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驸马之道(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驸马之道(重生)——初可(2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程深眉头紧皱,正想叫人上去,另一个被捆着的人将她狠狠一撞,她这才闭了嘴,两人一起被踉踉跄跄地拉上了车。

程深松了口气,也没看清另一个人的相貌,跟着车队走了,心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被旁人听到?

按理说,听是能听到的,只怕没人会认为她喊的是「驸马」吧?

想到这里,程深的眉头都皱得要发疼了,这事回去肯定是要告诉殿下的,城内也有其他盯梢驸马的人。他也算是看出来了,那俩所谓的贼都是小娘子,不知驸马上哪里认识这些小娘子,还把贴身的荷包给人家?

程深愁啊。

住了一个多月,到底也有感情,姬昭也的确把平阳侯府当作了自己的家。

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个金窝,坐了那么久的马车,回到家里,姬昭还是很高兴的。

他扶着尘星的手跳下马车,笑着和程深他们道别:不留你们了!你们快些回去复命吧!改日,殿下有空,我再去宫里打扰殿下。

都是客套话,事实上,他只盼一辈子都不要去那个冷如冰窖的东宫。

他再伸手指向一辆车:里头是些山泉水与田庄里新摘的大白菜,给殿下尝个鲜!

程深笑着连声应下,带着车与小太监们回宫了。

姬昭轻松地迈进大门,悠哉悠哉地吩咐,今晚他们也吃酸菜白肉锅子!

大家一起,围坐在屋里,点了炭火吃。

自然又是欢呼声一片。

姬昭就挺高兴的,在外面他也知道要装一装,好歹是个驸马,不能真人人平等。但在自家,当然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程深正想着怎么跟殿下说这件事。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觉得驸马这人挺不错,自觉相信驸马没干什么对不住公主的事,不忍心驸马要被他们殿下记恨上。

程深没能想到办法,刚进东宫的门,保庆的小徒弟。是的,没错,他们年纪虽不大,因为资历深,都已经有小徒弟了,他也有。保庆的小徒弟顺着保庆叫安庆,他「呲溜」溜过来:程哥哥!程哥哥!我师父叫我在这儿等你,说先前有几个侍卫进来见殿下,他们走后,殿下心情便不大好,叫你小心些!

程深便猜测,这几个侍卫已经汇报过街上的事情。

程深苦了脸,急步往殿下的书房去了。

第23章阴谋?

宗祯的确已经知道了。

在外头没法跟踪,进了城,哪里不能插人?侍卫们全部都是百姓打扮,将姬昭跟得紧紧的,就连程深这个大太监都保管看不出来。

听到那两个「小贼」口中喊「驸马」,他们当然也认得驸马的荷包,后来立马就去打听了。

好打听得很,街坊邻里都知道,银楼宝珠坊的东家,刘家刚没了个小儿子,又娶了个望门寡的小媳妇的事,这小寡妇还三天两头地自杀并逃跑,都被送到庄子上去了。这回,小寡妇逃回城里,还是又被抓着了,那贼根本就不是贼。

侍卫们尽职尽守,回来立即将这件事汇报给太子殿下,声音不含一丝感情。

宗祯听得一肚子的火。

还是那句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在宗祯看来,姬昭本就是原罪,妹妹什么错也没有,妹妹不喜欢姬昭,那也是姬昭的错。

结果姬昭不去讨好他妹妹,还在外面跟小寡妇不清不楚?

这么想去庄子上,实际是为了这个小寡妇吧?

回来了?宗祯瞄了眼弓着腰走进来不敢抬头的程深。

程深磕头:殿下,小的回来了。

一路可还顺利?

程深老实道:一路顺利,只是进城时,出了点事儿

哦?何事?

程深将事情一通说,不忘再道:驸马在车上,倒是毫不知情。

呵呵宗祯冷笑。

程深伏在地上。

好一个「毫不知情」,若不知情,是谁有这样的胆子敢去佩戴驸马的荷包?又上哪里去认识贵为驸马的堂堂平阳侯姬家三郎君?

殿下说的是,小的说错了话!请殿下罚小的!

宗祯看着跪在地上不敢动的程深,有气、有火,却也不至于对他发。

上辈子,陪他到最后,死在他身边的是程深与保庆,他知道这两个陪自己长大的太监到底有多忠心。还是那句话,是姬昭太会蛊惑人心,是姬昭的错。

滚下去

程深滚了,宗祯继续看奏章。

他得尽快将身子养好,有太多的奏章要看,有太多的官员要考核,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不可能将姬昭的每件事都当做天大的事。

小寡妇这件事,说到底是与皇位、朝政皆无关的芝麻小事。

他很气,却也没有气到吐血的地步。

福宸不喜欢姬昭,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姬昭实在不愿去讨好福宸,非要跟一个小寡妇纠缠不清的话,大不了到时候死的人再多一个。

宗祯边想,边波澜不惊地翻开一本新的奏章。

公主府的礼物是姬昭亲自去送的,次日一早他就去了公主府,还与福宸公主用了午膳,说笑片刻,他才离去。

回到府里,他收到宗谚的来信,立马拆了看了。

宗谚给他写了整整五张纸!

这让从未交过朋友的他很激动而又感动,一目十行地看完,他再仔细看了一遍,又仔细看了一遍,看到宗谚邀请他日后去桂州玩,可以与他的二哥见面。

姬昭又高兴又叹气,也不知下次离开金陵城出去玩是什么时候,出个城都这么不容易,还指望去广南?

说起来,宗谚家的封地是广南桂州,实际上整个广南路都是郑王家的地盘。

姬昭努力地想,书中可有记载过桂州发生的大事?

姬昭想了半天,没想起来,似乎是没有发生过?但是他记得,宗谚的这位世子二哥很早就当了郑王,他们的父王应该过世得挺早。不过这样的事,他也管不着,生死大事哪里是他能管的。

只要广南路上没出现地动、洪水、山崩之类的事,那就是好事。

又见信上宗谚提到当时在枇杷巷淘书的事,他不禁笑出声,的确很有趣。恰好,逍遥子的书,他带到温泉庄子上,已经全部看完,他又立即起身,决定去趟枇杷巷,买些书,自己看,再给宗谚寄些过去。

门口遇着正要送礼去姬府的殷鸣,姬昭想到自己一个多月不曾去过姬府,便道:走吧,随我去枇杷巷,稍后咱们同去姬府送礼。

好嘞!小的先派个人去姬府说一声。

他们几人这就出门,往枇杷巷去。

去枇杷巷,必要经过秦淮河。秦淮河上晚上最热闹,人人都知道,实际在秦淮河边上,还有几条巷子,这些巷子里藏着的热闹,不止出现于夜晚,甚至甚过晚间华灯皆上时。

朝廷不许官员嫖娼,便有些官员,会派人在这几条巷子里专门置个宅子,找几个会唱会弹会跳的美貌娘子,平常借着吃饭喝酒的缘由,在这里与朋友们耍一耍,或行一些龌龊事。

再有些便是专门做那卖笑生意的,无论是哪种,这里的小娘子,甚至小相公、小戏子,都比那画舫上的还要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