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塔不理她,她也不理乌云塔。
如今我有新姐姐了。赵赤格心想。
乌云塔看出她要去的方向,此前不在乎妹妹,但见妹妹去亲近自己讨厌的人,便气得牙痒,非要在其中使坏。停住了脚步将赵赤格拦下,皮笑肉不笑道:你这风筝真好看。
说着毫不客气地伸手来拿。
听她夸奖,赵赤格很大方地松开了手给她细看。
乌云塔涂了豆蔻的指尖戳在绢布上,明知故问道:你这是要拿着它去哪儿啊?
去找瑜姐姐。
乌云塔表情一冷,仿佛一时没能拿稳,风筝直接从她手中掉在了地上。然后脚步一移踩在风筝上,细微的咔嚓声便自她靴底传来。等她收回脚时地上的风筝已经被踩出了一个脚印,木骨也折断了。
没拿住,真是抱歉。
乌云塔的语气中毫无歉疚,蹲下身将准备将风筝捡起来还给赵赤格。
赵赤格的奶娘欲哭无泪,乌云塔这个姑奶奶年岁不小了,却总和年幼的妹妹过不去。
而赵赤格红着眼眶尖叫了一声,捏着拳头朝乌云塔扑了过去。
窦瑜还以为吃饭的时候赵赤格只是随口一说,她年纪小,可能转头就忘记了。谁知练了一会儿字,揉着手腕放松时就见茂娘将赵赤格领进了房中。
她满脸是泪,手里还紧紧捏着脏兮兮风筝。奶娘紧随其后,满面愁容。
茂娘很会哄孩子,洗了帕子为赵赤格擦干净脸蛋,几句话就把她逗得破涕为笑。见奶娘坐卧难安,窦瑜问清了缘由才知道,方才在路上乌云塔踩坏了赵赤格的风筝,赵赤格一怒之下居然一口咬在了她的手上,血都咬出来了。
咬完就跑了,奶娘好不容易才追上她。
看到赵赤格笑完了情绪又低落起来,窦瑜让茂娘翻出自己的雕翎毽子陪她玩了一会儿。赵赤格玩累了还不肯走,又在她这里吃了一整盘糕点,趴在桌子上看她写字,无聊了就摆弄她的砚台,蹭了一脸的墨汁。
最后赵赤格趴在榻上睡着了,奶娘这才抓住机会将她抱走。不过那只断了木骨的风筝却落下了。
窦瑜将风筝拿起来。
在窦家她有两个妹妹,可惜都没能培养出什么姐妹情,如今这个与她并无血缘的赵赤格居然如此亲近自己。
也挺唏嘘的,人与人的缘分当真是说不清。
她唤来下人去找竹片和绢布,带着茂娘一起把赵赤格那只七零八落的风筝重新修理好,黏贴妥当,又动笔在上面画了一只简单的摆尾金鱼。
她会画的东西实在有限,也就是鱼和龟画得还能看。
第二日一早,赵赤格一醒来看到帐子上挂着的新风筝,惊喜不已地睁大了眼睛,将风筝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
用完饭她被母亲扣下练了几张大字,胡乱写完后迫不及待地抱着风筝跑去找窦瑜,却听院中的下人说窦瑜一早便带着人出门了,还未归府。
噘着嘴反复提醒窦瑜院中的下人:等瑜姐姐回来了,一定要告诉她我来过!
下人连忙应下,看着她依依不舍地提着簇新的风筝离开了。
朱敏春的事并没有真的结束,他侥幸从凶手的手中活了下来,好运势却没能一直眷顾着他。
那日后凶手被下了大狱,等待审讯,他的一双年迈父母却来衙前击鼓鸣冤,声泪俱下地控诉郡守之子。为了平息事端,郡守朱封安背地里找到了他们,想要给些钱财堵住他们的嘴。
凶手的父母提出了许多要求,又是提出以昂贵的棺木为小儿子迁坟,又是索要诸多金银绸缎以弥补他们连失二子之痛。
朱敏春听说后,与友人喝花酒时还在笑话他们乃卑贱之人,狮子大开口,怕是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财,做梦都要笑醒了。当夜醉酒后继续宿在了妓馆享乐。谁知深夜房中忽然失火,妓馆的下人们慌乱地将火扑灭后却发现朱敏春不知所踪,竟然连他的尸骨都没有找到。
郡守府的下人找了一天一夜,几乎把河阴郡翻了个底朝天。最后发现凶手的家人离奇失踪,便有人战战兢兢地提议让郡守挖了坟。立好不足一日的新坟挖开,随着长钉紧封的棺木被撬开,剥开里面胡乱堆叠的绫罗绸缎,众人见朱敏春闭目躺在里面,嘴里强行塞满金银,表情狰狞已经气绝。
窦瑜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早已经趁乱离开了河阴郡。朱敏春的死在他们意料之外,不过即便没有此事,他们也是要在当日一早离开的。
她光明正大带着茂娘和无难师父离开将军府上了马车,进了平日都会逛的布坊。
从前她在里面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挑挑选选,然后大方地买下许多。今日还又像往常那样让下人多套了一辆空马车,布坊外的下人毫无察觉,站在外面苦等到日头高悬,也没见她再从里面走出来。
郡守悲痛欲绝,等反应过来派人封锁城门,不管是窦瑜等人也好,凶手父母也好,全都如人间蒸发一般失去了踪影。
在路上卫琴和窦瑜细细讲了朱家的事。
对于陆双羊与卫琴这对夫妻与他们同行,窦瑜倒是很意外。不知陆双羊是如何与自己的家人交代的,又或者根本没有交代。她见卫琴没有深谈的意思,也就没有多问。
卫琴穿着素雅,笑容倒是比在陆家时更加明亮了,与茂娘也时有主动谈笑。不过茂娘迈不过心中那道坎,依旧待她异常恭谨。清点行装时,他们夫妻带得比较多的却是书籍,这些都是二人的私藏,卫琴大方地挑出了一些,给窦瑜在路上翻阅解闷。
窦瑜不好意思在人家的书上批注,便在单独的纸上一边细读一边练字,偶尔会不小心夹带进书中,连书归还给卫琴,陆双羊翻到过一回,仔细一看讶异非常。
因为窦瑜的字与谢述的字足有七八分像。虽然没有谢述落笔那样遒劲有力,可字形已经仿得极其相似了。
他与谢述相识那几年窦瑜还没有回到奉都城,不知两人的那段过去。左思右想还是拿着这张纸去试探郭素,才知道郭素早已经心知肚明。
那她知道你是
她不知。复生一事到底还是太过诡异骇人,虽然这时的郭素不愿意承认,可他内心深处确实还是怕她畏惧自己。
一行人一路去往河州,接连赶路多日一直到了河州边城才住进了驿馆。此处驿馆负责接待出行的官差、使者,偶尔也会住进商人,客源繁杂。驿馆中官差和使者更为受重视,所以他们虽然不缺钱财,依旧只被安排住进了一间普通的院落。不过他们一路上本就不求显眼,窦瑜和卫琴戴了一路帷帽,入住驿馆后才摘下。
这里离冀州很远,他们已经彻底安全了。
坐车又坐船,颠簸了一路,茂娘还有些心神恍惚,没想到自己就这样离开了河阴郡。但她早就没什么家人在世了,能跟着娘子就已经十分满足。
窦瑜同样松了一口气,坐在床榻上揉了揉因为长久赶路微微肿胀的双腿,心情却很愉悦。已经入夜了,房中昏暗,只点了几支烛,心神松懈下来的她在摇晃的烛影下昏昏欲睡,软软伏在枕上。茂娘正想出门支使杂役烧水,就发现郭大人已经让杂役烧了热水恰好刚刚送至房门口。
现在茂娘学着侍从对郭素的称呼,也改口叫他郭大人。
郭素如今已经弃了面具不用,初见真容时当真震住了茂娘。她原本以为既然以面具遮住了面容,必然是不方便以真面目示人的,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样貌丑陋。谁知这位被自家娘子以兄长称呼的郭大人,非但并不丑陋,反而俊秀无比。比陆三郎还要好看得多,是冷眉冷眼也掩盖不住的精致好看。
一夜过后,到了清早,茂娘轻车熟路地来请郭素去饭厅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