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唷呵——让一让,车来了——“驾车人摇了摇铃铛,拉长了声吆喝道。
陈珺话中意有所指,但却没有点破。清平用力点了点头,暗暗记下了她的话。
马车停了下来,刘甄低声道:“小姐,到城门了。”
陈珺取出文书,马车在后面排了一会队,新年刚过,城门处哨岗有些松散,但还是经了五六道关卡才得以放行。陈珺把文书交给刘甄收好,她们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慢慢驶离长安。
夕阳余辉为这座古老的都城镀上了一层暖橘色,青色高大的城门仿佛威武的巨人,屹立在岁月的洪流中守卫着这座城市。陈珺目送长安城远去,马车行驶在一条小路上,车轮碾过积雪,道路两旁的枯草仍顽强地生长,马车上的铜铃跟随着车身一同摇晃,发出清脆的响声,那声音悠远空灵,在呼啸而来的北风中,渐渐只剩一点寂寞的回响
冬天的傍晚,天早已黑了,王府下人们点起灯来,莫蓝在卫王君的院子里焦急的候着,等了许久才等到下人来报,王君回来了。
一同而来的还有王妃,这让下人们都有些吃惊,王妃很少会来卫王君的院子,一般都是卫王君去王府的书房找她。一时间下人们都乱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幸而卫王君管束有方,不至于连杯茶都端不上了。
但今天王妃的茶是喝不上了,卫王君同王妃刚刚回房,莫蓝就进来跪在地上,颤声道:“王君,不好了,大小姐走了!”
卫王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走了?去了哪里?”
莫蓝便跪着将今天的事讲了一遍,卫王君越听眉头就皱得越紧,听到最后他霍然起身,重重的拍在桌子上:“你说的可是真的?”
莫蓝眼中含泪,磕了一个头道:“千真万确!王君,快派人去拦住大小姐吧!她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能去哪里呢?”说完用袖子抹了抹泪。
王妃拉住卫王君的手,对莫蓝道:“你先出去吧。”又吩咐身边的人道:“去叫这周围的人退下,不得靠近这屋子,你带人看着。”
那人应了退了下去,没过久这屋子边就清肃干净了,卫王君急道:“你这是做什么!还不快派人去将珺儿追回来!”
王妃道:“夫君息怒,如今天色已晚,城门怕是闭了,现在去恐怕也来不及了。”
卫王君看她脸色如常,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丝毫反应,黑着脸问:“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王妃伸手去端那杯茶:“是又怎么样?”
卫王君长袖一扫,将那杯茶扫到地下,恨声道:“有你这样的母亲吗?珺儿为何要走,她又是去哪里!”他越说越气,坐在椅子上握着扶手,道:“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珺儿是了,周氏生的陈瑜才是你的心头好,呵呵,我早该想到的,珺儿书房被那贱|人使计烧了,若不是你存心偏袒,他还能在外头的庄子上安生度日?”
若是往常卫王君说出这种话,王妃早就勃然大怒,摔门走人了。但今天她竟异样的沉默,听完了卫王君的抱怨指责,半响才道:“珺儿要走是她自己决定的,她未与你说也是她自己决定的。”
“妻主说的真好听,如今珺儿走了,你自可将罪过都推到她头上!”卫王君冷声道:“妻主一贯而来便是如此,这么多年来珺儿受了多少委屈?堂堂王府嫡出的小姐,竟然不如一个庶出的。陈仪!你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你偏袒一个侍君,百般宠爱,我自是百般忍让,无话可说。但你对得起珺儿吗,多少次珺儿受了委屈,你有过问过吗!”
王妃道:“我是对不起珺儿,阿翎,她走前嘱咐我去大光寺上香,我去了。”
她看着卫王君从疑惑到惊惧,慢慢垂下眼帘,轻声道:“我承认,我确实对她心怀不满,你知道是为何的。但我不曾逼她,珺儿已经知道了是她自己要离开的。”
卫王君用力扶着扶手,才没让自己倒下去,王妃见状伸手覆在他紧握的手上,淡淡道:“她都知道了,我也全都知道了。”
卫王君颤声道:“那你要如何?”
“请封世女的折子我已经拿回来了,周氏犯下大错,瑜儿自然不能做世女,嫡女方可承爵,我已向承徽府上报了人选。”
“琦儿不日就要入府,阿翎,你你有想过她么?”
如何不想?卫王君抿着嘴唇,脸色苍白,他想起自己多年未见的女儿,心中始终是有愧的。
王妃低声道:“我也很想她,她出生时我还抱过她,后来我以为是你”为了保住你哥哥的孩子,舍弃了我们的骨r_ou_。
卫王君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紧紧闭上眼睛,泪水却止不住的涌出,王妃叹息一声,伸手拥他在怀中,紧紧抱着他。
王妃道:“珺儿从你姐姐那里知晓了身世,她见过琦儿了,她没和你说要走的事,恐怕也是怕你伤心难过。”
卫王君泪眼模糊的抬头,梗咽道:“她她会去哪?”
王妃轻轻摇摇头,卫王君靠在她怀中,任泪水肆意,其实他们都明白的,陈珺离开了王府,恐怕再次回到长安时,就是另一个身份了。
“ji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清平一觉起来,轻轻掀开车帘,看到外面白雾朦胧,路边的地上有层厚厚的霜,把周围的一切都涂抹成苍凉的白。马车驶过木桥颠簸了一下,她在心里默默的念着这句诗,意外的有些怅然。
王府并非是她的家,但也给了清平一份特别的温暖。想起在里面认识的一些人,突然又想起了未曾告别的静香。分离是她过往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又延续到这一世来,好像这也是人世的规律,相聚分离,冥冥中自有安排。
天光渐亮,清平压实了帘子,转身就看见陈珺靠着车厢壁无声的看着她,清平赶忙请安,陈珺伸出一根手指压在嘴唇上,示意她不要说话。
刘甄像是累的狠了,睡的格外香甜。清平心中有些诧异,陈珺伸出手敲了敲车厢壁,马车就停了下来。
她越过刘甄下了马车,在车下伸手到清平面前,清平也没再忸怩,扶着她的手下了马车。
“刘甄这几日累着了,便让她好好歇着吧。”陈珺来到车后,麻利地从马车下面取出一口小铁锅,对着发愣的清平道:“还愣着干嘛,去打水啊。”
“哦哦。”清平这才反应过来,水囊陈珺一早就给她了。
雾气散去了一些,清平找到一条被冻住的河流,她不知道冰层的薄厚,不敢轻易下去,就取了一块石头丢下去,幸好这河冰层较薄,一下子就被砸出一个窟窿。清平趴在河岸上,却够不着那个窟窿,想了想解下绑头发的头绳,系在水囊上丢进那个窟窿里,等水囊完全沉下去以后,清平才把它拉起来。
她提着水囊回到马车旁,陈珺和那个驾车的黑衣人正在烧火,她们找到的柴都太大太shi,努力了半天都点不着。关于这个清平实在太有经验了,她放下水囊又去寻了些干草小树枝,又捡来几块石头垒成一圈,陈珺看她动作熟练,非常干脆的把火折子递给她。
清平把干草折成一团,接过火折子放在那团干草下轻轻的吹着,待干草冒出火星燃烧起来后,再将小树枝放在上面,一阵青烟慢慢升起,清平最后才把陈珺她们找来的木枝放了上去。
这下火才算是彻底的升起来了,清平注意了一会火,把锅慢慢放上去,陈珺取来水囊,三个人围着火堆看水烧开。
陈珺解下绑在水囊上的头绳还给清平,赞许道:“不错不错。”
那个黑衣人也赞赏的点点头,手在胸前比划了两下,陈珺道:“她说你很厉害,会升火。”
清平才明白那个驾车的黑衣人是哑巴,她发现陈珺离开王府以后越来越接地气了,一点都没有大小姐的架子,刚刚她让清平不要吵醒刘甄睡觉的举动让她在清平心中的好感上升了不少,而后她取锅找柴火烧水的行为更是让清平觉得十分奇妙,陈珺好像在用行动表明‘咋们是一伙的’。
水很快就开了,其实陈珺以一种坦然自若的姿态蹲在地上,黑衣人去车上取了四个饼,撕成小块丢进锅里,又解开腰间的包裹,取出一个青色瓷瓶,倒了些东西在水里,霎那间香料的气息混合在水汽里扑面而来,唤醒了众人迟钝的饥饿感。
但是问题来了,没有碗。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这才发现没碗可用,总不能端着锅吃吧?
这时候刘甄从车上爬下来,看见周围荒凉的景色呆了一下,清平叫道:“刘甄!你有碗吗!”
刘甄走进了才发现她家小姐竟然毫无气质的蹲在地上,震惊的看着陈珺,听到清平不停叫她,她才回过神来:“碗?没有,小姐没让我准备碗啊。”
面饼已经在沸腾的水中被煮的发胀,浓郁的香气刺激着众人的神经,这时候刘甄突然道:“我想起来了,我们有碗!”
一炷香的功夫后,清平捧着碗惬意的喝完最后一口汤,火已经熄灭了,不过这时候大家也都吃饱了,没人去理会火堆。清平没来得及问那是什么调料竟然如此好吃,却端着碗仔细的看着。
这是一只白玉做的碗,工匠在碗边细细雕琢了盛开的牡丹花,连叶子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这碗价值不菲,一共有六只,本是陈珺备好送人用的,但却没想到她们先用上了。
“小姐,这碗”刘甄迟疑道。
“洗干净后放回去。”陈珺懒懒道。
“可是”用吃过的碗再送人真的没问题吗?
陈珺从地上起来伸了个懒腰,看着放在车边上被打开的礼盒,红绸内衬里还有两只白玉碗,在晨光中散发出温润的光泽。
她说:“碗不就是用来吃饭的吗?”
清平瞬间对她的印象又刷新了一次。
作者有话要说:在晚上看到本章的朋友们你们好~
我刚吃完烤羊排,骨r_ou_相连,烤羊r_ou_烤牛r_ou_烤ji翅,锡纸烤金针菇
不,我没有任何意思,就是说一下而已。
第17章到达
刘甄收了那套碗,大伙歇息了一会就上了马车,也不知是到了哪里,车帘随着车身摇摇晃晃,这路并不好走。
陈珺拿着地图正细细的看着,清平瞥了一眼,感觉画的很是模糊,只是标注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和地名,有些地方还是空白。
那地图上蓝色线条像是河流的样子,或许是清平偷看的动作太明显,陈珺前倾身子,把那张地图放在两人中间,慷慨道:“要看就看吧。”
清平捏住这张地图,感觉似乎不是纸,触感像是皮革。陈珺手指在地图上从恒州向贺州靠近,有一条河流贯穿两州,在辰州分流出无数支流。
是要去贺州吗?清平看到贺州下方标注了一个红圈,上面写着是‘乐安’,陈珺指着那个红点道:“我们此行便是要去乐安城。”
“小姐,那我们要走水路吗?”刘甄问。
陈珺点点头道:“出了恒州便坐船。”
这一路少有人烟,偶尔经过驿站换马,陈珺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本书来,叫刘甄教清平识字。
“好好学清平,”陈珺摸着清平的头笑眯眯道,“这可有大用处呢。”
清平虽然不解,但是也照着去做。她们穿过山岭,一路南下,横穿半个恒州,天气依旧寒冷,但下雪的时候越来越少,等到清平都认全了那本书上的字,刘甄也再没什么可教她的了,一干人终于抵达了恒州与贺州交界的栾城。
栾城的地位虽比不上长安,却自有其独天得厚的条件。从各州通过水运运往恒州的货物都要在栾城检查后方可放行,有的商人直接就地拆货,把东西卖给队,由商队运向长安。
若想要乘船去贺州辰州闵州,都需在栾城上船。检查过文书后她们进入栾城,在一家客栈休整半天。
陈珺要了水供三人洗漱,那黑衣人自打进了客栈就不见了踪影。清平抓紧了时间洗澡,突然有人敲了敲木窗,清平警惕道:“谁?”
刘甄的声音传来:“是我,开门。”
清平胡乱擦干身体套了件单衣开了门,刘甄手里抱着个包裹,进了清平房里打开,居然是一套直裾长袍,“快换上。”刘甄抖开衣服按住清平为她穿衣,清平急忙道:“这是做什么?”
刘甄手脚麻利,没多久就把这件繁复的长袍为清平穿上了,为她系好腰封后,刘甄取过铜镜,从包裹里拿出一顶玉冠,清平感觉有点熟悉,定睛一看,正是陈珺常戴的那个。
这简直就是越逾了吧,但如果没有陈珺的许可,刘甄肯定不会这么做的。清平按住刘甄为她梳头的手,低声问:“小姐要我做什么。”
刘甄把清平的头发用玉冠束好,她嘴巴上叼着装饰用的垂珠,含糊道:“”
清平努力辨听了一会也没搞明白她在说什么,待刘甄把垂珠绑上去时,门轻轻的开了,陈珺闪进来,清平头上还顶着人家的东西呢,慌忙行礼。陈珺一把扶起她道:“清平,如今你是小姐,我与刘甄两人是伺候你的人。还记得出来的时候我教你的说辞么,若是待会上船时你便如此说。”
陈珺和刘甄穿是一样的衣服,她的头发用布条束在脑后,清平有些紧张的抓紧衣角,但又怕弄坏了这贵重的衣服。陈珺为她抚平衣袖的皱褶,“和我说一遍上次我教你的话。”
清平努力回忆道:“云州安平郡人,母亲在闵州经商,在川荥先生的学堂读了几年书现在年岁渐长母亲便派人接我回去。”
“不错,”陈珺按住她的肩膀道,“再拿出些大家小姐的气势来。”
清平又在心中默念了几次,刘甄收拾好东西站在她身后,陈珺问:“好了吗,出了这个门,你便是‘余珺’,我与刘甄都是在你身边伺候的人别出差错,叫人瞧出来了可不好。”
清平深吸一口气,陈珺为她披上披风,随后打开门。清平从二楼慢慢走下,现在正是午饭时间,一楼下面坐满了人,清平感受到几道意味不明的视线扫过自己。
“客人慢走——”伙计见清平一身装扮殷勤道。
清平身着银灰色直裾长袍,她虽身形矮小,却生的如同美玉一般,头戴的玉冠也不是一般的货色,后头跟着两个仆从,像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出游一般。
掌柜什么天南地北的人没见过,但看见有钱的还是得上去热络两句:“这位小姐哪里来的?小店还住的舒心?”
清平微微点头,疏离客套地回了一个笑,并不做回答直接走出客栈。马车已经在外面候着了,清平站在马车前,陈珺伸出手扶着她上了马车,等车帘放下,隔绝了外头的视线后,她才靠在车上喘气。
“有那么难吗?我又不会怪罪于你。”陈珺道,“坚持一下,等会还要上船。”
到了码头,右边是新到的船只,船上用不透水的乌布盖着货物,来往的官兵们掀开乌布,有文员清点货物,商人便叫来伙计,把东西从船上搬到地上;左边则是运到各州的货船,停在码头已经整装待发,一艘豪华的客船停在码头最近的地方,清平下了车,那黑衣人对陈珺抱拳致意,陈珺低声道:“多谢你了,待到了贺州安顿下来,自然有见面的时候。”
黑衣人点点头,架着马车走了。清平拿着文书站在一个蓝衣女人面前,那女人皮肤黝黑,一边看文书一边不住打量清平,疑惑道:“小姐是哪里人?”
清平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张嘴就来:“我乃云州安平郡人”
“要去哪里?”
“闵州。母亲在闵州经商,此行便是回去探望家里人的。”
清平态度自然,琥珀色的眼睛平静直视前方。蓝衣女人又看了一遍文书,什么问题都没有,最后只得在文书上盖章放行。
陈珺在前面引路,带着清平上了夹板,刘甄出示了票据,有人将她们领到一间小房中,陈珺关了门,清平这才松开在袖中攥紧的拳头,她手心微shi,只得伸出来晾干。
这对清平来说算得上是很有价值的体验了,她慢慢解下披风,小心的放在一边,陈珺却按住她的手道:“别急,还没完。”
清平愣住了:“啊?”
陈珺不疾不徐道:“衣服不用换了,你穿着就是,本来就是做给你的。”
清平感觉她们像的在逃避什么人,马车出了长安,避开了有人的地界,偏从山岭古道而行;到了栾城后陈珺还和清平换了身份,但细想来,从刘甄带自己去做衣服开始,仿佛陈珺已经未卜先知,将一切尽安排好了。思及此处,清平默默的坐下来,为陈珺倒了杯茶。
陈珺一口饮尽茶水道:“隔墙有耳,等到了贺州,再与你细说。”
从栾城到贺州的乐安城要二十几天,陈珺不知道从哪里又掏出一本书,都是些什么‘圣人云’,整日押着清平读书,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船上的下人端到房间里。刘甄也找到了一些为人师的乐趣了,每日抓着清平背书时还有些可惜道:“可惜船上没有笔墨纸砚,若是趁着机会将字一起练练也是极好的。”
清平表示还是算了吧,她又没什么科考做官的志向,纯粹是给人打工为人做事。陈珺看着她痛苦的样子常常乐不可支,拍着她的头道:“莫要以为你看的懂书房那几本游记就觉得沾沾自喜了,正经的读书识字写文作诗,你哪样拿的出手了?趁着有时间赶紧和刘甄一道学学吧,她再不济,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上司都发话了,清平只能拿出上辈子奋战高考的决心和专注,用行动和态度表明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尽量让陈珺满意。
她们到达乐安城的时候是傍晚,贺州靠近南边,冰雪消融的早,整个城市仿佛一株新生的植株,在早春的薄暮中巍然屹立。
夕阳西下,金红余晖洒在水面,映出一片旖旎之景;乐安城里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不远处隐隐传来商贩们的吆喝声,这热闹繁华的街景让清平觉得格外亲切。她在船上呆了二十几天,终于下了地,还有些不大习惯。
陈珺在街边上买了一匹矮马,示意清平坐上去。清平看着这比她还略高的马,抓着马鞍咬着牙爬了上去,因为主道上不能纵马,陈珺牵着马慢慢走进一条小巷。
初春的风尚有些寒意,她们穿行在曲折的巷子里,街上喧嚣声慢慢被抛在背后,寂静的小巷子里只听闻马儿踏步的踢踏踢踏声,她们路过巷中几户人家门口,新贴的对联红纸微微上翘,在晚风中上下翻飞。最后她们在一间小院停了下来,那院门竟然没上锁。陈珺推开木门,清平下了马,自己牵着马进了院子。
清平和刘甄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新家,院子很久没打扫过了,呈现出一种破败的景象,院子的右边放着一个竹架,绑架子的绳索已经腐坏,竹子散了一地;院子里还有没有融化完的积雪,依附在青石板地上,融化的水流进缝隙,打shi了地面。
陈珺疲倦道:“好了,我们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了。。。。。。。
第18章读书
陈珺把马牵进马厩,从角落里找出一袋干草料,这院子从前是卫家的房产,但现在几经转手卖给了云州人‘余珺’,那马倒也乖觉,见主人沉思,也不嫌弃这陈年草料口感如何,只是低头吃草。
清平和刘甄去了房里,在几个积满尘土的箱笼中找到了被子和褥子,不过这些东西放的久了些,问起来有种发霉的味道。但此时天色已黑,想再去街上买新的怕也来不及了。
幸而陈珺也不是什么讲究的人,三人分了铺盖凑合着过了一晚,第二天清平换回那套下人穿的衣服,在院子里扫地,陈珺带着刘甄上街去买些必备的生活用品。
清晨的阳光洒进这方小院,清平把那几根竹竿捡起来擦干净了,简单的做了个晒被子的架子,院子后面有一口很小的井,清平打水路过时,顺手给马槽里添了些。
院子外面有棵很大的树,有部分枝干伸进后院来,清平忙了一早上,只整理出三间房子,厨房里积满了灰尘,清平把灶台打扫干净,想以后用来做饭。
中午的时候陈珺回来了,她们买的东西太多,还雇了一辆板车拉回来。那些东西被搬进院子,清平和刘甄又忙着收拾了一会,才将它们一一归置好。
到下午三个人才吃上饭,出乎清平意料的是,陈珺居然还会做饭,这简直就是颠覆了清平的认知;陈珺端着菜上桌,刘甄和清平几乎是目瞪口呆,特别是刘甄,马上就要跪下来请罪了。
“别废话。”陈珺不耐烦道,“好好吃饭,等会还有事。”
吃完饭后陈珺又带着刘甄出门,走之前她告诫清平:“把门关好,若是有人过来了,无需理会。”
清平点点头,等她们走后就cha好门栓,继续做她的家务。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过了五天,陈珺每日都带着刘甄早出晚归,也不知道是去做什么。清平一个人呆在家里,把两本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没事的时候扫扫院子,或者在马厩边对着马发呆。
那匹马腿像被锯了一截似的,也是一副呆呆的样子,马厩里有新买的马料,清平每天都来按时给马喂食,渐渐的马也能识得她了,听见她的脚步会欢快的甩尾,鼻子里发出嗯嗯的声音。
从长安的王府再到贺州的乐安城,好像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其他的并没有什么改变,后院的树枝都开始长芽了,清平呆在这方小院里每天看日落日出,不知为何,心里却十分平静。
大概是陈珺许诺过再回到长安之时,就将她的卖身契返还于她。这总比在王府干十年来的划算多了,清平用手支着头,想着自己成了自由身以后要干什么应当是先回琼州看一看自己的父母亲,然后再看看找个什么活计养活自己,等以后闲钱了,再去周游其他的州郡。
想到这里清平突然有点迷惘,未来的生活还是太过遥远,但若是看当下,她对陈珺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了解,陈珺似乎也不想让她参与到自己的计划中来。更多时候,清平觉得她只是需要一个服从命令的人。
陈珺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清平想,她身上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有时候清平觉得她像另一个人,一个王府出生的大小姐,也没出过几次远门,但这一路她的言行举止,倒像是在风尘中浪迹过的人,老辣稳重。
终于在第六天的早上,清平结束了与马朝夕相处的日子。刘甄给她换上一身新置办的行头,陈珺看过以后满意的点点头,她们离开院子,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清平注意到陈珺今天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袍子,看起来非常成熟,头上也只簪了根银簪,并未束冠。
马车驶过长街,出了喧闹的市集后拐进一处安静的街巷,陈珺勾起嘴角道:“夫人早有嘱咐,若是在乐安城办事,亦不可耽误了小姐的功课。”
清平有些糊涂了,刘甄在一旁笑道:“管事这几日辛勤忙碌,上下打点,为小姐寻了个读书的好地方,也省的耽搁了小姐。待此间事了,夫人问起小姐学业,也好有个交代不是。”
马车停了,刘甄下来扶着清平,清平这才看见她们是在一处古朴大气的院子前,这院子极大,这条长街都在其范围内,难怪来时竟听不到什么声响。朱红色的大门威严庄重,飞檐几重,一块牌匾高悬于中,上面用行书书就“丽泽书堂”。
入门脚下便是一条石子铺成的路,放眼望去四周是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右边是一片葱翠的竹林。陈珺带着清平来到一间院子,依稀可闻读书声,清平抬头看到这墙壁的边缘用墨漆绘了许多琴棋书画的图案,一扇门半掩着,陈珺让刘甄在外面等候,拉着清平走了进去。
这儿房间布置的十分雅致,墙上挂着几副狂草,里面放了一扇石纹屏风,一个身着儒袍的中年女人端坐在堂上,她皮肤微黄,头戴儒冠,看起来非常严肃的样子。
陈珺道:“这是王教谕。”言罢从侧边端上一杯茶递给清平,“去给教谕上茶。”
清平顺从的端着茶,自觉的跪在王教谕面前,双手奉茶,王教谕取过茶喝了一口,对清平道:“听闻你因病长期卧床,故而耽误了学业,如今进了书堂,需时刻勤勉,守规循矩,勿废光y。”
清平这下就是再不明白也要明白了,陈珺这是让她来书堂读书,她跪地行礼,磕了三个头起身道:“谨遵教诲。”
第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