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流鸢长凝-流鸢长凝 免费阅读(9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盘好殿下的发髻后,婉儿拿了金雀玲珑钗过来,给太平一一插上。这套金钗一共十二枚,也是武后命人精心打造,每只金钗上都镂刻有金雀一只,簪入发间栩栩如生,尤其是上面装饰雀眼的紫玉珠子,不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烛光里,都熠熠生辉。

武后爱极了这个女儿,也对这个女儿抱以很大的希冀。所以这次大婚一切用度,僭越于亲王之上,她就是想给太平一个浩大的婚礼,让天下万民艳羡百年,甚至千年。

太平妆成,婉儿仔细顾看之后,只觉心酥。

只见婉儿走至礼盒边,取出了金边喜扇,走向太平,双手将喜扇奉上,请殿下执扇。虽未到殿下出阁之时,婉儿却想先一睹太平执扇的模样。

太平接过喜扇,掩住面容,微微低首,低声问道:好看么?

好看婉儿看得有些痴了,情不自禁地握了她的手,轻轻地将喜扇拨开。

太平含羞抬眼,对着婉儿抿唇一笑。

今日的婉儿穿着官服,虽说不是驸马那身大红吉服,却也是一身圆襟袍衫。乌纱小帽将她的青丝都拢在帽中,她本就生得清丽,这一身官袍穿在身上,平添了三分儒气,七分俊俏。

太平知道,她的驸马就该是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气度,这样的心上之人。

驸马。太平低哑轻唤,却让婉儿痴然怔在了原处。

你你唤我什么?婉儿的呼吸微沉,上辈子她对这个称谓只觉羡慕,这辈子亲自听来,竟是这般地让人酥醉。

太平牵住了婉儿的衣袖,轻轻地扯了一下,迎上了她惊艳的眸光,温柔一笑,妾与郎君今夜结此良缘,还请郎君余生怜惜,白首不离。

她终是把这句话完完整整地说给婉儿听,上辈子那两次出嫁,驸马却扇的那一瞬间,她都失望地将这句话咽下肚去。

所幸,今夜婉儿来了,她可以趁着这稍纵即逝的二人时光,把这句话亲口告诉婉儿。

明明说好不哭的,可此时此刻,婉儿哪里承得住这样热烈又羞涩的告白。

傻殿下!

太平瞧见婉儿又哭了,急声哄道:是我不好,不该说这些惹你难过的,婉儿不哭,不哭可好?

婉儿强忍泪意,极力让自己平复下来。

殿下很好,不是殿下的错。婉儿快速擦拭干净脸上的眼泪,她的殿下是这世上最好的良人,怎会不好?

这句话,等他日臣为殿下穿上嫁衣时,臣会一字不差地说给殿下听。婉儿笑得灿烂,说完,对着太平伸出小指,决不食言。

今生虽然她做不得太平的驸马,可她会不惜一切地当殿下的公主妃。

太平的小指勾住婉儿的小指,紧了紧,笃定地道:本宫绝不相负。

第128章花烛

镇国公主大婚,沸腾了整个神都洛阳。

皇家婚仪烦杂多样,武后又盛宠太平,是以六月初十这日天亮之后,太平便由春夏扶着,踏入万象神宫敬告先祖,叩谢武后。

武攸暨穿着大红吉服立在宫阶之下,满心激动,这一日他好似浮于云端,飘飘然不能自已。他只觉上苍待他极好,失却一位贴心的夫人,又给了他一个天下人艳羡的公主。

武后盛装在身,亲自扶起跪在身前的太平,拿过喜扇,却不急着递给太平。

早得贵子,宜室宜家。

武后希冀太平能有这样的将来,武攸暨生性木讷,可以不必志在天下,只须疼惜太平便足矣。

太平主动从武后手中接过喜扇,低眉再拜,儿一定不会让母后失望。这句话里暗藏了太多的复杂情愫。

武后欣慰地笑了笑,不舍地摸了摸太平的后脑,去吧。声音哑涩,是武后难得的动容。

诺。太平谢礼。

天子李旦目光复杂,沉声道:太平,兄长祝你与驸马白首到老。

谢谢四哥。太平再谢礼一拜。

婉儿往前走了一步,扬声道:恭祝殿下琴瑟和鸣。

众臣纷纷躬身行礼附和道:恭祝殿下,琴瑟和鸣。

太平平举喜扇,遮掩住眼底涌动的哀伤,她抿唇凉凉轻笑总有一日,她会亲手拿回她真正想要的琴瑟和鸣。

春夏扶住太平,垂首跟着太平走出万象神宫,沿着宫阶走向宫阶下久候多时的驸马武攸暨。

与此同时,婉儿对着武后一拜,领了一队女官跟上了太平。今日傍晚,她将代武后观礼,亲手给公主与驸马送上合卺酒,礼成之后,便立即回宫复命。

不能哭,不能显露半点伤心。

婉儿不断在心头告诫自己,然而,还是忍不住悄悄顾看公主的背影。

今时今日,最难过的该是殿下。

太平知道婉儿就跟在身后,今日这个修罗地狱,是她们必须收敛情绪,狠心闯过的劫数。不回头,不哭,亦不迟疑。

太平走下宫阶的最后一阶,她已是告诫了自己数百次。

公公主武攸暨柔声轻唤,却因为紧张舌头打了个颤,竟说得结结巴巴的。

太平深吸一口气,将喜扇垂落些许,露出了一双美眸,她对着武攸暨笑了起来,呵,驸马莫慌。

武攸暨只觉心都酥化了,呆呆地瞧着太平,竟是忘记了应该亲自将太平扶上花车。

今日太平的花车车檐皆是黄金包裹,车壁上左右各缀了一朵大红绣球,就连车帘也换做了珍珠垂帘。

六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并辔拉车,其中一匹太平认得,便是年少时阿娘就是不愿给她的千里雪。

太平认出了马儿,不觉高兴,只觉酸涩。阿娘几乎把她想要的都给了她,偏生驸马是她最不想要的人。

有些讽刺。

驸马,请扶殿下上车,不然要误了出宫的吉时。婉儿觉察太平眼眶微红,连忙出声提醒。

武攸暨回过神来,笑道:我我一时高兴竟忘了这个说完,他歉然对着太平一拜,对着她伸出手去,公主,请。

有劳。太平哑涩开口,手落上了武攸暨的手心。

武攸暨握住的一瞬,心神俱荡,痴然将太平扶上了花车,放下了珠帘。他转过身来,对着宫阶高处的武后跪地叩首,臣叩谢太后隆恩!叩谢陛下隆恩!说完,武攸暨起身走至黑马边上,翻身上马,下令道:出宫!

李旦默默望着送亲队伍与迎亲队伍合作一股,穿过乾元门,浩浩荡荡地往应天门去了。原以为太平回来,自己可以有个帮手,可到头来,还是一样沦为了母后的手中棋子。今年元日祭祖,母后特别吩咐,令太子称病,结果唤了太平终献。那时候他还没有明白母后的意思,此时此刻,李旦终是明白,他这个天子之位只怕没几日了。母后心中的储君不是三哥李显,也不是太平,只是太平他日腹中混杂了李氏与武氏血脉的孩子。

想到这里,李旦自嘲轻笑。

同是母后手中的棋子,三哥比他幸运太多,至少他不是这李唐山河最后的君王。

忽觉有人锐利地投来了目光,李旦下意识望去,却对上了武后阴沉的眸光,他急忙弓腰,母后。

武后携了他的手,牵着他转过身去,走向万象神宫,一边走,一边道:你是几个孩子中最懂事的,也是阿娘最放心的一个孩子。

李旦听着母后这些贴心话,不觉温暖,只觉芒刺在背。

越听话的孩子,越能远离祸患。武后话中有话,拍了拍他的手背,四郎啊,阿娘很欣慰,你是个听话的孩子。

儿儿一定什么都听母后的。李旦张口便有些结巴。

嗯,阿娘相信你。武后说完这话,关切地道:阿娘听说,你家小三郎病了?

回母后,他只是偶染风寒。李旦恭敬回答。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