,自己在这里孤独无依,能有陆诚帮自己,他这小ji仔的身材才不至于累垮。

真心从来都要真心换,他真心实意对陆家人,想必陆家也不至于把他的配方和手艺做法给卖了。

“你要是担心我坑你,可以写个欠条给我,约定何时还钱便可。”叶昕连防坑的办法,都替陆诚想到了,温润的嗓音絮絮叨叨个没完,听在人耳里,竟莫名温暖。

陆诚本就被捧在手里的三百个大钱弄得心绪起伏难平,这回听叶昕将实情娓娓道来,连带望着叶昕的眼神,都充满了热切的崇拜之情。

自从阿父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就压在他一人身上。阿母和妹妹虽也能靠做绣品卖得一些钱,但面对一家人的生计和债务,陆诚仍旧时常感到喘不过气来。

然而,望着眼前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美貌男子,陆诚心中竟生出一股莫名的依赖感。

明明他那么瘦弱,甚至还没自己壮实,却那样聪明;面对这些诱人的钱财,还能如此这么淡定慷慨地援助自己。

此等心智、此等品格,怎能叫自己不心折?

眼眶正热着,院门外传来一阵颇为急促的敲门声。

“陆小弟,陆小弟在不在?”听这声儿和架势,有些耳熟。

陆诚抬手揉了把脸,把泪意给硬憋回去,快步跑去开门:“何人?来了来了。”

这不是刚才在摊子上抢买他最后几个点心的李大婶么?她怎么找到家来了?“婶子找我何事?”

李厨娘跑得好险没背过气去,见到有人开门,连额角的汗都顾不得擦,立刻眉开眼笑挤进门来,喘着说道:“陆小弟,你家那几样点心,还有吗?我、我每样都要十个。钱我都带来了!”

陆诚傻了眼,下意识地回头,望着叶昕用眼神求救。

叶昕心中一喜,知道又来了大单,面上却不露喜色,只不卑不吭地走上前来,露出营业笑容:“有的。还好,家中还剩些材料。大婶若是来晚了,我们说不定就自己吃了。”

李厨娘连忙将钱袋往陆诚手里一塞,生怕叶昕反悔:“快,把钱先收下。我何时能来取?”

陆诚再次求救地望着叶昕:“叶大哥?”

“一个时辰之后便可,可要送货上门?”叶昕笑眯眯地问道。

李厨娘面上一喜,刚想应承,可想到万一在路上点心被磕了碰了,那可是要了她的老命。还是自己来取放心些。“不用,我亲自上门来取。”

“好。一言为定!”叶昕点点头,保证道。

大户人家从来都不差钱,对ji,ng食的需求,更是舍得砸钱。瞧那仆妇的衣着与气质,一看便知是官家或士族出来的。

叶昕对来自富贵人家的订单,早已预料到,只是没想到,新单子会来得这么快。

送走了李厨娘,叶昕接过陆诚递来的钱袋,从中数出一百一十钱,又将剩下的递给陆诚。“来吧。成本我已扣了。今日第二笔进账!你拿好。单子不小,哈哈~这可是个大户,以后咱们得好好维护。”

见叶昕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陆诚才恍然悟道为何叶大哥会将那三样点心的原名“开花馒头、豌豆黄、芸豆卷”的点心,在大集上临时改成“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白鹤报喜”。

原来叶大哥早就瞄准了富贵人家。价钱定的这么高,也是早就预料到那些人能买得起。士族显贵,可不就喜欢这些名字取得吉利又别致的ji,ng食么!

陆诚再也抑制不住激动,捧着一大一小两个钱袋,冲进阿母房中。

不一会儿,房中便传来哭声。只不过这哭声中夹杂的,是无法掩饰的喜悦。

“贵人啊!诚儿,咱家这是遇见贵人了。你妹妹可算是保下来了。”

“阿兄!叶大哥好厉害啊!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做点心呢!”

叶昕知道,陆家三口并不是因为那几百钱而哭泣。只因他们看到了希望,女儿不会再被逼做妾,妾是私产,与正妻在家中的地位简直是云泥之别。

哪怕是当穷人家的正妻,何氏也不愿自己的女儿嫁到富贵人家做妾。这才是使他们流泪的原因。命运再次回到自己手里,不再受他人胁迫,怎能不叫人喜极而泣?

日头偏西,家家户户正在生火造饭,炊烟袅袅。陆家小院里却是另一派忙碌景致。

第9章9收徒

之所以选择先做豌豆黄、芸豆卷与开花馒头这三样点心,叶昕是经过仔细考量的。

豌豆黄也称豌豆黄儿,是北京传统小吃,常见于庙会之上,后因清宫慈禧太后喜食而出名。

芸豆卷也是北京特色传统点心,由白芸豆与豆沙制成,其色泽雪白,质地柔软细腻,馅料香甜可口,也是慈禧的御用点心。这次叶昕还另外以芝麻为馅儿做了些,芝麻口感浓厚馥郁,也颇受商贾们的欢迎。

开花馒头,又名白银如意。外层色白喧软,内层香甜,顶花四瓣,因其色、香、味、形俱佳,成为享誉济南的特色传统面点。

将这三种点心一块儿用来开张打头阵,既能满足达官显贵的挑剔品味,又能讨得平头百姓对朴实食材的由衷欢喜,想要卖不好,那也不是一件易事。

古代可不比现代,宣传手段一大串,影视广告、互联网、广播、平面广告一条龙的包圆儿。只要商品好,哪怕是非洲,名声都能传得过去。

古代的宣传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口耳相传。因此一次性卖这品相各有不同的三种点心,若卖得好,便能同时上传显贵、下达平民,宣传效果绝对好。

等到下次集市,也就不愁销量和口碑了。

而且这三样点心都是蒸制的,不需其他繁琐的灶器工具。在陆诚家就能做得出来。

不过陆诚家的灶器实在简陋。别说陆诚家了,连玉春街这种中心街区,来回逛一圈,都找不到一家卖蒸笼的,看来这里的面点制作工艺,仍旧非常古老落后。

叶昕虽然告诉过陆诚自己忘记了许多事,但如果连朝代都不记得,却记得面点怎么做,这种错漏百出的理由说出来,恐怕会被陆家当成骗子或疯子。

叶昕自认为丢不起这个人。而蒸笼好像是魏晋时期才出现的,再根据这里人的着装、皇族姓氏以及普及文字是隶书而非小篆,叶昕大胆地推测出,这里很可能是沿自东汉的一个平行世界。

如此想来,他这穿越可真是刺激。不但穿回了古代,还穿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

“叶大哥,叶大哥?”清脆的少女声音自身旁传来,“你怎么讲着讲着,就不讲了?是思乡了吗?”口中吃着软糯的芸豆卷,陆宜还不知足,催促叶昕继续讲这几样点心的制作细节。

小丫头吃到好东西,又听叶昕说了几句这些东西的由来(被叶昕改编过的),现在已经对这位容胜美玉的叶大哥完全放下戒心了。方才瞧见自家阿兄和叶昕忙完,便跑到院子里找他们玩。

“叶大哥,你手艺这么好,干脆收了阿兄做徒弟吧。”

陆宜天真烂漫,随口一提,却将陆诚的心无意中给敲动了。但才刚刚受人恩惠,就要舔着脸求人家收自己做徒弟,怎么说也太过于厚脸皮。

陆诚即便双眸中露出浓浓渴望,却没主动开这个口,只是看了一眼叶昕,便脸红地低下头去。

反倒是叶昕一拍大腿,欣喜地说道:“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叶大哥要给陆小妹点个赞了!”

陆宜捂着肚子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叶大哥,你这举止可与美人二字不衬呢。美人都是很端庄的,哪有你这般豪放的。”

“嗨呀!男人再美又不能吃。有一手好本领就足够啦。”叶昕被陆宜这小丫头如此嘲笑,一点也不恼,反倒是不在意地摆摆手,给自己比了个大拇指。

陆宜之前被叶昕告知过这动作是什么意思,又咯咯地笑他不知道谦虚。

叶昕与陆宜说笑完,又认真思考收徒这件事。古人多重礼重孝。如果他真的收了陆诚做徒弟,师徒如父子,那也就意味着他在这里会有亲人了。陆诚品性自是没得说,脑子灵光手又巧,还真是个好徒弟苗子。

脑袋瓜飞速运转,叶昕很快便算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于是笑嘻嘻的主动提道:“陆小弟,你要不要拜我为师?”

陆诚一阵头晕,他感觉最近一定是福神临门了,怎么这么多好事接踵而来,哪还有谦虚推辞的道理,用力点点头,兴奋道:“要。要的!如若叶大哥不嫌弃,那这师父我叫定了!”

叶昕笑哈哈地摆摆手:“不嫌弃,不嫌弃,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那我进屋和阿母说一声去,明日便行拜师礼!”陆诚激动不已,说完直接就往何氏屋里冲。

到得第二日,陆诚当真给叶昕叩头行了拜师大礼。甚至到了哺食时分,还特地买了一块猪r_ou_和一条鱼,做了一顿丰盛的拜师宴。足以见其郑重与诚心。

既然徒弟都表示了诚意,那做师父的怎么也得意思意思。

叶昕是个务实的人,当晚他便教了陆诚两道平民面点的做法。以后不但能走平民流的大销量,陆诚给他自己家做了也能当主食吃。

以陆诚家的条件,还有摊位的消费定位,平时光顾的主要还是一些靠劳务挣钱糊口的平头百姓。

这些人购买力低下,不见得会舍得花钱买那些价格比较高、好看又好吃的糕点。还是蒸饼、胡饼之类用来果腹的面点更吸引他们。

价格定不高,那就只能从控制成本上入手来制作新产品,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扩大产品种类来吸引更多低消费能力人群。

根据刚才陆诚告诉自己的他们常吃的面食,种类已经比较丰富。比如有蒸饼、汤饼、胡麻饼、髓饼等。不过髓饼的馅儿是用猪牛羊等家畜的骨髓和油脂制成,故而价格上要比其他面点稍贵些。

这个“大汉朝”还没有小苏打,也没有食用碱,发酵技术刚刚起步,所以面点种类虽已不少,但松软程度完全无法和现代的相比。发酵技术的成形和普及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为一名资深糕点师,国内面点的历史发展这种基础知识难不倒叶昕。根据这些特点,叶昕越来越肯定自己是穿越到了与东汉时期平行而生的另一个时空。

对于发酵材料不是问题,叶昕可以用之前制出的碱水来替代小苏打。

如果将面点的口感与外形提升一番,不增加多余的材料导致成本的增加,一定能卖得不错。这样的面点,应该不少……稍微琢磨了一阵,两种廉价又美味的面点立刻浮现在脑海中。

第一种是葱油花卷。制作葱油花卷的材料很简单,就是面粉、小葱、油和少量食用盐。在叶昕生活的现代,花卷几乎是每个早点摊儿都会售卖的极便宜的面点。

价格和馒头差不多,味道却胜出不少。吃馒头还得另外配酱菜腐ru,可是吃花卷,就算什么都不加,叶昕一顿也能吃下去三、四个。

第二种则是蝴蝶卷。蝴蝶卷形似蝴蝶,其制作可繁可减。若按最便宜的来,那么只要用面粉和饴糖就行。它的特点在于口感松软的同时,外形比较讨喜。再加上有饴糖调味,与这里其他的面点相比已经很占优势。

陆诚在做蒸饼时,有几册会加入饴糖做成甜的。那么做花卷时,用买饴糖的钱用来买油,也没差多少。小葱的价格极为便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陆诚的一册蒸饼能够叶昕吃好几顿,这成本如果用来做葱油花卷,也能做将近二十多个了。

而蝴蝶卷成本比葱油花卷的还便宜,所费的无非是一些人工和时间而已。

葱油花卷和蝴蝶卷一咸一甜,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口味。

产品的多样化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了这两种新面点,再加上陆诚自己做的蒸饼,他的生意一定会比之前更好。

这两种新面点的材料固然一目了然,但能够使口感松软的碱水这东西,也算是跨时代的产物,制作步骤更是复杂,想要仿制谈何容易。只要把碱水的制作工艺保密,在很长时间内,陆诚的摊子都会是这里的独一份儿。

说得再多,不如做出实际物品更让人能有直观的感受。

当天下午,叶昕便招呼陆诚去买好制作这两种面食的材料。

关起院门,将双手洗净,叶昕深呼吸一口气,卷起衣袖,起手搭配材料,然后合面、揉面、醒面。

陆诚和陆宜两人蹲在一边,捧着脸直接看傻眼了。

只见叶昕全神贯注,双手如飞,白色的面团在他手中化出各种形状,像是软绵绵的一朵云彩顺从地任其揉捏。

打开蒸笼时,一排排纹路规则的白胖花卷之上绿意点点,咸香的气味扑鼻而来。

陆宜最先忍不住,用箸夹起一个,一边吹气一边咬下去,热乎松软立时填满整个口腔,陆宜被烫地直蹦跶,嘴下倒是又咬了一大口:“好烫、呼呼……好香、好软!”

陆诚见妹妹吃得香甜,不禁咽了口口水,看了眼笑眯眯抱臂站在一旁的美貌师父。

叶昕用布巾擦了把汗,笑着对自己的徒弟说:“傻小子。看什么?快尝尝。”

“嗯!”得到师父的允许,陆诚夹起另一蒸笼里的蝴蝶卷,抽抽鼻子闻了闻,一股淡淡的甜香味夹杂冬小麦的谷香钻入鼻端。陆诚眼睛一亮,吹了几口气便咬下去:“唔!甜滋滋的,还软乎,真好吃!”

叶昕见两个半大小孩吃得欢实,自己也跟着高兴:“明日没有集,人流没昨日大。你若担心卖不掉,我们今日便少做些,试卖一下。”

陆诚吃到一半,忽然停了,脸上出现喜色,道:“不!明日可以多做些。附近的玄元观明日有玄谈例会,会有不少道士和去玄元观听经者往来,玉春街是必经之路,客人不会少的。”

“玄元观?”叶昕歪了歪脑袋,露出难得的憨态。“那是什么?道观吗?”

陆诚原本感到吃惊,师父的记忆居然被那伤破坏到如此程度!但一看师父脸上的表情,不知怎么的,陆诚联想到隔壁一只刚满月的白色奶猫,遂心头一软,毫无保留的如实招了:“玄元观是扬州的州观。但凡有重要的祭祀仪式,都会有高官到玄元观来参拜,甚至有时连皇帝都会来呢!”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能错过的内容?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叶昕,听到这里,不自觉地聚ji,ng会神起来,问道:“每个州,都有州观吗?”

“自然。在洛阳还有国观呢!玄元观的观主,就是国观清风观观主的首徒。”

原来这儿的国教居然是道教!那看来道士在这时空里的地位应该不低了。

叶昕恍然大悟的同时,脑中浮现出前几晚在山溪边遇见的那位帅道长的身形。

难怪那位年轻道士瞧着这么神气昂然呢……

第10章10寻人

“那这么说,道士岂不是很受人尊敬了?”想起那人,叶昕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陆诚见师父似乎对道士很感兴趣,咽下口中的蝴蝶卷,放下箸,认真回道:“是。敬天、祭祖、求雨、超度,都会请观中道士来做。像各州的州观,连刺史府都要礼让三分呢。”

居然这么牛的么……那不是意味着有钱又有势了么!叶昕嘴上不说,心中想法却很多。“既然道士这么厉害,那岂不是人人都想争着去当道士了?”

陆诚笑了笑,摇头道:“道士并非想当就能当的。要有师父传授本领。且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行。有些人家会送家中子女去一些小观修习。学习炼丹、医术、剑术、道经。待学满一年之后,可以去各郡的郡观参加道考。通过道考后,郡观便会发放道牒。”

我去……竟然还要考试呢!叶昕听到这里,惊讶不已。道牒?道牒又是什么?道士上岗证么?“有了道牒以后呢?”叶昕好奇凑近陆诚,追问道。

“有了道牒。才能去参加州观的道考。过了州观的道考,便能入州观继续修习道学。学满四年,若能通过州观各宫主的考评,宫主便会在道牒上盖印。得到州观印玺的道牒,方能称之为道士。能接民间超度之请、能行医、能讲经授业、能收徒。”也就是能用道士身份和知识合法赚钱了。叶昕默默总结了一番。

这么一想,这不就是类似现代的升学考试和就业资格证!管理得很科学么!

叶昕在感叹这时空道教兴盛的同时,记起以前在大学时,那个汉朝迷教授也曾说过,西汉帝王对道教极为推崇。想来应该是那时候对道教的推崇扶持,导致了现在这个时空中道教的普及和昌盛。

叶昕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对国教是没什么概念的。

毕竟中国没有所谓的“国教”。但在这里,听了陆诚对道教大概的说明后,叶昕才对国教的体系有了那么一丁点概念,也才知道国教对百姓生活的各方面都能产生这么多影响。

“听你这么说,改天若有机会,一定要去玄元观看看。”叶昕道。

“玄元观?”陆宜吃完一个花卷,又吃了一个蝴蝶卷。一咸一甜两种点心下肚,口腹之欲得以纾解,这会儿两耳才能听进人说话。耳中钻过“玄元观”三字,陆宜整张小脸立刻绽放出春天娇花般的光彩,亮着脆嫩的嗓音说:“阿兄和叶大哥下次若要去玄元观,一定要带上我哦。我要去看楚道长!”

陆诚笑着轻轻敲了一下陆宜的脑袋,宠溺道:“知道了。若无要事,一定带上你。”

看来无论哪个朝代,都不乏追星之说。一见陆宜那两眼放光的劲头,叶昕便猜到这小丫头的偶像是位道士。

不似陆宜那年纪的小姑娘会关心帅哥偶像,叶昕则把重点放在了刚才听到的“医术”上。

要知道中国古代许多道士的医术是极为高超的,那可是现代人的养生鼻祖。炼丹技术与现代的中药丸散剂制作技艺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他要找的名为“田斌”的人,显然也是个懂医的。那是否意味着,他除了能通过医舍去寻找此人,也能通过道观和道士这一途径去打听这位“boss”的下落呢?

越想越觉得可行,叶昕决定明天与陆诚出摊时,一定要好好观察那些路过的道士,如果遇见好说话的,那就干脆问一下他们是不是认识田斌这人。

眼见事情有了一些进展,即使很微小,叶昕心里也忍不住的激动起来。

没有集的玉春街,人流量虽不如有集时大,亦不乏人潮熙攘、牛车哒哒往来有序,货郎们此起彼伏的沿街叫卖声,使得整条街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气。

叶昕与陆诚又是天不亮就起来了。将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两人推着板车,把做好的蒸饼、葱油花卷和蝴蝶卷放到炉灶里。陆诚负责生火添柴,而叶昕则负责看着碳炉和蒸锅。

像他们这般卖早点的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无需费力叫卖。

挑夫和货郎们本就是饿着肚子出门的,而当炉火燃旺之后,面点的香气便会随着锅内漏出的热蒸汽随风穿街过巷,那对于还未用朝食的勤劳平民们,是无法抵挡的诱惑。

叶昕之前在玉春街上露过脸,卖的吃食又是人们前所未见的新花样。美貌如此逆天,手艺又出挑,故而今日才出摊,就时不时地有附近商铺里的伙计和婆妇们走过来张望打探了。

陆家蒸饼摊旁正好有家布舍和茶舍,一见叶昕掀开锅盖,布舍里的掌柜徐婶子和茶舍里的伙计钱二郎便前后脚地凑上前来。

徐婶子笑得眼睛旁都出了褶子,一会儿瞄一眼蒸笼,一会儿又将视线转到叶昕的俏脸上:“叶小兄弟,今儿你这又卖得什么?闻着就让人流口水呢。”

叶昕笑吟吟道:“葱油花卷,蝴蝶卷。徐大婶爱吃咸的还是甜的?”

徐婶子老脸一红:“都、都爱吃。你这贵不贵呀?要是贵,我就只买一个尝尝。要是不贵,我就两个都要。”

叶昕立马摇摇头:“不贵不贵,这两样都是三钱两个,单独买一个便是二钱。您吃这两样不用配腌菜,都是有味儿的。就着白水吃都很香呢!”

徐婶子一听,乐了,大方掏钱道:“那你每样给我来四个,啊,再来两块饼子吧。我家大郎和二郎都还没用朝食呢。”

这回不用叶昕吩咐,陆诚当即手脚麻利的将徐婶子要的东西用油纸包好,递给她:“徐婶子,要是吃得好了,记得明儿再来。”

钱二郎在一旁听了个仔细,这回也不用叶昕介绍了,眼睛盯着蒸笼里又白又大的面点,张嘴就嚷嚷道:“这什么花卷,给我来两个。”

叶昕笑眯眯地负责收钱,陆诚则快手快脚地将包好的葱油花卷递给钱二郎。

钱二郎不等回到店里,直接站在一旁就哈赤哈赤地啃起来:“唔。又香又软乎。味儿真好!”

有了这么个活招牌,附近忙活完的货郎们便立刻围了上来。忙活了一阵,又陆续有回头客找上陆家摊子,说这两样新吃食松软,家里的老人牙口不好的,也能吃得香、吃得好,于是又买回去一些。

叶昕长得实在貌美,肤如凝脂、眉目疏丽,一对勾人双唇艳过花瓣,往摊子那儿一站,人又爱笑爱说,温厚随和,简直就和书中的颜如玉活过来似的。有不少婆妇远远望了望他,便经不住的往陆家摊子前凑了。既然来都来了,那当然要给这美貌的点心师傅捧捧场,顺便买些葱油花卷和蝴蝶卷回去给家里人当主食,换换口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