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流鸢长凝-流鸢长凝 免费阅读(1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稳婆急忙提着小娃的双腿拍了两下,小娃张口便哇出了一口脏血,顿时哇哇地哭嚎了起来。

彼时,武皇正好推开房门,听见小娃的声音,她竟比武攸暨还要激动。

朕有皇孙了!

稳婆麻利地裹好小娃,跪倒在武皇身边,恭贺道:恭喜陛下,恭喜殿下,喜得千金。

千金武皇的笑意微敛,复又轻叹一声,反正太平还年轻,先得个小郡主也好。

武皇将小娃儿抱在怀中,在床边缓缓坐下,柔声安慰太平,好好休息,有阿娘在,会好起来的。

阿娘太平故作虚弱,哑涩无比地轻唤。

武皇越看这小娃越是喜欢,忍不住凑近了太平,瞧瞧你的第一个孩子。

怎的皱巴巴的太平蹙眉。

武皇大笑道:你小时候也这样,长大了,便好看了。

正当这时,不知婉儿是怎么了,突然踢翻了地上染血的水盆,水盆中的血水散满了一地。婉儿急声道:臣一时鲁莽,还请陛下恕罪!

没吓到朕的皇孙便好。武皇抱着皇孙几乎是爱不释手,看向了武攸暨,驸马与公主想过小娃的名字么?

武攸暨恭敬一拜,有。

武皇笑问道:说来听听。

若是女娃,便叫长安。武攸暨说道。

武皇喜欢这个名字,长安好。余光瞥见一旁的张谡眉头紧锁,武皇隐觉不妙,张谡,怎么了?

殿下恐有血崩之相!张谡颤声开口,还请陛下移驾,容下官救治殿下!

武皇脸上哪里还有半点笑意,治!治不好朕的太平,朕要你的脑袋!说完,她将小娃抱给了一边的稳婆,速速把奶娘叫来,先给小郡主喂奶。

诺。稳婆抱着小娃退了出去。

臣想留下,照顾公主!婉儿跪地请旨。

武皇看了一眼武攸暨,循例,他确实不能留在产房照顾太平,留下婉儿也好,准奏!

张谡顺势接口道:烦请上官大人给殿下擦洗身子,下官先给殿下行针吊命!说完,他看向春夏,再准备些热水来!

武皇退出主屋时,忐忑无比,看着春夏一盆干净水进去,一盆血水出来,整颗心都彻底乱了。

外间的风雪渐大,武攸暨紧张地垂着脑袋来回踱步,公主突然演后面这一出,他也不知如何帮公主圆场啊,这该如何是好?

主屋之内,张谡长舒一口气,拿出最后一枚药丸,递给了公主,只差最后这一步了。

也只能一条路走到底了。太平果断服下,顿觉小腹胀痛,霎时便真的见了红。

婉儿惊声问道:这是什么药?!

婉儿,别怕。太平牵住了婉儿的手,忍痛道,这一步,我必须走,一旦成了,母皇便不会一直盯着我的肚子了。

婉儿眼眶一红,殿下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她向来聪慧,很快便明白这药到底是什么功效。

她如何舍得殿下这般糟践自己的身子,这会儿心疼得像是被人用烙铁在烧。

方才谢谢太平这下是真的疼极了,说话声音都在打颤。

婉儿眼底泪光闪烁,她知道太平说的是刚才她踢翻水盆的那一下。只因婉儿眼尖,瞧见了地上张谡留下的血脚印,生怕被裴氏或者武皇发觉,她才佯作莽撞,踢翻了血水,将血脚印彻底掩盖。

都到这时候了!殿下能不能管管自己!婉儿又恼又心疼,拿起帕子给太平擦了擦额上的冷汗,望向了张谡,就让殿下这样疼着?!

张谡歉声道:药效发作,需时整整半个时辰,否则,定然瞒不过武皇后面派来的太医。

殿下婉儿哑声轻唤。

太平微笑看她,半个时辰有你陪我我可以捱住说着,她笑容微浓,是个女儿很好我喜欢长安

婉儿怎会不知太平的想法,上辈子她那么喜欢万泉,这辈子得了长安,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慰藉。

傻殿下。

婉儿强忍眼泪,握紧了她的手,此时此刻,她只想她的殿下可以平安顺遂地度过这一关。

第174章想念

公主得女本该是举国同庆的大喜事,可武皇万万没想到太平会因此伤及根本,从此再无生育子嗣的可能。

武皇哀伤,却不能宣之于口。她心疼太平,却也抱憾东宫之位已不可能交至太平手中。放眼整个武氏,还有哪个侄儿可以托付大周江山呢?武懿宗又矮又胆小,武攸暨已经是驸马,武攸宁向来平庸,这三人绝不是储君人选。

侄儿无望,膝下便只有庐陵王与太平这一子一女。

兜兜转转绕了个圈,最名正言顺入主东宫的竟然还是李显。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李唐旧臣们也不必再上书武皇,催请武皇早日立储。因为武皇已经别无选择,立储庐陵王是迟早之事。

朝臣们不催,武皇也绝口不提。

李显庸碌,若将江山交给他,武皇肯定是不放心的。即便武皇给李显安排十八个治世宰相,天子镇不住臣下,那可是国之大祸。

武皇忍不住发出一声沉叹。

裴氏以为武皇还在为公主伤心,低声劝慰道:殿下安好,已是幸事,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幸事?武皇苦笑,若是太平是男儿她的话骤然停下,若太平真是男儿,太平怎会如现下这般贴心?

裴氏蓦然反应过来,原来武皇忧心的是储君之事。

大周可以有女帝裴氏小心翼翼地劝慰着,再出个皇太女也是可以的

谈何容易?武皇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可那班朝臣只会说,天下岂有立女不立子的道理,即便太平比李显优秀,只因她是女子,便注定入不了那些人的眼。

自古而今,男女有别,这小小一个别字,即便武皇已是一国一君,也难以撼动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

家业只能男儿继承,女儿都是要出嫁的,一旦出嫁便是夫家之人,从此从夫、从子终老一生。

裴氏也不知如何劝慰武皇,只得垂首不语。

武皇深知女子不易,却也奈何不得这天下大势。太平膝下无子,单这一点,她便输了皇储的资格。

凭什么公主不能继承大统?

天下人只会回答武皇一句,因为她是女子,所生子女是外姓。

凭什么子嗣都要跟男子姓?

天下人只会回答,因为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

这规矩坚硬如铁盾,即便武皇手握大权,也难撼分毫。

浓烈的颓败感排山倒海而来,她在历史洪流之中,不过沧海一粟,即便她满心炽热,也无法将这冰凉的江海烧至沸腾。

只因,她只是一个人。

唉。武皇再次长叹,若能再多几人醒着,若这炽热能多点燃几人,若她还能再活百年,兴许一切能不一样吧。

想到这里,武皇重新收整心情。她叫武曌,就该做天下人的日月,就该让大周成为青史中最璀璨的时代。

即便难如登天,她也要向天下人证明,她是女子,一样可以当个万世称颂的好君王!

太平已经安然回府三日,这三日婉儿几乎是寸步不离,贴身照顾。武攸暨好几次想进来探视太平,都被婉儿以血光未净的老规矩拦在了寝殿之外。

这可是他们立的规矩,她用他们的规矩拦阻武攸暨,武攸暨自然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得悻悻然回了书房休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