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西嘉(8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皇帝拿过那两张宣纸,抬首仔细看了一会儿,眼神一凝。

他的视线移开,落在桌上那张从杜羲纬家中搜出的信上。

虽然这信半边被火烧毁,只留下半枚印章,但剩下半枚的纹路,与皇帝手上两枚印章交叠而成的别无二致。

看来陛下发现了。

柳阳景温和的声音响起,剩下的几枚,想必也会让您大吃一惊。

第130章秋日的阳光清澈又刺目

那些木制印章一共四枚,两两交叠一共可以形成六种不同的纹路,其中三种,正好能对应那三封信上的纹路。

皇帝一手拿着士兵供出的密信,一手是两枚印章交叠成的形状,他的目光在两者间逡巡,神色莫测。

许久,他才冷笑一声,把两样东西扔在杭文曜面前,杭爱卿,你要如何解释?

杭文曜低头望着地上,两张纸上印章的纹路纤细而巧妙,每一个弯曲、每一次交叠都别无二致,即便是重合在一起,也不会让人看出半分异样。

最重要的是,这些纹路,就出自他收藏的印章。

皇帝又笑了一声:难道杭爱卿想说,这些印章曾被人偷盗,落到他人手中?

他指向铁盒:你告诉朕,有谁能潜入大将军的府邸,打开这铁盒,偷出里面的印章?

杭文曜沉默片刻,道:无人。

杭府防卫森严,在杭絮的刻意指使下,书房的守卫更是加强了许多,决不可能有人在这样严密的防守下偷出印章,还无人发觉。

陛下,那士兵扶着椅背颤巍巍站起来,指向杭文曜,你看,他承认了,没人能偷出印章,那写信的除了他还有谁?

不止如此,他的声音愤慨,这奸贼竟光明正大把信送到四夷殿。

他定然是在每日下朝后,与科尔沁人在宫中私会。

不知他曾与那些蛮族私下交流过多少次,谈论的,又是何等卖国灭族之事!

好哇!温承平道,我就说科尔沁那些狼一样的蛮族,怎么会轻易就同意和谈。

当初臣还觉得是杭将军用兵如神,现在一看,原来是做了交易,

这样看来,和谈也不是真和谈,那些蛮族私下存着什么心思,臣不敢想象啊!

温承平声如洪钟,脸上满是担忧与诚恳。

温瀚波也站起来,那张气血两亏的脸上竟也有了几分凛然之意:陛下,臣为父亲不值,父亲在登州抗击倭寇二十余年,海边何等凄苦,竟比不过这叛贼与蛮族的暗中交易。

瀚儿,别说了!温承平作势要阻。

温爱卿,让他说下去。皇帝脸色阴沉。

温瀚波行了个礼,继续道:战场胜负乃兵家常事,如父亲这般偶有一败,已算深得用兵之法。

可这叛贼,送往朝廷的战报,几乎次次为胜,难道不是违反常理吗?

臣以为,他定是与蛮族做了交易,战报中那些战役,谁知打了没有。

可那些粮草兵器,却是实打实地损耗了,至于去了哪里,除了蛮族,难道还有别处?

杭絮第一次发现这人可以把话说得如此掷地有声,纵使是一段毫无缘由的暗中揣测。

她仰起头,反驳道:温公子可有何证据证明?如此随意揣测,未免太过轻易。

对方毫不心虚:我不过随口推测一番,证据肯定早被处理完毕,你就意图反驳,难不成是真有其事?

她笑一声:那我也推测一番,登州沿海说不带根本没有倭寇,全是温指挥使派人假扮,为了获取

够了!皇帝忽然开口,斜睨向杭絮,眼神满是厌烦,慎言。

杭絮闭上嘴,咬紧牙关,舌尖尝到了一点铁腥味。

刘喜。

角落里的太监走出来:陛下。

派御林军进驻四夷殿,不许任何一个科尔沁使臣出入。

遵旨。

现在就去。

刘喜弯腰,倒退着走出书房,接着,一道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远。

他又看向地上脊背挺直的人:杭文曜,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杭文曜抬起头,目光扫过温承平与那个士兵,最后定格在杭絮身上:臣无言以对。

皇帝疲惫地闭上眼柳卿。

臣在。柳阳景从书桌后走出,躬身行礼。

将杭文曜关入大理寺地牢,没有朕的准许,任何人不准探视。

他颔首:遵陛下旨意。

来人。

两个寺丞立刻从书房外跑进来,跪在地上,似乎从一开始就在门外等候着这一刻。

把杭将军带入地牢,关进最深处的牢房。

他的语气一如既往,连尊称也没去掉,可杭将军三字在这种情境下,更显得讽刺无比。

寺丞应声,走近杭文曜,一左一右禁锢中对方的胳膊,他们的动作小心翼翼,生怕这宁朝最大的将军会突然暴起伤人。

但杭文曜的动作无比配合,他神色平静地站起来,随身边的两人转身,就要出书房。

等等!

杭絮不知何时起身,追上了杭文曜,揪住了他的衣袖。

怎么,王妃这是要抗旨吗?温瀚波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

杭絮充耳不闻,她紧紧攥着杭文曜的衣摆,踮起脚靠近对方,用极低的声音一字一句道:爹爹,你放心,我一定、一定不会让你

她没有说下去,即使只是可能,她也不愿说出跟死亡有关的词。

杭文曜抬起手,轻轻拨开杭絮颊上的一缕碎发,把它别在耳后。

我当然相信絮儿。

他的桃花眼微弯,眼角有几道纹路,那是北疆的风霜与血火蚀刻的痕迹。

他熟知行兵与运阵,却没想京城无形的刀光剑影,并不在明处伤人。

言罢,他把手臂重新塞到一旁寺丞的手中。

两位,走吧。

寺丞愣愣回神,几乎没注意到这人何时挣脱了自己的桎梏,恼羞的扯了对方一把。

走!

杭絮在书房门口站了许久,回头的时候,见到的是皇帝复杂的神情。

杭文曜是你的父亲,朕知道你不敢相信,朕原本也不信。

她动了动嘴角,压下笑容。

但证据确凿,容不得任何人反驳。

陛下的意思是,她忽然开口,只要我能找到证据证明爹爹无罪,陛下就能释放他吗?

皇帝的神色沉下来,朕知道你不了解此事,不然也不会在扬州破获私锻兵器一案。

证据已定,如何还能再翻盘,你不要做无用功。

他挥挥手:近日你就与十弟好好待在王府吧。

杜津远被拦在大理寺门外,焦急地踱着步,连皇上都来了,到底是什么事,不会跟杜府也有关联吧。

大门忽地被打开,一个少年提着食盒钻出来,给守门的人送饭。

他见状,连忙跑过去,拉住小少年,欸,小兄弟,刚才皇上是不是进去了。

少年瞥他一眼:是进去了,怎么了?

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跟杜府有关系吗?

少年认出他是兵部侍郎的儿子,摇摇头:跟杜府没关系,是杭府的事。

他四处看了看,叹口气,这事估计也瞒不住,我跟你说了吧。

杭家要遭大殃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