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苍茫云海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清平没有回答,只是在她唇上温柔地落下一吻,她眼中眸光似水,哑声道:“陛下亲身教导,臣怎敢退缩?”

煌煌如日月般的帝王躺在她的身下,衣衫凌乱,长发散开,清平手抚摸过她的脖颈,帐中又闷又热,她的指尖带着潮shi炙热的触感,又沿着唇边缓缓而下,楚晙幽暗的眼睛看着她,呼吸急促起来。

楚晙难以自持地伸手按住她的手,拉低她的脖颈,重重的吻了上去。清平将长发别到耳边,微微用力,加深了这个辗转缠绵的吻。清平略略喘息一声,唇舌才分开,便拉出几缕银丝,唇瓣镀着层水光,是种极为诱人的色泽。楚晙弯起嘴角含着她的唇,微微用力,清平吃痛,却听她嗓音喑哑道:“你就这点本事了吗?”

清平咬了咬牙,一把推倒她,楚晙鬓发皆shi,长发覆过肩脖,贴在胸口,她五指拉开清平衣襟,手滑过她肩膀上的伤痕,呼吸一顿。

如雏菊般的伤口,狰狞地烙在她的身上,是弓|箭留下的伤痕。

“臣的本事都是陛下教的,陛下说臣的不是……”清平抽出手指,霞光染面,唇色鲜红,冷冷道:“莫不是陛下嫌弃自己?”

楚晙微微一笑,撑起手臂,手指拨开她的唇,挑开齿关,逗弄柔滑的舌尖,用shi润的眼睛看着她,同时勾住她的脖子,在她耳边低喘道:“……那你要学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

这久违的亲密让两人不免都有些恍惚,褪去俗世身份枷锁种种恩怨,她们只是相依相伴的孤雏,纵然心已隔千山万重,但片刻的温情仍让人难以割舍,心甘情愿蒙蔽五感,就这么醉生梦死下去。

肌肤上清淡的香气让彼此的呼吸都重了几分,纠缠中清平吐气芬芳,低声道:“陈珺……”

这个名字令楚晙微微失神,那些太过久远的记忆随着早已遗忘的旧称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陈留王府中的女孩被从玉牒上抹去身份,像落寞的影子,藏在昔日旧书房中。楚晙则代表另一种身份,手握权柄,却要时刻面对危机四伏的一切。旧日的姓名令她仿佛坠入温暖的水底,潋滟的水光并不刺眼,水流缓缓拥抱着她,无声无息流淌进身体中,即使她从来冷静如厮,也不免在此时颇感伤怀,人从未如此软弱过。她也曾经历过生离死别,而人世几多沉浮,谁说爱恨不可怕。

登高御极,垂驭八荒四海,放眼天下,青云之上,诸般来阻,皆可斩断,究竟还有什么可怕之处,令人如临渊而望。

思念裹着那些痛苦与不甘,将怨言付之于唇齿相依里,纱帐中传来断断续续的呻|吟,烛火轻摇,蹦出几颗星点,终是在这漫漫长夜里燃到了尽头,化作一缕青烟,融进无边的黑暗中去。

长夜漫漫,月隐云归,晨星闪烁,夜色如海潮般褪去,在天幕上划开一道明亮的蓝。

楚晙离开的时候清平就醒了,下人们谨记主人的吩咐,并无人窥伺。清平披衣而起,随意拢了拢头发,从屏风后走出来,经过桌子时她看到那包不曾燃着的絮草,这一夜昂贵的和鸾香也只是白费了用处。她自嘲地笑笑,将东西带到书房,随意塞进一个抽屉里。

她去踹开了张枫的院门,这位在管事心中被断定已经失宠的张侍君衣着完整坐在桌边,拨弄着灯芯,听到有人进来,并不惊讶,只是起身行礼道:“大人。”

清平声音沙哑道:“房中没水了,来你这里借些水喝。”

张枫倒了被茶与她,目光掠过脖颈衣领处掩不住的红痕时低下了头,清平喝了口茶,感慨幸好明日不必点卯,放下茶杯转身离开。

院中伺候的下人闻声出来,管事也急匆匆地提着灯笼赶来,见大人衣裳不整地从张氏院中出来,神色略有些微妙。

原来纳小郎是假,让张侍君吃味是真,大人真是好手段。管事忙吩咐下人叫厨房熬些粥来,敬畏地看了一眼张侍君被踹开的院门,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四月注定不是一个太平的月份,使团朝觐结束,皇帝与众臣终于能歇上一口气了,没过几天,贺州便传来折子,内阁半夜被急召进宫,第二天|朝会上户部尚书亲自上了请罪折,在满朝文武的面前摘下官帽,长跪于地。

“朝廷颁发给六州的银子,本是用作抚恤阵亡军士家眷之用,另有朝廷战时向贺州商贾征马的补贴在其中……但却不曾料到这些人竟然无视朝廷律法,贺州从上到下,层层剥削,最后到了阵亡军士家眷手中,居然只够置办丧事……”

有那等不满之人质问官府,却被打断了腿丢出衙门,贺州百姓群情激愤,包围了郡府,要求一个说法,但却被无情打压,关进大牢中。有悲愤者连夜到州府越级递状纸,鸣鼓之后,一头撞死在州府门前,惊动了贺州州牧,这才将事情闹大来。

满殿大臣跪地磕头,皇帝平静的语句下埋着无穷怒火,她森冷的嗓音回荡在殿中:“查,刑部吏部都派出人手,给朕里里外外都查个明白!”

与此同时,辰州递上折子,今年辰州比往年提早迎来了雨季,大雨昼夜不停地下着,河道的水变得浑浊不堪,以r_ou_眼可见的速度上涨,漫过河岸,冲破加高一层又一层的河堤后,河水汹涌咆哮着淹没田地,奔向村庄市镇,待辰州州牧将灾情上报朝廷之时,辰州已有两郡受水患之扰。

折子上更是提及一件事,先帝的藩地便在辰州,登基后为追封生母一事与朝臣争论不休,更是特地在辰州建起了太庙,单独祭祀亲生父母。如今水患突袭,居然冲毁了这座太庙,一时间谣言四起,直指太庙被毁一事实乃上天降罪,只因为御座上坐了不该坐的人,更是暗指当今陛下身份不详一事。

于情于理,为了驱除这种谣言,朝廷必须派遣官员再建造太庙。建造太庙是极为隆重的事情,绝不可能率意而为。又因辰州河道被毁,朝廷派了户部侍中前去修缮。而太庙一事,则交由礼部侍中而为。

清平接到圣旨的时候还在为后宫选侍与宗正寺卿纠缠,宗正寺卿闻言一怔,道:“李侍中若是去了辰州,那要由谁来主持选侍一事?”

宣旨的官员乃是内阁直司胡翟,她道:“下官不知,大人若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可向内阁请示。”

清平领了圣旨回到房中,淡定无比地对李宴道:“回去准备准备,你随本部一道去辰州。”

而此同时,工部侍中,刑部侍中,皆领到了圣旨。原随在刑部府衙接受了一番尚书大人的教导后,慢悠悠地晃到大理寺,这也算是她的老地盘了,只是这次她来并非为找昔日同僚叙旧,而是来点兵调将的。她与旁人不同,还有一道特殊的圣旨,领此旨可便宜行事,可随时提调州府宗卷库的档案,职权与州牧相等。

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使得庞大帝国终于从繁华里显出了疲颓之势,巨大的y云再一次笼罩在长安之上,未知的风暴即将到来。

第156章谢渊

入夜后便下起了雨,雷声轰隆,时而有电光相伴,不过片刻功夫雨势变大,芭蕉树影映在书房窗上,在疾风暴雨中叶片低垂,好不可怜。

清平沐浴后坐在书房看着卷宗,圣旨已下,命她与工部侍中同往辰州,乃是为了修缮太庙一事。先帝在时为祭拜亲生父母,而在昔日辰州的封地上修了这座太庙,为了给母亲正名加封,便着大臣选吉地,最后定在九峰山上,依然是前礼部侍中、工部侍中负责此事。她从礼部文书房调出了当年的宗卷,这些东西不能带走,也无法誊抄,必须在有限时间里看完后记下,再交还礼部。故而这几天清平一直在看这几卷卷宗。

前任礼部侍中文采斐然,详细地记录了择选九峰山的缘由,伏龙领纵贯贺、辰两州,九峰山便是其在辰州的分脉,地处辰州东南,山势高险,奇峰罗列,因有九座高峰而得名。其实祠堂庙宇之类的地方理应建在平缓的山地,但先帝封地在此,是为故地,而九为阳数之极,道之纲纪,象其屈曲穷尽之形,凡九之数皆从之;而在只有帝王才能用的纹饰里,以凤鸟为主,其尾羽便是九根,因为这些缘由,先帝便在这座险峰下另修建了太庙,派遣太庙令负责日常事务。

按理来说这座太庙地势如此高,怎么会被水给冲毁了呢?

清平合上卷宗,揉了揉额角,无声地叹了口气。现在因为贺州贪污一事,六部已经忙成一团了,她本想去请教原随一些事情,管事却把拜帖送了回来,说原大人家里的仆人说,原大人领了圣旨的第二天便走了。

清平不禁有些疑惑,吏部侍中还在朝中,为什么刑部侍中却已经离开了?

久闻雨声烦,她心乱的厉害,近来大雨,到处都是潮shi一片,肩头旧伤未愈,清平只觉得隐隐作痛,偏偏这痛无药可解,只能自己熬着。她捏了捏肩膀,忽然窗外狂风大作,猛地一下吹开窗,雨点趁机飘入屋中,shi了一片地方。清平用手拢着烛台,不叫火苗被风吹灭,桌上卷宗被哗啦吹落,她只好取了灯罩放上去,满室一暗,只有桌前得了几片朦胧的光,她又急忙捡起卷宗放好,那本被遗忘在桌角的《庆嘉异志》被风吹开几页,恰好落在宸鹤结那章。

清平的手一顿,神差鬼使地按住那页,窗外雨声渐退去,好像一切的声音都变的遥远起来,她无法移开视线,似乎这书中藏着什么极为诱人的东西。她刚要低头去看,突然肩膀疼的厉害,手才按住书,窗外闪过一道光,照的室内如同白昼,接着就是轰隆的雷声,震的人心中难受,她堪堪想按住那页拉过来看的仔细些,一只手出现在她面前,取了笔架上的笔,极为自然地蘸了蘸砚中残余的墨。

清平只觉得后背发冷,顺着那只手看过去,却愣住了。

吴盈坐在灯盏边,披着一件外袍,借着余光,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清平深吸了口气,指尖陷进掌心,感觉有些难以置信。吴盈恍若未觉,一心一意地写着什么,清平定神看向她手中——

那是只纸鹤。

雷声滚滚,震耳欲聋,清平从梦中惊醒,才发觉自己趴在桌上睡着了,她呼吸急促地看向窗边,窗扉紧闭,在风里砰砰作响。她起身环视周遭,并无人踏足的痕迹。

管事在门外道:“大人,原家的下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原大人走前留给您的。”

清平开门接过信拆开,字迹潦草,像是匆忙写就:“……李大人此次前往辰州,需千万小心,辰州如今局势不明,两郡告急,亦不可作寻常视之。且贺辰两州自古相近,渊源深厚,牵扯极深,难免有所勾连。

李大人所托之事余已知晓,只是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易定论,更不可以身犯险,望慎思而行。”

清平打发了管事回去,回到桌边,她移开卷宗,并未在桌角发现那本《庆嘉异志》。手执烛台在书架上找了一圈,最后她在抽屉中发现这本书。

一只纸鹤孤零零地呆在抽屉尽头,清平几乎忘了是什么时候将它与这书一同放进去的,她屏住呼吸,小心将纸鹤拿了出来。

纸鹤受潮,微微有些发软,清平用手捂着靠近烛台暖了一会,这才下定决心,在灯下将这鹤拆开。

她展开泛黄的旧纸,指节攥的发白,有一张与旧纸同样大小的蜡纸被藏在里头,清平颤着手捋平来,上头的字迹清晰,她看了半晌,转身去移开书架,取出那本账本。

果然,难道真的是这样……

清平翻到从未注意过的几页,终于明白了为何吴盈会说有了这本账本,楚晙一定会放过吴家。她甚至有些懂得当初在阾枫郡外,吴盈为何会死。

倘若这本账本为真,那么吴盈当初在互市为官时,绝非只是为了盯着楚晙而已,她在查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她查的太多,知道的也太多,这才招致杀祸。

夜雨仿佛落在了她的心里,噼里啪啦地砸的胸口隐痛,清平闭上眼睛,那些猜测似乎都随着纸鹤中的蜡纸印证了大半,但仍有存疑之处,却无人能为她解惑。

吴盈所透露的东西不过尔尔,却已足够骇人,被掩盖在这纷繁因果之下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秘密。

雨夜茫茫,黑的见不着一丝光亮,只有偶尔从天空闪过的闪电照亮夜幕,李宴在房中收拾东西,有老仆进来换了蜡烛,道:“三小姐要去那般远的地界,只带这么些行李,怕是不大够用。”

李宴道:“能跟上官同行已是幸事,何况天高路远,若是带了那么些不必要的物件,路上也是麻烦。”

仆人叹道:“要说咱们李家,也曾是出了几位登阁拜相的贵人,要是放在那时候,如何能屈就小姐在这等微末之位。”

李宴心中一叹,对着从小伺候自己的老仆也说不出什么重话,只道:“那都是老黄历了,这种旧事,不提也罢。”

老仆为她打好包裹,道:“如何能不提?小姐在京中多时,看那大族贵女出游,难道心中不曾有艳羡?”

李宴笑道:“还真未有过,凡事须得看利弊两面,你瞧那世家繁花似锦,谁知道背地里过着什么日子。这些年来,世家如履薄冰,江河日下,那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些面子上的功夫不过是装给旁的人看,要是李家真如那样,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老仆收起火折子,诧异道:“小姐说的好似有那么些道理。”

“是吗,”李宴笑着摇摇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大人说的。”

老仆道:“小姐的那位上官?听说也是姓李。”

李宴道:“自然是姓李的,也是河西郡人士。”说完她皱起了眉,道:“你在李家呆了这么多年,可知道旁支有个叫李辅成的人。”

老仆思索片刻,道:“回小姐的话,您说的这人老奴有些印象,可是在五元城捐了些银钱换了个员外的那位?”

李宴道:“正是。”

老仆啊了一声,忙告罪道:“要说起来,这人早就入赘了夫郎家,随了夫家姓,李家家谱上似乎已将她除名了。”

“不过她夫郎没几年便去了,也是可惜。此人无子嗣,熬了数载,好似也生了什么大病,如今坟茔无后人祭拜,也是可怜呐……”

李宴愣住了,重复了一遍:“此人……无子嗣?”

老仆道:“正是。”

李宴缓缓吐出一口气,若是李辅成更名易姓,且不曾留下子嗣,那……

“不知五元城现在如何了,本部已许久不曾归家,家中只余母亲一人。”

那人搁笔,又细细核对一番,淡淡道:“若是有机会,也想将她一并接来,只是此中事务繁多,唯恐照料不利,倒不如由她在五元罢。”

“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里面的道理,需早些明白。莫要等到逝者已逝,难忘其情,徒留悔恨。”

念起彼时清平落寞的神情,李宴心中发寒,不由得想,这位李大人,究竟是谁?

“我也很想知道,这封信是谁送来的?”

锦衣男子坐在水榭中,手指夹着一张信纸,身边的人道:“回公子的话,今天早上伙计在店门外发现的,便交由掌柜的看了,这才传到您手上。”

他问道:“无毒?”

“无毒,照规矩,能送到您手上的东西都是仔细验过的。”

“哦。”公子点点头,将信纸翻了个面,那人行礼退下。

他对着信纸看了一会,见上头只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东西,白纸朱砂格外醒目,他拎起纸,这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却像是一个……一个眼睛。

正当他沉思之余,有人来请示:“公子,谢家来人了。”

“请她进来罢。”

下人引着一个青衣女子慢慢过来,公子眯起眼睛,眉头一挑,冷哼道:“有趣,穿了戏服来做客,这谢家的人便这般狂妄了?”

他身边的仆人定睛一看,那位访客身上穿着青色袍子,上绘白底蓝边的海浪纹,袖子又宽又大,的确是戏班子常见的戏服。不过……

仆人低声道:“公子,奴婢瞧这客人的衣裳,怎么像那辰州人里跳大神穿的?”

公子不悦道:“谢家还找了一个跳大神的来?哈,真当我们邵家无人了?”

青衣女子近了水榭,作了一揖道:“久闻邵公子大名,初次见面,在下谢家谢渊。”

第157章遗风

“谢渊?没听说过。”

谢渊谦和有礼地道:“邵公子以后会时常听到的。”

仆人端上茶水退出水榭,邵洺漠然看着她,掀开茶盏轻轻吹了吹,道:“是吗,谢小姐可真是风趣。”

谢渊饶有趣味地道:“邵公子觉得如何?”

“不怎么样,恕我直言,谢小姐。”邵洺抽出那张来历不明的信纸冷冷道:“这东西是什么,想来谢小姐应当十分清楚吧。”

邵洺随手丢开那张信纸,任由它落入水中,鲜红的朱砂瞬间在水中融开,纸上的图案消散褪去,他道:“你们谢家行事越来越放肆,千里迢迢从贺州来辰州不知在搞什么鬼,又从辰州到闵州……闵州是海商的地界,就算是辰州也没资格cha手。不要以为有了个谢祺就能一手遮天,奉劝你们动动脑子,别叫人看了笑话。想在邵家的地盘上动手脚,以前你们做不到,现在也做不到。”

他放下手中茶盏,眼中藏着薄冰般的疏离与冷淡,讥讽道:“邵家世代临海而居,你们八荒如有什么好事,鲜少能有沾得上光的时候。既然如此,现今太平盛世,李家已经退出八荒,也算是做了个表率。我们邵家也没有留下的意愿,待一切交付清楚后便正式退出八荒。谢小姐,若无意外,以后不必登门拜访了。”

谢渊微笑起来,似乎觉得十分有意思,并没有马上回答,邵洺本不欲与她交谈,见了她这副故作高深的样子,心中厌烦更甚,眉心微蹙,却毫不显露,温和道:“贺州吴家只要在一天,你们就只能呆在岭南。不过岭南风光甚好,多住些时日也没什么。”

又等了一会,谢渊依然没有说话,邵洺已经失了耐心,刚要召人来送客,青衣戏袍的女子忽地道:“你错了邵公子。”

邵洺这才发觉有些古怪,猛然推开小几起身,桌上茶盏滑落而下,却被人稳稳当当地接在手中,邵洺看见那双遍布疤痕的手,终于明白她为何从头到尾没有把手从袖中露出来过,他刚想高呼来人,但那双手的主人已经捂住他的眼睛,邵洺手勉力扶着小几边缘,无论如何都发不出一点声音,黑暗中他听那人轻蔑道:“吴家算不得上什么,至于谢祺?那更是个废物。”

“至于邵家,也不过是……”

天色y沉,细雨纷纷,清平今日领了旨意进宫辞行,此番前往辰州事态紧迫,出行仪仗都只备了往日一半,下午便得离开长安。

她想起昨日去温天福府中拜会,温大人十分和蔼,知道她马上要走了,便拿了一封已经写好的信交予她,道:“吾昔日有几位老友,如今也在辰州为官,李侍中若是碰上什么难事,尽可去麻烦她们,料想看着老朽的面子上,也能出些力。”

这话说的太过谦虚,温天福做了十几年礼部尚书,又是顾命老臣,谁能不买她的账。清平知道这是她在与自己拉近关系,顺带安抚自己。陈开一从她手中捡漏了选侍一事,轻轻松松揽下了所有功劳。新帝很快拥有了一个充实的后宫,百花齐放,缤纷多彩,很是表彰了一番得力的臣子,陈大人近来春风得意,路过清平办事的司房,总得故作出一副两袖清风不染世事的样子。

大约她装的太狠,前几日便被京兆府请去喝茶了,陈家的六小姐在闹市纵马,踩伤了许多路人,被捕快直接押到京兆府,还嚣张叫道:“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姐姐是陈开一,礼部陈司长,你们又算的了什么东西,怎敢抓我?京兆尹又是多大的官,快放开我!”

据说此事一度成为街角巷口的笑谈,陈六小姐的一句‘我姐姐是陈开一’引领长安潮流,甚至荣登传奇话本,极大的改善了纨绔们干瘪的台词,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

某日清平回府途中,偶过茶肆,听见里头说书人一拍惊堂木,道:“各位客官请听,那女子自城外打马而来,一鞭子夺去那美貌郎君,嚣张道:安知吾姐何许人也?此时那黑衣侠客拔剑而出,一脚踹翻这浪□□子,真好似开了染坊,青白红皆有,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那女子伏地奄奄一息,仆从嚎啕大哭,这纨绔仍道:汝可知吾姐……何人,话音未落,侠客长剑已出,顷刻间便人头落地……”

堂下众人顿时沸腾,欢呼叫好,伙计趁机添茶上瓜果,又是赚了笔小钱。

清平险些在轿中笑岔气,料想陈开一有这么个妹妹,怕是不敢再继续来她那里摆谱了。

她想起这些事,又觉得非常可笑。连前头引路的宫人出言提醒都不曾听见,那宫人急了,拽住她的袖子道:“李大人,李大人,这边走!”

清平差点就走上另一条路,见那头花木深深,翠瓦红墙,便知那条路是通往后宫的。她不由想到当时为楚晙选的侍君们,可惜无颜得见,真不知道楚晙看见的时候是什么神情。

恐怕是见不到了,清平垂下眼,感到十分惋惜。曾经她想着和楚晙过一辈子,哪里会想到隔着群抹脂涂粉的侍君,所谓世事无常,大约就是指这个罢?对此她并无感伤,从楚晙登基那天起,她对这个人已经没有太大指望了。如若楚晙只是个亲王,清平觉得自己还是能和她好好说道,横竖去了封地,天高皇帝远,这日子要如何过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但是皇帝,为帝者,踏出这一步开始,就已经不再拥有常人的情感,越是寻常,却越是珍贵,说不清是可叹还是可悲,万事都有代价,她已牢记于心。

她不禁想到那夜的吻,温凉的肌肤在掌中变的滚烫起来。她曾握住这人的手,这么执掌生杀手握大权的手原来也和普通人一样,她的手掌有些粗糙,掌纹凌乱,浸shi了汗水紧紧交握。

清平跟着宫人入了勤政殿,楚晙仍在批阅奏折,见了她来,停下笔,道:“你来了?”

两旁宫人悄然退出殿中,清平没见着刘甄,心中一叹,也不知道两人是否还有说话的一日,她行礼道:“臣李清平拜见陛下。”

楚晙咳了几声,捂了捂嘴,声音有些发哑,道:“平身吧。”

清平瞥了她一眼,见她唇色发白,眼窝微青,显然是身体不适。但御案上仍有许多奏折待批,她本带着看笑话的心来,但此时却有些意兴阑珊,只道:“多谢陛下。”

楚晙又轻又缓地叹了一声,眼神复杂地瞧着她,道:“这次去辰州路途遥远,你自当小心。太庙一事,朕已命辰州州牧再选吉地,只是辰州水患未退,还需耽搁些时日。”

清平躬身行礼,道:“诺,臣谨遵圣命,必不负陛下所托。”

她站了一会没听到楚晙说话,便冒然抬起头来,只见楚晙正看着她,紧抿着唇,眼中有些冷。那夜的恩爱缠绵鱼水交融似乎还在眼前,但此时站在这殿中的只是帝王与臣子,仅有片刻温存,带着微醺的气息留在记忆深处,除此之外,似乎再无其他。

清平沉默半晌,道:“陛下,若是无事,臣告退了。”

于是她转身离去,想了想还是回身行了一礼,道:“政务虽忙,但陛下也要当心身体,c,ao劳过度容易损伤心神,偶尔歇歇,想来也不会耽搁要事,若是不行,还有内阁在,望陛下多多保重。”

楚晙眼中泛起一丝暖意,刚要开口,殿门外传来宫人的声音,道:“启禀陛下,周侍君请见。”

清平顿时觉得自己不该在这,楚晙已经有了一后宫善解人意的侍君,她生病自会有人嘘寒问暖,自己不过区区臣子,尽到心意就行,何必多说这么多。

她不再犹豫,再次转身离去。却听楚晙冷冷道:“前朝不许后宫踏足,难道忘了规矩吗?叫他下去,罚月俸三月,禁足半年。”

殿门外的宫人也感受到了陛下的怒火,忙不迭下去传令了。这闹剧有些可笑,清平离殿门还差几步,背后那人边咳边道:“站住。”

清平听她咳的厉害,也没回头,道:“臣去为陛下请太医?”

“不必。”楚晙道,“你过来。”

清平又踱回丹陛前,注视着她咳了几声,楚晙在她面前少有这么狼狈的时候,几乎叫她忘了她也是个人,会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的人。清平霎那间有些恍惚,原来她曾经将楚晙看的这般高,高得看不见她的脸,丢下华丽虚无的一切,她终于有些看清了楚晙,她的野心她的权欲,恭良顺从却野心勃勃。如果说她最初是自欺欺人不愿看到这些,那么如今她也不得不承认,感情的确像飞蛾扑火,越是危险越是诱人。

她能清楚正视这一切的时候,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放下了许多,很多时候人执着于一件事,往往是不肯轻易放过自己。越是这样,越是苦陷于泥沼,越无法脱身而出。

楚晙开口,声音有些微微发抖,她看着她,低声道:“那天你为何要用和鸾。”

清平没想到她会问这个,她没说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心中的猜想,这才用了香丸,想了想道:“恕臣无礼冒犯,定然再无下次。”

楚晙苍白的脸上涌起一丝血色,她嘴边噙着笑,轻飘飘道:“下次……也不是不可。”

这话说的着实有些过头了,暧昧的气息将勤政殿里肃然的气氛冲淡了几分,清平心中陡然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她慢慢道:“陛下不必如此,臣说了没有下次,自然是向陛下担保,以往种种是臣冒犯,请陛下恕罪。”

从今以后只有帝王与臣子,这就是她们全部的关系,以往种种,都成云烟,清平跪地一拜,是前所未有的恭敬顺从,她自今日奉她为主,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丹陛上楚晙的笑意僵在嘴角,她微微眯起眼睛,道:“难道你不是为了——”

第38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