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芳仗着自己傻,想不通就问:不是顺/奸啊?
孙组长听糊涂了,顺奸?
张小芳点头,天黑看不见,那个段啥然以为刘季新是我家方剑平
咳!谢兰被自己口水呛着,左一句方剑平,右一句方剑平,可别被人家抢去。
张小芳转向她,瞪大眼睛,本来就是我的。
孙组长道:别打岔。
谢兰点了点头:是,是你的,接着说。
张小芳挠头想想,刘季新见段一然把他当成方剑平,就顺势跟她那样了。不是吗?
孙组长看向刘季新:是吗?却没容他开口,刘季新,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再不坦白咱们就换个地方。说着话把手铐拿出来。
刘季新的瞳孔紧缩,手不自觉紧握成拳。
孙组长注意到这点放心了,说吧。你和段伊然跟方剑平有什么仇什么恨要这样算计他。
刘季新心底吃惊,他不是被张小芳带偏了吗,怎么又偏回来了?
孙组长:还不说?你以为张小芳把方剑平弄她家去没人看到我们就没证据?指着西边,沟案上有一串脚印,经我们的技术人员分析,脚印是女人的鞋,鞋码大概三十八左右。
张小芳立即抬起脚。
孙组长指着张小芳:应该就是这双鞋。那个脚印的深度至少是两百斤重的人留下的。经过我们走访,张庄全村也没有一百八十斤重的人。
谢兰不禁惊呼,我的亲娘祖奶奶,看脚印就能看出来人多重?
孙组长:太明显。不光我们技术人员,你们也能看出来。再次转向刘季新,还让我继续说吗?
刘季新虽然比方剑平大两岁,可他来农村之前也是学生。
六六年秋方剑平上高一,刘季新上高二,虽说高考停了,但谁也不知道停多久。指不定来年就恢复了。所以即便有很多学生没心思上课,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心存希望。其中就有方剑平和刘季新。
老师没心思教,他们就自学。
直到高中由三年改为两年,方剑平身为高二的学生和刘季新身为高三的学生都毕业了,不能参加高考,工厂也不要他们,街道三天两头去家里找,他们这才死了心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农村虽然鸡毛蒜皮的事不断,但都是小打小闹。以前还会因为多种邻居家几分地打的头破血流。自打五八年土地归公,连打架的事都少了。
刘季新在学校里遇到的最大的事也不过同学拌嘴打架,考试作弊被叫家长。到了农村没机会见识更恶劣的事,公安三年来不了一次,哪知道凭脚印就能看出这人多高多胖的神技。
听到孙组长这番话,真以为处处是破绽,顿时全身无力笔直的腰板塌下来,我说。不过我想知道,你怎么就认定是合谋,不是我顺势而为?
发生在农村的案子比城市好查。
农村家家户户都认识,来个生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再说了,一块住几十年,谁还不了解谁啊。
像小赵那样年轻的小公安都能摸查个八/九不离十。
事情发生的太早,段伊然报案的时候孙组长还在家睡觉。
值班人员去通知他,孙组长担心现场被破坏,立即让熟悉张庄的公安先过来。他安排女同事给段伊然做检查。
女同事很确定她身上的痕迹不是被强迫。段伊然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给他一封信。这些让孙组长意识到此案不简单。
尤其看到信上的字迹很方正,没个几年工夫下不来。全篇还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说明写信的人一定是知识青年。
即便知青没有直接参与,他也认识犯罪嫌疑人。
孙组长立即把全组人调过来,先用安抚的名义令女公安把段伊然单独隔离起来,然后就带着技术人员先勘察现场,后查知青点。
案发现场和沟渠边留下的脚印,结合打头阵的公安了解到的情况,孙组长就已经确定方剑平昨晚在张小芳家。
至于是合谋还是被骗,他那时还不清楚。
孙组长道:段伊然和知青点的人告诉我的。
刘季新忍不住大骂:那个贱女人!转向知青点的人。
七个男男女女下意识说:我们什么也没说。
孙组长道:你们确实没乱说。看向那几个男知青,你们说睡着前除了方剑平所有人都在。所有人也包括刘季新?
四个男知青老实点头。
孙组长:还说那会儿得有九点了?我们问女同志段伊然什么时候出去的。有位女同志有手表,习惯睡前看一下表,她睡着前是八点五十几。这时候段伊然还没回来。段伊然跟我们说事发在八点到九点之间。
方剑平在张家,刘季新在睡觉,这就说明嫌疑人另有其人。如果没有知青点的人的参与,黑灯瞎火昨晚又没有月亮,方剑平的这件棉衣不可能在柜子里。偏偏时间又对不上。说明不是你们撒谎就是段伊然撒谎。
我们还了解到除了刘季新,你们跟方剑平关系都不错。方剑平的父母是医生,爷爷也是有名的医生,你们的父母长辈以前都去他们工作的医院看过病。这几个女知青说起方剑平含羞带怯
张小芳立即由着性子说:我就知道她们一个个
还想不想弄清真相?孙组长问。
张小芳闭嘴。
孙组长继续说:你们要是撒谎也是说方剑平昨晚哪都没去。所以撒谎的人是段伊然。如果她被骗了,段伊然不可能把十点左右发生的事说成八点到九点之间。
张支书希望所有人心服口服,问道:有没有可能就是八点到九点之间?
孙组长很肯定:不可能!段伊然报案的时候说出了事就吓得回宿舍。这跟我们刚刚了解到的情况不符。
张支书便问:记错时间了?
孙组长:九点和八点半是容易弄错。段伊然说她每天九点多才睡。这点倒是跟她同屋的三位女同志说的一样。所以睡着前不见段伊然也没觉得奇怪。
段伊然没手表,人有生物钟。每天九点多睡觉,到了十点多还不睡不是困得睁不开眼就是频频打哈欠。她不会记错。不过也有例外,段伊然白天睡多了。
方剑平忍不住说:我们昨天一天都在粮仓揉玉米。
揉玉米很累,回来沾到枕头就睡。谢兰不禁问:所以真是她撒谎?
孙组长看向刘季新:既然陷害方剑平,为什么不说十点以后?那个时间点都睡了,反正没人知道你出去。
谢兰道:只顾害人,忘了对时间呗。
孙组长想想段伊然的神色,很紧张。先前他们以为她是害怕,还让女同志一直陪着她。现在想来应该是心虚。
不一定。还有两种可能,一是段伊然怕她说十点以后,刘季新的室友都睡了没人给他证明。二是她后悔了,故意把案发时间和方剑平被小芳弄去张家的时间对上。可八点多以后只有方剑平不在知青点,她说八点多和十点多对他并没有什么区别。除非她知道那个时间段还有人出去过。
刘季新的眼神闪了闪。
孙组长眉头微皱:八点多你出去过?段伊然也知道?说着转向调查的公安。
那公安就找知青点的男知青。
有个男知青被他这么一看吓得脱口说:刘季新出去过。说出来,不确定地补充,可他说去厕所,还找我要了手电筒。
那公安忍不住问: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说?
男知青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孙组长道:他又不知道这点重要。问那个男知青,刘季新去了多久?
男知青没想到刘季新不光陷害方剑平还骗他,气不打一处来:得有二十分钟。看向刘季新,愤愤道:他说拉肚子。下午干活累了喝凉水喝的。
第11章准备结婚你也不给人方剑平个名分
孙组长想了想冲小赵招手,拿过他手里的信,这就解释的通了。刘季新八点多出去帮张小芳把方剑平骗出来,躲在一旁看着他被张小芳弄走,然后去隔壁女同志的住处把这封信交给段伊然。
有位女知青说:刘季新晚上没去过我们那边。
孙组长道:那就是跟张小芳合计好之后偷偷把信交给段伊然方剑平约她屋后小树林见。但时间肯定在张小芳和方剑平回张家以后。
张支书不懂了:刘季新咋知道别人都睡了再过去段伊然还在?
孙组长:因为这是方剑平第一次约她。段伊然会一直等下去。刘季新也看出这点,他趁着所有人都睡了再去小树林,段伊然果然还在。
他就告诉段伊然,他八点多少多少分看到方剑平跟村支书的闺女张小芳走了。当时天太黑,她也没发现刘季新穿的是方剑平的衣服。段伊然一气之下跟刘季新在一起,然后跟刘季新合谋嫁祸给方剑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