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西嘉(9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也不知是在谢什么。

傍晚。

杭絮放下书,揉揉疲惫的双眼,院外传来云儿的叫喊,应该是到了吃饭的时辰。

她站起来,正要出门,忽地听到熟悉的落地声。

转头看去,黑衣的暗卫果然跪在院子里。

属下杭淼,拜见小姐。

有消息了?她的语气带了几分激动。

见过那孤女一面后,她就派杭淼守在她的周围。

不为别的,正是因为她给出的一粒碎银子。

回去后,杭絮特意找过钱监的人,这银子虽然只有指节大小,被剪得辨不清上面的文字,但根据成色和硬度,可以判断是近三个月新铸的银两。

而最新的这批银两,目前只在高官侯爵之间流通,能随意给出这种银两的人,不是高官侯爵就是皇室中人,侧面印证了她的猜测。

她和容攸离开酒楼后,容敛也出现那里,是不是巧合,还不一定。

杭絮可不信容敛会任由自己接触那孤女,而不采取任何动作。

因此,她才派人去保护孤女。

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止容敛得到消息后,想杀掉孤女,斩草除根;

目的之二,则是想趁着他们斩草除根时,来个黄雀在后,活捉几个人,说不定能盘问出东西。

回小姐,属下发现那女人唱曲的酒楼多了几个陌生的客人。

他们步态沉稳,眼神不时打量那女人,不像正常人。

长什么样子?

杭淼沉吟道:鼻梁高,眼窝深了些,有些瘆人。

杭絮笑起来,果然按耐不住了,看来她的两个目的过不久就能达到。

你多派几个人,重点跟着他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的落脚点。

先不要动作,等他们对孤女出手后,你们再动手,抓到的人送到大理寺。

杭淼颔首:遵命。

小姐,你再不来,饭菜就凉了。

云儿的声音在院外响起,与此同时,院中的黑影一闪,不见了踪影。

她转了个方向,向院门走去,扬声应道:来了!

深秋的风拂过地面,卷起几片枯叶,天气越来越冷,想必冬日也不远了。

第147章不明白最好,柳大人最

翌日。

杭絮照例早起习武,前些日子的不适已经消失,宋辛的几副药下去,把她补得有些过剩,在寒冷的清晨,身上仍发着热。

她擦洗一番,换了衣服,门仆来通报,说杜津远来了。

她看看天色,才卯时中,天还是蒙蒙的灰,来得真早。

今日尤其的冷,杭絮出府时,杜津远还在台阶旁跺着脚,往手上哈气。

见到她,冻得发白的唇露出一个笑:我还以为王妃没起来呢。

不仅起了,还练了一个时辰的武。

她皱眉打量对方的穿着,深蓝的棉衫,襟口露出夹袄的领,下摆在寒风中晃晃悠悠,露出一双单鞋。

你怎么穿得这么少?

她体质不错,但也穿了一件加棉的长袄,外面罩了大氅,鞋也是云儿新缝的,用了好几层棉布。

少吗?加了件夹袄呢,我在南方就是这么穿的,等太阳出来就暖和了。

看着杜津远笃定的模样,她嘶了一口气,天冷了有一段日子,难不成前几日他也是这么扛过来的?

罢了,待会儿不骑马,坐马车过去吧,别把人给冻出病来。

来到大理寺的时候,卯时还没过,守门的寺丞懒洋洋地打着呵欠。

杭絮本以为柳阳景还没来,需要在外面等一会儿,没想到他们说出来意,寺丞便立刻带人进了门。

你们大人来了?

早来了,卯时初就到了,大人是来的最早的那个。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崇敬:大冬天的,要我这么早起来,那是万万不能的,不愧是大人。

柳阳景依旧坐在书房里,手边堆积着卷轴,正凝神看着。

杭絮来时,他刚好看完一份,合上放到一边。

前几日王妃嘱托之事,还需一段时日。

杭絮身后,杜津远也抱着双臂跨进门槛,进入温暖的室内时,他长长喟叹了一声。

柳阳景的目光转向杜津远:杜公子是与王妃一同前来?

她点点头:此次前来并非为那件事,而是有另一件重要之事。

不知王妃说的是何事?

杜公子向进入天牢,同杜侍郎谈话?

对!杜津远点点头,有些事只有我爹知道,不问他,就找不到答案。

柳阳景的笑收敛起来:这可并非易事。

天牢出行不由我一人负责,纵使我能同意,刑部尚书、御史大夫也定然不会同意杜公子与其父见面。

杭絮摇摇头:不,对柳大人来说,其实很简单。

杜侍郎性情刚硬,普通审问没有效果,当然要采用特别的方法。

柳大人循循善诱,终于说动杜公子,让其进入天牢,目的是劝导杜侍郎,让其说出口供。

你看,这样说的话,其余两人不就会同意吗?

柳阳景凝眉思索片刻,随即笑起来:王妃说的不错。

依照杜侍郎的性子,最后审不出什么,也是人之常情。

杜津远望着两人心照不宣的笑,十分疑惑:柳阳景什么时候也跟杭絮是一伙的了?

不管如何,这个难题被轻易解决了,杜津远心中的一块巨石放下。

柳阳景同刑部尚书与御史大夫协商还需一段时日,不是今天能解决的,事情办完,两人本该离开,但杜津远依旧站在原地,出声问道:柳大人,不知我可否见仲武一面?

仲武?

柳阳景重新拿起的卷轴又放下:此人性情顽固,无论怎么审问,都只说些无关痛痒的东西。

杜公子怕是不能从他嘴里问出什么。

杜津远摇头:我并不希冀问出什么,只是想去见他一面。

柳阳景思索片刻,同意了。

去往地牢的路上,杜津远格外沉默,一言不发,杭絮落后几步,和柳阳景并行,她有些问题想问问这人。

柳大人是如何审问仲武的?

大理寺多用言语审讯,若是动武,只能用丈刑,且一次不能超过三十丈。

杭絮惊讶道:就这?

柳阳景蹙眉道:律法规定,此等大案,为了防止屈打成招,不得过度用刑,只能寻找实证。

看来他对这条律法颇有怨言。

怪不得审不出仲武,如果用军中的方法

也不必用什么难看血腥的刑罚,让宋辛试一试新药,想必仲武就会开口了。

难怪柳阳景造出了那种牢房,看来是此路不通,所以才另辟蹊径的。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