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云海间作者:看长亭晚
第40节
清平接过一本书翻了几页,而后赞叹道:“不错不错,世人皆畏鬼怪,这故事写鬼倒是比人更入木三分,这般热的天读起来,后背竟有些凉飕飕的。”
“哈哈哈哈……再看看这个!这是我刚到贺州时写的故事,您给瞧瞧看,那时候苍梧郡流传着郡库被盗一说,里头上贡的贡品都被洗劫而空,真假就不知道了,不过还有些意思!”
清平闻言仔细看了看那篇,赵元期待地瞧着她,她慢慢抬起头,有些犹豫道:“故事是好故事,只是涉及朝廷官府,就有些不大好了罢?”
赵元抓起一把瓜子道:“去了官府?那怎么行,我这故事可是据传言而改,里头苍梧郡官府的戏份可多了,不好改不好改!”
“诶,那真是可惜了。”清平笑道:“赵小姐这些故事来自民间,虚实结合,却实是比那些情情爱爱的话本好些,只是若是这般,就难以让戏班排演了。”
赵元呸了一声,道:“戏班子排的戏,讲来讲去都是写什么世家公子穷小姐,今儿嫁了这个,明儿又去嫁那个,罗里吧嗦一点意思也没有!不排也罢,我还不稀罕呢!”
清平又瞥了一眼书页,笑道:“赵小姐是豁达之人,依你所见,什么样故事才算是好?”
“要我说啊,墨衡的话本倒是不错,戏班也总爱排,不过——”她低头端起茶杯,压低了嗓子道:“现今书局里卖的都是删改过的,不知道李老板有没有看过,没删改前的那个故事。”
清平笑容不变,捏着茶杯的手紧了紧,道:“愿闻其详。”
楼上的笛音甩到最高,一下子漏了音,留下忸怩的气音,引得楼下商贩路人争相哄笑,吹笛子的人中途泄了气,愤怒地关上了窗户。
赵元嘿然一笑,道:“就是那个碧落城呀!”
窗外一树桃花开的明艳多娇,吴钺折了枝放在案上,正压在绸封的请帖上。
“这么说来,辰州今年是将望海宴提前了?”
她身后的仆人道:“回小姐的话,送信的人的确是这么说的。咱们贺州许多商会都已经准备启程,赶往昭邺。”
吴钺以花枝挑开那封请帖,道:“这就奇怪了,辰州不是才向朝廷上报水患未除吗,怎地转身办起了望海宴,还嫌事情不够乱?”
仆人喏喏道:“这,小的就不知了。”
吴钺沉吟片刻,忽地皱起了眉头,道:“何人在外头喧哗吵闹?”
“好似是堂小姐带着人在湖边放风筝。”
“胡闹。”吴钺快步走了出去,道:“这种时节地还未干,若是不甚滑到了要如何是好?去叫先生来,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了!”
待吴钺走到湖边时,远远便看见下人们簇拥着一个锦衣女孩,正砸着东院的门。她走近了些,有眼尖的下人看见了,忙磕头行礼,吴钺忍住没发火,问道:“吴澜,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吴澜眨了眨眼睛,手指着东院道:“姨母,阿父与我做的风筝掉进到那里去了。”
吴钺冷着一张脸揪了揪她的辫子道:“书可念完了?为何不好好听先生的话呆在书房,跑到这里来放什么风筝?”
吴澜年纪虽小,却十分聪颖,只道:“书已经读完了,不怕姨母考我。只是那风筝是我阿父做的,请姨母为我取出来罢。”
吴钺看着她稚嫩的脸,忽然有些失神,待她反应过来已经应了,吩咐管家去取钥匙。
管家回禀道:“小姐,这院子就从来没钥匙。”
吴钺道:“没钥匙?那你告诉我这门要怎么开,难不成真要给它砸了?”
如今是吴钺当家作主,掌管吴家一应事宜,管家不敢违逆,只好去叫了几个开锁的匠人开了门,站在一旁小心道:“小姐,这院子已经好些年不曾有人进去了,先叫下人进去收拾,您等会再进去。”
吴钺在吴家住了这么些年,除却下人房还没有她不曾去过的地方。这东院就在湖边,只是因为临近祠堂,便充当了存放杂物的地方。
吴家世代居于此地,一个庞大的家族,人多久会生事,总有那么些y私的地方不能随意踏足。门开了,先落了一地的灰,吴钺掩住嘴道:“吴澜你的风筝落在哪儿了——”
她胳膊边拱出个头来,指着远处檐角上挂着的风筝道:“姨母,就在那儿!”
吴钺顺着她手指看去,不由得一怔。
院中荒草丛生之处,孤零零立着一座亭子,那亭子甚矮,不知何故四面被封了,全身涂上黑漆,几只老鸨从树丛间蹿出,嘎嘎叫着飞向天空。
这情形真是叫人心里发毛,下人们一时不知是进去还是不进去,眼巴巴瞅着吴钺,吴钺当机立断道:“把小姐带下去,再叫几个人过来,把这亭子给我拆了。”
管家战战兢兢道:“这这这……这不大好罢,东院与祠堂靠的这般近……是不是要请示老太太。”
吴钺看了她一眼,道:“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管家缩了缩头,忙去找人。等人到了,便依着吴钺的意思将封亭的木板拆了下来,吴钺嫌里头灰大,就站在门外等,突然管家出来道:“小姐,这板子好像有些不对。”
吴钺道:“什么不对?”
管家扯了个人过来:“快将你知道的告诉小姐!”
“是,是。”那女人抹了把脸上的灰尘,道:“回小姐的话,这板子似乎是海柳做的,小的外祖家住闵州海边,曾随家中长辈出过几次海,见过这海柳。”
“嗯,接着说。”吴钺道。
“这海柳虽值钱,但却有这么个说法,说海柳乃是水中溺死之人附身长成的鬼木,且在不见光的深水中生长,y气十分重,容易招鬼。”
管家忙道:“那海柳的板子,看样式,有些像……”
吴钺冷冷道:“像什么?”
管家咽了口唾沫,道:“像……像棺材板。”
“小姐小姐!您快进去看看,这里头,这里头有个——”
吴钺推开管家,大步踏进院中。
那座诡异的亭子已经被拆了木板,亭中地上绘着太极图,一具红棺正架在y阳眼上。
吴钺微微眯眼,抬手止住下人们靠近,她一人上前推开棺材,里头并无骨骸,仅有灵牌一块,玉匣一只。拂去灰尘,只见牌位上刻着‘吴易之位’,她收了玉匣转身道:“去把吴戟找来。”
“碧落城?”清平又叫伙计来添了茶,这才慢悠悠地道:“这故事八成是假的吧,哪里会有这种地方。”
赵元嗤笑道:“李老板,这你就错啦,依我看来,这碧落城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清平瞳孔一缩,摆摆手道:“这话可不能乱说,若是被人知道了,咱们可要惹上些官司来。”
赵元这几日蹭吃又蹭喝,怪不好意思的。正想显摆自己的能耐,便道:“常言道‘绿水青山过,辰州山万重’,这辰州号称有十万万大山,藏个城根本不成问题。何况无风不起浪,传言皆有起因,万事本有根源,我按照这那本《庆嘉异志》所说的地方地方一路行来,发现这墨衡极通六州风土人情,虽是说些离奇古怪的故事,但却是难得将见闻融入时中,并不是什么胡言乱语。”
她不禁感叹道:“这墨衡也是一个能人,竟能踏遍这么多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是做不到前头了,多行行路还是可以的。”
清平低头喝茶,却只抿到一嘴渣子,才惊觉杯中茶水已见底。
若这都是真的,却还有几处说不通。
她放下杯子,对赵元微笑道:“苍梧郡郡库向来把守严密,究竟是如何失窃的呢,此中尚存许多不解,劳烦赵小姐为我再说一遍。”
作者有话要说:略略略,做一个向日葵!
第163章风雷
最后一丝亮隐没入墨蓝夜色中,仅余几片晚霞浮于天边,如裂锦残绸将散未散。
此时此刻,勤政殿中已经点起了灯盏。陈留王世女陈琦坐在桌边,手执一卷古奥经文,指着其中一处与楚晙道:“陛下请看,此卷大约就是金帐用来传道的经卷,依此卷所言,经文以渡世人,凡言俗语,皆有其妙用,而玄妙之中,则是大道所向,心诚则往,脱人间炼狱轮回,得至上法门。”
楚晙除去帝冕袍服做寻常打扮,闻言道:“邪门歪道之说,人死如落叶归根,哪里还剩的下什么东西。”
陈琦微笑道:“陛下不信实属自然,只是凡夫俗子未能做这般想,还是能糊弄许多人的。”
她手指画出卷上一图,两尾游鱼一前一后,衔尾成环:“此教奉信轮回之说,世间万物皆有轮回。”
楚晙淡淡道:“世女是如何看这轮回之说的呢?”
陈琦伸手取过桌上灯盏,去了罩子,道:“臣从前在京都庙宇中修行时曾闻师傅讲经,经云‘万物之道,不在轮回,在生生不息’,臣愚昧,斗胆为陛下讲解,人于此生,便如花开一季,或因风雨而败,或得庇护而终。人世纷繁,归根到底,却逃脱不了一死,由此说来,却是再公平不过的。天地万物,周而复始,世事迁移,沧海桑田,所谓的轮回,是万物的生长的轮回,而非个人的轮回。”
楚晙道:“若这世上真有人历经前世今生,那她又该如何自处?”
陈琦思量片刻,将手放在烛火边道:“有光便有暗,相伴相生。无论前世也好,今生也罢,都是生于此间人世,又有何分别?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有恒者,唯有凡心可追,生生不灭。所谓众生千万,也不过是心中一丝浊尘而已。”
楚晙忽地笑了笑,道:“这些话若是旁人来说那便是大不敬,所言惊世骇俗,世女胆量不凡,也是难能可贵了。”
陈琦起身行礼,笑道:“仰赖陛下恩典,赐臣熊心豹胆,只是区区愚见,不足以作比贤人之语。六州十八郡皆在陛下心中,陛下只需……看的更远一些。”
楚晙扬眉道:“今夜太医诊断出后宫侍君有孕,不知世女以为如何?”
陈琦躬身,复笑道:“陛下有后,于朝廷于社稷,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行行好,让一让,鱼到喽——”
李宴慌忙避开鱼车,看着地下留着一地鱼鳞水渍,水腥味让她几乎以为自己也变做了一条鱼,她忍不住道:“大人来此地是要做什么?”
清平掏钱买了一堆纸折的元宝,道:“去庙中上香祈福。”
李宴疑惑道:“那何不在庙中买便是?”
清平瞅了她一眼,道:“因为庙里的贵。”
李宴一时无话可说。
清平优哉游哉地在拥挤的街市买了些供品,眼见日光炎炎,便寻了个茶肆歇着,要了壶凉茶解渴。
隔壁桌正围着群人闲聊,其中一人道:“诸位可知这望海宴提前呐,可是大有名堂!咱们辰州虽是水道众多,但从未如今年这样,连下两个月的大雨,连河堤都冲毁了!现在人人都说是龙神发怒,这才将望海宴提到这个月来了。”
“我听说,这大水好像还把九峰山下的太庙给冲了!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
“太庙竟也能被冲毁了?这真是……”
李宴喝了口杯中凉茶,被那股子怪味呛了口,却见清平目光看着一处地方,便顺着一起看去,但见人来人往,并无异样。
“大人?”
清平低头饮了口茶道:“无事。”
人群中宽大的衣袖轻摆而过,其边绣着海波纹饰,一眨眼便消失在街角巷口。
辰州人称寺庙为神院,院中设院守一人,为院中主事,视规格大小分设长老五至十人不等,另有除扫之人若干,大多为信徒。
昭邺既为州城,自有许多神院,其中规格最大的在城中,这也是清平此行的目的所在,神院中有棵极大的榕树,枝叶繁茂,垂条千枝,荫庇路人。这寺庙周遭乃是寻常街巷,与市井人家毗邻而居,晨钟暮鼓伴着贩夫走卒的叫卖声,世俗与净地奇异地相融在了一起。
寺庙中自可带供品入内,也可在寺中店铺采买。寺中香火元宝比外头贵了许多,但仍有人在此排队等候。其中还顺带卖护符锦袋和一些小石头雕刻成的神像。其中有一家店铺占地最大,叫福缘阁,店铺里陈设典雅舒适,檀香幽幽,叫人不由心生宁静。且物件一应俱全,唯独多了许多石雕木雕,做工ji,ng细,与其他店卖的粗糙而制的神像分出高下,价格自然也是十分可观。
店中人虽多,不一会就过来个伙计殷勤道:“客人是从外地来看望海宴的吧?我们福缘阁的神像可有名了,郑合辉郑大师傅听过没?”
清平诚实道:“没有。”
伙计一噎,又道:“这位可是咱们福缘阁请来石雕大家,她做的神像每年可是要在望海宴上展出的,若是您几位有兴趣,这昭邺神院中的神像大可多瞧一瞧,有许多都是经她手而成的!”
这伙计说了半天,清平最后买了一只小小的莲花香炉回去,伙计用粗纸填充炉内,又取了个锦袋装好,将她们送到店门外,待她们走的远了些,这才回去继续陪其他客人说话。
李宴手里提着锦袋,有些稀罕道:“大人,这小店倒也十分有规矩。”
清平道:“能在这神院中把店开起来,还能将周围的店挤兑没了,能不如此?”
她抬头看了一眼头顶茂密的榕树叶,道:“走,里头瞧瞧。”
大殿中经幡垂落,柱子上刻着许多蝇头小字,是最初修建大殿时参与纳捐的信徒名姓。中间是一尊巨大的龙神造像,脚踏海波,流云环绕,一手持琉璃宝珠,一手拈花,俯瞰众生。
龙神又称龙女,相传出海前拜了龙女定能平安归来,若是将其小像放于船上供奉,便能避免风浪有所收获。是以闵州人也多信龙神,时常参拜,祈求平安。
清平踱到那神像边上,瞧见台下挂着一块小木牌,牌子很旧,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书:“善女魏远玲敬奉”。她走到边上去看那些夜叉造像,在台边不起眼处皆有小牌,新旧有之。一共八座造像,有四座是魏远玲所雕,两座色泽鲜艳的是郑合辉,另两座木牌陈旧,难辨字迹。
神院可供人参拜的大殿不过几座,清平转到下廊尽头的小门边,门半掩着,她抬脚进去,只见里头很是狭窄,如弄堂般只能容一人而过,却摆放了许多等身高的神像,阳光落在门边,房中却是有些暗,窗格将光分成几束,满屋子造像千姿百态,影子映在墙上,瞧着有些瘆得慌。
随从便道:“请大人容许小的在前为大人探路。”
清平应了,那随从谨慎地在前,她慢慢走过这些形容各异的造像,与其他殿里肃穆庄严的神像相比,这些好似有些太过活泼了。
她突然想起许多年前的望海宴,戏班选的那些扮演龙女的女孩大都未超十五,仍是少女面容,似和这些造像有些相合之处。
难不成这是……
李宴见她看得仔细,不由也认真一尊尊瞧了过去,随从里一人忽地咦了一声,发现清平转头看向她,才觉察自己在上官面前失礼了,忙告罪而后道:“小的看这尊像,似乎……似乎与大人有几分相似之处。”
清平转头看向那尊造像,因被光恰巧照在脸上,一时间并未看清造像的脸,李宴关了一扇窗户,令周围暗了些,清平这才看清楚那造像的脸。
造像是少女体态,头戴宝冠长发垂肩,衣袖上缀着花朵,衣着未作雕饰。其他造像笑容天真烂漫,明艳动人,且体态丰腴。唯独这尊十分清瘦,只是微微翘着嘴角,似笑非笑地与人对视。单论五官长相,倒却可这造像面容中有几分□□,与清平竟有些难以言喻的相似。
若说其他造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石雕,空有华美,失之真实。那这尊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真正的人。
窗外树影沙沙,天色转暗,风雷之气乍起。随从们都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事的确是有些诡异。清平倒是面色如常,从容不迫地弯腰拾起一块木牌,只见上书:魏远玲,敬奉。
捕快撕了公告栏上的几张寻人启事匆匆忙忙踏入辰州提刑司衙门,刚要把案子的最新进展告诉提刑大人,堂下一人拦住她道:“停步,府尹大人正与单提刑有事商议。”
捕快听见里头传来争执声,只得道:“那我先在外头等会,待提刑大人得空,你立马叫我。”
房中昭邺府府尹廖诗莹道:“诶呀我的提刑大人,你可别再犯糊涂了!眼下正是要紧的时候,这昭邺城里必须得太太平平的,怎么能有命案呢!”
单乐肃然道:“这命案就摆在下官的面前了,十三条人命,岂能视之不理?”
“朝廷派了礼部工部两位侍中大人一并前来辰州,工部侍中今大人已经到了云中郡,而礼部侍中李大人的仪仗马上就要到黔南郡了!众所周知,水患不过一时之事,但重修太庙却是一世之功,礼部主持此事,这位李大人可是位举重若轻的人物,你难道会分不清时局吗?且将这些事暂放一放,缓一缓,待她定了太庙所在,咱们再来破案,不是皆大欢喜吗?”
廖诗莹见她不说话,跺了跺脚道:“你倒是给句话啊!”
单乐拢了拢袖子,道:“大人要迎,案子也得查,下官觉得并不耽误事。”
廖诗莹匪夷所思道:“州牧大人将望海宴提前到本月是为什么你难道忘了吗?那两位大人说是公干,但未尝没有替陛下考察辰州官场的意思,这这这……这其中道理你还不明白!”
单乐不说话了,只是吩咐衙役切壶茶来。
廖诗莹愤然道:“现在外头流言四起,都说什么龙神降罪致使辰州水灾,冲毁了太庙,甚至有人胆敢诽谤朝廷,诽谤陛下,搞的人心惶惶,你们提刑司不是抓了几个吗?我看也没什么用!幸好州牧大人英明,把望海宴提前c,ao|办好堵住众口!若是这望海宴平安无事,自然谣言也就散了;要真是出了什么事让那两位大人知道了,你与我轻则掉官,重则问罪!你倒是说说看,到底要如何!”
单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这案子必须查。”
廖诗莹勃然大怒,道:“如此冥顽不灵,那你就去查的案子吧!待州牧大人回来,我自会将此中事宜一并上报与她!”
她走后捕快才小心翼翼的进来,道:“大人,这案子……查到了些新的东西。”
单乐淡淡道:“先放这,我待会就看。”
待到堂中无人后,她才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展开来看,上面写了行字:“人已至昭邺,一切照旧,勿回。”
第164章逆流
吴戟进来时就看见堂上摆着一具红棺,她被人从族中请回来的时候,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结果进门先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吴戟问守在一旁的下人,“好好的,如何把棺材给放这儿,我三姐呢?”
下人道:“三小姐请您在此等她一会,她说她片刻就到。”
正说着一行人打着灯笼过来了,吴戟定睛一看,正是吴钺,她疑惑道:“三姐,你急忙忙请人叫我过来是做什么?”
吴钺挥退下人,走近棺材道:“昨日吴澜放风筝,掉在东院里了,那地方也不知多少年没人进去,结果打开门一看,里头有个小亭,还放着一具红馆。”
吴戟看她推开棺材盖,附身埋头进去,只觉得天灵盖发凉。幸好吴钺马上就起身了,吴戟见她手中拿着一块位牌,黑漆脱落了些许,但上头的字却可以辨别。
“吴……吴易?这是谁?”
“能在我吴家祠堂后头独占一院,以亭封棺还姓吴的,真是寥寥无几。”吴钺捧着位牌面无表情道:“主家族谱上并无此人,请你过来正是为了此事。”
六房执掌族礼多年,负责族中婚丧嫁娶,吴戟顿时就明白了,道:“三姐是要我去查旁支的族谱?若这人是旁支的,怎会在主家祠堂后面?”
吴钺淡淡道:“若真如你所言,那此人名姓为何不入族谱?”
吴戟思量片刻,见左右无人,低声道:“三姐不知,这族中的族谱,早些年因有所遗漏,好似重修过。”
吴钺手抚在红棺上,轻轻拍了拍。吴戟本想劝劝她,摸棺材毕竟不大吉利,她视线移到棺盖上,突然咦了一声,道:“这棺材……这棺材是海柳?”
吴钺敲了敲棺盖道:“是红柳,这具棺材并未刷漆却如此鲜红,只因全是用红柳做的。”
吴戟也顾不得什么吉利不吉利了,奔到红棺边惊叹道:“这得费了多少料子!”
她的手抚摸过盖板,果然平滑细腻,光泽鲜艳,仿佛新的一般。仔细去看,才能看见上头的纹理,按理来说海柳是长不到寻常树木那么大的,更遑论做棺材了,这红棺必定是用无数的红柳拼接而成,但却丝毫不见拼接的痕迹,足见木匠工艺之高超。
吴戟顿时醒悟过来,能用这等昂贵的木料做棺木,恐怕绝不会是无名之辈,为何不见其名于族谱,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但这院子在主家多年却无人能进,是不是要先禀报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