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之贾赦归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元春在宫里挣命,如今新皇登基,正是关键的时候,容不得一点差错。若是这时候出了个被休弃的生母,于元春大大的不利。还有宝玉,那孩子素来有些痴性,若是休了王氏,谁知道又要出什么状况,于名声上也有碍。是以,便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今儿她也得保下王氏这蠢妇。

只是,还没等贾母想到该如何开口,赦大老爷便先说话了,对着贾政赞道:“老二,你没娶错人啊。老二家的就是比邢氏强了许多,她为了这一大家子,想来还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呢,你可要好好待她。只是,这私卖祭田的事到底是错了,该罚还是要罚的,老太太便从轻发落吧。”

虽然心中疑惑得很,不明白贾赦为何会对这样的事轻拿轻放,现成的把柄都不用,但贾母却没打算放过机会,顺着台阶便下来了。

只见她嗔一声“傻孩子”,便起身亲自将王夫人扶起来,训斥道:“家里有什么难事,你尽可以开口,大家商量着办,怎么能光是自己作难,然后干出些傻事来呢。罢了,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虽然情有可原,我却不能罚你。既如此,那就……”

“那就罚你半年的月银,抄写十遍经文吧。”轻描淡写地罚了王氏,贾母又向贾赦道:“另外,我看她管家理事,仿佛有些力不从心,不如便让大太太和凤丫头帮她一把。赦儿,你看如何啊?”此时的贾母不仅和颜悦色的,便连轻易不出口的‘赦儿’都喊了。

她早就看着邢氏的香皂产业眼红,正愁没机会插一手呢。若是能教邢氏管家,大不了花银子的事便全推给她,左右府上就是那么些银子,一旦花用完了,看她不往里面填补。再加上王氏跟凤丫头在边上拆墙脚,总能从邢氏手里撬下一块好砖的。

“不如何。”赦大老爷眼皮都没抬,便一口回绝道:“邢氏是个愚笨的,每日里自己那摊子事都理不清楚,还得迎春帮着才行。让她管家理事,这府上的日子也不用过了。凤丫头虽然精明些,可她嫁进来五个年头了,赶紧跟琏儿先把孩子生下来,才是她的头等大事,怕也没工夫给老二家的帮忙。”

如意算盘打不成,贾母的脸色微沉,本还打算说什么,却又听贾赦说道:“另外,老二家的虽然是一时糊涂,但这公库却是不能不查的,免得日后再少什么东西,她说不清楚,岂不是冤枉了。往后,咱们家也该定下个规矩,每年都要把公库盘点一番,省得东西丢了都不知道。”

“还是定在明日,礼部刘侍郎便不请了,但敬大哥哥他们还是要在的。毕竟,库里有些东西是整个宗族所有,也该当着他们的面盘点清楚。再一个,因老二家的有了前科,这库房的钥匙,却是不能再留给她。方才,我已经命人去换锁了,日后钥匙由我保存。老太太,没有意见吧?”

没意见?意见大着呢!

贾母是真没想到,贾赦出手竟这么毒,根本就不跟她们说钥匙的事,直接连锁都换了。她虽存着一肚子的意见,可刚刚护了犯错的王氏,那些意见又该怎么提?怕是自己的意见一出口,贾赦的胡搅蛮缠就已经等着自己呢。

“换了锁也好。不过依我看啊,倒不如再加两把锁,总共放三把锁在那门上。我这里留一把,政儿手里一把,你也拿一把。日后要开公库,只有三把钥匙到齐了方可,也省得一把钥匙就能开开,自然就容易出那监守自盗的事了。”

这话一出,赦大老爷不由对贾母刮目相看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只这短短的工夫,她便能将计就计,不让他将公库握在手中,真是难为她这样大岁数,脑子还能转得这样快了。

“同意。等明儿盘点了之后,便再加两把锁。”大老爷痛快地点了头,不过是两把锁罢了,他能换一把就能再换两把,费不了太多事的。

没被夺了管家之权,让王夫人狠狠送了口气。只是不能再握着公库了,说不得还要将到手的东西补回去,这让她心疼得要命。一面暗骂贾赦多事狠毒,一面又盘算着该补回去多少,才能既蒙混过关,又能多留下些。

没等她盘算明白呢,便被贾赦的一番话吸引住了,脸上也不再难看,竟然有了喜色。

“我这里还有一件事,要跟老太太和老二商量商量。”赦大老爷端起新换的热茶,冲政老二笑笑,笑得他不自在地皱了眉,才道:“这事儿啊,跟宝玉有些关系,要不叫他也来听听?”

“事关宝玉,是什么事啊?你先跟我说说,再看是不是告诉宝玉,那孩子胆小,别吓着他了。”一听见宝玉二字,贾母登时起了精神,关切地问道。

便是政二老爷夫妇,也忘了旁的事,专注地看着赦大老爷,看他有什么话说。

贾赦今天才回来,能有什么事是跟宝玉有关的?

“你们也知道,太上皇的万寿就在三月,今年又是正寿,圣上自然是要大办万寿节的。从南边回来的路上,我陪着圣上闲聊,便说到了这个事。当时,圣上正发愁送什么寿礼给老圣人。我便说,老圣人是信佛的,不如送些手抄的佛经。”

见三人都很关注,赦大老爷也不卖关子,娓娓说道:“圣上便说了,以往也总是送手抄的佛经,怕是没什么新意。圣上便想着,若是能寻些生而不凡,有大造化的人来抄写,说不得能更的佛祖垂顾,也更虔诚些。我一听便想到了,咱们家宝玉含玉而诞,可不就是这么一个有造化的。于是,便向圣上提了宝玉,谁知一说起他,圣上竟然还知道。”

“对啊,对啊!然后,圣上怎么说,可同意宝玉去抄?”三个声音,几乎是不分先后的问道。

第三十二回打包票宝玉能吃苦有造化元春元日生

赦大老爷目光扫过三人那隐含急切的脸色,心里冷笑一声,道:“圣上起初倒是有些意动,只是后来想想又说,给老圣人抄写经书,必要虔诚才可,到时少不了要斋戒茹素、早晚诵经,必然会辛苦得很。咱家宝玉才几岁大小,怕是吃不了那个苦,便是能受得住,圣上也担心坏了孩子的身体。所以……”

他说到这里不说了,急得贾政连忙追问道:“所以什么啊?难道就因为会辛苦些,圣上便打算另选他人了?大哥,宝玉衔玉而诞,这可不是普通的造化啊,怎能因为那些许的辛苦,便推了为老圣人抄经的殊荣。大哥,你在圣上面前说得上话,可得好好帮着你侄儿,他受得住的。”

贾政为官十几年,仕途却迟迟没有起色,看似淡泊不争,其实心里早就着急了。如今再看见贾赦有了实职,一上来便是正二品大员,更是急得不行不行。眼看着自己怕是没什么起色了,便把希望都寄托到儿女的身上。

此刻听到儿子宝玉有可能在两代帝王跟前露脸,又怎舍得这样的机会。不就是清苦一些,辛苦一些嘛,只要坚持坚持便忍过去了。而且,不过是抄抄经书罢了,坐着写字而已,又能有多累,只当是练字罢了。这个机会宝玉一定不能放过,必要好好抓住才行啊。

政二老爷这么想,贾母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此时不开口说话,只是她对贾赦还有些疑虑。抄经这回事,很自然地让她想到了自己让迎春抄经的事。是不是她在贾赦跟前告了状,让这孽种想了这法子磋磨宝玉,以此来报复她们?

贾母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毕竟这事来得太过凑巧了。但是,她也没有一口回绝的决心,替圣上给老圣人抄经,这殊荣的诱惑实在太大,她舍不得。若贾赦并未说谎,这机会对宝玉来说的确千载难逢,所受的苦跟所得比起来便微不足道得很。

人在被诱惑的时候,大概会不自觉地往好处想,贾母亦是如此。她转念又想着,贾赦便是胆子再大,还敢假传圣意不成。若此事是贾赦胡编乱造,便是闹到圣上面前,她也要看看这孽种该如何收场;若此事为真,宝玉得了这项殊荣,日后怕就会简在帝心了,这对他自己,对政儿、对元春都有好处。

赌这一把,值当!

“政儿说得没错。为圣上分忧,乃是咱们勋贵人家的本分,不过些许受点苦罢了,又有什么不能的。咱家也是武勋出身,什么样的苦没吃过?宝玉那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就不是个不能吃苦的性子。这事啊,赦儿你倒一定要争取下来,这不光是宝玉的荣耀,更是咱们整个贾家的。”

贾母有了决定,当下便不再迟疑,笑容满面地为宝贝孙子打包票。在她看来,宝玉自然是什么都好的,吃苦耐劳什么的,虽然没有试过,但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听了她这话,赦大老爷好悬没笑喷了茶水,却也被呛得咳了两声。这老太太还真是了解她孙子,贾宝玉那定然是个吃得了苦的,老爷他又怎能不让那好侄儿露露脸呢。这世上,享福的日子不好得,想吃苦却是太容易了。

方才他见贾母犹豫,便觉得这老太天怕是看出些什么,不过大老爷本就没打算藏着掖着,行的乃是阳谋。一开始就告知了抄经是要吃苦的,若是还敢凑上来,那就是自找苦吃。

贾母他们便是不答应,大老爷也是不怕的,大不了干脆来硬的,直接去跟祜祜求道旨意。老爷他上头有人,可是抱着金大腿呢!

“老太太既如此说,老二也舍得儿子,那就没什么说的了。我便是舍了这份面皮,也得把这差事给宝玉求回来。那这几日也别叫宝玉闲着了,起码先把字练一练,总不能抄起经书来歪七扭八的吧。”大老爷一拍大腿,也跟他们打了包票。

这时,一直沉默着的王夫人忽然开口了,道:“大伯,宝玉虽是有大造化的,但只他一个人是不是单薄了些?说起来,我家元春生在正月初一,这也是有些造化的。不如……大伯替宝玉求差事的时候,也提一提元春可好?”

赦大老爷闻言便看过去,打量王夫人的眼神意味深长。他本没把主意打到那侄女身上,这怎么还有主动要求吃苦的,这王氏真的是亲娘么?!

贾母和贾政听了也连连点头,纷纷出言为元春争取。说起来,元春其实比宝玉更需要这出头的机会,若是能因此得了圣上的眼,说不得便就此青云直上,做个皇妃、贵妃,那他们可就成皇亲国戚了。

对于贾元春,这孩子小小年纪便被祖母、爹娘送进宫闱,还是去当个伺候人的女官,大老爷并没打算把账算到她头上。可既然她亲娘都提起来了,亲奶奶和亲爹也极力赞成,大老爷就觉得自己不能当了恶人,必须要为这侄女争取啊。

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赦大老爷嘲讽地一笑,冷声道:“正月初一生的又如何,很稀罕么?每年都有正月初一,每个正月初一都有孩子出生,这算是什么造化?我不是正月初一生的,照样是一等伯爵;我闺女也不是正月初一生的,照样是一等伯的闺女,不比个五品小官儿的闺女出身高贵?少拿正月初一的生辰说是,那算什么造化?”

这话一出,几个人的脸上都不好看,王夫人更是臊得脸色通红,忙低了头遮住自己咬牙切齿的表情。

她从来都标榜着元春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女,又有正月初一这样的好生辰,这府里旁的姑娘加一块也比不了。此刻却被贾赦劈头盖脸地揭了皮,点出元春不过是五品官的女儿,即便要进宫也没有选秀资格,只能做个伺候人的女史。这让她心里,怎么能不恨!

眼角的余光瞥到身子发抖的贾政,王夫人知道他这也是气的,不但一点不心疼,反在心中啐道:个不争气的废物,坐在这儿生气有什么用,一个六品官做了十来年才升半级,连累的儿女们都被人看不起,真是个窝囊废!

“胡说什么,都是我的孙女,除了嫡庶之外,哪有谁比谁高贵的?元春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就为了家里进宫去搏上进,咱们整个贾家都对不住她。我话摆在这儿,只要我还在一日,就不许谁说元春一句不好,全贾家都得替元春谋划,这是咱们欠她的。”

贾母“嘭”地拍了下茶几,目光冷厉地盯着贾赦,黑着脸说道。她最听不得的,就是贾赦在她、在她儿子面前,标榜自己国公府继承人的身份。明明她的政儿才是正儿八经的嫡子,偏偏有那一对老妖精作怪,硬是把个孽种当成了宝,害得她的政儿无辜低了孽种一头,凭白丢了爵位。

如今,贾赦竟还敢辱及到小辈们身上,贾母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他那么定元春的身份,那岂不是说连她的宝玉也成了个小官儿的儿子,这怎么成?!宝玉日后是有大造化的,身份上怎么能有瑕疵,他必须是荣国公府的嫡孙,身份高贵得很呢!

虽然贾母拍了桌子,赦大老爷却跟没听见似的,稳稳地端着茶杯呷一口,眼神淡漠地看过去。子女身份这种事,可不是凭她老太太一张嘴说了就算的。不然,当年贾元春进宫的时候,也不会是去当女官,而是赐婚皇子了。所以,他一点儿都不生气,事实胜于雄辩嘛。

“得,既然老太太这样说了,那我少不得为侄女出把力了。不就是想抄经么,回头我去跟圣上求了便是。只不过,若是能成自然皆大欢喜,可若不是成也别怪我。左右我也就这么点本事,你们谁若是不满意,干脆自己去求去。”大老爷做出被贾母镇住的样子,满不服气地说道。

贾母对此表示很满意,不过为防贾赦阳奉阴违,还是缓下脸色,笑着夸道:“好,我便知道赦儿是个懂事的。你如今在圣上跟前不一般,这点小事想必是一提就准了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脸面。元春是你的亲侄女,若知道你这样帮她,日后她若熬出了头,还不得全心全力帮着你?这样,你们宫里宫外的也有个照应,前程可光明着呢。”

好大的一个饼子!赦大老爷心里暗笑,面上故作认同地点头。

他不过是生气贾宝玉欺负琮哥儿,又恨贾母、王氏磋磨他的迎春,要从贾宝玉身上讨个公道罢了。如今可好,还有上杆子让他追讨利息的,老爷他若是不收,岂不是白瞎了这好意。

说完了这事,大老爷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那母子、婆媳三个在上房里面面相觑。

原先,他们叫贾赦来,是为的什么事来着?

对呀,他们不是为了祭田的事,也不是为了抄经的事啊,是为什么来着?

“老太太,今儿请大老爷过来,不是为了说金陵那边族人的事吗?大老爷没经过族长和族老们,就将那么多族人除了族,您不是说要好好问问是怎么回事么?还有……”还有我爹娘的事。

金鸳鸯方才就急得很,偏偏主子们都在说正事,便想着等他们说完,总要说起金陵的事吧。可谁知道,大老爷说完就走了,这、这可怎么好!

第三十三回父子间言辞打机锋练字苦宝玉苦练字

皇宫里,宇文祜并不知道,贾赦赦正打着他的旗号欺负人。不过他即便是知道了,大概也不会办赦赦个欺君之罪,反而更可能会帮着摇旗呐喊。

今日回了紫禁城,宇文祜也在第一时间,就被太上皇给叫了去。他倒没有跟大老爷一样耽搁时间,略梳洗一番便去了大明宫拜见老圣人。

待行过礼坐下之后,宇文祜才仔细打量了老圣人几眼,发现他似乎比自己离京之前更要憔悴几分。原本已经在恢复的身体,似乎也又衰败下去,不过是说几句话的功夫,脸色就难看得厉害。

“父皇的身体如何了?朕看着,怎么还没有之前硬朗呢?可是朕不在的时候,镇日操劳国事,累着了?”宇文祜一坐下,便关切地询问老圣人的身体状况。

只是这些话听在老圣人的耳中,却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意味,当即便嗔道:“哼,朕没死成,让你失望了?”

老圣人的身体本来就没完全恢复,他又急着重掌大权,操劳之下就更难以恢复。再加上,前些天赐死大儿子忠让亲王的事,让他的身体雪上加霜。如今虽不像禅位时的命不久矣,却也比那时好不了多少,想要再重回朝堂是不行了。

“父皇何处此言,真是折煞朕了。”宇文祜面露惶恐,身子却稳坐着动也不动,“正是有您在,朕才能放心南巡,安抚南方受灾省份的民心民愤。只是让您拖着病体为朕操劳,朕这心里实在惭愧。如今朕回来,父皇总算能歇一歇,好生将养身子。朕可盼着,您能长命百岁呢。”

老圣人已经没力气瞪眼了,微阖了眼睛道:“这话说得,可真好听啊。若是,你没把那些人头给老大送去,朕怕是还能听一听,现在……呵!老四啊,你的心比我狠啊。”他似乎已经破罐破摔,根本没避讳那些死士杀手的事。

“这是怎么说的,什么人头,您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了?说起大哥来,朕倒是得问问父皇,大哥犯了什么错,怎么就得了您一杯鸩酒呢?传到我手里的邸报,只说大哥以下犯上,却没说明他做了什么,让朕很摸不着头脑啊。”宇文祜却不接他的话,反倒十分疑惑地问道。

“再说,儿子是您自己赐死的,说到‘心狠’二字,可栽不到我头上。”

此言一出,老圣人蓦地睁开眼睛,目光幽冷地睇着宇文祜。见他只淡漠地跟自己对视,半晌后才道:“没错,是朕赐死的,所以这债朕自己背。老四,朕不得不说,小看了你啊。不过这也证明,朕当初没有选错人,你果然比老八更合适这个位子。”

宇文祜沉默着,良久之后,才缓缓舒了口气,道:“父皇的夸奖,着实令朕受宠若惊。似乎,自从朕开始办差以来,这还是第一回听您亲口夸朕。虽然,能得您的肯定该让朕欣喜,可为什么……朕心中却只觉得忐忑呢?”

老圣人的身体不好,精力自然也不济,再没工夫跟宇文祜打机锋,不耐烦地径直问道:“南边如今到底如何,听说你撤换了大批地方官员,更要组织什么远洋船队,难道不觉得太过轻率?跟朕说一说,也好给你把把关。”

“是。”都是朝堂上的事,宇文祜也没打算藏着掖着,慢条斯理地向老圣人汇报南巡的情况,最后总结道:“基本情况便是这样,父皇若是还想知道得详细些,不如等过几日的条陈吧。南边如今已经稳定,正是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的时候。等父皇身子好了,不妨也去巡幸一趟。”

即便是想鸡蛋里挑骨头,老圣人也没能从宇文祜的话里挑出毛病来,只能默默叹一声他的滴水不漏。经过老四这一趟南巡,他在南边的实力顷刻间就消散了大半,便是剩下的也多是明面上的,再也难堪大用。想要从头再来,却不知道他还有没有那个时间了。

好在,老四离京的几个月,他也没闲着。禁军本就掌握在他手里,能确保他在紫禁城中安全无虞;京营也才换上了放心的人,将整个京城控制在手中;老八想要有所作为,更是要仰仗于他这个太上皇……至少,在这京城里,老四掀不起什么风浪。

想到这些,老圣人的心情舒坦了许多,对宇文祜露出欣慰的表情,道:“嗯,做得不错。南方先后经历了水患、匪患,如今能稳定下来,当记你一大功。只是,朕这幅身子不中用,怕是再看不见南方的山水人情了。”

老圣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言谈间仍将自己当做天下至尊,仍将宇文祜当成个办差的皇子。皇帝陛下自然听得出来,却没有在意的样子,只是笑看着老圣人不语。

他又怎会计较这个,老圣人既然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先包涵着,然后让他慢慢地明白才是。

这次两代帝王的见面,开始时气氛虽然有些僵硬,但最后却在其乐融融中结束。

宇文祜陪着太上皇用了晚膳,才回到自己的寝宫,找来留在宫中的怀义,问道:“太上皇的身体到底如何了?”

“太上皇身边防得很严,详细情况并不清楚。不过,病情绝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严重,但也的确不如主子离京之前。”怀义的长相很不起眼,却是宇文祜手下情报组织的头领。大概是因常年身处暗中,便连他身上都带着中黑暗的气息。

果然如此!老圣人方才那副模样,看着不比他当初禅位的时候强多少,但宇文祜却不太相信。那是个要强一辈子的,从不会让自己软弱的一面暴露人前。如今,又怎会在他这个挡路的儿子面前示弱,除非……他是故意示敌以弱。

“这段时间京中情况如何,除了那几个明显的位置之外,可还有旁的异动?”宇文祜也只是问问,便把老圣人的身体放在一边,开始详细了解京城的动静。

本来,他南巡一趟,虽然有安抚南方灾区的意图,更是想借机离开京城,让那些牛鬼蛇神们都动起来。只有这样,他才能看得更清楚,收拾起来也更能有的放矢。

而情况也不出宇文祜所料,这区区几个月的时间,从太上皇到老八,再到废太子义忠亲王的儿子,再加上他们收罗的党羽们,用上蹿下跳都不足以形容。

“且让他们蹦跶吧,总有朕收拾他们的时候。”宇文祜冷着脸翻看密报,他素来是个能忍的,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如今面对这样的情况倒也不着急,只暗暗筹划着如何各个击破。至于一网打尽什么的,他并不做奢望,只因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没那个实力。

时间匆匆而过,待他准备就寝时,已经将近子时了。怀仁伺候他梳洗更衣之后,本已经打算退下了,忽然又听主子吩咐道:“明儿挑两个手艺最好的御厨,要一个红案一个白案,给恩侯送过去。朕答应他的,差点都给忘了。”

“是。”怀仁答应一声,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寝殿。平静无波的面容,让谁也看不出来,他心中在怎样疯狂地吐槽。

贾伯爷虽然不在皇宫,可这皇宫里处处都有他的影子啊。不过是不知什么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然就让主子一直记着,这刚刚回宫就忙不迭地给兑现。听听,主子吩咐得多清楚,要手艺最好的,还详细地规定了分工,主子对自己都没这么上心呢。

也不知伯爷给主子喂了什么药,二十多年都不露头,一露头就又成了心尖尖上的人。有什么疑问不让查,也不让问,就那么宠着护着。真是同人不同命,人比人气死人啊!

赦大老爷并不知道已经有两个御厨在向自己招手了,睡梦中想的是明儿得跟祜祜对好词儿,把抄经的事给定下来。自个儿闺女、儿子受的委屈,定要让她们那能吃苦的凤凰蛋也尝一尝,看看得心疼成什么样。别把庶出不当儿女,老爷的儿女老爷心疼着呢。

而被大老爷惦记上的贾宝玉,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政二老爷自从知道了为太上皇抄经的事,虽然还没得着贾赦的准话,可当即便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督促着贾宝玉练起字来。

这些经书是要过两位帝王手的,可不能让一笔烂字坏了太上皇与今上对宝玉的印象。宝玉抄经的字,即便不能像书法大家一样,也必须远超同龄同辈。毕竟,见字如见人,这字就是脸面。

贾宝玉对上贾政,本就如老鼠见猫一样,如今见他爹这样来势汹汹,更是浑身都软了。他年方九岁,平日又多浑玩,虽也练字却并不太上心,一笔字也只是平常。此时,再经贾政这么一吓,发挥起来更是失常,写出来的字体便有些不堪入目了。

“孽障!你读书也有多年了,竟然就把字写成这样?”贾政一把将那张字揉成团,劈头盖脸地向宝玉扔过去,又拍着桌子骂道:“平日里老太太总是护着你,我竟不知你如此惫懒,写出来字便连三岁蒙童也不如,你、你……”

他下意识地想找东西打宝玉,只是忽又想到还要让他练字,便强压了怒气,道:“从今日起,我会亲自看着你练字,每日早、中、晚需各练两个时辰的大字。另外,你这字写得毫无力度,需要加强手腕的力量,日后要在右臂绑上重物,写字时也不许去掉……”

政二老爷这边滔滔不绝地安排贾宝玉练字事宜,边上的宝二爷却早早就已经听傻了。老爷这一桩一桩的安排,哪里是要他练字啊,这是想要他的命啊!

趁着政二老爷出去吩咐人准备的时候,宝玉赶忙偷偷找了自己的小厮,命他赶紧去禀告老太太、太太,让她们赶紧来救他。若是照老爷这么安排的去练字,他的手非得废了不可。

只是,让宝二爷失望的是,老太太、太太也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鼓励,却并没有赶来搭救,反而让他乖乖听老爷的话,好好练字。宝二爷眼泪都流下来了,他被老太太、太太厌弃了么?!

就在赦大老爷回来的当天,凤凰蛋宝二爷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练字生涯。

第三十四回冻疮疤老爷很恶毒为河工宇文开私库

一早醒来就有御膳吃,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赦大老爷不但体会到了,还荫及了妻儿子女。昨儿还哭得委屈包一样的贾小琮,在用着御膳点心的时候,早早就变成了嘴上抹蜜的乖儿子,逮着他老子亲了不知多少口。

有人幸福自然就有人受苦,凤凰蛋贾宝玉就处在水深火热的痛苦深渊之中,一张原本圆润满月脸,在那些晦涩经书的折磨下,都已经瘦得能看见下巴了。

不过是圣驾回京的第二日,当今身边的总管太监怀仁便亲临了荣国府,传下圣上的口谕,命贾宝玉每日抄写佛经十部,直到老圣人的万寿之前。这并非说每日抄写十部经书便罢了,而是要他抄得多多益善,每日从中挑出十部最好的。

并且,当今还派了两名内监,专门为了督促贾宝玉抄经。内监在查看了荣国府的环境之后,指定了最偏僻处的一间屋子,布置成佛堂作为贾宝玉的抄经之处。

从此,宝二爷便过上了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够、抄不完的日子。他原以为,被老爷监督着练字便已经够苦了,却没想到日子还能苦成这样。

每日寅时就被叫起来,正迷迷瞪瞪的时候就被冷水刺激醒了,然后便要在佛前诵经两个时辰,态度必须要虔诚,不然就要加罚时间,结束了早课后才有饭吃。

用过早饭之后就开始抄写经书,一刻不能停地抄到申时,还要内监们能挑出十部合格经文后,才能休息一下用晚饭,不然便要继续抄下去。

晚饭过后也不能闲着,要虔诚地做一个时辰的晚课,才会有摸到床的机会。因宝玉总是表现得不够虔诚,所以总被内监们加罚时间,等他能够上床休息时,往往都已经要亥时末了。

这睡不够就是这么来的,还有吃不饱、穿不暖呢。

倒不是内监们克扣他的吃穿,吃不饱在于贾宝玉的挑食,从小娇生惯养、山珍海味地长大,清粥小菜、粗茶淡饭的日子自然接受不了;至于穿不暖,却是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佛堂内不点火盆,也只能穿着粗布麻衣,二月末的天气可不就不会暖和了。

刚到佛堂抄经的那几日,宝二爷每日都是哭着睡着,又哭着被叫醒的。有心撂挑子不干吧,被两个内监阴测测地盯着,便一句抗议的话也不敢说了。心中惟求着老太太、太太能来,救苦救难的菩萨一样将他救出去。

可惜,从二月盼到三月,眼睛都要盼得瞎了,他也没能等来他的老祖宗和亲娘。直到万寿节的前一天,才终于完成了抄经的差事,得以走出佛堂重见天日。

佛堂外面等着不少人,贾母被鸳鸯扶着,王夫人夫妇站得稍后一些,再后面还有几位姑娘们同宝玉房中的大丫鬟等人,都是翘首期盼着贾宝玉出关。他们虽都以宝玉为荣,但也心知他会吃些苦头,尽皆心疼的不行,今日早早地便等在这里,想要第一眼看见他是否安好。

赦大老爷带着邢夫人和一双儿女,同样等在佛堂外。他倒不是心疼这侄子,更多的是让儿女们看看凤凰蛋的惨状,给儿女们出气罢了。

迎春手上的冻疮,终还是留下了个小疤,大老爷求了宫中的好药都没能去除。看着闺女好好一双手有了瑕疵,大老爷暴怒之余,恶毒地制了许多冰块塞进了佛堂里。他定要让那婆媳俩,也好好尝尝心疼的滋味儿。

贾小琮已经五岁了,却仍被他老子抱在怀里,抻着脖子往里面张望,是第一个看见贾宝玉出佛堂的,却没能第一眼将人认出来,抱着他爹的脖子,小声道:“爹,里面出来个妖怪,长得可吓人了,他会不会咬我?”

妖怪?

没等大老爷说话,那边就响起了杂乱的哭喊声,“啊,是宝玉……宝玉啊……我的宝玉……天呐,这是怎么了……我的儿……”。

“那不是妖怪,是你宝二哥哥。放心吧,没有妖怪敢咬你,但凡敢欺负你的,自有爹收拾他们。琮儿要不要去问问你宝二哥哥,怎么变成了那副模样?”大老爷蹭蹭老儿子的脸蛋儿,目光透过人群寻摸贾宝玉的身影。

抄经的佛堂虽不准人接近,但赦大老爷总是那个例外。凤凰蛋被折腾成什么鬼样子,乃是大老爷的杰作,他又怎么能提前检验。若是有哪里做得不到位,还能尽早补救不是。

宝二爷的模样确实很惨,原本一个“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公子哥儿,如今比之病痨鬼也不差什么了。区区一月时间,瘦得面颊凹陷、脸色惨白、双眼乌青不说,衣服仿若麻袋一样套在身上,就连走路都是摇摇晃晃地。

这倒也罢了,那一双露出来的手,看上去更加惨不忍睹。红肿与冻疮交叠,又没及时得到治疗护理,有些地方已经溢出了脓水。这双让人惨不忍睹的手,便是让大老爷最满意的成果,虽然还赔不起他闺女的一双玉手,权当是收个利息罢了。

“啊?是宝二哥么,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贾小琮瞪圆眼镜,吃惊地把拇指塞在嘴里咬,然后被邢夫人毫不留情地拉出来,点着额头教训不准吃手指。

贾迎春也看清了宝玉的模样,愣怔地片刻之后,不由双眼含泪地看向她老子。若说她以前不明白,如今在太太的教导下,在看着老爷的作为,哪里还能想不明白。宝玉被折腾成这样,全是老爷在为她出气啊。

“乖,看看也就罢了,不许掉眼泪啊,爹心疼。”收到闺女的眼神,大老爷欣慰地摸摸她脑袋。他还从来没被闺女这么瞅过,心情有点小激动,但为了维持父亲的形象,还是保持淡然好了。

贾母那边却已经是老泪纵横,甩开鸳鸯的扶持,健步如飞地来到宝玉跟前,一把将她可怜的孙儿抱在怀里。只听见宝玉哭喊了一声“老祖宗”之后,祖孙两个抱头痛哭起来。贾宝玉是委屈的,贾母却是心疼和后悔的。

当初她就怀疑过,这什么抄经的事乃是贾赦的报复,只是当时被那份荣耀晃花了眼,才舍得宝玉去吃那份苦。可如今看着宝玉这幅惨状,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着了那孽种的道。一时间,贾母悔痛交加,再看到宝玉的一双手,终于坚持不住,眼前一黑便倒了下去。

她倒下了,还有王夫人接上来。这女人都要疯了,连哭带喊地扑到宝玉身上,抱着儿子就不撒手了。这就是她的命根子,却被人害成这个模样,心疼儿子之余,王夫人那双透着阴毒的眼睛,便没离开过大房一家。尤其是,被贾赦抱在怀里宝贝的贾小琮。

赦大老爷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心中也暗暗有了警惕。儿女们如今还小呢,可不能让后宅的手段伤着他,回头得提醒邢氏小心着。对了,还得去跟祜祜求一求,从宫里挑两个得用的嬷嬷回来。

宇文祜这一个月过得比较舒坦,或许是因有忠让亲王之事,他刚回京这段时间,京中朝堂上平静得很,到处都是给新皇歌功颂德的声音,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在以雷霆手段控制了南方之后,他便已经决定暂时放慢步伐,免得矛盾激化太快,让他应付不来。是以,也只是不着痕迹地提拔几个自己的人手,并没有像旁人预想那边大动干戈。

这被提拔的人之中,便包括已经挂了工部侍郎衔的赦大老爷。大老爷伴驾南巡一趟,充分证明了水泥在建筑领域的功用,凭借此功晋升工部尚书,正式成为工部大佬。

因工部乃是六部中最不起眼的,这次晋升并未引起太大波澜,朝堂上大多觉得贾赦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罢了。许多人都等着看当今同贾赦的笑话,一个混账纨绔了二三十年的东西,还真能执掌一部不成?!

但赦大老爷却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了,其中也包括亲手提拔了他的皇帝陛下。如今工部的头等大事,乃是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堤坝,在洪水中被冲毁的要重修,没有决口的也要加固加高。

因在南巡途中便已经做了功课,回京不过十余天,大老爷便呈上了奏折,详细规划了各处堤坝的方案,甚至配有详尽的图纸和用料清单。一下子便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将各方势力的目光都集中在河工上。

跳得最欢的就是户部,这么庞大的工程,要花用的银子海了去了,可国库里空得能跑马。去年的财政收入,大半已经扔进了南方灾区,还要给军方留下一大块军费,剩下的连维持朝廷运转都不太够,哪还有银子修筑这么大的工程?

赦大老爷递上了奏折,自己就变成隐形人一样,揣着手在那儿围观他们吵闹。反正工部不管银子的事,他只管做出规划,银子就靠着祜祜想办法了,大老爷对皇帝陛下很有信心。

果然,宇文祜起先只默默看着下面人吵成一团,等他们都觉得不对闭嘴了,才道:“这次工程的所有花费,皆从朕的私库划拨。另外,户部亏空至此,明日起清查旧账。”

第5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