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载早已换好衣服,屏气凝神地坐在定秦厅。
韦皋正在弹琴,他还在唱歌。
桌上燃着烛光,窗外风雨依旧,歌声低沉,琴声铿锵,琴歌相和,在夜雨声中听来更震人心弦。
……
凤兮凤兮思高举,
时乱势危久沉吟。
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程。
龙兮龙兮风云会,
长啸一声抒怀襟。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
一曲既了,余韵不绝,喉间婉转,声如凝噎。
那是诸葛武侯的一曲《卧龙吟》,当年的布衣青年在卧龙岗躬耕山林,深夜不寐,弹琴吟唱,以抒心曲,后来终成一代蜀相,名垂千古。
符载亦被他的歌声感染,看着那张声如金石的焦尾琴,仿佛遥见当年三顾茅庐的风云际会:“我见过师兄用这张琴,弹过这首歌,他对我说,这张琴由蜀中雷氏所制,名为九霄环佩,当年肃宗在灵武即位时,曾用它弹出一曲霸气十足的《龙翔九天》,当时风雷突至,云涌九天,有如神迹。建中四年,圣上在奉天将此琴赐给师兄,师兄十分珍爱,我从未想过他会将它送给别人……如今看来,它已有了更合适的主人,连帅既有卧龙之志,符载亦愿意携剑随君,助连帅在西南一展宏图。”
他的长相虽然十分秀美,但此刻眼神沉静坚定,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诚意。
韦皋看着他水波般的眼眸:“你知道我的宏图?”
他的眼睛,有几分像他师兄。
“北和会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以制吐蕃,这是师兄正在全力推行的策略。”符载神情自若,侃侃而道,“虽然此前圣上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但吐蕃又再挥师东进河曲,大军已再度压境,长安兵弱,唯一能有效掣肘吐蕃的只有西南。一旦西北战事吃紧,朝廷势必只能接受连帅所提出的‘南攻北守’的战略,连帅已如卧龙先生般蛰伏三年,难道不是正等待一击出手,如龙翔九天?”
“你果然是九郎的师弟,看待问题如此中肯,相信不会令我失望。”韦皋嘴角浮出一丝笑意,“你不愿意靠师兄的关系晋身使府,想必是有足以自傲的本事。”
符载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微微一笑,淡淡道:“用人如用刀,好与不好,用了才知道。”
他确实骄傲,但却居然骄傲得一点也不让人讨厌。
“好,我就喜欢像你这么自信的年轻人!”韦皋击案而起,在他面前缓缓负手踱步,“你可知道,其实在很早之前,九郎就已经向我提起过你。”
符载眉毛一扬:“哦?师兄说了什么?”
师兄的评论,实在令他好奇。
“他说你是他同门中最漂亮,最讨人喜欢的小师弟。有一次他寒夜苦读,你年纪小小,却主动为他生炉取暖,还热心地用你的神光剑当烛光一样为他照明,他内心感动不已,结果那一晚,你却将他最珍爱的一本古书烧得片纸不剩,让他一个月都吃不下饭。”
想起那温润如玉的青衫学士蹙着眉头一脸惋惜的样子,韦皋就忍不住露出笑容:风轻云淡宠辱不惊的京城第一才子,也会难得地露出这种既无奈又无力的表情。
符载心中一囧,那时他只有十二岁,一心只想向师兄表示自己有多么努力,好不容易挣了个深夜陪读的机会,却不小心睡了过去,导致手上捧着的那本书掉进了火坑……这种糗事他都快故意忘记了,却想不到师兄会告诉别人!
不过师兄那张脸一向板得那么正经,如果不是关系亲密的人,是绝对不会交流这种事情的,想来他们的关系是铁打的不一般。
当然韦皋向他提起这一桩,也是意在表示亲近。
既然如此,客套话就不用说太多了,他可以更直接一些。
“师兄若有知,必不愿意连帅在西南有任何闪失,连帅可知道今晚的刺客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