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苍茫云海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快步来到陈琦所居的院子,两旁伺候的仆人见是她来并不阻拦,只是屈膝行礼。胡濯便自己进了院子,向书房而去。但见陈琦书房门大开,里头却没个人,只见桌上摆着一副画,不知是陈琦又从哪里寻的古画。胡濯钻研书画多年,在家一度挨母亲骂,依然改不了对书画的痴迷。她见猎心喜,掂量了一下陈琦为人脾气,觉得她也不至于生气,便站在门与桌的中间,伸手去够那副画。

她刚够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展开,突然咦了一声。

陈琦从母亲书房回来就得下人通报,知道胡濯已经在自己院子里了,她今日有样东西要拿出来请教胡濯。等她过去时,正看见胡大人靠着门框,对着手中的东西皱紧了眉头。

胡濯见了她来,指着这画笑道:“世女这画有些意思,啊,恕我冒犯,先拿来看看了。”

陈琦心念转动,道:“无妨,本是就要向你请教这画,如今看了更是省事,只是不知你有何见解?”

胡濯道:“这人像的技法,有些像一个人。”

陈琦扬眉,将她请进书房后问道:“像谁?”

胡濯又看了一次,肯定道:“像山野闲人,她的人像画的最妙,几代无有出其右者,这技法我觉不会认错。”

陈琦道:“惭愧,我于画知之甚少,不知这山野闲人是何许人。”

胡濯这才反应过来,道:“此人原名岳瑾,曾在辰州做过官,后来因洪波之乱被免。传闻岳瑾观人无数,得出一种新的技法,以千人之貌融于一人,世女请看,这画中的女子虽只是一人,但这五官神态,总能在许多人身上找到,或是鼻子相似,或是嘴巴相似,而且越看越像,这便是岳瑾的得意所在了,也是寻常画者难以企及之处。”

陈琦垂下眼,胡濯手中拿着的这张画,正是刑部加急送入京中封存的证物,在贺州时的一干命案,皆与这幅画脱不了干系。因涉及神院,便送到了她这里。

陈琦想了想,进了里间书架上取了一副古画,那是从金帐得来的阿月来神像,她交予胡濯道:“那便请胡大人再看看这个。”

第182章元伊

信鸽扑棱棱飞入黔南郡府衙,捕快抓住鸽脚取下一只小圆筒,旋即快步穿过院落,送到正在屋中看卷宗的原随案上。

捕快低声道:“大人,是京中来的消息。”

原随捏碎外头蜡壳,抽出一张纸条来,读完后喃喃道:“果真如此,这真是……”

捕快不敢说话,只听她似乎极轻地叹了口气,却是不再言语了。

许是大雨已过,近来几日难得现晴,清平与今嬛白天在府衙坐着,晚上在护卫们的保护下回到行馆歇息,约莫黔南郡如今流言四起,到处都不大太平。府衙高墙重门,尚且还有些威慑力,权暂做栖身之所,以防行馆中的旧事重演。

这日今嬛在府衙后屋中看公函,清平则在她旁侧屋里翻阅黔南郡郡志,每任郡长都会对郡志稍稍修改,若是触及一些不能言说的辛秘,都要酌情增减,都是官员在任时必做的一件要务。

清平翻了翻最近几年新修的郡志,将庆嘉年间的细分出来,果真发现此卷最薄,许多事几乎一笔带过,含糊了事。

她便有些明了,看来洪波之乱的确是件有损朝廷脸面的事,历任郡长似乎都避开不谈,更有甚者一字不增也罢,反而还削去许多,叫后人更是如雾里看花。

照例礼部与工部需各写折子一并上奏朝廷,今嬛拿着折子过来询问之时,恰逢清平被衙役请去见原随,因李宴仍在行馆中病着,屋中只得一个随从,见了今嬛道:“大人来的不巧,方才我们大人被原大人请去说话了,不过她离去前已经吩咐小的了,若是今大人来访,就说折子就在桌案上,请大人阅后自便。”

今嬛踏进屋中,果然看到桌上放着一封奏折,她打开来细细看过,见一切无误,且礼部红印已盖,就干脆收起带走,准备交予书令官送到长安。只是桌上卷宗太多,她走动时衣袖不慎一带,哗啦啦散了一地。随从闻声忙进来捡起,道:“大人去忙就是,这里小的自会打理。”

今嬛蹲地与她一道捡起卷宗,却见黄卷中露出一角红来,她伸手去取,大红绸封鲜明亮眼,待打开一看,竟是封婚书。随从见了笑道:“这是我们大人的婚书,不知怎地在此处放着。”

朝中四品及以上官员婚嫁皆需上报朝中,如礼部侍中这等要职更是如此,婚书需递呈吏部,再送至御前交圣上过目。今嬛早已成家,见到这婚书忽地想起如今家中夫郎幼女,心生想念之余,不免有时光飞逝的感慨。转念又思及清平年轻人面薄,定然是不好意思去递呈婚书,何况闽州邵家声名显赫,传出去的确有攀附之嫌。

今嬛与清平相处有些时日,知晓她并非追名逐利之徒。且全然无什么帝党心腹的派头,凡事亲力亲为,到底是实心做事的人,只是后院家宅中还缺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她见上头签名俱在,当即念动,将婚书一并收入怀中,与那随从道:“既然如此,那本部也一道将这婚书送上去就是,也省的李大人回京还要再跑一趟吏部。”

工部侍中代圣上巡视辰州河道,其奏折直达御前,不必再经由六部之手,也免去了许多繁琐的流程。她自是一片好意,想促成这桩美事。那随从哪里知道清平与邵洺不过是虚凰假凤、装模作样罢了,闻言叩谢道:“那小的代我们大人先谢过大人了。”

今嬛微微一笑,她自觉所为成人之美,不由身心舒畅之感,当下拿着着折子出门去寻书令,嘱咐她多备几批快马,好赶紧送到长安。

原随在房中来回踱步,清平轻叩桌案道:“不知原大人请我过来所谓何事?”

原随停了脚步,在堂中站立,回头与她对视良方开口道:“李大人可知岳瑾是何人?”

清平道:“不知。”

原随坐回椅子上,道:“《庆嘉异志》一书经查证是为贺州人士吴易所著,而岳瑾便是她的至交好友,两人曾共经患难,称得上是生死之交。岳瑾此人极擅书画,尤擅人像著称,更于金石颇有涉猎。时人称颂以一人之相融千万人相貌,而其人像之妙处在于,凭画寻人,仿佛人人皆与画中人有相似之处,其技法之高超ji,ng绝,后世虽有效仿者,亦难复其形。”

清平笑笑:“原是如此,当真是受教了,看来贺州的案子原大人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原随稳稳道:“拨云见日,已然清明。”

清平问道:“既然该查的都已经查明白了,那原大人还有何事?”

原随道:“前几日放晴,侍卫在青庐山附近巡逻,见一人行踪鬼祟,持杖负行囊径向山中去,便将其捆住押送回府衙。听闻青庐山本是太庙所定之处,原某这便请大人过来一同审讯。”

说话间衙役已经押着一人入房,那人跪地后立马哭诉喊冤道:“大大大……大人明察呀,我这这这这是冤枉的!”

原随慢条斯理道:“你在青庐山附近徘徊数日,东躲西藏,明显是在躲避侍卫巡视,到底欲意为何?”

衙役拿出一个行囊打开,将里头的东西一一取出摆放在桌案上——雨披,一捆蜡烛,一本破烂的书夹着泛黄的纸,还有用于防身的匕首,几瓶不知装的是什么东西的瓷瓶。

捕快上前一步道:“大人,这些东西属下们已经查验过了,这些东西无毒,皆属常物。此人身份文书也已经核实,姓赵名元,乃云州人士。”

清平眉头一跳,怪不得刚才她觉得这人的官话说的有些别扭,口音忒重,居然是那个赵元。但,赵元不是去寻亲了么,怎么会在黔南郡出现,还正好在青庐山附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清平纵然心中千种疑虑,也不得不听原随继续审问:“云州人士,如何千里迢迢来辰州?你路引上是说访亲,青庐山附近都是田地,山中难不成有你的亲故?”

赵元哆哆嗦嗦地道:“回大人的话,我的确是来辰州访亲的……”

原随冷冷道:“如今黔南凶案不断,本郡中人都不敢随意涉足深山,你区区外乡人,如何行事这般大胆?难不成是与凶犯勾结,害人性命以后躲藏入深山中,待风声过去,再继续逍遥法外?”

赵元猛抬起头,面上涕泪交加,惊惧道:“大人!您自可去查!我祖上世代都是良民,怎会做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我在青庐山附近转悠,不过是晴时见正午时分有紫气笼罩山头,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加之山势挺拔险峻,云遮雾绕,偶见崖壁上有悬棺古洞,猜测此地曾是地仙修行之处,故而有修道者皆自葬于悬壁洞府中,这才生出寻访之意……”

原随呵呵道:“你是云州人,此州自来无什么清修入道之说;而辰州地仙一说,本州人都知之甚少,你又是何处所得?如此前言不搭后语,当真是一派胡言!”她又大义凛然地向清平道:“李大人曾在云州为官,不知于此案有何见解,烦请不啻所指。”

清平微微一笑,果然原随刚刚是作戏与赵元看,不过是要将球踢到她怀里。她虽然不明其中含义,但仍是顺势而为,缓声道:“拙见而已,在原大人面前不敢妄言。云州风俗我也略知一二,单说葬法便有土葬火葬水葬三种,依照各地民情不同,择向亦不同。火葬水葬是早年未开化时的旧习了,这两种葬法都会毁坏r_ou_身,想来正好与经义相违。且云州地势开阔平坦,无名山大川等纳气藏风之所,故而从无什么问道访仙的说法……”

清平说话间赵元抬头来,她被衙门里的人抓来后只被原随审讯过,又听闻原随将郡中官员一网打尽押入牢中,自然以为此地主事便是原随,是以她方才并未注意到堂上还坐着一位大人,此时一眼看去,却觉得这位宝蓝官袍的大人有些眼熟,再定睛一看,竟是初入辰州时遇见的书局老板!想起两人一路的言谈,赵元不禁冷汗涔涔,满腹疑虑张口又闭,越想越是后怕。

原随仿佛没有看见赵元惊疑的神色,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捕快们退下,而后道:“多谢李大人了,想来这起凶案若要破获,可能要重查出入黔南郡的外来者,凶犯必定就在其中!先将此人收押关入牢中,待案破后再放……”

清平轻笑附和,见赵元脸色愈发难看,便假意与原随道:“原大人,这人似乎有什么话要说,是否是此处耳目众多,她有什么隐情不便开口?”

原随嗯了一声:“李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既是如此,那先押入刑房中候着。”

待赵元被带下去后,清平这才问道:“原大人这是要吓一吓这人?我初到辰州时曾与她接触过些时日,此人言行与凶犯之流相差甚远,难道此人与大人方才所说的岳瑾有些干系?”

原随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李大人猜的不错,岳瑾在辰州为官数年,后因洪波之乱被免官,便易姓更名为赵景迁入云州,赵元正是其后人。”

两人目光相接,都是聪明人无需多言,清平略一思索已将其中关窍想明大半,颔首道:“我知晓该如何去做,原大人放心就是。”

赵元被带至刑房审讯,主位上正坐着方才所见的那位大人,她有些忐忑地试探道:“先前不识大人身份,多有冒犯……”

清平温和道:“无妨,那时候本部因公务缘由,亦于你有所隐瞒。”

赵元见清平没有急着撇清,还肯认当初之事,顿时热泪盈眶,忙以袖轻拭,哽咽道:“大人,我真的是冤枉的,这黔南郡中的凶案频发我也听说了,但是这真和我没什么关系啊!”

清平宽慰了她一番,待赵元情绪平复后才道:“原大人之名想必你亦有所耳闻,案件凡经她手从无冤假错案,你自可放心。只本部有一事要问你,你需得从实交代,不可有所隐瞒。”

赵元当即磕头道:“是!我一定全说,不敢有欺瞒之举!”

清平注视着她道:“你进青庐山,是为了寻什么?”

赵元全身一震,正对上她冰凉的目光,俯身一拜,低声道:“大人明鉴,我进此山,的确不是为了寻访什么修仙的洞天福地,而是为寻《庆嘉异志》上所记载的碧落城!”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更啊更啊更啊~

第183章偶然

“……碧落城。”

烛火轻晃,夜风将微凉送入房中,从赵元包裹里找到的那本破烂的书就摊在桌上,正翻到碧落城那章。

清平垂眼道:“原大人,这世上当真有这座城么?”

原随饮了口冷茶道:“从前不大信,但依照近来所查,想必是有的,不过并无这书中所说的那般夸张。”

昨夜清平在刑堂审讯赵元时,原随便在暗处旁听,依照赵元所言,她少时无意在祭拜先祖的房中见着一副画,画上群山巍峨起伏,高耸相倾。而云雾缥缈中,一座城悬在云端,城下是汹涌的河水,穷尽凡人所能想象的庄严壮丽。

这画无题跋落款,不知是何人而作,唯有角落留了一枚小印,恰是这枚印给了赵元一点契机。她自仿了印章带到古玩市集问了大半月,终于有个卖画的老板告诉她,这枚印章是仿的山野闲人私印,此人作画不喜留名,只留私印,只是如今她的画千金难求,不见于市。又因为技法之故极难仿制,不是专卖古画古字的不大能辨认出。

山野闲人名岳瑾,被罢官后不知所踪,那么她的画作,为何会出现在赵家祭祀先祖的香案上?

后来赵元偷偷翻了家谱,发现她们这一支是在庆嘉三十年迁入云州阾枫郡,当时负责迁家一事的人名为赵堇。也是此人在此买地建宅,地契上所签的名字也是赵堇。

岳瑾赵堇,看似极为相近,会不会正是同一人呢?

原随取出一摞纸道:“岳瑾与赵堇的确为一人。同丰五年,云州华宣书局刊印《庆嘉异志》一书,本是私人委托书局所印,约莫二百本。却不知为何后来被书局所售。只是后遇朝廷整顿书局,刊印过y词艳话的书局皆被查封,华宣书局亦在其中,连带《庆嘉异志》也一道被禁,待至朝廷禁令略有缓和,才被后来人删减再度刊印。”

清平见她挑出几张纸来放在桌上,便低头去看,原随道:“李大人亦知晓,承平帝在位时,因文字获罪者无数,有人说此书有诽谤朝廷的嫌疑,又被列为禁|书,百年以后直至本朝,方才解禁。”

有些话本会请画师作些小画夹在故事之中,其中不乏香艳之图,好吸引人来买。《庆嘉异志》也不能免俗,原随挑出的正是其中有画的书页,清平隐隐有个念头,想了想道:“这书中所印的画,难道是岳瑾本人所绘?”

如作此解,那之前原随在贺州所查的那桩书商被骗一案,已经水落石出了。

书商们之所以花费千金购买《庆嘉异志》的旧版,只因书里有山野闲人亲手所绘的图画。

原随颔首道:“不错,岳瑾为此书画了几幅图,而这些图,全部都在碧落城这章中。”

书上的画虽是岳瑾所绘,但毕竟只是刊印在纸上的东西,又不是真画,为何能引得书商们一掷千金?

清平不由有个大胆的推测:“旧版书中的故事,是不是要配着这画去看?原大人,我斗胆揣测,碧落城前一章就是宸鹤结,是否正是岳瑾与她好友的故事转化而来的?若是这般说的话,碧落城中的叶秋,便是岳瑾本人了?”

原随神色微凝,道:“李大人,《庆嘉异志》的确是岳瑾托书局刊印的,但此书的作者,却是她的好友吴易,叶秋便是吴易。那时辰州神院众多,舍身入寺修行者无数,吴易姨母也在其中,而岳瑾却是不同,她是因擅于书画而被抓去。”

清平微怔:“难道是……”

原随笃定道:“大人在昭邺所见的那副画也是岳瑾所绘,此教将岳瑾抓走,必定是想让她伪造经文古卷。岳瑾不仅仅擅书画,又能鉴别金石,想来亦能伪造书画古物,将新物作古旧,正应了神院所需。此教若想广纳信徒,就必须私下做些神赐之物,以好蒙骗信徒。”

清平剪了截烛芯,好让蜡烛不要燃的太快,她理了理思绪,而后道:“要造假,就必先有真迹,要仿制,也需得有原物。那么,依照大人方才所言,这些人抓岳瑾去作假,定是有个真的东西可以模仿,否则以岳瑾之能,也不见得能凭空捏造。”

原随转过头去看着她,道:“那这个‘原物真迹’,到底会是什么呢?”

两人一起陷入了沉思,清平看着摊的满满当当的桌面,忽地道:“昭邺失踪少女的年龄都在十二至十四岁之间,望海宴上扮演龙女之人也都在这个岁数。正如大人先前所言,岳瑾极擅人像,后来的神院也正是以其画为凭据,暗中寻访与画中人相似的少女。只是我不明白,为何偏偏是这个年纪?”

原随道:“岳瑾所画的少女像技法高明,观其画中之人,总能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女脸上找到相似之处。只是似乎过了这个年纪,女性的五官会变化极大,与画中之人不再相似。”

清平颔首,蓦地理解了这画的奥妙之处。岳瑾能把人像画到这个地步,除了技法高超,归根结底是她观摩这个年龄层面的人的面貌,选取了众人所均之相作画。正是这样,才会令人产生一种错觉,总能在这个年龄之间的少女脸上找到与画中人像相似之处。

其实本没有什么神迹,不过机缘巧合罢了,她与那些人并无区别。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确就是如此。

清平生出想找面镜子照照脸的欲望,奈何府衙不大像能备着这东西的地方,她轻叹道:“既然此教将画中人奉为神灵,又为何要戕害那些与神灵面貌相似少女?”

桌上蜡烛已经要燃到头,原随取出一只新的蜡烛换上,而后道:“李大人曾出使西戎,远至金帐,不知是否觉得辰州这龙神的传说,与金帐所说的有些相近?”

清平仔细思索了会才道:“的确是有相近之处,若说是金帐曾于百年前借机在辰州立教传义,也能说的过去。”

原随道:“金帐于各国广布教义,所传的宗法经文则视民情而定,企图政教合一,窃其基业,以传教之名行逆谋之事。此教曾妄图入我国传教,未果,便扶持西戎王庭觊觎我国疆土。三百年前的国战,便是由金帐c,ao控王庭所起,但未曾料到后方虚防,金帐正当其冲,险遭云策军覆灭,这才让王庭重占上风,逐渐压制金帐。”

清平闻言手指一颤,突然想到某种可能。如果说金帐在西戎被王庭压制,想要夺回权力,就必须削减王庭权力。但王庭议席皆由势力强大的部族把控,根本无法cha手,何况王庭拥兵而起,几乎掠夺了西戎所有的资源,将金帐逼进了最南的地方,不断侵占草场水源,扩张领土。

只有让王庭被更强大的对手打败,金帐才能顺理成章地把权力收回。金帐若是没有了王庭的阻挡,接下来又会有何举动?

清平蓦然笑笑,靠在桌上以手托腮含糊道:“原大人,为何我总觉得,这一起一起的案子,都像是有人在故意引着我们走?”

一丝光倏然照进暗室,照亮墙壁上繁复美丽的壁画。这些壁画不知是用什么颜料所绘,火把才靠过去,便可见浮动着一层淡淡的金光,墙壁上画着龙女的三世转生大成图,但见龙女嘴角上翘,形如花瓣,身披霞光,手持宝珠,赤脚踏于海浪之上。观其面目,眼窝深邃,鼻梁高挺,眼瞳却是十分奇异的绿色,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闪闪发亮。

有人摸了摸画像的眼睛,低声道:“果真是碧石。”

周围无人应答,她便接着道:“此处就是三百年前,供奉阿月来的神室。”

她的手指滑过画中人的面容,将火把慢慢向下移去,只见海浪之中还趴着一人,仰头看向站着的龙女。与主像的ji,ng致比起来,她的样子像是随手绘成的,画师用粗糙简单的线条随意勾勒,显然没有费多少功夫。

“……已经站起来了,就不会想再倒下。”

几人举着火把向后退去,照出这幅巨大的壁画,环绕彩带的天音们围绕在龙女身侧,手持璎珞、水晶、琥珀、珊瑚、珍珠,似要敬奉给龙女,而最下面海浪中的人身边始终是孤零零的,似乎已经被遗忘了。

她的眼眸隐在暗中,像是夜色最浓重时的那抹蓝。站着看了一会,她才道:“毁了这里,不能让赤白音找到。”

秋风飒飒,霜染枫叶红,枝桠从墙外伸出,落了庭前满阶落叶。

“你所言的这件事,的确牵扯到金帐的教义法宗。”

陈琦屈膝半跪着为面前的老人斟茶,然后在蒲团上继续坐下,问道:“师傅,这金帐的教义还有什么不同?”

满头银发的老人微微点头,道:“如何没有,相传金帐经文里记载,毕述与阿月来无从属之分,都是平起同坐的主神,各率部神统领神国,共掌神权。”

陈琦恭顺地行礼道:“弟子还是不太明白,若毕述与阿月来本无从属,那为何如今的金帐教义上所说,阿月来是追随毕述转生的神侍呢?”

老人捻起一枚白棋放在棋盘上,又捻起一枚黑棋落在白棋旁边,而后道:“你看,毕述与阿月来只是金帐分权的方式,两方制衡,一并统领金帐。”

她又取了黑白棋子共四枚落在棋盘上:“两派对金帐教义法宗的解释也不一样,以毕述为主的将毕述视为主神,若是以阿月来为主自然是视阿月来为主神,主神从神之争,便是金帐中最大的分歧。”

陈琦笑道:“啊,弟子明白了,如同一国不能有两位陛下,金帐中也只能有一位主神,而另一位,则是她的从神了。如此区分出从属,所得的权力也按这个分配。”

这话一语双关,老人哪里听不出来,她悠然道:“圣明无过陛下,天下之主,当然只能有一位。像你刚刚所的,如今的金帐以毕述为尊,故而阿月来只是个摆设罢了。”

陈琦道:“为何如此,金帐的经文中不是已经把两位神灵的职权分了好吗,难道毕述一派夺得大权,阿月来那派败落,这才成了从神?”

“其中渊源,不是你与我在这里随意推测便可知晓的。”老人抿了口茶道:“辰州的那些神院,是与阿月来一派脱不了干系。”

陈琦想起楚晙曾说过的话,便道:“但弟子从他人口中得知,辰州神院供奉的龙神就是毕述,而濮瑺才是阿月来。濮瑺原是恶蛟,受龙神点历经十世成就神位,难道并非如此?”

老人笑了:“这两位神的前身都是龙形,脱身于海中。即使如此,你要如何去区分?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以毕述为神主的那派,你若是分不清,就这样想罢,如今的金帐以毕述为神主,而辰州的神院,从来都是以阿月来为尊的。当年入我朝立教布施的那派,想来便是争权败落后的阿月来一派。”

陈琦从木盒中拿出那副古画奉上:“师傅,这是弟子先前游历西戎时偶得的,与这画一起还有些古卷经文……”

老人和蔼地看着她道:“偶得?这世上有什么事,能称的上是偶然?所谓的偶然,正是无数必然的结果,你又如何能知道,这看似偶然的一切,难道没有人在背后c,ao控吗?”

陈琦猛然醒悟,先皇沉湎于修道,眼见寿元将枯,偏偏就在这时传来了命丹的消息,她如何能不去一搏……月河割让,随即国战再起,云州沦陷,而后西戎战败,但代国也大伤元气,这时候又是谁在背后稳坐渔翁之位呢?

第184章鱼群

一点红亮的光在黑夜中倏然闪过,未几火光复明,燕惊寒将火折子收好,拿着烛台对门外道:“进来吧。”

只听屋外风声呜咽,过了许久才传来开门的声响,来人轻轻带上门,踏入屋中。燕惊寒坐在桌边,指着圆凳道:“坐。”

那人摘下罩帽,原是位样貌清秀的年轻女子,她拱了拱手道:“惊寒,自你我苍梧郡别后,也有些时日未见了。”

燕惊寒答道:“不过一年尔,算不得多久。倒是泓清你,近来不是很忙么,如何又能得空来见我?”

贺泓清低声道:“我曾数次传信与你,看来你是没有收到了。幸而信中只是说了些寻常的事情,没多言什么要事……”

她欲言又止,燕惊寒微微颔首道:“信的确不大方便,何况也没什么好说,没收到也就算了,横竖不会是什么要紧事,还是不莫要步了邓捷后尘。”

贺泓清有些疑惑地看着她道:“惊寒,你这什么意思。”

燕惊寒温和道:“贺大人,您说我是什么意思?”

贺泓清仿佛不可思议到了极点,霍然起身道:“你的意思,是说邓捷是我出卖的?此事我们之前说了多少次,你也问过我多少回,邓捷之死,都是她咎由自取——”

“好一个咎由自取!”燕惊寒神色一变冷冷道:“那你我今日也都是咎由自取,既有因便得果,请回罢!”

贺泓清脸色铁青,捏着手道:“这便是你要与我说的话?我此番辛辛苦苦前来,你可知我冒了多大风险!”

燕惊寒抬手打断她的话:“你是为了名册而来,泓清,不必绕弯子了,直说吧。”

贺泓清不知想到了什么,咬咬牙还是坐下了,她面色难看地道:“邓捷死在牢里,这事的确是我做的不够,来晚了一步。”

燕惊寒讥讽一笑:“可别这么说,你不是去的时间刚刚好么,正好为她收敛尸身,顺带找找那本账本。”

贺泓清寒声道:“我在你眼中便是这样的人?”

燕惊寒攥紧的手微微松开,她注视着面前的人缓缓道:“你我邓捷三人同在苍梧郡为官,相互扶持照拂,贺州官场难熬,但总能盼来出头的日子。苍梧郡郡库被盗,叫邓捷无意发现了贪墨一事,她为人小心谨慎,这等大事也只是放在心中,连你我都不曾告知。直到后来,我在河道衙门任职时,账面明明有空缺,但总能找到法子补上,我将此事告与邓捷,她才把户房的事告诉我……泓清,这一切本与你毫无干系,你却逼邓捷将账本交与你,她不肯,你就串通人污蔑她贪污公款,被族中除名,让她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你难道不是你所为吗,我说的这些,可有半字诋毁你?”

贺泓清抬起眼:“我不知你在说什么。”

燕惊寒低低笑道:“无妨,你当然不会承认,你能有今日的一切,都是你踩着挚交好友的性命爬上来的。”她盯着贺泓清叹道:“你可有梦见过冤死的邓捷,她难道都没有问问你,你到底为何出卖了她,将她反卖给八荒的那些人……”

贺泓清手上青筋暴起,她怒道:“邓捷不是我杀的,都是她自寻死路!难道你也要和她一样,藏着掖着,就是不肯将东西交出来!?”

第45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